帽檐式挡风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014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帽檐式挡风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风玻璃,且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船舶、航空器等的动态物及落地窗等静态物的帽檐式挡风玻璃。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一直思考着如何减低物体内部空间的温度提升,尤其是因阳光直接照射所导致的温度的增加,所以设计了许多隔热材料来加以隔绝阳光的照射,但在使用上仍存在许多问题。
应用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隔热材料只能贴在汽车左右两车门上的挡风玻璃上,对于汽车前后的两挡风玻璃,则因为担心驾驶时妨碍视线而无法进行隔热材料的粘贴,势必因阳光通过前、后挡风玻璃的直接照射,而使得驾驶者及前、后座乘客因日晒而觉得闷热,且辐射热直接穿透挡风玻璃而使车内温度快速升高,需要将车内冷气开到最大,必然会更多耗费燃料;再者,阳光直接穿透前挡风玻璃而照射在驾驶者的眼睛上,还会影响到驾驶者的视线。当停放汽车时,还需要添购遮阳物来遮蔽照射挡风玻璃的阳光,且安装、拆卸该遮阳物的反复操作相当繁琐。而且,汽车的前后挡风玻璃并无遮蔽物可防止灰尘掉落其上,而使灰尘容易堆积在挡风玻璃上形成脏污,妨碍驾驶者的视线,必须隔一段时间就对堆积的灰尘进行清除,相当麻烦;若遇雨天,雨水下落在挡风玻璃上,虽然有雨刷刷除雨水,但仍存在短暂视线不清的情况,甚至在挡风玻璃内面因此而产生雾气,影响驾驶视线。
对于船舶或航空器(例如飞机)的驾驶位置前的挡风玻璃,也同样有像汽车的挡风玻璃的一样的问题存在,如阳光直接穿透挡风玻璃而照射驾驶者的眼睛、阳光的辐射热穿透挡风玻璃而使船舶或航空器内部温度升高、在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雾气及灰尘造成视线不清楚等问题。
目前建筑物为了美观和体现设计的构思,越来越频繁地在建筑物上使用落地窗的设计,因此,造成阳光直接照射落地窗而使室内温度增加的问题,而且,雨水及灰尘的附着与堆积,而形成脏污,存在妨碍美观且不易清洗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帽檐式挡风玻璃,其可阻隔阳光直接照射挡风玻璃或落地窗,使物体内部不会因此而提升温度,并且可阻隔由上方落下的雨水及灰尘而附着与堆积在挡风玻璃或落地窗上,而使其不会有脏污而造成视线不清,并减少雾气产生在挡风玻璃及落地窗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帽檐式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该挡风玻璃一体形成一直立部与一帽檐部,所述帽檐部形成在直立部一侧的上方,帽檐部呈弧状向下延伸,且涂敷有用以阻隔阳光的物质或颜色。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的后挡风玻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帽檐式挡风玻璃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帽檐式挡风玻璃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的帽檐式前后挡风玻璃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运用在汽车10的前、后挡风玻璃12、14,其结构为一体形成一直立部16、20与一帽檐部18、22,该帽檐部18、22形成在直立部16、20一侧的上方,该帽檐部18、22呈弧状向下延伸,且涂敷有用以隔绝阳光的物质或颜色,如图3所示,帽檐部18、22所延伸出的尾端形成倒勾30。
由于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帽檐部18、22涂敷有阻隔阳光的物质或颜色,也阻隔了阳光的辐射热,因此阳光不会直接照射前、后挡风玻璃12、14,驾驶者及前、后座乘客不会因为日晒而觉得闷热,如此汽车内部的温度不会阳光直接照射而升高,而减低汽车的冷气的使用量,有效地减少燃料耗用;也因为帽檐部18阻隔阳光穿透前挡风玻璃12而照射驾驶者的眼睛,不会使驾驶者因强光而造成视线不清楚,如此,还可以省略驾驶者处的车顶上前方的遮阳板(图未示)的使用,后挡风玻璃14的帽檐部22可阻隔阳光照射挡风玻璃,也可不必贴反光材料(交通法规禁止后车窗贴反光材料,因为夜间或阴雨天会妨碍视线)。当需要长时间的停车时,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帽檐部18、22具有自然遮阳的效果,并不会使车内的温度快速升高,若停车时仍然使用冷气,可减少燃料的耗用,若不使用冷气,停车后再开车时,刚进入车内也不会感到闷热异常,如此可省去停车时在前、后挡风玻璃12、14处安装遮阳物。
由于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帽檐部18、22所延伸出的尾端有倒勾30设计,由上方所落下的雨、雪或灰尘会直接落在帽檐部18、22上,并不会落在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直立部16、20上而堆积造成脏污,因此不会造成因脏污视线不清,从而增加了行车的安全。在该帽檐部18、22的雨水或雪水等流至其倒勾30处会受到阻拦,而在该帽檐部近倒勾30处的两侧形成排水的水道,如此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帽檐部18、22的水就不会滴落在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直立部16、20上,也就不会造成驾驶者视线不清的问题,更不会因为水滴落于前挡风玻璃12的直立部16上而在前挡风玻璃12内面产生雾气的现象。如上述,对于后车窗(即后挡风玻璃14)的雨刷、喷水及除雾等装置可以不必安装,而后视的视线仍然清晰,如此可提高雨天与夜间的变换车道及倒车时的安全性;前挡风玻璃12的雨刷装置可只保留单速功能,以应付突发的状况(例如,双方会车,对方来车喷溅雨水),不必再有高速、低速及间歇性等多种速度的刷除功能,使汽车的功能设计趋于简单化。
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帽檐部18、22兼具有扰流板的设计,使汽车10高速行驶时更加平稳。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帽檐部18、22与直立部16、20为一体形成,制造及设计简单,更无后续保养及维修的问题。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帽檐部18、22可自由进行彩绘,使汽车10更活泼、造型更突出。也由于前、后挡风玻璃12、14的帽檐部18、22的设计,前、后挡风玻璃12、14可设计成较垂直且后缩的窗口(即直立部16、20),不必像目前一般汽车需迁就于斜体玻璃的设计,窗口部分的玻璃可垂直由车顶衔接至车盖26,便无光线折射而使视野更清晰,雨水更不能停留。
如图4所示,为挡风玻璃的又一实施例。前挡风玻璃12的帽檐部24(因后挡风玻璃的结构与前挡风玻璃相同,以下只简述前挡风玻璃)所延伸出的尾端形成有凹沟32,在雨水或雪水流至帽檐部24的凹沟32时,可由凹沟32形成排水水道而在其两侧进行雨水或雪水的排水,如此前挡风玻璃12的帽檐部24的水就不会滴落在前挡风玻璃12的直立部16上,也就不会造成驾驶者视线不清的问题,更不会因为水滴落于前挡风玻璃12的直立部16上而产生前挡风玻璃12内面有雾气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帽檐式挡风玻璃同样可应用于船舶及航空器的挡风玻璃,有自然遮阳的效果,可阻挡雨、雪及灰尘直接掉落及附着在挡风玻璃上,而使驾驶者的视线清晰,并且帽檐式挡风玻璃构造简单,与一般挡风玻璃安装方式相同,亦无维修保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帽檐式挡风玻璃还可应用于一般建筑物的落地窗,帽檐式挡风玻璃可阻隔阳光直接照射落地窗,使室内温度不会因阳光照射而快速提升,也阻隔了直接由上方落下的雨水及灰尘,减少了雨水及灰尘附着与堆积在落地窗而形成脏污有碍美观且清洗不易等问题。
以上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的公知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作适当的改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的限定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帽檐式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该挡风玻璃一体形成一直立部与一帽檐部,该帽檐部形成在该直立部的上方一侧,该帽檐部呈弧状向下延伸,且涂敷有用以阻隔阳光的物质或颜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该帽檐部所延伸出的尾端向上形成用于排水的倒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在该帽檐部所延伸出的尾端上表面形成用于排水的凹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檐式挡风玻璃,该帽檐式挡风玻璃一体形成一直立部与一帽檐部,该帽檐部形成在该直立部的上方一侧,该帽檐部呈弧状向下延伸,且涂敷有用以阻隔阳光的物质或颜色。
文档编号B60J1/02GK2771014SQ20042011817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4日
发明者简奇敏 申请人:简奇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