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84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部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侧门或侧门的周围区域上的外部反光镜(外部后视镜)。
背景技术
通常的外部反光镜如

图11所示主要包括一反光镜底座110,它具有从车身(未示出)侧面沿横向延伸出的一凸出部100;一轴111,它安装到凸出部100的上表面上;一驱动单元112,它安置在轴111上;一反光镜外壳113,它通过驱动单元112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轴111上;一致动器114,用于调节反光镜表面的倾角;以及一反光镜115,它通过致动器114安装在反光镜外壳113上,并且该反光镜115覆盖着反光镜外壳113的后侧开口113A。
近来,已经提出了一种辅助反光镜,它设在从车身侧面沿横向延伸出的外部反光镜上,用来观察车身的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参见JP09-150674A,段落0029-0030和JP2004-196206A)。
例如,在图12中所示的JP09-150674A中所披露的外部反光镜包括一反光镜底座120;一支撑件121,它从反光镜底座120的上部沿横向延伸;一反光镜外壳122,它由支撑件121的端部底面支撑;一反光镜123,它安装在反光镜外壳122的后表面上,用于观察后侧区域;以及一辅助反光镜124,它在车身侧上安装在反光镜外壳122上(未示出)。
根据上面的文献,辅助反光镜124可以反射出车身的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因为反光镜外壳122由位于反光镜外壳122上方的支撑件121支撑并且如图12所示那样观看区域没有受到阻挡,这与在图11中所示的外部反光镜不同,在图11中反光镜外壳113由反光镜底座110的凸出部100支撑在凸出部100的上表面上。
但是,具有这样结构的外部反光镜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能根据驾驶员的视点来调节辅助反光镜124的倾角。
在这方面,在图13中所示的在JP2004-196206A(段落0035-0037和图9)中所披露的辅助反光镜132能够被调节,因为反光镜外壳B1由反光镜底座(凸出部)130可转动地悬挂,从而可以相对于反光镜底座130调节该反光镜外壳131。
在图13中所示的外部反光镜和在图11中所示的外部反光镜之间的共同性在于,反光镜外壳是可转动的。但是,在图13中所示的外部反光镜的情况中,反光镜外壳131被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30的下面,而在图11中所示的外部反光镜的情况中,反光镜外壳113设置在反光镜底座110的凸出部100的上方。因此,难以将在图11中的外部反光镜的组成部件、例如与转动相关的组成部件应用在图13中的外部反光镜中,并且从制造方面看仍然有改进的余地。
因此,要求提供这样一种外部反光镜,它能够观察车身的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同时反光镜外壳被设置在反光镜底座上方。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外部反光镜,它包括一反光镜底座,它具有一从车身侧面沿横向延伸出的凸出部;安装到凸出部上的轴;一反光镜外壳,它可转动地安装在轴上;安装在反光镜外壳上的一反光镜,该反光镜用来反射后面视野;以及一安装在反光镜外壳上的辅助反光镜,该辅助反光镜用来反射车身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其中辅助反光镜位于凸出部的上表面的下方。
根据这种外部反光镜,该反光镜外壳在下述方面具有与传统反光镜外壳相同的结构,即,该反光镜外壳由凸出部支撑在凸出部的上表面上,即可转动地安装在竖立在凸出部的上表面上的轴上。但是,本发明的外部反光镜具有设置在凸出部的上表面下方的辅助反光镜。为此,与传统外部反光镜不同,可以将车身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反射在外部反光镜上。由于这种结构,可以改善生产率,并且仍然实现具有优异可视性的外部反光镜。
由于辅助反光镜位于凸出部的上表面下方,所以可以利用形成在凸出部下面的空间来有效地反射出车身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
而且,由于凸出部位于辅助反光镜上方,所以该凸出部用作辅助反光镜的遮光板或遮光檐。由此避免了该辅助反光镜受到直接日晒、雨淋等,这使得该辅助反光镜具有优异的可视性。
另外,在该外部反光镜中优选的是,在车身和辅助反光镜之间设有一间隙。
由于该间隙设在车身和辅助反光镜之间,所以在从驾驶员座椅处看该辅助反光镜时,该凸出部不会妨碍辅助反光镜的可视性,并且即使采用了传统外部反光镜的结构、即反光镜外壳由凸出部支撑在凸出部的外表面上,辅助反光镜仍保持暴露于车身的侧面。因此,改善了辅助反光镜的可视性。
该间隙允许在车辆行驶期间击打在外部反光镜上的气流平稳地向后流动。因此,降低了由外部反光镜引起的湍流,这反过来减轻了包括风噪在内的噪声。同时,穿过该间隙的气流将附着在辅助反光镜上的雨水等吹掉。穿过该间隙的这种气流将进一步把附着在车辆侧窗上的雨水等吹掉。因此,在侧窗上确保了位于在从驾驶员座椅到外部反光镜的视线上的清晰区域。
另外,在该外部反光镜中优选的是,辅助反光镜位于凸出部的端部下面。
由于辅助反光镜位于凸出部的端部下面,所以通过从车身侧面沿横向延伸出的凸出部有效地确保了在车身侧面和辅助反光镜之间的间隙。因此,很容易获得具有能够可靠地反射出车身侧面斜向前的区域的辅助反光镜的外部反光镜。
另外,在该外部反光镜中优选的是,反光镜外壳组件的重心沿着凸出部的伸出方向沿横向离开凸出部。
该反光镜组件的重心沿着凸出部的伸出方向沿横向离开凸出部,这实现了以下效果。在如图11所示的传统反光镜的情况中,其中反光镜外壳的整个组件位于凸出部上方,该组件的重心将不会沿着凸出部的伸出方向沿横向离开凸出部,而是沿着斜向上方向进一步远离。在当前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的情况中,其中反光镜外壳组件的重心沿着凸出部的伸出方向(水平方向)离开凸出部,在凸出部的根部(安装部分)和重心之间的距离短于在图11中的外部反光镜的所述距离,从而该反光镜外壳被稳定地保持。因此,可以有效地减轻在车辆行驶期间反光镜外壳的振动。
另外,在该外部反光镜中优选的是,在反光镜外壳上位于凸出部上方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反射出车身侧面斜向后的区域的辅助后视镜。
根据该外部反光镜,可以通过使用辅助后视镜来检查车身侧面斜向后的区域。在该辅助后视镜与用于观察后面的反光镜结合时,可以很容易检查到包括通常不能从驾驶员座椅处看到的那些区域在内的车身后面的区域。另外,由于辅助后视镜在凸出部上方的位置处安装在反光镜外壳上,所以使视线与后视镜的偏移保持最小,这导致优异的可视性。
另外,在该外部反光镜中优选的是,用于使反光镜外壳相对于凸出部转动的驱动装置在位于凸出部上方的位置处保持在反光镜外壳中。
由于保持在反光镜外壳中的驱动装置位于凸出部的上表面上方,所以可以采用其中反光镜外壳由凸出部支撑在凸出部上表面上的传统外部反光镜的结构,这使得能够使用包括在市场上可得到的驱动装置在内的组成部件。因此,提高了生产率。
另外,在该外部反光镜中优选的是,将辅助反光镜设置在车身侧窗的底部边缘线上方。
在该外部反光镜中,辅助反光镜和侧窗并排设置。为此,可以从驾驶员座椅处可靠地观察该辅助反光镜。
当将外部反光镜在这样一个位置处安装在车身上时,位于辅助反光镜上方的凸出部其位置高于图11的传统外部反光镜的凸出部。因此,即使采用了传统外部反光镜的结构、即反光镜外壳由凸出部支撑在凸出部的上表面上,该凸出部也将位于从驾驶员座椅处到辅助反光镜的视线之外。
附图的简要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而非限定的实施方案将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它优点和其它特征。
图1为其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的车辆的左侧(乘客座椅侧)的局部透视图。
图2为从驾驶员座椅处看到的外部反光镜的透视图。
图3为一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外部反光镜的示意性结构。
图4为一示意图,显示出由外部反光镜反射出的观看区域。
图5为从车身侧面看到的示意图,显示出由外部反光镜观看到的区域。
图6A和6B的每一幅都为一透视图,显示出具有反射图像的外部反光镜。图6A显示出在车辆处于正常驾驶模式中时所反射出的图像。图6B为在变速杆处于倒挡时所反射出的图像。
图7A和7B显示出本发明的外部反光镜的改型实施方案。
图8A和8B为示意图,显示出在车辆正在行驶时的气流。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的前面的透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的后面的透视图。
图11显示出一传统外部反光镜。
图12显示出另一个传统外部反光镜。
图13显示出再一个传统外部反光镜。
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将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相同的组成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此省略了重复说明。描述方向、例如前、后、侧面、上和下的术语参照车身使用。尤其相对于目标的表面而言,措辞“在车身侧上”往往意味着,该表面与该对象的其它表面相比更靠近车身。
(第一实施方案)如图1和2所示,该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为安装在车身A的乘客座椅侧上的前侧门D上的车门反光镜。该外部反光镜由具有从车身A的侧面沿横向延伸出的凸出部11A的反光镜底座10和安装在凸出部11A的上侧上的反光镜外壳20构成。如图2所示,反光镜30设在反光镜外壳20的后表面上,用于观察后面区域,并且辅助反光镜40设在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上,用于观察不能从驾驶员座椅直接看到的车身A的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
在该实施方案中,外部反光镜为电动可收回反光镜,并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联接在安装在反光镜底座10的凸出部11A的上侧上的轴10A上(参见图2)。
下面将对构成该外部反光镜的每个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在该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2所示,反光镜底座10被安装在前侧门D的车窗框架D1上。该反光镜底座10包括一底座主体11;一底座盖12,它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A1上覆盖着底座主体11的表面;一密封构件13,它安装在底座主体11的车身侧表面上;以及一衬垫14。
底座主体11例如由铝模铸件形成,并且具有呈板形状的底座11a和从底座11a的侧面中央略向下的位置处沿横向(相对于车身A)延伸出的凸出部11A。用螺钉(未示出)将该底座盖12安装在底座11a上。该底座11a在其相对于密封构件13的表面上装配有安装凸起11b,并且安装凸起11b伸出以形成沿着直立方向延伸的框架。在安装凸起11b的上部和底部以及由安装凸起11b包围的中间部分中,形成有固定孔11e,每个固定孔在将密封构件13拧入到底座主体11上时用作螺纹孔。在从前侧或后侧看时,该凸出部11A为三角形形状,它从底座11a朝着凸出部的端部逐渐变小。凸出部11A的上部具有一平板表面,并且该平板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用于安装轴10A的安装孔11c和用于将线束(未示出)从反光镜外壳20的内部引导至车身A的导孔11d。具体地说,将线束插入到导孔11d中,并且从形成在底座11a的由安装凸起11b包围的中间部分中的开口11f拉出。
底座盖12具有从车身横向外侧A1伸出的盖部分12a。在将底座盖12和底座主体11连接在一起时,该盖部分12a覆盖着底座主体11的凸出部11A,并且至少使凸出部11A的上表面暴露出。用于安装底座主体11的底座盖12的表面具有与盖部分12a连通的插入开口12b和在将底座主体11拧入到底座盖12上时用作螺纹孔的固定孔12c、12c。在盖部分12a的底部上,插入孔12e被形成为面对着在底座主体11的凸出部11A中的安装孔11c并且与之对准。简单地通过从底座主体11的车身侧将螺钉(未示出)拧入到相应的固定孔12c中来将底座盖12联接到底座主体11上。在每个固定孔12c、12c附近设有一对钩状件,它们可以与形成在密封构件13中的相应接合部分(未示出)接合。
该密封构件13为板的形式,并且该板的上边缘13a和底部边缘13b相互不平行,从而将这些边缘装配在底座盖12的车身侧表面上的相应边缘上。在密封构件13的中间部分中形成有用于容纳底座主体11的安装凸起11b的容纳凹槽13c。该容纳凹槽13c具有与在底座主体11中的各固定孔11e对应的螺纹孔13e,用于插入紧固螺钉(未示出)。容纳凹槽13c在与底座主体11的开口11f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一引入孔13f,用于将配线从反光镜底座引入到车辆内部。在密封构件13的车身侧表面中形成有一折痕部分13g,以便于将衬垫14安装在密封构件13上。
可以简单地通过从密封构件13的车身侧穿过相应的螺纹孔13e将螺钉(未示出)拧入到相应的固定孔11e来将密封构件13联接到底座主体11上。衬垫14在密封构件13和安装平台(未示出)之间被安装在车身上。
如图2所示,反光镜外壳20通过轴10A以可水平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凸出部11A的上侧上。在本实施方案中,反光镜外壳20由凸出部11A支撑在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的接近中央部分处,从而使该辅助反光镜40位于凸出部11A的上表面11A1下面。换句话说,该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具有与传统外部反光镜(参见图11)类似的结构,其中反光镜外壳20由凸出部11A支撑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11A1上,同时辅助反光镜40仍然位于凸出部11A的上表面11A1下面。
另外如图2所示,辅助反光镜40在被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上时位于凸出部11A的端部(末端)下面。在安装时,在车身A和辅助反光镜40的反光镜表面之间形成有一间隙S。另外,在安装时,反光镜外壳20位于车身A的侧窗SW的底部边缘线L上方。而且,反光镜外壳组件的重心G沿着凸出部11A的伸出方向沿横向离开凸出部11A。
如图3所示,反光镜外壳20具有一开口20B,它允许通向反光镜外壳20的内部,在该开口上通过安装构件41安装辅助反光镜40(这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在当前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将辅助反光镜40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的下部上,不是直接安装在反光镜20上,而是通过与反光镜外壳20分开的安装构件41安装在反光镜20上。辅助反光镜40为广角弯曲反光镜,因此尽管在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上的面积有限,但是它能够反射出车身A侧面斜向前的宽广区域。该广角弯曲反光镜的镜面为由从球体切掉一段而获得的形状。该辅助反光镜40的曲率半径在100mm至1000mm的范围内,优选为100mm至500mm。在曲率半径小于100mm时,在辅助反光镜40上的图像扭曲变大,因此难以识别出该图像。在曲率半径大于1000mm时,表面特性变得更接近平面镜,并且由此广角弯曲反光镜的性能变差。因此,对于曲率半径而言,选择上述从100mm至1000mm的范围,从而减小扭曲并且反射区域较宽。优选地选择上述从100mm至500mm的范围,从而可以反射出更宽的区域,包括车身A的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以及紧接着在反光镜底座10下面的区域。
安装构件41在其上安装着该辅助反光镜40的表面的背面上具有接合钩状件41a。通过使这些接合钩状件41a与形成在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的下部中的接合孔20b接合,从而可以安装该辅助反光镜40。由于如上所述地安装构件41为与反光镜外壳20分开的部件,所以可以改变其沿着相对于车身的横向的厚度,由此来调节间隙S、即在辅助反光镜40的镜面和反光镜底座10位于车辆外侧上的底座盖12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因此,该辅助反光镜40能够通过选择沿着相对于车身的横向具有适当厚度的安装构件41来适当地反射出根据车辆类型而不同的图像。换句话说,可以简单地通过更换安装构件41来调节间隙S,并且不必针对不同类型车辆更换反光镜外壳20本身。因此,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使辅助反光镜标准化,由此降低整体成本。另外,由于安装构件41明显小于反光镜外壳20,所以便于存放用于更换的部件,并且使更换操作简单。
另外,如图2所示,辅助反光镜40向下倾斜一定程度(换句话说,该辅助反光镜40按照这样一种方式安装,即,可以从反光镜底座10下面的位置(包括紧接着在其下面的位置)看到辅助反光镜40的镜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在100至500mm的范围内选择辅助反光镜40的曲率半径,该辅助反光镜40可以适当地反射出覆盖从反光镜底座10下面的区域到车身A的侧面斜向前的区域的宽广区域。一般来说,反光镜外壳20的在其上安装着该辅助反光镜40的车身侧上的下部被构成为沿着前后方向较厚,以便应付在车辆正在行驶期间的气流。因此,与安装在车辆的其它部分上(尤其是安装在外部反光镜的其它部分上)的那些相比,可以安装更大的辅助反光镜。因此,安装在这种位置处的辅助反光镜40适用于反射出车身A的侧面斜向前的更宽广区域。
通过使用紧固螺钉10B,将上述轴10A固定到从反光镜底座10的底座主体10A延伸出的凸出部11A上,并且竖立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上。由于该结构,必须通过盖部分12a的底面的插入孔12e将紧固螺钉10B拧入到凸出部11A中,以便固定该轴10A。如果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的下部伸出并且覆盖着凸出部11A的底面、即覆盖着盖部分12a的插入孔12e,则不能将紧固螺钉10B插入到插入孔12e中。另一方面,如果通过作为单独部件的安装构件41将辅助反光镜40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上,则可以使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的下部平坦,这使得盖部分12a的插入孔12e能够完全暴露出。因此,便于紧固螺钉10B的插入和拧入。
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上方的反光镜外壳20中(在反光镜外壳20侧面上的上部20a中),设有一驱动装置50(在图3中用交替的长短虚线显示出),该驱动装置可使反光镜外壳20回缩至存放(折叠)位置或回到使用(未折叠)位置。
驱动装置50包括将被固定在轴10A上的减速器和用于产生驱动力的电动机(两者都未示出),并且由电动机产生出的驱动力通过减速器传递给轴10A。当起动电动机时,反光镜外壳20在轴10A上枢转。通过适当地控制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从而使反光镜外壳20能够回缩至存放位置或者回到使用位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将驱动装置50保持在形成于固定在反光镜外壳20的内部上(在相对于反光镜30的前侧上)的框架51的车身侧上的保持部分51a中。反光镜保持架53通过用于调节反光镜30的倾角的致动器52固定在框架51的后侧上。将用来给反光镜30除霜的片状加热器54设置在反光镜保持架53和反光镜30之间。
在框架51的车身侧表面的下部中设置一螺纹孔51b,并且螺纹孔的开口面向车身。可以通过形成在反光镜外壳20中的安装孔20c将螺钉拧入到螺纹孔51b中。
应该指出的是,反光镜外壳20的尺寸、形状等可以根据设计或其它因素变化,并且反光镜外壳不应该局限于在这些附图中所示的那些。当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将反光镜外壳20的在车身侧上的下部加厚时,可以使用尺寸较大的反光镜40,并且因此可以将更宽广的区域反射在反光镜40上。
用于给驱动装置50和致动器52提供电能的配线(未示出)穿过轴10A。然后,它穿过形成在凸出部11A中的导孔11d、反光镜底座10(底座主体11)的内部、形成在反光镜底座10的密封构件13中的引出孔13f以及车身A的内部。最后,它与驾驶员座椅附近的控制单元(未示出)连接。
下面将参照图3对根据该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的装配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将驱动装置50和致动器52构造在框架51中。通过形成在反光镜外壳20的后侧上的开口20A将该框架51插入到反光镜外壳20中,并且用紧固螺钉(未示出)将该框架51固定在反光镜外壳20上。该固定过程可以通过在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上的开口20B以及在反光镜外壳20的后侧上的开口20A来进行。换句话说,用沿着相互垂直的方向、即从开口20A和开口20B插入的螺钉来将框架51固定在反光镜外壳20上。如图3所示,如下通过开口20B进行框架51的固定从开口20B将螺钉(未示出)插入,使之穿过反光镜外壳20的安装孔20c,并且将它拧入到螺纹孔51b中。
在将框架51固定在反光镜外壳20上之前,使轴10A与驱动装置50联接,并且通过在轴10A中的孔将配线引出。当将框架51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中时,轴10A的底部从位于反光镜外壳20的侧面上的上部20a的底部开口暴露出。
接着,通过爪形件和其相应的接合机构(未示出)将反光镜保持架53固定在致动器52上。通过胶带等将加热器54固定到反光镜保持架53的背侧上。通过胶带等将反光镜30固定到加热器54的背侧上。
用底座盖12覆盖底座主体11,并且从车身侧上的底座主体11将螺钉(未示出)拧入到形成在底座盖12中的相应固定孔12c中,由此将底座主体11和底座盖12结合为一个部件。
随后,使反光镜外壳组件的轴10A靠近底座主体11的凸出部11A,并且将配线插入到底座主体11的凸出部11A的导孔11d中。将轴10A置于凸出部11A上方,并且从底座盖12的盖部分12a的底侧将紧固螺钉10B插入并穿过凸出部11A的相应安装孔11c,并且穿过在轴10A中的孔,由此将轴10A固定到凸出部11A上。
将安装构件41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的下部上,并且用胶带等将辅助反光镜40固定在安装构件41上。应该指出的是,通过提前将辅助反光镜40固定在安装构件41上,可以有效地进行组装。
接着,通过使螺钉穿过密封构件13的螺纹孔13e拧入到底座主体11的固定孔11e中将密封构件13安装在底座主体11上。在将密封构件13安装在底座主体11上时,从密封构件13的引入孔13f将配线引出。
用紧固螺钉等将密封构件13的车身侧表面固定在设在车身A的前侧门D的车窗框架D1上的安装台肩(未示出)上,并且衬垫14夹在密封构件13和安装台肩之间。这样,将该外部反光镜安装在车身A上。
下面将参照图4-6对从装配有该外部反光镜的车辆的驾驶员座椅观察到的区域。
图4为一示意图,显示出由外部反光镜反射出的观察区域;图5为从车身侧面看到的示意图,显示出由外部反光镜反射出的观察区域。图6A和6B的每一个为透视图,显示出具有反射图像的外部反光镜。图6A显示出在车辆处于正常驾驶模式中时反射出的图像。图6B显示出在变速杆处于倒档位置中时反射出的图像。在该实施方案中,对用于于后视的反光镜30而言,采用由曲率半径为700mm的作为上部的球面(或凸面)部分31和作为下部的非球面部分32形成的反光镜。该反光镜具有在将从驾驶员座椅可以够到的变速杆(未示出)设置在倒档时可以如在图6B中所示地相对于从车身的乘客座椅斜向后的路面倾斜预定角度的表面。至于辅助反光镜40,采用曲率半径为200mm并且面积为55cm2的反光镜。
在图4中,由粗虚线限定的区域P1描绘出在辅助反光镜40上反射出的观察区域。如图6A和6B中所示那样,该观察区域P1反射在辅助反光镜40上。
还有在图4中,由粗实线限定的区域P2描绘出在变速杆处于倒档时在反光镜30上反射出的观察区域。该观察区域P2反射在反光镜30上,并且如图6B中所示那样显示在球面部分31和非球面部分32上。
另外在图4中,由细实线限定的区域P3描绘出在变速杆处于倒档时在反光镜30的非球面部分32上反射出的观察区域。如图6B所示,该观察区域P3反射在反光镜30的非球面部分32上。
还有在图4中,由细虚线限定的区域P4显示出在车辆处于正常驾驶模式中时在反光镜30的非球面部分32上反射出的观察区域。如图6A所示,该观察区域P4反射在反光镜30的非球面部分32上。
从上面可以看出,可以通过使用包括辅助反光镜40和反光镜30在内的当前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来反射出覆盖位于乘客座椅侧上在车身A的侧面附近的前侧和后侧的更宽广区域。
假设如图4和5所示那样将高度为1m并且直径为30cm的物体B置于在乘客座椅侧上的外部反光镜的正下方并且该物体与车身A接触。如图6A所示,该物体B的图像出现在反光镜30的角部区域P5和辅助反光镜40的角部区域P6上。物体B的图像反射在两个反光镜上的原因在于,如图5所示,物体B的顶角被涵盖在由辅助反光镜40反射出的观察区域P1和由反光镜30的非球面部分32反射出的观察区域P3中。因此,该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可以反射出位于外部反光镜正下方的通常容易成为盲区的区域内的物体B的图像。
图7A和7B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改型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
在图7A中所示的外部反光镜的情况中,安装构件41具有在从上方看时成带有方形角部的大致U形形状的上表面。固定在反光镜外壳20上的上表面和侧面分别具有开口41b和41c。在用于安装辅助反光镜40的安装构件41的侧面上设有一开口41d,并且开口41d的边缘具有一台阶,它与形成在辅助反光镜40上的钩状件接合,由此将辅助反光镜40安装到反光镜外壳20上。
根据这种外部反光镜,可以通过利用在安装构件41上的开口41b、41c和41d来有效地进行外部反光镜的组装。换句话说,在将轴10A固定在形成于反光镜底座10的底座主体11上时(参见图3),可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如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所示那样,具有一定厚度的安装构件41会妨碍紧固螺钉10B的插入,因此,需要在拧入紧固螺钉10B之后将安装构件41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上。在该改型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中,即使在提前将安装构件41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上时,也可以穿过开口41b和41d将紧固螺钉10B插入并且拧入。因此,在生产中可以采用可选的过程。即使在将安装构件41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上之后,如果没有将辅助反光镜40装在安装构件41上,则该开口41d暴露出并且可以通过该开口41d和开口20B通入到该反光镜外壳20的内部。可以用铆接工具通过开口41d和开口20B来固定框架51等。即使在将辅助反光镜40固定到安装构件51上之后,也可以很容易通过移除辅助反光镜40并且使开口41d暴露出来进行框架51的拆卸。
在图7B中所示的外部反光镜的情况中,该反光镜外壳20具有从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的下部伸出的与反光镜外壳20形成为一体的部分。换句话说,在该外部反光镜中,该反光镜外壳20与在图7A中所示的安装构件41形成为一体。
根据上面的外部反光镜,可以按照与上面所述类似的方式组装该外部反光镜,其中利用了设在伸出部分中的开口41b和41d。在该情况中,省去了安装该安装构件41的步骤,因此生产过程变得更短。
根据上述外部反光镜,该反光镜外壳20在下述方面具有与传统反光镜外壳相同的结构,即,其中反光镜外壳20由凸出部11A支撑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11A1上,即,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竖立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上的轴10A上。但是,本发明的外部反光镜具有设置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11A1下方的辅助反光镜40。由此,与传统外部反光镜不同,从车身A的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可以反射在该外部反光镜上。由于该结构,可以改善生产率,同时仍然实现了具有优良可视性的外部反光镜。
由于将辅助反光镜40设置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11A1下方,所以可以利用形成在凸出部11A下面的空间来有效地反射出从车身A的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
而且,由于凸出部11A位于辅助反光镜40上方,所以凸出部11A用作辅助反光镜40的遮光板或遮光檐。由此,防止了该辅助反光镜40受到直接日晒、雨淋等,这使该辅助反光镜40具有优异的可视性。
由于在车身A和辅助反光镜40之间设有间隙S,所以即使采取了传统外部反光镜的结构、即反光镜外壳20由凸出部11A支撑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11A1上,该凸出部11A在从驾驶员座椅看该辅助反光镜40时也不会妨碍辅助反光镜40的可视性,并且使辅助反光镜40保持暴露给车身的侧面。因此,改善了该辅助反光镜40的可视性。
如图8A和8B中所示,该间隙S使得在车辆行驶期间击打外部反光镜的气流能够平稳地向后流动。因此,减少了由外部反光镜引起的湍流,这反过来减轻了包括风噪在内的噪声。同时,流动穿过间隙S的气流将把附着在辅助反光镜40上的雨水等吹掉。流动穿过该间隙S的这个气流将进一步将附着在车辆的侧窗SW上的雨水等吹掉。因此,在侧窗SW上确保了位于从驾驶员座椅到外部反光镜的视线上的清晰区域。
由于辅助反光镜40位于车身A的侧窗SW的底部边缘线L上方,所以该辅助反光镜40和侧窗SW并排设置。由此,可以从驾驶员座椅可靠地检查该辅助反光镜40。应该指出的是,辅助反光镜40可以位于底部边缘线L下方,只要可以从驾驶员座椅看到该辅助反光镜40。
当将外部反光镜安装在车身A上的这样一个位置处时,将位于辅助反光镜40上方的凸出部11A设置在比图11的传统外部反光镜100的凸出部更高的位置处。因此,即使采用了传统外部反光镜的结构、即反光镜外壳20由凸出部11A支撑在凸出部11A的上表面11A1上,凸出部11A也位于从驾驶员座椅到辅助反光镜40的视线之外。
由于辅助反光镜40位于凸出部11A的端部下面,通过从车身A的侧面沿横向延伸的凸出部11A有效确保了在车身A的侧面和辅助反光镜40之间的间隙S。因此,可容易地获得具有能够可靠反射出从车身A侧面斜向前的区域的辅助反光镜40的外部反光镜。
反光镜外壳组件的重心G沿着凸出部11A的伸出方向沿横向离开凸出部11A,这实现了以下效果。在如图11所示的传统外部反光镜的情况中,其中反光镜外壳113的整个组件位于凸出部100上方,该组件的重心将沿着凸出部100的伸出方向沿横向离开凸出部100,但是进一步沿着斜向上方向离开。在当前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的情况中,其中反光镜外壳组件的重心G如图2所示地沿着凸出部11A的伸出方向(水平方向)离开凸出部11A,在凸出部11A的根部(固定部分)和重心G之间的距离LG短于在图11中所示的外部反光镜的所述距离,从而稳定地保持着该反光镜外壳20。因此,有效减小了反光镜外壳20在车辆行驶期间的振动。
另外,保持在反光镜外壳20中的驱动装置50位于凸出部11A的上表面上方。因此,可以采用如图11所示的传统外部反光镜的结构,这使得能够使用包括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驱动装置50在内的组成部件。因此,提高了生产率。
(第二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其特征在于,如图9和10所示那样引入了辅助后视镜70。
该辅助后视镜70在凸出部11A上方的位置处(在反光镜外壳60的侧面上的上部60a)安装在反光镜外壳60上。辅助后视镜70的镜面向下倾斜,以便倾斜地面对着地面。通过引入这个辅助后视镜70,可以反射出在车身A的后侧周围的区域。
根据该外部反光镜,可以通过使用该辅助后视镜70来检查从车身A的侧面斜向后的区域。当将该辅助后视镜70与用于观看后面的反光镜30组合时,可以很容易检查到包括那些通常不能从驾驶员座椅看到的区域在内的车身A后面的区域。另外,由于将辅助后视镜70在凸出部11A上方的位置处安装在反光镜外壳60上,从而使视线与后视镜30的偏移保持最小,这赋予了优异的可视性。
在该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中,将该辅助反光镜40安装在反光镜外壳60上,从而该辅助反光镜40覆盖形成于反光镜外壳60的车身侧表面的下部上的开口20B。因此,在用辅助反光镜40覆盖开口20B之前,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外部反光镜类似,可以从开口20B通入到反光镜外壳20的内部。
已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应该只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并且当然可以对上面的实施方案进行适当地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每一个中,使用辅助反光镜40来反射出车身A的乘客座椅斜向前的区域。但是,在将辅助反光镜40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上时通过改变辅助反光镜40的角度,从而可以使用该辅助反光镜40来反射出在乘客座椅侧位于前轮附近的区域。可选的是,驾驶员可以根据喜好通过在各种安装构件41之中选择合适的安装构件41来选择反射角。
可以根据其上安装该外部反光镜的车辆类型来适当地选择安装构件41的结构、辅助反光镜40的曲率半径等。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使外部反光镜如此构成,从而该反光镜外壳20被固定在从反光镜底座10的底座主体11伸出的凸出部11A上。但是,对于该结构上没有任何限制,并且该反光镜底座可以单独由凸出部11A形成。换句话说,可以将凸出部11A直接固定在车身A的立柱或安装台上,或者按照凸出部11A从车身A沿横向伸出这样一种方式固定在侧窗SW的前底角上。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外部反光镜被安装在乘客座椅侧上。但是,外部反光镜可以被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侧上。在该情况中,辅助反光镜40可以按照该辅助反光镜40反射出在车身A的后侧周围的区域这样一种方式安装在反光镜外壳20上。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外部反光镜为电动可收回反光镜。但是,对于该外部反光镜没有任何限制,并且该反光镜可以为手动可收回反光镜或固定型反光镜。
另外,反光镜外壳20的车身侧表面可以为没有开口20B的平坦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外部反光镜,它包括一反光镜底座,它具有从车身侧面沿横向延伸的凸出部;一固定到该凸出部上的轴;一反光镜外壳,它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轴上;一安装到反光镜外壳上的反光镜,该反光镜用来反射出后侧视野;以及一安装在反光镜外壳上的辅助反光镜,该辅助反光镜用来反射出从车身侧面斜向前的区域,其中,所述辅助反光镜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反光镜,其特征在于,在车身和辅助反光镜之间设有一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部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反光镜位于所述凸出部的端部下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部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外壳组件的重心沿着所述凸出部的伸出方向沿横向离开所述凸出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部反光镜,还包括用于反射出从车身的侧面斜向后的区域的辅助后视镜,该辅助后视镜在所述凸出部上方的位置处设在所述反光镜外壳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部反光镜,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反光镜外壳相对于所述凸出部转动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在所述凸出部上方的位置处保持在所述反光镜外壳中。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部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反光镜位于车身的侧窗的底部边缘线上方。
全文摘要
一种外部反光镜,它包括一反光镜底座,它具有从车身侧面沿横向延伸的凸出部;一固定在该凸出部上的轴;一反光镜外壳,它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轴上;一安装在所述反光镜外壳上的反光镜,用来反射出后侧视野;以及一安装在反光镜外壳上的辅助反光镜。该辅助反光镜用来反射出从车身侧面斜向前的区域并且其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下方。
文档编号B60R1/06GK1789034SQ20051011681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7日
发明者铃木久也, 松浦正明, 本宫正宏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