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继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1292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继动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制动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汽车继动阀。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在中、重位卡车中,均采用国际标准的弹簧制动气室进行驻车制动,由于气源是经过手动制动阀进入快放阀后,再进入后桥弹簧制动气室进行驻车制动,这样气源的控制管路过长,加之双桥四个弹簧制动气室用气量大,造成车辆起步慢,灵敏性差,解除制动时间长,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为了解决灵敏性差、解除制动时间长的缺陷,就有人提供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方案,查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592460Y名称为《越前继动阀》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这种较为先进的技术方案,该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是这样描述的“一种越前继动阀,包括上盖、壳体与壳体构成的腔体内依次设置的活塞、进排气阀门及阀门座,其中活塞与壳体密封,上盖的中央开有控制口与活塞上端面以上的控制腔连通,进排气阀门与壳体密封,将活塞下端面以下的腔体间隔成与出气口连通的输气腔和进气口连同的进气腔,阀门座设置在进排气阀门的底部并与壳体密封,阀门座的中间设置有排气口与进排气阀门的排气道连通,在阀门座与进排气阀门之间压装有阀门弹簧,其特征在于活塞采用双级活塞,直径阶梯性递减,其外壁与壳体密封构成防真空腔。”。这种继动阀虽然解决了其制动灵敏性差和解除制动时间长的缺陷,但是,这种继动阀其活塞外壁与壳体密封构成的防真空腔必须在壳体上开设一个小孔与其相通,才能使继动阀工作。这个小孔的设置,很容易被异物堵塞而使继动阀不能工作,其可靠性差,影响了继动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好,能提高汽车整个气制动系统响应速度的汽车继动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壳体、阀盖和壳体与阀盖构成的腔体,在壳体上设有进气口、控制口和出气口,所述腔体下端设有进排气阀门,该进排气阀门通过阀门座安装在壳体上,所述阀门座的中间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进排气阀门的排气腔连通,在阀门座与进排气阀门之间设置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活塞的直径大于下活塞的直径,所述上、下活塞分别与壳体密封,且上下活塞之间构成一个防真空腔,所述防真空腔通过上下活塞之间的间隙与进排气阀门的排气腔连通,所述上活塞将腔体上部间隔成控制腔,所述进排气阀门将下活塞与壳体构成的腔体间隔成输气腔和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不同直径活塞的相互配合,形成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的差异,从而实现了使汽车制动更加迅速可靠,减轻驾驶员在制动操作时需要频繁“点刹”的劳动强度,而且利用来活塞间的间隙直接与排气口连通,提高了继动阀整体的密封性,同时也提高了继动阀工作的可靠性。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方式,结合图2、图3,该汽车继动阀包括壳体1、阀盖3和壳体1与阀盖3构成的腔体,在壳体1上设有进气口11、控制口2和出气口8,所述腔体下端设有进排气阀门6,该进排气阀门6通过阀门座9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阀门座9的中间设置有排气口10,该排气口10与进排气阀门6的排气腔E连通,在阀门座9与进排气阀门6之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腔体内设有上活塞4和下活塞5,所述上活塞4的直径大于下活塞5的直径,所述上、下活塞4、5分别与壳体1密封,且上下活塞4、5之间构成一个防真空腔D,所述防真空腔D通过上下活塞4、5之间的间隙与进排气阀门6的排气腔E连通,所述上活塞4将腔体上部间隔成控制腔A,所述进排气阀门6将下活塞5与壳体1构成的腔体间隔成输气腔C和与进气口11连通的进气腔B。安装时,将出气口8与汽车制动气室相连接,将控制口2与汽车的制动阀相连接。当汽车需要制动时,由制动阀输送过来的气压经过控制口2进入到控制腔A,推动上活塞4、下活塞5向下运动,下活塞5顶开进排气阀门6,使进气腔B与输气腔C连通,来自进气口11的压缩空气经进气腔B、输气腔C,并从出气口8输入到汽车的制动气室,而实现汽车制动的目的;当汽车需要解除制动时,关闭制动阀,控制口2和控制腔A的压力降低,下活塞5和上活塞4在来自汽车制动气室气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进排气阀门6在弹簧7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输气腔C与进气腔B的通道被进排气阀门6间隔关闭,使输气腔C的气体经排气腔E从排气口10排入大气,从而能够使汽车制动气室泄压,达到制动解除的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主题所制作的汽车继动阀,必将给广大汽车用户带来积极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壳体(1)、阀盖(3)和壳体(1)与阀盖(3)构成的腔体,在壳体(1)上设有进气口(11)、控制口(2)和出气口(8),所述腔体下端设有进排气阀门(6),该进排气阀门(6)通过阀门座(9)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阀门座(9)的中间设置有排气口(10),该排气口(10)与进排气阀门(6)的排气腔(E)连通,在阀门座(9)与进排气阀门(6)之间设置有弹簧(7),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上活塞(4)和下活塞(5),所述上活塞(4)的直径大于下活塞(5)的直径,所述上、下活塞(4,5)分别与壳体(1)密封,且上下活塞(4,5)之间构成一个防真空腔(D),所述防真空腔(D)与进排气阀门(6)的排气腔(E)连通,所述上活塞(4)将腔体上部间隔成控制腔(A),所述进排气阀门(6)将下活塞(5)与壳体(1)构成的腔体间隔成输气腔(C)和与进气口(11)连通的进气腔(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活塞(4,5)构成的防真空腔(D)通过上下活塞(4,5)之间的间隙与进排气阀门(6)的排气腔(E)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继动阀,包括壳体(1)、阀盖(3)和壳体与阀盖构成的腔体,在壳体上设有进气口(11)、控制口(2)和出气口(8),腔体下端设有进排气阀门(6),进排气阀门通过阀门座(9)安装在壳体上,阀门座的中间设置有排气口(10),排气口与进排气阀门的排气腔(E)连通,在阀门座与进排气阀门之间设置有弹簧(7),其特征在于腔体内设有上活塞(4)和下活塞(5),上活塞的直径大于下活塞的直径,且上下活塞之间构成一个防真空腔(D),防真空腔与排气腔连通,上活塞将腔体上部间隔成控制腔(A),进排气阀门将下腔体间隔成输气腔(C)和进气腔(B)。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活塞之间构成的防真空腔与进排气阀门的排气腔连通,解决了公知技术中在壳体上开孔的办法来实现防真空而该开孔容易被异物堵塞的现象,提高了汽车气制动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B60T15/00GK2771056SQ20052000040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5日
发明者陶保健, 李传武 申请人:瑞立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