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侧窗雨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587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侧窗雨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侧窗雨刷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清除车辆侧窗上的水滴,以供清楚观看后视镜的雨刷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在驾驶时,驾驶者须经由左右后视镜观看后方来车的动线,以供转弯、超车、变换车道、停车等行车状况,然每当下雨时,其车辆的侧窗玻璃上会受雨水淋洒于其上,使侧窗玻璃上沾满水滴,而使的模糊不清,驾驶者无法清楚透过侧窗玻璃观看后视镜反映的后方来车状况,使能见度大为降低,易影响行车安全,故雨天的交通事故大都是因为左右视线不佳而肇事;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雨天驾驶车辆存在有如上述的缺失,乃潜心研究、改良,遂得以首创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清除车辆侧窗上的水滴,以供清楚观看后视镜的车辆侧窗雨刷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侧窗雨刷结构,其特征是在于后视镜连接于车辆侧窗的连接座内设有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传动蜗轮相啮合,于传动蜗轮上偏心设有枢轴,所述枢轴枢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枢接组件枢接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上设有固定轴,于驱动臂的另一端设有雨刷。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图;图3为本发明雨刷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雨刷下刷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雨刷往复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座;10传动马达;11蜗杆;12传动蜗轮;13枢轴;14连杆;15枢接组件;16驱动臂;17固定轴;18挡板;19盖板;2雨刷;20弹性片;21刷面;3侧窗;30侧窗玻璃。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为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所示,详述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发明是于后视镜连接于车辆侧窗3的连接座1内设有一传动马达10,所述传动马达10设有一蜗杆11,所述蜗杆11与一传动蜗轮12相啮合,于传动蜗轮12上偏心设有一枢轴13,所述枢轴13枢接有一连杆14,所述连杆14的另一端通过一枢接组件15枢接有一驱动臂16,所述驱动臂16上设有一固定轴17,于驱动臂16的另一端设有一雨刷2,所述雨刷2为软性体,于雨刷2的内部设有一弹性片20(如图3所示),供将雨刷2弹性撑持,于连接座1的顶缘一侧延伸设有一挡板18,所述连接座1的侧边设有一盖板19,供将雨刷2遮蔽收存于连接座1内,再将设有上述构件的连接座1设于车辆的侧窗3前缘,并使雨刷2的刷面21贴靠于侧窗玻璃30上(如图2所示),即可完成组装。
使用时,请参阅图4、图5所示,当下雨天车辆的侧窗玻璃30沾上水滴时,仅须启动电源,连接座1侧边的盖板19则开启供雨刷2可旋移出连接座1内,传动马达10并开始运转,传动马达10则带动蜗杆11转动,蜗杆11则带动与的啮合的传动蜗轮12转动,而枢设于传动蜗轮12上的连杆14的一端则以传动蜗轮12的转轴为轴心旋动,而与连杆14另一端相枢接的驱动臂16则以固定轴17为轴心旋移,所述驱动臂16的另一端则带动雨刷2呈弧线旋移,而所述雨刷2的清除范围是供驾驶者可观看到后视镜的范围,所述雨刷2是设为软性体且于内部设有弹性片20,当雨刷2刷靠于侧窗玻璃30的上缘时,会沿侧窗玻璃30的边缘被弯折而靠合,雨刷2内部的弹性片20则呈弹性弯折状态(如图2所示),如此,使雨刷2得以确实刷除侧窗玻璃30上欲观看的范围内的水滴,当雨刷2向下旋移脱离侧窗玻璃30的边缘时,雨刷2内部的弹性片20不再受挤压而则呈弹性回复,将雨刷2导正为平直状得以平整刷除水滴(如图4所示),如此的往复旋移动作,雨刷2的刷面21则可将侧窗玻璃30上的水滴去除干净,使侧窗玻璃30保持明亮,可清楚观看到后视镜内反映的景象,以确保行车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侧窗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是于后视镜连接于车辆侧窗的连接座内设有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传动蜗轮相啮合,于传动蜗轮上偏心设有枢轴,所述枢轴枢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枢接组件枢接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上设有固定轴,于驱动臂的另一端设有雨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窗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为软性体,于雨刷的内部设有弹性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窗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座的顶缘一侧延伸设有挡板,连接座的侧边设有盖板,雨刷遮蔽收存于连接座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侧窗雨刷结构,是于后视镜连接于车辆侧窗的连接座内设有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传动蜗轮相啮合,于传动蜗轮上偏心设有枢轴,所述枢轴枢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枢接组件枢接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上设有固定轴,于驱动臂的另一端设有雨刷;如此,通过雨刷的往复旋移作动,可将侧窗玻璃上的水滴去除干净,使侧窗玻璃保持明亮,可清楚观看到后视镜内反映的景象,以确保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B60S1/08GK1817701SQ20061006558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2日
发明者林江分 申请人:林江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