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紧固到支撑架的安全气囊固定在前排乘客安全气囊组件的壳体中的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571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紧固到支撑架的安全气囊固定在前排乘客安全气囊组件的壳体中的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将紧固到 支撑架的安全气囊固定在前排乘客安全气囊组件的壳体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把紧固到支撑架上的安全气囊固定在安全气囊组件的壳
体内的各种方法。例如,DE19850463A1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组件,其 中安全气囊被连接在带有锁止元件的支撑架上,通过该锁止元件,支 撑架和所以安全气囊能够被固定在壳体内。因为该锁止元件,所述安 全气囊组件具有以下缺点,即将折叠的安全气囊焊接进以不漏气的方 式封装安全气囊包的柔软保护罩变得更加困难。所述不漏气的封装通 过在柔软保护罩产生低压使安全气囊包尺寸最小化成为可能。另外的 缺点是所述壳体在锁止区域中必须具有双壁构造。
在申请GB2323572A公开的安全气囊组件中安全气囊的支撑架具 有配合在安全气囊壳体开口处的闭锁钩形式的锁止元件。在这种布置 中,也具有均下缺点,即因为此锁止元件,所以折叠的安全气囊的焊 接会更加困难。
美国专利5556124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组件,其中安全气囊的支 撑架被支撑在安全气囊壳体内的凸起之间。该壳体包括具有U型横截 面的主要部分和两个端部。因为当支撑架从上插入壳体以将支撑架定 位于凸起之间,主要部分的侧壁必定通过支撑架被相互挤压分开,所 以支撑架必须在两个端部的安装之前插入壳体中。在安全气囊包被保 护罩包裹时,其中支撑架也包含在所述保护罩中,当推开壳体壁时后
4者可能被损坏。而且,这样的布置还具有如下缺点,由于三部分构成 的壳体而需要大量的组装工作。
最后,在德国的实用新型DE202005009002U1公开了一种用于安 全气囊布置的组件装置,其中支撑架通过在支撑架上延伸的紧固装置 保持。在这种情况中,所述支撑架优先位于安全气囊壳体中。随后所 述紧固装置被插入和用螺钉拧进或铆钉铆入该壳体中。该文献还公开 了通过夹具固定支撑架。此处,在一点分开的环形夹具在固定安全气 囊包后展开并且从外部安装在支撑架和壳体基板上。所述夹具在分开 区域处通过螺钉和螺母被拉到一起。这样安装的缺点是需要这些螺钉 连接或铆钉连接的操作用于固定。
在该文献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一种夹具,该夹具与在支撑架之 上延伸的壳体部分和支撑架位于其上的支撑板互相连接。所述夹具可 以是处于弹性预张力下或是塑性可变形的。在此实施例中当安装所述 夹具时安全气囊上的保护膜可能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安全气囊的支撑架固定在安全气囊壳体中,固 定的方式使得以组装成本是低的,并且和如果安全气囊以折叠的方式 安装在柔软的保护罩中时,在安全气囊的安装过程中保护罩的损坏至 少得到极大的避免。
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这个目的得到实现。
在一种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夹持元件将紧固到支撑架的安全气囊固 定在前排乘客安全气囊组件的壳体内的的装置中,根据本发明提供成 壳体和夹持元件在所述支撑架的区域中是不可变形的,所述夹持元件 没有螺钉或铆钉连接并且确定其尺寸使得当夹持元件进入夹持位置 时,它与支撑架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要大于任意提供的用于安全气囊的保护膜的厚度,并且所述夹持元件通过与支撑架具有一定距离的 装置固定在其夹持位置中。因为所述夹持元件没有螺钉或铆钉连接, 所以用于所述夹持元件的组装成本是低的。在把所述夹持元件插入到 夹持位置的过程中支撑元件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比保护膜的厚度大, 因此保护膜被损坏的的危险至少被大大降低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元件可以从壳体中的外部通孔安装到 支撑架上,并且所述夹持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闭锁部分作为用于在夹持 位置中将夹持元件固定在与支撑架具有一定距离处的装置,所述闭锁 部分与壳体中的闭锁部分相配合。在此,所述夹持元件被从外部插入 壳体中直到它与设置在其上的闭锁部分锁紧为止,以便在它被定位在 安全气囊壳体内后固定所述的支撑架。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壳体具有两个用于夹持元件的闭锁部分,其 中一个闭锁部分位于壳体的侧壁上而一个闭锁部分位于壳体的下侧的 外部上。
有利的是,在支撑架的相对侧上提供了至少一个相应的夹持元件。 多个单个的夹持元件和夹持带也可以被提供。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两部分构成的壳体,每个壳体部分 具有内部的夹持元件。在此,在第一步骤中,安全气囊^被放置在一 个壳体半部中,安全气囊包的半部被所述夹持元件保持在该壳体半部 中,并且支撑架的第一边被插入在两个夹持元件之间。在第二步骤中, 第二个壳体半部被连接到第一个壳体半部,支撑架的相对于第一边的 第二边被插入到所述第二个壳体半部的夹持元件之间。
在这个实施例中,相互分离的至少两个凸起被优选提供作为夹持 元件。因此在壳体半部连接在一起后支撑架被保持在这些凸起之间。
6有利的是,壳体部分通过至少一个铰链连接在一起并且在相对的 端面处彼此连接。闭锁元件和螺钉可以用作在那些位置处的连接元件。


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显示了具有外部夹持元件的本发明布置的实施例; 图2显示通过根据图1的安全气囊壳体的一部分和通过夹持元件 的放大截面;
图2a-d显示图1和2的实施例的夹持元件的组装步骤; 图3显示具有外部夹持带的实施例;
图4显示通过根据图3的安全气囊壳体的一部分和通过夹持带的 夹持元件的放大截面;
图5显示具有两部分构成的安全气囊壳体的实施例;
图6显示通过图5的安全气囊壳体的横截面;
图7显示根据图5的安全气囊壳体从端面观察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显示了一个用来容纳筒形气体发生器(未示出)的安全气囊
壳体1和一个安全气囊包2。安全气囊包2由折叠的安全气囊3组成, 折叠的安全气囊3在喷嘴(未示出)的区域中被连接到支撑架4 (图2) 上,并且被保护罩2a围绕。在第一步骤a,安全气囊包2通过安全气 囊壳体中的开口 5被插进安全气囊壳体。在第二步骤b中,支撑架4 因此和安全气囊包2通过单独的闭锁夹具6固定在安全气囊壳体1中, 闭锁夹具6穿过安全气囊壳体1中的通孔7接合。具体地如图2中所 示,闭锁夹具6具有夹具部分8和闭锁部分9和10。与闭锁部分10相 联接的是安全气囊壳体1上的闭锁部分11,在闭锁部分11的区域中安 全气囊壳体1具有孔12。闭锁部分9具有孔9a,孔9a与安全气囊壳体 1的基部外侧的凸起部13a相联接。当组装每个闭锁夹具6时,如图2a 示出,每个闭锁夹具6在第一步中被定位。在图2b示出的第二步中,闭锁部分IO在闭锁部分11后被插入孔12中。然后,在图2c示出的第 三步中,夹具部分8旋转进入孔7中。于是闭锁部分9通过闭锁夹具6
更进一步的旋转而被推靠在安全气囊壳体1基部的外侧,从而产生了 弹性变形,直到凸起部13a被锁止在孔9a中,如图2和2d所示。在这 个最后位置上夹具部分8在支撑架4的上方延伸,而夹具部分9停靠 在基部部分13的外侧。闭锁夹具6、特别是位于支撑架4的区域中的 夹具部分8在安装中并未发生变形。
图3和4显示了不用单独的闭锁夹具6而设置夹持带14的实施例。 这些夹持带的夹持部分15具有与闭锁夹具6相同的结构。虽然每个夹 持带14的夹持部分同时插入了安全气囊壳体1中,但是支撑架4的安 装以和具有单个闭锁夹具时相同的方式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筒形气体发生器可以在支撑架安装前或 后进行安装。
在图5到7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容纳筒形气体发生器(未 示出)的两部分构成的安全气囊壳体16和安全气囊包2。所述安全气 囊壳体由两个壳体部分17和18组成,两个壳体部分17和18通过铰 链19相互连接。每个壳体部分都具有并排位于筒形气体发生器(未示 出)纵轴线方向上的凸起20。
组装期间,安全气囊包2首先在步骤a中被放置在一个壳体部分 中,例如所述壳体部分17中。与此同时,安全气囊包的一半通过凸起 20被保持在壳体部分17内。在第二步骤b中第二壳体部分18被连接 到铰链19并通过旋转闭合。为了安全气囊壳体16的持久的闭合,壳 体部分17, 18在其端面21和22处通过闭锁钩或螺钉(未示出)相互 连接。如图6所示,在安全气囊壳体16闭合后,支撑架4被夹持在基 部部分13和凸起20之间。
8在这个实施例中,筒形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包的安装之前插入
安全气囊壳体16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夹持元件将紧固到支撑架的安全气囊固定在前排乘客安全气囊组件的壳体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6)和所述夹持元件(6,14)在所述支撑架(4)的区域中是不可变形的,并且,所述夹持元件(6,14)是没有螺钉或铆钉连接的并且以下述方式设置尺寸,即当所述夹持元件(6,14)被引入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元件与所述支撑架(4)隔开一距离,该距离大于任选地设置的用于所述安全气囊(3)的保护膜(2a)的厚度,并且,所述夹持元件(6,14)通过与所述支撑架(4)离开一距离设置的装置(9a,10,11,13a)固定在其夹持位置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6, 14)能够从外部穿过所述壳体(1)中的通孔(7)被推到所述支撑架 (4)的上方,并且,所述夹持元件(6, 14)具有至少一个闭锁部分(9a, 10),该闭锁部分作为用于在与所述支撑架(4)离开一距离处将所述 夹持元件(6, 14)固定在所述夹持位置中的装置,所述壳体(1)中 的闭锁部分(13a, 11)与所述闭锁部分(9a, 10)相联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 具有两个用于所述夹持元件(6)的闭锁部分(11, 13a),其中第一闭 锁部分(11)位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且第二闭锁部分U3a)位于 所述壳体(U的下面的外侧。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支撑架(4)的相对侧上设有至少一个相应的夹持元件(6)。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 多个单独的夹持元件(6)。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 夹持带(14)。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两部分的壳体 (16),每个壳体部分(17, 18)中具有夹持元件(20)。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彼此相对以一 距离设置的至少两个凸起(20)作为所述夹持元件。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分 (17, 18)通过至少一个铰链(19)连接,并且能够在相对端面(21, 22)处彼此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闭锁元件作 为连接元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螺钉作为所 述连接元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夹持元件将紧固到支撑架的安全气囊固定在前排乘客安全气囊组件的壳体内。为了在安全气囊壳体中固定安全气囊的支撑架以使得安装成本是低的并且如果当安全气囊折叠时被安装在柔软的保护罩内时,在安全气囊的安装过程中保护罩的损坏被至少非常充分地防止,根据本发明提供成壳体(1,16)和夹持元件(6,14)在所述支撑架(4)的区域是不可变形的,所述夹持元件(6,14)是没有螺钉或铆钉连接的并且其尺寸以下述方式确定,即当其进入夹持位置时,它与支撑架(4)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大于任意提供的用于安全气囊(3)的保护膜(2a)的厚度,并且所述夹持元件(6,14)通过与支撑架(4)具有一定距离的装置(9a,10,11,13a)固定在其夹持位置中。
文档编号B60R21/217GK101489839SQ200780026196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
发明者诺伯特·扎姆 申请人: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