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13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点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挂车或半挂车的车架以 及轮胎的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悬挂装置是挂车或半挂车的主要部件之一,与车架连接在一起,其主要作 用是把路面对车轮的力传递到车身上,以保证挂车或半挂车正常行驶。传统用的悬挂装置是根据轮轴总成分组前后独立安装,两组车轮没有自动 调节高低的功能,在路况不良尤其是波浪起伏路段行车时,前后两组车轮受力 不平衡,容易导致由于单组轮胎受力过大而发生的意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0228953. 9号公开的一种半挂车悬挂装置,参考图1、 图2,它包括焊接在车架大梁上的前支架、中支架、后支架,安装于中支架内的 平衡梁,活动在前、后支架与平衡梁之间的钢板弹簧总成,连接钢板弹簧总成 与车轴的支架托架组件,以及连杆组件等。这种形式的悬挂装置零部件较多, 车轴定位要通过钢板弹簧组件、支架托架组件与前、后支架和平衡梁来完成, 需要通过焊接或其他连接方法把六个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大梁上,而且还需要 通过调整连杆对两轴四轮进行调节来保证各轴相互平行,装配过程非常复杂。目前挂车或半挂车行业中最新的悬挂装置是两轴悬挂装置,该装置是把产 品分成左右两块支架,在安装时找出牵引销中心到悬挂系统中心的距离,调整 两轴的中心线与车架中心线重合,然后把两块支架焊接于车架上,最后通过四 根可调连杆对轴距进行调整。这种方式在安装时要进行测量、焊接、调整,安 装步骤较多使得安装过程容易出错,因此对安装工人的技能要求比较高,降低 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制造成本。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挂车或半挂车车架以及轮 胎,可以在不同路况下自动调节各车轴以及轮胎平衡受力从而具有防止车架前 后倾斜的功能,并且实现模块化生产易于安装的单点悬挂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装于挂车或 半挂车车架的单点悬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轮胎的两个轮轴总成,还包括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悬挂座,中段穿设于该悬挂座的中轴,分别套设于该中轴两端的 两个轴承座,中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轴承座的两个钢板弹簧组件,每个所述 钢板弹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轮轴总成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轴与所述悬挂座固定连接,所述中轴与 所述轴承座活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轴两端设置防尘端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悬挂座包括一块面板、两块侧板、两个加 强板以及一个横梁,所述侧板的顶端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底端与 所述中轴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两端以及横梁两端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 面板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作为前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面板与所述车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第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发明单点悬挂装置还包括板簧压板以及第 一螺栓,该第一螺栓穿设于该板簧压板以及所述轴承座,所述板簧压板以及所 述轴承座夹紧所述钢板弹簧组件的中部。作为前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螺栓是U型螺栓,该第一螺栓两端 与所述板簧压板固定连接。作为第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钢板弹簧组件所述板簧总成还包括设置 于其两端的板簧座组件,该板簧座组件包括板簧端盖、板簧垫板、轮轴压板以 及第二螺栓,所述板簧垫板设置于所述板簧总成的端部的下侧,所述板簧端盖 与所述板簧垫板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板簧总成的端部,所述4仑轴压板与所述板簧 垫板夹紧轮轴总成,所述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板簧端盖、所述板簧垫板以及所述轮轴压板。作为前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板簧端盖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连接所 述侧板的顶板、连接所述两个侧板以及顶板的端板,所述板簧座组件还包括端 盖内套,所述端盖内套与所述板簧端盖形状一致。作为前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端盖内套是一个橡胶壳状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悬挂装置仅通过悬挂座上的一块面板 安装于车架,形成单点悬挂的形式,把载荷施加在中轴上,再通过钢板弹簧组 件与中轴之间的相对转动的把载荷自动调节后平衡分配到各轮轴和车轮上,并 针对弧形拱起的路面调节前后轮轴和车轮的高低保障车架前后平衡,防止挂车 前后倾斜。该悬挂装置形成模块化,仅仅通过一块面板安装于车架,其中可以 通过预设的对应的孔和螺栓安装在车架下,不需要测量、调整和焊接,其安装 过程非常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在本发明中,在钢板弹簧组件与轮轴 安装处的钢板弹簧组件与板簧端盖之间增加了橡胶材料的端盖内套,起到减震 緩冲的作用,有效降低了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噪音。本发明中对于中轴等转动部 位增加了端盖并以及钢板弹簧组件滑动处增加盖子进行封闭保护,在恶劣环境 下起到防止沙尘进入滑动部位并保证良好润滑效果,保证了装置的耐用度。


图l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0228953. 9号的半挂车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单点悬挂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悬挂座以及中轴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悬挂座以及中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端盖内套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3所示的单点悬挂装置的正面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安装于挂车或半挂车车架的单点悬挂装置,包括一个中轴总成、 两个板簧总成和两个轮轴总成,上述中轴总成与车架固定连接,两个上述板簧 总成的中部铰接于该中轴总成两侧,两个轮轴总成用于安装轮胎,每个所述板 簧总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轮轴总成固定连接。其中板簧是钢板弹簧的简称。参考图3、图4,上述中轴总成60包括悬挂座10和中轴15,悬挂座10与 车架固定连接,中轴15的中段固定于该悬挂座10远离车架的一端。每个所述 板簧总成包括一个轴承座24和一个钢板弹簧组件22,轴承座24分别铰接于所 述中轴15两端,钢板弹簧组件22的中部固定于轴承座24上。每个钢板弹簧组 件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轮轴总成60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按矩形布置的悬 挂装置,其中悬挂座10位于中部,中轴15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悬挂座10的下端, 两个钢板弹簧组件22平行设置于悬挂座10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轴承座24铰接于 中轴15的两端,两个轮轴总成60平行设置于悬挂座10前后两侧并与钢板弹簧 组件2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悬挂座10与车架固定连接后,中轴15也就相对固定于车架上,而轮 轴总成与板簧总成也是两两固定连接形成矩形分布的连接位置,因此形成了 一 个由轮轴总成与板簧总成组成的底座,该底座可绕中轴旋转一定角度。相对于 现有的由六个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或者两个支架与车架连接的两种两轴悬挂装 置,本发明的悬挂装置是通过单独一个悬挂座10安装固定与车架上,称为单点 悬挂形式。这种形式的悬挂装置的中轴相对于车架是固定的,因此可以把车架 的载荷施加在中轴上,再通过钢板弹簧与中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把载荷自动调节 后平衡分配到各轮轴和车轮上,并针对弧形拱起的路面调节前后轮轴和车轮的 高低保障车架前后平衡,防止挂车或半挂车的车架前后倾斜。该悬挂装置形成 模块化,仅仅通过一块面板安装于车架,其中可以通过预设的对应的孔和螺栓 安装在车架下,不需要测量、调整和焊接,其安装过程非常简单,提高了生产 效率。当然,上述中轴15也可以固定于板簧总成的轴承座24上,并且与悬挂座 10通过铰链活动连接。甚至可以把中轴分成左右两个小段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板 簧总成的轴承座24。更佳的是,可以在所述中轴15两端各设置一个防止沙尘进入的端盖16,此 端盖16可以盖住轴承座24与中轴15之间的两侧的端部,避免沙尘土进入轴承、 轴承座24以及中轴15之间的间隙,保护着滑动部位并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 从而增加了装置的耐用度。更详细地,上述悬挂座10包括一块面板11、两块側板12、两个加强板14 以及一个横梁13,侧板12的顶端与面板11固定连接,侧板12的底端与中轴 15固定连接,加强板14两端与侧板12固定连接,横梁13两端与侧板12固定 连接,面板ll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当然,面板11应该与中轴15平行,使得 车架与面板11安装后车架与地面平行。上述的固定连接方式最好是焊接。为了使整个悬挂座10更坚固,上述侧板12应该垂直于面板11和中轴15 设置,横梁13垂直于两个侧板12即平行于中轴15,加强板14垂直于两个侧板 12即平行于中轴15,该加强板14的另外两侧最好与面板11以及中轴15分别 固定连接。在该悬挂座10中,面板11是连接车架与该悬桂装置的部件,侧板 12是连接面板11与中轴15的部件,是支撑车架并把地面对悬挂装置的支承力 传递到车架的主要部件,加强板14以及横梁13都是加强本悬挂座10坚固性的 部件。更佳地,上述面板11设置若干通孔112,所述车架设置若干与所述通孔112 位置对应的穿孔,所述面板ll与所述车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然,此处的连 接方式也可以是焊接或者其它连接方式,只是螺栓连接的方式比较方便安装。本发明单点悬挂装置进一步包括板簧压板25以及第一螺栓26,板簧压板 25以及轴承座24夹紧钢板弹簧组件22的中部,板簧压板25与轴承座24通过 第一螺栓26连接于一起。当然为了保证夹持更加稳固,轴承座24与钢板弹簧 组件22接触的应该是平面。更佳地,所述第一螺栓26是U型螺栓,该第一螺栓26远离U型开口一側绕着轴承座24,开口处的两端通过螺母27与板簧压板25固定连接。使用一个 U型螺栓可以代替两个直线螺栓,减少了螺母的数量,方便安装。
本发明单点悬挂装置中所述板簧总成还包括设置于其两端的板簧座组件 30,该板簧座组件包括板簧端盖31、板簧垫板32、轮轴压板34以及第二螺栓 36,所述板簧垫板32设置于钢板弹簧组件22的端部以及轮轴62之间,板簧端 盖31与板簧垫板32固定连接并套设于钢板弹簧组件22的端部,轮轴压板34 与板簧垫板32夹紧轮轴62,第二螺栓36固定连接板簧端盖31、板簧垫板32 以及轮轴压板34。钢板弹簧组件22的端部还设置有一个扣耳,第二螺栓36把 板簧端盖31与板簧垫板32以及轮轴压板34固定连接于一起后,上述扣耳扣住 轮轴62从而保证钢板弹簧组件22与轮轴总成60之间连接稳固不易掉出。
更佳地,上述扣耳是板簧组件22的最长的一块板簧的端部折弯一定角度而 形成的。
更具体地,所述板簧端盖31包括两个相对的側板、连接所述侧板的顶板、 连接所述两个侧板以及顶板的端板。该板簧端盖31与板簧垫板32连接后形成 一个端套,为钢板弹簧组件22的端部提供防尘防沙土的全封闭保护,从而可以 适应恶劣路况特别是沙尘土较多的路况。
更具体地,上述板簧座组件30还包括端盖内套50,端盖内套50与板簧端 盖32形状一致,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54、连接所述侧板54的顶板52、连接所 述两个侧板54以及顶板52的端板56,该端盖内套52设置于板簧端盖32与钢 板弹簧组件22的端部之间,起到减震緩冲的作用,有效降低了车辆行驶中产生 的噪音,并P争低了钢板弹簧组件22的端部与板簧端盖32之间的磨损,延长了 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发挥减震緩沖的作用,上述端盖内套50采用橡胶制成。从而当四 个轮胎与地面接触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上时,由于钢板弹簧组件自身的变形以及 橡胶端盖内套50的緩冲作用,使得四个轮月台均可以接触地面,保证了四个轮胎 受力平衡,从而使悬挂装置更加安全、耐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 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安装于挂车或半挂车车架的单点悬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轮胎的两个轮轴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悬挂座,中段穿设于该悬挂座的中轴,分别套设于该中轴两端的两个轴承座,中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轴承座的两个钢板弹簧组件,每个所述钢板弹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轮轴总成固定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与所述悬挂 座固定连接,所述中轴与所述轴承座活动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两端i殳置防尘端盖。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座包括 一块面板、两块侧板、两个加强板以及一个横梁,所述侧板的顶端与所述面板 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底端与所述中轴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两端以及横梁两 端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面板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迷车架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簧压板以及 第一螺栓,该第一螺栓穿设于该板簧压板以及所述轴承座,所述板簧压板以及 所述轴承座夹紧所述钢板弹簧组件的中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是U型 螺栓,该第一螺栓两端与所述板簧压板固定连接。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弹簧组件所 述板簧总成还包括设置于其两端的板簧座组件,该板簧座组件包括板簧端盖、 板簧垫板、轮轴压板以及第二螺栓,所述板簧垫板设置于所述板簧总成的端部 的下侧,所述板簧端盖与所述板簧垫板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板簧总成的端部,所 述轮轴压板与所述板簧垫板夹紧轮轴总成,所述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板簧端盖、所述板簧垫板以及所述轮轴压板。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端盖包括两 个相对的侧板、连接所述侧斧反的顶板、连接所述两个侧^反以及顶板的端板,所 述板簧座组件还包括端盖内套,所述端盖内套与所述板簧端盖形状一致。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点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内套是一 个橡胶壳状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挂车或半挂车车架的用于连接挂车或半挂车车架以及轮胎的挂车单点悬挂装置,其包括用于安装轮胎的两个轮轴总成、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悬挂座、中段穿设于该悬挂座的中轴、两个分别套设于该中轴两端的轴承座、两个中部固定于该轴承座的钢板弹簧组件,每个所述钢板弹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轮轴总成固定连接。该单点悬挂装置具有防止前后倾斜功能并可以自动调节各车轴以及轮胎受力平衡,并且实现模块化生产使得安装非常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B60G11/02GK101332750SQ20081002900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5日
发明者何炽峰 申请人:何炽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