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74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安装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振动衰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车辆尤其是匹配单缸发动机的车辆,因发动机技术问题引起的振动和 噪声较大,驾乘舒适性不高,原有的单级振动衰减装置不能起到很好的振动衰减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二次衰减振动的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包括发动机
连接支架;车架连接支架,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前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与所述车架的
前连接部弹性连接,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后端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与所述车架的后连接
部弹性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的前端通过第三弹性连接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前
连接部弹性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的后端通过第四弹性连接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
的后连接部弹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连接装置包括螺栓连接机构,所述螺栓 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前端与所述车架前连接部之间;两个第一减振橡胶衬 套,所述第一减振橡胶衬套套装于所述螺栓连接机构的螺栓杆上并分别夹压于车架前连接 部的上下两侧;两个减振弹簧,所述两个减振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一减振橡胶衬套上并分别 夹压于车架前连接部的上下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
后端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内装有第二减振橡胶衬套,所述第二减振橡胶衬套通
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车架后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发动机连接
支架前端的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内装有第三减振橡胶衬套,所述第三减振橡胶衬
套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前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轴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发动机连接 支架后端的第三连接套,所述第三连接套内装有第四减振橡胶衬套,所述第四减振橡胶衬 套通过第三铰接轴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后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三铰接轴沿车架长度方向延 伸。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包括 发动机连接支架;车架连接支架,所述车架连接支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之间采用弹性 连接,所述车架连接支架与车架之间也采用弹性连接,所以,将该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安装 在发动机与车架之间,使得车架上发动机的振动实现了两次衰减,大大降低了整车振动,提 高了驾驶舒适性。采用的减振弹簧、减振橡胶衬套等实现了弹性连接,有效地减小了振动。
3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可靠,实现了二次衰减振动,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及驾乘舒适 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在发动机与车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1-车架;2-车架连接支架;3-发动机连接支架;4-发动机;5_第一弹性
连接装置;51-减震弹簧52-第一减震橡胶衬套;53-限位紧固螺栓;6-第二弹性连接装置 60-第一连接套;61-第二减振橡胶衬套;62-第一铰接轴;7-第三弹性连接装置70_第二
连接套;71-第三减振橡胶衬套;72-第二铰接轴;8-第四弹性连接装置;80_第三连接套;
81-第四减振橡胶衬套;82-第三铰接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在车架1和发动机4之间。
发动机连接支架3,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3近似呈T型,在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3 上安装有发动机4,所述发动机4可以通过螺栓、螺母、弹簧垫圈以及平垫圈连接在所述发 动机连接支架3上;车架连接支架2,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连接在所述发动机连接之间与所 述车架1之间,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近似呈H型,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的前端通过第一弹性 连接装置5与所述车架1的前连接部弹性连接,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的后端通过第二弹性 连接装置6与所述车架1的后连接部弹性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3的前端通过第三弹 性连接装置7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的前连接部弹性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3的后端 通过第四弹性连接装置8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的后连接部弹性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装置5包括螺栓连接机构,所述螺栓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 连接支架2的前端与所述车架1前连接部之间;两个第一减振橡胶衬套52,所述第一减振 橡胶衬套52套装于所述螺栓连接机构的螺栓杆上并分别夹压于车架1前连接部的上下两 侧;两个减振弹簧51,所述两个减振弹簧51套装于所述第一减振橡胶衬套52上并分别夹 压于车架1前连接部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装置6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后端的第一连接套60, 所述第一连接套60内装有第二减振橡胶衬套61,所述第二减振橡胶衬套61通过第一铰接 轴62与所述车架1后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62沿车架1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弹性连接装置7包括固定于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3前端的第二连接套 70,所述第二连接套70内装有第三减振橡胶衬套71 ,所述第三减振橡胶衬套71通过第二铰 接轴72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前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轴72沿车架1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四弹性连接装置8包括固定于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3后端的第三连接套 80,所述第三连接套80内装有第四减振橡胶衬套81 ,所述第四减振橡胶衬套81通过第三铰 接轴82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2后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三铰接轴82沿车架1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装置5采用的两个减震弹簧51和两个减震橡胶衬套52能消减 部分上下以及前后的振动。所述第二弹性连接装置6、第三弹性连接装置7和第四弹性连接装置8采用的在连接套中套装是橡胶衬套,且所述减震橡胶衬套52套在铰接轴上,所述铰接轴采取沿车架1方向长度或者宽度方向,起到了在左右或者前后方向减震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4工作时,首先将自身振动经过第三弹性连接装置7和第四弹性连接装置8进行衰减,由发动机连接支架3传递到车架连接支架2 ;再由第一弹性连接装置5和第二弹性连接装置6将振动进行再次衰减,由车架连接支架2传递到车架1上。通过以上措施将发动机4传至车架1的振动进行两级衰减,大大降低了整车振动,提高了驾驶舒适性。
本发明采取了两级发动机振动衰减技术方案,由发动机连接支架、车架连接支架、限位紧固螺栓、减振橡胶衬套、减振弹簧、减振橡胶软垫等组成,发动机连接支架与发动机连接后,通过减振橡胶衬套使发动机连接支架与车架连接支架实现一级弹性连接,再通过减振橡胶衬套、减振弹簧及减振橡胶软垫使车架连接支架与车架实现二级弹性连接,从而将发动机传至车架上的振动进行两级次衰减,使整车振动大幅度降低。本发明使整车振动得到大幅度降低,噪声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小,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及驾乘舒适性,使整车性能进一步优化。
权利要求
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连接支架;车架连接支架,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前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与所述车架的前连接部弹性连接,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后端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与所述车架的后连接部弹性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的前端通过第三弹性连接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前连接部弹性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的后端通过第四弹性连接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后连接部弹性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装置包括螺栓连接机构,所述螺栓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的前端与所述车架前连接 部之间;两个第一减振橡胶衬套,所述第一减振橡胶衬套套装于所述螺栓连接机构的螺栓杆上 并分别夹压于车架前连接部的上下两侧;两个减振弹簧,所述两个减振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一减振橡胶衬套上并分别夹压于车架 前连接部的上下两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后端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内装有第二减振橡胶衬 套,所述第二减振橡胶衬套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车架后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沿 车架宽度方向延伸。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前端的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内装有第三减振橡胶 衬套,所述第三减振橡胶衬套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前连接部铰接,所述第 二铰接轴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
5.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弹性连 接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后端的第三连接套,所述第三连接套内装有第四减振橡胶 衬套,所述第四减振橡胶衬套通过第三铰接轴与所述车架连接支架后连接部铰接,所述第 三铰接轴沿车架长度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包括发动机连接支架;车架连接支架,所述车架连接支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支架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所述车架连接支架与车架之间也采用弹性连接,所以,将该发动机振动衰减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与车架之间,使得车架上发动机的振动实现了两次衰减,大大降低了整车振动,提高了驾驶舒适性。采用的减振弹簧、减振橡胶衬套等实现了弹性连接,有效地减小了振动。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可靠,实现了二次衰减振动,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及驾乘舒适性。
文档编号B60K5/12GK101722823SQ20091026212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孙砚丰, 张术新, 李玉军, 赵淑红 申请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