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头部气囊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73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头部气囊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是轿车,其带有车身、至少一个头部气囊和用于填充该
头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于车身的一个元件上,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在这种汽车中安装头部气囊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的头部气囊也称作帘式气囊("curtain airbag")或窗式气囊("windowairbag"),在发生事故时,该头部气囊基本上在汽车内侧展开,以便在汽车侧面碰撞或倾翻时尤其是保护乘客的头部并防止乘客的头部在发生事故时不受保护地向外伸出打开的侧窗。 由EP 1 221 400 Bl中已知有头部气囊和用于填充该头部气囊的、固定在内部的
车顶框架上的气体发生器,这有利地使气体发生器和头部气囊之间的填充气体的路程保持
较短。在此,缺点是,气体发生器的结构空间不仅不利地影响了乘客车厢的头部区域,而且
激活的气体发生器的噪声也会不利地影响与该气体发生器直接相邻的乘客的听力。 因此,DE 199 55 023 A1,EP 0 889 807 Bl禾P DE 101 33 454 Al建议,将气体发
生器布置在汽车车身的A-柱或B-柱上。US 6, 382, 660 Bl也同样公开了一种如前述出版
物所述的汽车,其中,除了提及在所述A—柱上的固定以外,还提及仪表板和车身的支撑结
构都作为可能的固定位置。 将气体发生器固定在汽车仪表板上并不是最优的,因为该仪表板并不是车身的部分,而是支承在车身上,而该气体发生器在其点燃的时候产生很大的加速力,并必须用相应大的保持力支撑。考虑到发生事故时要承受的支撑力和汽车车身的变形,而在该事故中正好应点燃所述气体发生器,因此,公知的在A-柱上的、基本上沿着汽车高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也不是最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头部气囊系统。 根据本发明,汽车,特别是轿车,包括车身、一个或多个头部气囊和用于给所述头
部气囊充气的一个或多个气体发生器,其中,这些气体发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在车身
元件上。所述一个或多个头部气囊例如可以至少局部沿着A-柱、B-柱、C-柱和/或车顶
侧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在此,每个头部气囊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汽车发生器充气和
/或设置一个用于给一个或多个头部气囊充气的体发生器。 现在,根据本发明建议,将气体发生器固定在车身的一个元件上,该元件基本上在汽车横向延伸,例如是挡风玻璃横梁或车厢前壁。 与公知的、在车身的基本上沿汽车纵向或高度方向延伸的元件(例如A或B-柱)
上的固定不同,气体发生器在其点燃时施加在车身元件上的力通过该车身元件传递到车身的其余汽车结构,这由于汽车结构较大的杠杆臂和通常较大的横向刚度是有利的。由于较大的横向刚度,这种沿车身横向延伸的车身元件的变形通常也小于如A-柱一样沿汽车高度方向延伸的元件的变形,并因此尤其是在头部气囊刚好要保护乘客的倾翻时,常常被压紧。沿汽车横向延伸的车身元件的安装也有利地比在如A-柱或B-柱的侧面元件的有限空间中的车身元件更简单。与在内部空间内衬,尤其是仪表板上的固定相反,在车身元件上的固定保证优化地将力传递到汽车结构中。 气体发生器优选完全或部分地容纳在车身元件的凹槽中,所述凹槽可以优选构造在车身元件的纵侧(Hochseite)和/或盖侧(Deckseite)中,即,所述气体发生器在汽车纵向,尤其是朝后和/或在汽车高度方向上,尤其是朝上开口 。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佳地形状配合地支撑在车身元件上,并附加地通过该车身元件防止受损坏和环境影响。 所述气体发生器优选可拆卸地固定在车身元件上,例如与车身元件螺纹连接和/或形状配合地连接,尤其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卡锁连接固定在车身元件上,这可以使装配和更换变得容易。 所述气体发生器优选具有用于将气体发生器固定在车身元件上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可以有利地与该气体发生器一体地构造。该支承装置可以包括例如卡锁连接的凸起和/或凹陷和/或螺纹连接的连接板和/或孔。 所述气体发生器优选借助于一个或多个填充管与所述头部气囊连通,所述填充管例如布置在沿汽车横向延伸的、可以设置在A-柱和/或汽车的顶部框架中的车身元件上或里面。 所述头部气囊和气体发生器可以有利地相互独立地固定在车身元件上,这改进了装配时的柔性,并尤其简化了头部气囊系统的零部件以后的翻新或更换。当然,整个头部气囊系统同样也可以作为完整的模块固定在汽车上。 优选在完成汽车内部装饰之前,尤其是在将仪表板固定在汽车车身之前将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在车身元件上。因此,工人可以轻易地从各个方面接近并可看清楚工作空间,并且具有大的运动自由度。


本发明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由各个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对优选的实施方案的说明得出。为此,附图部分示意示出 图1是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局部剖切的透视 图2是在图1中用字母"A"标记的细节 图3是按图1所示的汽车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局部剖切的透视图。由图可见所述车身或汽车结构l,带有A-柱1. 1, B-柱和C-柱,车顶框架以及挡风玻璃横梁2,该横梁基本上沿汽车横向延伸。 如图3可见,在每个汽车的侧面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将软管状的头部气囊6固定在车顶框架和A-柱1. 1上,并通过各一根填充管5与各一个气体发生器3相连通,所述填
4充管5容纳在所述A-柱1. 1和挡风玻璃横梁2中。 所述气体发生器3基本上构造为圆柱状,并以这样地固定在车身l上,使得气体发 生器的纵轴基本上与汽车的横轴平行地延伸。 在图1、图2及图3中所示的第一种实施形式中,所述挡风玻璃横梁2在其后方的
纵侧(在图2中左边,在图3中右边)具有带半圆形横截面的凹槽2.3,该凹槽基本上朝后
开口。如尤其是图3所示,圆柱状的气体发生器3部分容纳在该凹槽2.3中。在此,如图2
所示,气体发生器通过凸起3. 1形状配合地挂在挡风玻璃横梁2的凹槽2. 1中,并附加地借
助螺栓4固定,该螺栓4穿过气体发生器3的连接板3. 2和挡风玻璃横梁2的孔2. 2作用。
所述凸起3. 1和连接板3. 2形成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与所述气体发生器3 —体地构造。 仅在图3中重叠示出的第二种实施形式中,所述挡风玻璃横梁2在其上部的盖侧
(图3上部)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凹槽2.3—,所述凹槽2.3—基本上朝下开口。与借助于
第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的那样,圆柱形的气体发生器部分容纳在凹槽2.3—中,其中,气体发
生器通过凸起形状配合地挂入挡风玻璃横梁2的凹槽中,并附加地借助于螺栓固定(未示
出)。这种通过将气体发生器3—从上方插入到凹槽2. 3—中的构造实现了特别简单的安装。 附图标记清单 1车身 2挡风玻璃横梁 2. 1凹槽 2. 2孑L 2. 3凹槽 3气体发生器 3. 1凸起 3. 2连接板 4螺栓 5 ±真充管 6头部气囊
权利要求
一种汽车,特别是一种轿车,带有车身(1)、至少一个头部气囊(6)和用于为所述头部气囊(6)充气的气体发生器(3;3`),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3;3`)固定在所述车身(1)的元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3’)固定在所述车身(1)的、基本上沿汽车横向延伸的元件(2)上。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元件是挡风玻璃横梁(2)或车厢前壁。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至少局部地固定在所述车身元件(2)的凹槽(2. 3 ;2. 3—)中。
4.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 3 ;2. 3,构造在所述车身元件(2)的纵侧和/或盖侧。
5. 按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车身元件(2)上。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与所述车身元件(2)螺纹连接。
7. 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形状配合
8. 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具有用于将所述气体发生器(3 ;3,固定在所述车身元件(2)上的支承装置(3. 1,3. 2)。
9.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3. 1,3. 2)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 一体地构造。
10. 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借助于填充管(5)与所述头部气囊(6)连通。
11. 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构造为基本上圆柱状,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的纵轴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汽车的横轴延伸。
12. —种用于在按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汽车中安装头部气囊系统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a) 将所述头部气囊(6)固定在所述汽车上;并且b) 将所述气体发生器(3 ;3,固定在所述车身元件(2)上。
13. 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 将所述头部气囊(6)与所述气体发生器(3 ;3,相连通。
14. 按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的内部装饰完成之前实施步骤b)。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是一种轿车,带有车身(1)、至少一个头部气囊(6)和用于给所述头部气囊(6)充气的气体发生器(3;3`),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3;3`)固定在所述车身(1)的元件上,该车身元件基本上沿汽车横向延伸。
文档编号B60R21/213GK101746342SQ20091026145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5日
发明者乌尔里克·里克 申请人: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