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62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限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载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各类工程汽车上的限超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工程用车穿梭于城市之中,为了追求实效性,超 载成为了必然选择,尤其是载重量较大的自卸车。对于这类超载汽车的认定,在多数情况下
只是采用目测的方法,这样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超载问题,又为交通事故埋下了极大的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限超载 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限超载装置,可应用在各类工程汽车,尤其是靠气压控 制举升的自卸车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限超载装置,包括称重弹 簧组件、压力指示仪表、气控阀控制组件、蜂鸣报警器,所述的称重弹簧组件上部装有称重 弹簧调整螺栓,下部固定触点簧片;所述的气控阀控制组件上装有调整螺栓;所述的气控 阀控制组件连接一个二位三通气控阀;所述的蜂鸣报警器连接一个用来控制开启蜂鸣报警 器的触点式压力继电器。 所述称重弹簧组件可用多根弹簧组成,要有足够强度承担上部重压且重压消除后 能够恢复原状。 所述称重弹簧调整螺栓用于调整称重弹簧组件的弹簧预紧力,以设定限超载的吨 位。 所述触点簧片重压变形后令压力指示仪表和蜂鸣报警器接通电路工作,并在重压 消除后能够完全恢复原状。 所述二位三通气控阀安装在控制气路举升通道中,靠截断气路通道来抑制举升动 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超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用压力指示仪表显示上装部分重量,用蜂鸣报警器提示
上装部分超出额定载重量;安装在举升气路通道中,靠截断气路通道来抑制举升,即超载了
上装部分就举不起来,同时报警,从根本上控制超载;直接利用物理变形和机械运动自动完
成动作要求,无需另外的操纵装置;可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或者单独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
廉、方便实用、适宜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受重压作用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称重弹簧调整螺栓,2.称重弹簧组件,3.触点簧片,4.压力指示仪表,5.调整螺栓,6.气控阀控制组件,7. 二位三通气控阀,8.蜂鸣报警器,9.触点式压力继电 器。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所示,一种限超载装置,包括称重弹簧组件2、压力指示仪表4、气控阀控制 组件6、蜂鸣报警器8,所述称重弹簧组件2上部装有称重弹簧调整螺栓l,下部固定触点簧 片3 ;上述气控阀控制组件6上装有调整螺栓5 ;上述气控阀控制组件6控制一个二位三通 气控阀7 ;上述蜂鸣报警器8通过一个触点式压力继电器9控制开启。 所述当有压力加载在称重弹簧组件2上表面后,与称重弹簧组件2下部相连的触 点簧片3受压变形,令压力指示仪表4和蜂鸣报警器8接通电路工作,同时气控阀控制组件 6向下运动截断举升气路通道来抑制举升动作。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限制超载,消除超载交通 事故隐患。 制造时首先将称重弹簧组件2和触点簧片3连接在一起,用称重弹簧调整螺栓1 调整好称重弹簧组件2的弹簧预紧力,以设定限超载的吨位;将压力指示仪表4、气控阀控 制组件6和蜂鸣报警器8固定在触点簧片3的下部,其预留间距要保证触点簧片3在压力 N的作用下(N达到设定限超载的吨位)变形后,能够使压力指示仪表4和蜂鸣报警器8接 通电路工作,气控阀控制组件6向下运动控制二位三通气控阀7,截断举升气路通道;调整 螺栓5用来调整气控阀控制组件6的行程,以便有效控制二位三通气控阀7。
权利要求一种限超载装置,包括称重弹簧组件(2)、压力指示仪表(4)、气控阀控制组件(6)、蜂鸣报警器(8),其特征是所述的称重弹簧组件(2)上部装有称重弹簧调整螺栓(1),下部固定触点簧片(3);所述的气控阀控制组件(6)上装有调整螺栓(5);所述的气控阀控制组件(6)连接一个二位三通气控阀(7);所述的蜂鸣报警器(8)连接一个用来控制开启蜂鸣报警器(8)的触点式压力继电器(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超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称重弹簧组件(2)可用多根弹簧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限超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二位三通气控阀(7)安装在控制气路举升通道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超载装置,包括称重弹簧组件、压力指示仪表、气控阀控制组件、蜂鸣报警器,所述称重弹簧组件上部装有称重弹簧调整螺栓,下部固定触点簧片;气控阀控制组件上装有调整螺栓;气控阀控制组件控制一个二位三通气控阀;蜂鸣报警器通过一个触点式压力继电器控制开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用压力指示仪表显示上装部分重量,用蜂鸣报警器提示上装部分超出额定载重量;安装在举升气路通道中,靠截断气路通道来抑制举升,即超载了上装部分就举不起来,同时报警,从根本上控制超载;直接利用物理变形和机械运动自动完成动作要求,无需另外的操纵装置;可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或者单独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适宜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0Q9/00GK201516824SQ20092003091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刘福云, 吕兴润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