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扭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56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差扭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扭传动装置,是用纯机械的手段完成车辆行走,根据地面 状况所需的驱动力和车辆转弯时的速差完成差速、差扭、防滑的一种传动领域。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汽车通常采用在前桥或后桥上加装差速器的方式进行扭力和差速传 动,此类汽车在泥泞道路、冰雪道路、高低不平的地段,车轮很容易打滑,无法行走。为此,出 现了多桥多轮驱动,但也只能是多个与地面的附着条件,同样没有解决车轮之间在道路条 件很差的条件下产生的动力分配失效问题,即差速器的性质2η = ηι+η2,当有一侧!^或 为 零时有附着力无转速,另一侧的H1或H2高速空转无附着力,汽车就无法行走。授权公告号为CN 1225374C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常互锁万能差速传动装置,它 主要是由四个差速器构成中间一个中央复合差速器,其两端各与一个差速器串联;差速 器的两个半轴一个为实心半轴,另一个为空心半轴,其中空心半轴和空心半轴,实心半轴和 实心半轴分别与对角线上的车轮相连;两个差速器的实心半轴各自一端通过中央内差速的 两半轴齿轮连在一起;中央外差速器半轴齿轮与两端串联的差速器壳体啮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动力分配器,两端差速器通过所述动力分配器与车轮相连,中央复合 差速器由共用一销轴的一个外差速和一个内差速套装在一起构成,两个半轴分别与两个半 轴齿轮相连,实心半轴和实心半轴齿轮连接,空心半轴和空心半轴齿轮连接后,由实心半轴 穿过实心半轴齿轮套在一起,并分别从两端外侧引出。该装置无功率循环,在沙漠、沼泽地 段行驶,车轮滑转的机遇少,可明显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但是在最极端的无路地段行走时, 仍然存在车轮打滑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的常互锁万能差速传动装置前、后轮与单边车轮在其一侧附着条件 极小时汽车有打滑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差扭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差扭传动装置,其特征是由主减速器、轴间差速器、 前差速器、后差速器、中介差速器和一个防滑复合差速器、离合器组成的;主减速器的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传力给轴间差速器,该轴间差速器由壳体、 行星齿轮、十字轴、前半轴齿轮环、后半轴齿轮环组成;前差速器的壳体与轴间差速器中的 前半轴齿轮环共用,前差速器的十字支架固定在前半轴齿轮环上,前十字支架上套装前行 星锥齿轮,并与前空心驱动轴齿轮和前实心驱动轴齿轮同时常啮合,前实心驱动轴固连前 实心驱动轴齿轮、驱动汽车的一个前轮行走,空心驱动轴齿轮驱动另一个前轮行走;前差速器中的实心驱动轴齿轮的尾端环形槽内设有内花键和外圆花键,在环形槽 内的内花键和外圆花键处分别套装有外超越离合器环、内超越离合器环,在外超越离合器 环、内超越离合器环的一端设有压缩弹簧I、压缩弹簧II,压缩弹簧I、压缩弹簧II装在实心 驱动轴齿轮的尾端环形槽内;在外超越离合器环、内超越离合器环的另一端设有单向传力牙齿,分别与防滑复合差速器中的复合传力齿轮环及复合外传力齿轮一端的单向传力牙齿 咬合;后差速器的壳体与轴间差速器中的后半轴齿轮环共用,后十字支架固定在后半轴齿 轮环上,后十字支架上套装后行星锥齿轮并与双面锥齿轮和后空心驱动轴齿轮同时啮合, 双面锥齿轮固连后实心驱动轴,驱动汽车的一侧后轮行走;后空心驱动轴齿轮驱动汽车的 另一侧后轮行走;轴间差速器内包容的防滑复合差速器由内环套、外环套、销轴构成复合十 字架,防滑复合差速器中的内行星锥齿轮与外行星锥齿轮固连为一刚体,套装在复合十字 架上,复合十字架的内孔花键与后实心驱动轴的一端固连;复合外传力齿轮的一端为锥型 齿轮与外行星锥齿轮常啮合,其另一端为单向传力牙齿与内超越离合器环咬合,复合传力 齿轮环的一端为锥型齿轮与外行星锥齿轮常啮合,其另一端为单向传力牙齿与外超越离合 器环咬合;内行星锥齿轮与复合内传力齿轮常啮合,复合内传力齿轮与中介半轴齿轮通过 花键空心轴固连为一刚体;中介半轴齿轮与中介差速器中的中差行星锥齿轮常啮合,中介 差速器中的中差行星锥齿轮与双面锥齿轮常啮合;双面锥齿轮又与后差速器中的后行星锥 齿轮常啮合,后差速器中的后行星锥齿轮又与后空心半轴齿轮啮合;中介差速器由中差十字支架和套装在中差十字支架上的中差行星锥齿轮、并与中 差行星锥齿轮常啮合的中介半轴齿轮和双面锥齿轮所构成,中差十字支架固定在轴间差速 器中的后半轴齿轮环上,与后差速器共用一个壳体;双面锥齿轮即是中介差速器的一端半 轴齿轮,又是后差速器的一个半轴齿轮,并与后实心驱动轴固连在一起;而后实心驱动轴的 一端与防滑复合差速器中的复合十字架固接为一刚体;离合器位于轴间差速器的前部,并在轴间差速器的壳体的前端设有离合方形牙 齿,在轴间差速器中的前半轴齿轮环的尾端设有花键,离合器套装在花键上,离合器与轴间 差速器中的壳体的前端设置的离合方形牙齿由外力作用分离或咬合。控滑机理防滑复合差速器的一个复合外传力齿轮一端的单向传力牙齿与前差速 器中的实心半轴齿轮的单向传力牙齿咬合控制前轮打滑,而其另一个复合内传力齿轮与 中介差速中的中介半轴齿轮相连,通过双面锥齿轮控制后差速器的后空心驱动轴齿轮,控 制一后轮打滑;双面锥齿轮、复合十字架与后实心半轴相连,控制汽车的另一个后轮打滑。有益效果所述差扭传动装置通过多个差速器互连,分别动力分配单独驱动每个 车轮,根据地面的附着变化解决车辆前、后车轮的扭矩、转速不等分配并能自动调整,能实 现前、后桥间差速,轮间差速,对角轮差速;前、后桥间防滑,对角轮之间防滑、轮间防滑。本 差扭传动装置在多种复杂地形,如高速公路及冰、雪、泥水地面直线或转弯行走都能充分发 挥各轮驱动力并转向自如,适用于各种大、小吨位全驱全时车辆。

图1是差扭传动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J处所指方框内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K处所指方框内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差扭传动装置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4所示,描述本实用新型如下差扭传动装置,其特征是由主减速器、轴间差速器A、前差速器B、后差速器C、中介差速器D和一个防滑复合差速器E、离合器 H几部分组成的;主减速器的主动齿轮1与被动齿轮2啮合传力给轴间差速器A,该轴间差速器A由 壳体3、行星齿轮4、十字轴5、前半轴齿轮环6、后半轴齿轮环7组成;前差速器B的壳体与轴 间差速器A中的前半轴齿轮环6共用,前差速器B中的前十字支架8固定在前半轴齿轮环6 上,前十字支架8上套装前行星锥齿轮9,并与前空心驱动轴齿轮10和前实心驱动轴齿轮11 同时常啮合,前实心驱动轴12固连前实心驱动轴齿轮11、驱动汽车的一个前轮行走,空心驱 动轴齿轮10驱动另一个前轮行走;前差速器B中的实心驱动轴齿轮11的尾端环形槽内设有 内花键F和外圆花键G,在环形槽内的内花键F处和外圆花键G处分别套装有外超越离合器 环13、内超越离合器环14,在外超越离合器环13、内超越离合器环14的一端设有压缩弹簧I 15、压缩弹簧II 16,压缩弹簧I 15、压缩弹簧1116装在实心驱动轴齿轮11的尾端环形槽内; 在外超越离合器环13、内超越离合器环14的另一端设有单向传力牙齿,分别与防滑复合差速 器E中的复合传力齿轮环29及复合外传力齿轮27 —端的单向传力牙齿咬合;后差速器C的 壳体与轴间差速器A中的后半轴齿轮环7共用,后十字支架17固定在半轴齿轮环7上,后十 字支架17上套装后行星锥齿轮18并与双面锥齿轮19和后空心驱动轴齿轮20同时常啮合, 双面锥齿轮19固连后实心驱动轴21,驱动汽车的一侧后轮行走,后空心驱动轴齿轮20,驱动 汽车另一侧的后轮行走;轴间差速器A内包容的防滑复合差速器E由内环套22、外环套23、销 轴24构成复合十字架,防滑复合差速器E中的内行星锥齿轮25与外行星锥齿轮26固连为一 刚体,套装在复合十字架上,复合十字架的内孔花键与后实心驱动轴21的一端固连;复合外 传力齿轮27的一端为锥型齿轮与外行星锥齿轮26常啮合,复合外传力齿轮27的另一端为单 向传力牙齿与内超越离合器环咬合;复合传力齿轮环29的一端为锥型齿轮与外行星锥齿轮 26常啮合,复合传力齿轮环29的另一端为单向传力牙齿与外超越离合器环咬合;内行星锥齿 轮与25复合内传力齿轮28常啮合,复合内半传力齿轮28与中介半轴齿轮31通过花键空心 轴30固连为一刚体,中介半轴齿轮31与中介差速器D中的行星锥齿轮常啮合;中介差速器D 中的行星锥齿轮与双面锥齿轮19常啮合,双面锥齿轮19又与后差速器C中的后行星锥齿轮 18常啮合,后差速器C中的后行星锥齿轮18又与后空心半轴齿轮20啮合;中介差速器D由中差十字支架32和套装在中差十字支架32上的中差行星锥齿轮 33、并与中差行星锥齿轮33常啮合的中介半轴齿轮31和双面锥齿轮19所构成,中差十字 架固定在轴间差速器A中的后半轴齿轮环7上;双面锥齿轮19即是中介差速器D的一端半 轴齿轮,又是后差速器C的一个半轴齿轮,并与后实心驱动轴21固连在一起,而后实心驱动 轴21的一端与防滑复合差速器E的复合十字支架固接为一刚体,在轴间差速器A的壳体3 的前端设有离合器方形牙齿,在轴间差速器A中的前半轴齿轮环6的尾端设有花键,离合器 H34套装在花键上,离合器H34与轴间差速器A中的壳体的前端设置的离合方形牙齿由外力 作用分离或咬合;防滑复合差速器E的一个复合外传力齿轮27 —端的单向传力牙齿与前差速器B 中的实心驱动轴齿轮11 一端的单向传力牙齿咬合控制前轮打滑,而其另一个复合内传力 齿轮28与中介差速D中的中介半轴齿轮31相连,通过双面锥齿轮19控制后差速器C中的 后空心驱动轴齿轮20,控制一后轮打滑;而双面锥齿轮19、复合十字架与后实心驱动轴21 相连,控制汽车的另一个后轮打滑。
权利要求1.差扭传动装置,其特征是由主减速器、轴间差速器(A)、前差速器(B)、后差速器(C)、中介差速器(D)和一个防滑复合差速器(E)、离合器(H)组成的;主减速器的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传力给轴间差速器(A),该轴间差速器(A)由壳 体、行星齿轮、十字轴、前半轴齿轮环、后半轴齿轮环组成;前差速器(B)的壳体与轴间差速 器(A)中的前半轴齿轮环共用,前差速器(B)的十字支架固定在前半轴齿轮环上,前十字支 架上套装前行星锥齿轮,并与前空心驱动轴齿轮和前实心驱动轴齿轮同时常啮合,前实心 驱动轴固连前实心驱动轴齿轮、驱动汽车的一个前轮行走,空心驱动轴齿轮驱动另一个前 轮行走;前差速器(B)中的实心驱动轴齿轮的尾端环形槽内设有内花键和外圆花键,在环形槽 内的内花键和外圆花键处分别套装有外超越离合器环、内超越离合器环,在外超越离合器 环、内超越离合器环的一端设有压缩弹簧I、压缩弹簧II,压缩弹簧I、压缩弹簧II装在实 心驱动轴齿轮的尾端环形槽内;在外超越离合器环、内超越离合器环的另一端设有单向传 力牙齿,分别与防滑复合差速器(E)中的复合传力齿轮环及复合外传力齿轮一端的单向传 力牙齿咬合;后差速器(C)的壳体与轴间差速器(A)中的后半轴齿轮环共用,后十字支架固 定在后半轴齿轮环上,后十字支架上套装后行星锥齿轮并与双面锥齿轮和后空心驱动轴齿 轮同时啮合,双面锥齿轮固连后实心驱动轴,驱动汽车的一侧后轮行走;后空心驱动轴齿轮 驱动汽车的另一侧后轮行走;轴间差速器(A)内包容的防滑复合差速器(E)由内环套、外环 套、销轴构成复合十字架,防滑复合差速器(E)中的内行星锥齿轮与外行星锥齿轮固连为 一刚体,套装在复合十字架上,复合十字架的内孔花键与后实心驱动轴的一端固连;复合外 传力齿轮的一端为锥型齿轮与外行星锥齿轮常啮合,其另一端为单向传力牙齿与内超越离 合器环咬合,复合传力齿轮环的一端为锥型齿轮与外行星锥齿轮常啮合,其另一端为单向 传力牙齿与外超越离合器环咬合;内行星锥齿轮与复合内传力齿轮常啮合,复合内传力齿 轮与中介半轴齿轮通过花键空心轴固连为一刚体;中介半轴齿轮与中介差速器(D)中的中 差行星锥齿轮常啮合,中介差速器(D)中的中差行星锥齿轮与双面锥齿轮常啮合;双面锥 齿轮又与后差速器(C)中的后行星锥齿轮常啮合,后差速器(C)中的后行星锥齿轮又与后 空心半轴齿轮啮合;中介差速器(D)由中差十字支架和套装在中差十字支架上的中差行星锥齿轮、并与中 差行星锥齿轮常啮合的中介半轴齿轮和双面锥齿轮所构成,中差十字支架固定在轴间差速 器(A)中的后半轴齿轮环上,与后差速器(C)共用一个壳体;双面锥齿轮即是中介差速器(D)的一端半轴齿轮,又是后差速器(C)的一个半轴齿轮,并与后实心驱动轴固连在一起; 而后实心驱动轴的一端与防滑复合差速器(E)中的复合十字架固接为一刚体;离合器(H)位于轴间差速器(A)的前部,并在轴间差速器(A)的壳体的前端设有离合 方形牙齿,在轴间差速器(A)中的前半轴齿轮环的尾端设有花键,离合器(H)套装在花键 上,离合器(H)与轴间差速器(A)中的壳体的前端设置的离合方形牙齿由外力作用分离或 咬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差扭传动装置,由主减速器、轴间差速器(A)、前差速器(B)、后差速器(C)、中介差速器(D)和一个防滑复合差速器(E)、离合器(H)组成的,通过多个差速器互连,分别动力分配单独驱动每个车轮;离合器(H)的作用通过外力作用,达到强制咬合(锁止)或分离的目的。所述差扭传动装置通过多个差速器互连,分别动力分配单独驱动每个车轮,根据地面的附着变化解决车辆前、后车轮的扭矩、转速不等分配并能自动调整,能实现前、后桥间差速,轮间差速,对角轮差速;前、后桥间防滑,对角轮之间防滑、轮间防滑。适用于各种大、小吨位全驱全时车辆。
文档编号B60K17/34GK201784461SQ20092008627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7日
发明者周殿玺, 张天洪, 曹旭康, 李振年 申请人:周殿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