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692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通常情况下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前后、高低的位置调节,用
来适应不同乘坐者的乘坐需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23404.3,名称 为"一种客车用二次折叠座椅"的专利文献中,介绍了一种座椅,其包括椅 座、靠背,两者通过铰链铰接,在椅座底面一侧铰接两根与客车地板垂直固 定连接的固定支腿,另一侧铰接U型支腿。通过侧面翻转,可以达到释放空 间的目的。虽然此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车体空间,但是需要翻折座椅两次 到三次,比较繁琐,并且在轿车上难以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可以应 用在各种类型的汽车上,并且折叠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椅垫、前支脚和后支脚,靠背和椅 垫相互连接,通过前支脚和后支脚支撑在汽车地板上。所述靠背和后支脚固 定连接,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并整体通过第二转动轴和椅垫后端相连接。所 述前支脚上端固定连接在椅垫的前底端,前支脚的下端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
到汽车地板上。
另外,在所述汽车地板上设置有限制后支脚随意移动的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在不拆卸汽车座椅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手动操作,使汽车座椅的占用空间极大地减小,扩大了汽车的装载空间。由于 该座椅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易于控制,可以满足需要充当客、货两用车辆
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折叠后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本汽车座椅包括靠背l,椅垫2,前支脚3,后支脚6、第一转 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等。靠背1和后支脚6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靠 背1和后支脚6整体和椅垫2的后端通过第二转动轴5连接,这样靠背1和 后支脚6整体通过第二转动轴5可以绕椅垫2旋转。前支脚3的上端固定连 接在椅垫2的前底端,前支脚3的下端通过第一转动轴4与汽车地板7连接, 这样前支脚3和椅垫2作为一个整体就可以绕第一转动轴4旋转。在汽车地 板7上还设置有限制后支脚随意移动的限位结构8,可以是图示的设置在后支 脚前方位置的限位凸台,或是其他结构。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工作原理是座椅摆正时,通过后支 脚6和第一转动轴4与汽车地板7的接触,来固定整个座椅,后支脚6通过 设置在汽车地板7上限位结构来限位,使其不能随意前后移动。折叠座椅时, 先使前支脚3绕第一转动轴4顺时针转动,当座椅椅垫2与汽车地板7接触 时,前支脚3转动至极限运动位置,固定第一转动轴4。再将座椅靠背l绕第 二转动轴5逆时针转动,当后支脚6与椅垫2接触时,座椅靠背l运动至极 限运动位置,再固定第二转动轴5。这样,座椅椅垫能够绕支撑点向前后两个方向转动,最终能够将呈h型的座椅调节至接近垂直状态。折叠后的座椅形 状见图3。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汽车座椅,能够很方便的对座椅折叠,扩大车体内的
装载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1)、椅垫(2)、前支脚(3)和后支脚(6),靠背(1)和椅垫(2)相互连接,通过前支脚(3)和后支脚(6)形成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和后支脚(6)固定连接,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并整体通过第二转动轴(5)连接和椅垫(2)后端相连接;所述前支脚(3)上端固定连接在椅垫(2)的前底端,前支脚(3)的下端通过第一转动轴(4)连接到汽车地板(7)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地板 (7)上设置有限制后支脚(6)随意移动的限位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椅垫、前支脚和后支脚,靠背和椅垫相互连接,通过前支脚和后支脚支撑在汽车地板上。所述靠背和后支脚固定连接,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并整体通过第二转动轴和椅垫后端相连接。所述前支脚上端固定连接在椅垫的前底端,前支脚的下端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到汽车地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拆卸汽车座椅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手动操作,使汽车座椅的占用空间极大地减小,扩大汽车的装载空间,由于该座椅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易于控制,可以满足需要充当客、货两用车辆的需要。
文档编号B60N2/30GK201432596SQ20092012747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7日
发明者余成龙, 叶丽娟, 常志刚, 勇 王, 郑海昊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