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目汽车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705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眩目汽车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防眩目汽车后一见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尤其涉及一种防眩目汽车后视镜。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生产领域,很多企业仍以普通玻璃作为汽车后视镜的主要材料。但这种以玻璃为材料的汽车后视镜光反射率比较强,驾驶者的眼睛容易产生疲劳,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驾乘者出现意外伤害。
防眩后视镜作为汽车的 一种高端部件已被很多人所接受, 一些中高档汽车的后视镜镜面玻璃后镀有二氧化钛等溶胶产品涂层,从而实现抗眩光的目的,但这种镀膜工艺较为复杂,色差的稳定性难以控制。除此之外,也有釆用电化学后视镜实现防眩目的的技术出现,其主要原理是在后视镜中掺入一种化学胶质,当它在受到后方车大灯强烈照射时会产生电化学物质,从而自动减弱入射灯光的强度,但这种电化学后视镜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当后方汽车的大灯照到车内后视镜时,其变化光速度长达一至三秒,
因此这种后祸L镜仍然无法有效解决汽车夜间驾驶安全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后视镜防眩能力较差的缺点,而提供了 一种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
该防眩目汽车后视镜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向的内壁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 一透明导电层与第 一取向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与第二取向层,在所述第 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外边缘夹置有密封
胶体以形成第一腔体,且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第一宾主型液晶;在所
述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相向的内壁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三透明导电层与第三取向层以及第四透明导电层与第四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的外边缘夹置有密封胶体以形成第二腔体,且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填充有第二
宾主型液晶;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还镀有反射层。
该防眩目汽车后视镜比较于现有技术中釆用普通的玻璃制成的后视镜来说,其能改变入射光的反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驾乘者的眼睛不会收到外界光线的干扰,从而达到了防眩目的目的,进而提高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i兌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排列的一第一基板6、 一第二基板8、 一第三基板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基板6、第二基板8以及第三基板2为ITO玻璃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6与第二基板8相向的内壁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12与第一取向层7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14与第二取向层13,在所述第一基板6与第二基板8的外边缘夹置有密封胶体4以形成第一腔体,且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第一宾主型液晶5;在所述第二基板8与第三基板2相向的内壁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三透明导电层15与第三取向层16以及第四透明导电层19与第四取向层18,所述第二基板8与第三基板2的外边缘夹置有密封胶体4以形成第二腔体,且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填充有第二宾主型液晶3;在所述第三基板2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还镀有反射层。
其中,宾主型液晶是向列相液晶配加染料形成,其中向列相液晶是主体,染料是客体,染料的排列跟随向列相液晶排列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叫宾主型液晶。并且,染料分子一般为棒状分子,棒状分子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对光的吸收程度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 一个方向可以吸收光,另一个方向不可以piU丈光。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12与第二透明导电层14之间设置有第一可控电压源,在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15与第四透明导电层19之间设置有第二可控电压源。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该防眩目汽车后视镜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 一可控电压源以及第二可控电压源相连接。
其所述第 一可控电压源以及第二可控电压源主要用来选择性的改变宾主型液晶中分子的排列, 一般来说,其电压源是受控制器的控制的,所述控制器并未在此文中提出, 一般的普通技术人员极容易想的到所述控制器的安装方法及其它相关内容,这里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制成能够反射光线的镜面,优选情况下,所述材料为金属材料,例如为铝或银,当然,按照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难想到还有更多的替代物可以替换此类材料,亦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现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如何能够达到防眩目的
目的作一简要的概述,概述如下
汽车一般行驶在白天和黑夜两种自然状态下,对于当汽车在白天行驶时,由于行驶在汽车尾部的其他汽车没有点亮前大灯,因此照射在汽车后视镜上的光线并不强,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一可控电压源以及第
二可控电压源不工作,此时所述宾主型液晶分子平行与所述第一基板6、第二基板8以及第三基^反2排列,不对光线进行吸收。
当汽车行驶在黑夜环境下时,由于汽车尾部汽车点亮了前大灯,其很
可能会将其强烈的光线射入汽车内,并通过所述后视镜反射,稍不注意,会影响到驾驶者的视线,严重时,会产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此时必须对所述光线作一处理。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目汽车后^L镜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为第二可控电压源工作导通,第二宾主型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垂直于初始状态排列,当外界光照射所述后视镜时,第二宾主型液晶会对某波长的光进行吸收后,后视镜显示互补色,同时光的反射率降低,达到了防眩效果。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为第一可控电压源工作导通,第一宾主型液晶5在电场作用下垂直于初始状态排列,当外界光照射所述后视镜时,第一宾主型液晶5会对某波长的光进行吸收后,后视镜显示互补色,同时光的反射率降低,达到了防眩效果。
由于第一宾主型液晶5以及第二宾主型液晶分别采用不同的染料与液晶配合而成,其对光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在什么时候釆用闭合第一可控电压源,什么时候闭合第二可控电压源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的,当然,控制器也可以根据入射光的强度自动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使得入射光的反射率降到一个合适的程度,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第一可控电压源与第二可控电压源可以同时工作,此处并没有限定其工作模式。该防眩目汽车后视镜比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玻璃制成的后视镜来说,其能改变入射光的发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驾乘者的眼睛不会收到外界光线的干扰,从而达到了防眩目的目的,进而提高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向的内壁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一取向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与第二取向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外边缘夹置有密封胶体以形成第一腔体,且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第一宾主型液晶;在所述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相向的内壁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三透明导电层与第三取向层以及第四透明导电层与第四取向层,所述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的外边缘夹置有密封胶体以形成第二腔体,且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填充有第二宾主型液晶;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还镀有反射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可控电压源,在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与第四透明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可控电压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可控电压源以及第二可控电压源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为铝或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向的内壁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一取向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与第二取向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外边缘夹置有密封胶体以形成第一腔体,且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第一宾主型液晶;对于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的布局与上面所述类似,并且,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还镀有反射层。该防眩目汽车后视镜比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玻璃制成的后视镜来说,其能改变入射光的反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驾乘者的眼睛不会收到外界光线的干扰,从而达到了防眩目的目的,进而提高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0R1/08GK201400132SQ20092013097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温称兵, 陈学刚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