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缓降登车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33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缓降登车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履带车辆登车用的登车桥,特别是一种液压缓降登车桥。
背景技术
履带车辆长途转移时,大都通过自行爬上运输车货台来运输。当履带车辆通过登 车桥斜坡进入货台平面时,会跌落到货台上,产生冲击,而履带车辆从运输车上下来时,由 水平转入倾斜也是如此。特别是大吨位履带车辆,操作不当易发生事故,损坏装载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液压缓降登车桥。 使履带车辆登车时平缓的由倾斜状态转入水平状态或下车时平缓的由水平状态转入倾斜 状态,避免对装载车辆的冲击。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液压缓降登车桥, 设有底座和桥板,桥板的中部与底座之间通过中间销轴铰接,其特点是在中间销轴的前部 设有前缓冲油缸,在中间销轴的后部设有后缓冲油缸,前、后缓冲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桥板和 底座铰接,所述前缓冲油缸缸体的下腔与后缓冲油缸缸体的下腔通过液压胶管I连通,前 缓冲油缸缸体的上腔与后缓冲油缸缸体的上腔通过液压胶管II连通,液压胶管I或液压胶 管II上装有节流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底座上装有 手动泵站。附带手动泵站用于充油及调整。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桥板的后部铰 接有尾桥。当履带车辆爬上斜坡桥板,重心越过中心销轴后停车,桥板前端有向下运动趋势, 此时开启节流阀,在重力作用下,前缓冲油缸下腔液压油流入后缓冲油缸下腔,后缓冲油缸 上腔液压油流入前缓冲油缸上腔,桥板缓慢由倾斜转变为水平。倾斜速度可通过节流阀调 节,关闭节流阀桥板锁死,履带车辆可水平前行。当履带车辆由货台下车时,同样原理反之 则桥板由水平转入倾斜状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履带车辆登车时平缓的由倾斜状态转入水平状态或下 车时平缓的由水平状态转入倾斜状态,其结构简单、无需动力,且避免了对装载车辆的冲
击ο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液压缓降登车桥,设有底座1和桥板6,桥板6的后部铰接有尾桥10。桥板6
3的中部与底座1之间通过中间销轴4铰接,在中间销轴4的前部设有前缓冲油缸2,在中间 销轴4的后部设有后缓冲油缸9,前、后缓冲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桥板和底座铰接,所述前缓 冲油缸2缸体的下腔与后缓冲油缸9缸体的下腔通过液压胶管I 7连通,前缓冲油缸2缸 体的上腔与后缓冲油缸9缸体的上腔通过液压胶管118连通,液压胶管I或液压胶管II上 装有节流阀5。在底座上装有手动泵站3。附带手动泵站用于充油及调整。
权利要求
一种液压缓降登车桥,设有底座和桥板,桥板的中部与底座之间通过中间销轴铰接,其特征在于在中间销轴的前部设有前缓冲油缸,在中间销轴的后部设有后缓冲油缸,前、后缓冲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桥板和底座铰接,所述前缓冲油缸缸体的下腔与后缓冲油缸缸体的下腔通过液压胶管I连通,前缓冲油缸缸体的上腔与后缓冲油缸缸体的上腔通过液压胶管II连通,液压胶管I或液压胶管II上装有节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降登车桥,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装有手动泵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降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桥板的后部铰接有尾桥。
全文摘要
一种无动力液压缓降登车桥,设有底座和桥板,桥板的中部与底座之间通过中间销轴铰接,在中间销轴的前部设有前缓冲油缸,在中间销轴的后部设有后缓冲油缸,前、后缓冲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桥板和底座铰接,所述前缓冲油缸缸体的下腔与后缓冲油缸缸体的下腔通过液压胶管I连通,前缓冲油缸缸体的上腔与后缓冲油缸缸体的上腔通过液压胶管II连通,液压胶管I或液压胶管II上装有节流阀。使履带车辆登车时平缓的由倾斜状态转入水平状态或下车时平缓的由水平状态转入倾斜状态,其结构简单、无需动力,且避免了对装载车辆的冲击。
文档编号B60P1/43GK101973225SQ20101050299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卢明立, 陆玉金, 高建辉 申请人:连云港天明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