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32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需对机动车中能够由乘坐者操作输入的车载设备(例如音响、空 调、导航系统等设备)的操作部进行手动操作、就能够容易地对这些设备进行操作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上述操作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手势遥控式操作装置,该 手势遥控式操作装置具备对转向装置上的乘坐者的手的位置、动作进行读取的CCD摄像 机等摄像单元;以及能够基于该摄像单元读取到的手的位置、动作来输出针对车载设备的 操作指令的操作指令单元。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394178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31234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以往的手势遥控式操作装置中,由于是基于操作者的手势即 手的位置、动作来输出针对车载设备的操作指令,所以对该手势进行判断的判断逻辑变得 复杂,而且,由于难以准确地读取操作者的手的位置和动作,例如,对于因操作者的不同而 产生的手势的微妙不同也不能明确地识别,因此存在由于读取误差而导致手势遥控装置错 误地开始工作、或者向车载设备输出了错误的操作指令等不良情况。因此,如专利文献2所示,还提出了这样的技术与用驾驶员的手堵住设置于转向 装置的贯通孔相对应地开始控制手势遥控装置的工作,以使得手势遥控装置不错误地开始 工作,然而在该技术中存在如下等不良情况必须从制造阶段起就在转向装置上设置贯通 孔,难以进行后续的取舍(option)应对,而且对贯通孔的设置位置以及用于读取该孔的封 闭状况的摄像单元的设置位置的制约大。此外,在手势遥控装置开始工作后,与专利文献1 的技术一样,是通过读取操作者的手势、即手的位置和动作来输出操作指令,因此判断逻辑 仍然复杂,并且容易产生读取误差,存在对车载设备输出错误的操作指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造解决了以往 的上述问题的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 置具有摄像单元,其能够对在车厢内的被安装部件设置的多个标记部件进行摄像;判定 单元,其能够根据从所述摄像单元输出的摄像数据,针对各标记部件分别判定所述标记部 件是否被遮挡;以及操作指令单元,其根据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输出针对车载设备的 操作指令,所述多个标记部件配置在用操作者的手能够从所述摄像单元的摄像方向遮挡该 标记部件的位置。此外,在第一方面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标 记部件设置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转向装置的被安装部件。
此外,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多个标记部件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第一标记部件和多个第二标记部件,在所述操作指令 单元处于待机模式时,基于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第一标记部件被遮挡这一情况,所述 操作指令单元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下,通过遮挡所述第二标记部件中 的至少一个,能够选择所述车载设备中的操作对象。此外,在第三方面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 标记部件中,还包含有多个第三标记部件,在所述操作指令单元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 基于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第二标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被遮挡这一情况,所述操作指令 单元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该第二工作模式下,通过遮挡所述第三标记部件中的至少一 个,能够选择有关所述操作对象的多个操作参数中的一个。此外,在第三或第四方面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第五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 述操作指令单元处于任意一种所述工作模式时,该操作指令单元与车辆成为预先设定的状 态相对应地自动切换成所述待机模式。此外,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第六方面的发明的 特征在于,该发明还具有识别单元,其能够根据从所述摄像单元输出的摄像数据来识别 手;车速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机动车的速度;以及操作部,乘坐者能够利用该操作部来操作 所述车载设备,在所述操作指令单元根据所述车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为机动车处于行 驶中时,在所述识别单元未识别到在转向装置上有两只手的情况下,所述操作指令单元使 从来自所述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操作信号无效,而在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到在转向装置上有 两只手的情况下,所述操作指令单元不使所述操作信号无效。此外,在本发明中,“操作参数”是指有关所述操作对象应该由操作者更具体地进 行选择操作的操作内容。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具有摄像单元,其能够对在车厢内的被安装部件设置于的多个 标记部件进行摄像;判定单元,其能够根据从所述摄像单元输出的摄像数据,针对各标记部 件分别判定标记部件是否被遮挡;以及操作指令单元,其根据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输 出针对车载设备的操作指令,因此,能够根据各个标记部件是否被操作者的手从摄像单元 的摄像方向遮挡而准确地输出针对车载设备的操作指令,并且使操作者的操作程序也易于 理解,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操作者的识别差异而引起的误操作。而且,该操作指令单元 中的判断逻辑比较简单,不仅能有助于成本节省,而且还能够迅速地进行运算处理。此外, 所述多个标记部件设置于车厢内的被安装部件,因而无需在被安装部件上专门贯穿设置读 取用的贯通孔,因此,不但后续的取舍应对比较容易,而且各标记部件以及摄像单元的设置 位置的自由度也比较高。此外,特别是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由于标记部件设置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 于转向装置的被安装部件,因此,不但后续的取舍应对更加容易,而且握持转向装置的驾驶 员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在手边进行遮挡标记部件的操作。此外,特别是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操作者仅通过遮挡第一标记部件就能够迅速 且可靠地将操作指令单元从待机模式切换成第一工作模式,并且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下,仅 通过遮挡多个第二标记部件中的一个,就能够迅速且可靠地选择车载设备中的操作对象。
此外,特别是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在操作指令单元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操作者 仅通过遮挡至少一个第二标记部件,就能够迅速且可靠地选择有关操作对象应该指定的多 个操作参数即操作内容中的一个。此外,特别是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在操作指令单元处于任一工作模式时,该操作 指令单元与车辆成为预先设定的状态相对应地自动切换成待机模式,因此,在应专心驾驶 的特殊行驶状态等中,能够使操作指令单元自动地回到待机模式,因此能够事先可靠地防 止在特殊行驶状态等中操作指令单元不小心输出操作指令。此外,特别是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在操作指令单元判断为机动车处于行驶中时, 在识别单元未识别到在转向装置上有两只手的情况下,操作指令单元使来自操作部的至少 一部分操作信号无效,因此在行驶过程中与以往一样,能够从安全驾驶的观点出发使对车 载设备的操作部进行的手动操作的至少一部分无效,然而当识别单元识别到既便在行驶过 程中仍有两只手在转向装置上的情况下,即使从所述操作部输出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也 可视为由驾驶员以外的乘坐者进行操作而得到的信号,因此操作指令单元不使所述操作信 号无效。由此,即使机动车处于行驶过程中,除驾驶员以外的同乘者也能够对车载设备进行 操作,从而提高了使用随意性和方便性。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动车的车厢内的概要图。图2是从驾驶员侧观察所述实施例的仪表板附近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中3-3线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所述实施例的控制方框图。图5是简要地表示操作指令单元的从待机模式向第一工作模式切换的切换操作 过程的说明图。图6是简要地表示操作指令单元的从第一工作模式向第二工作模式切换的切换 操作过程的说明图。图7是简要地表示用于解除行驶过程中对车载设备进行操作的限制、使得即使在 行驶过程中除驾驶员以外的同乘者仍能够对车载设备进行手动操作的操作过程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用于进行音量调整操作的操作程序的步骤概要图。图9是表示用于进行源(source)选择操作的操作程序的步骤概要图。图10是表示用于进行专辑名、曲名的选择操作的操作程序的步骤概要图。图11是表示用于进行向声音检索模式转移的转移操作的操作程序的步骤概要 图。标号说明AU 作为车载设备的音响(audio) ;CA 作为摄像单元的摄像机;CN 作为车载设 备的导航系统;Cl 判定单元;C2 操作指令单元;C4 识别单元;DVD 作为车载设备的录像 机(video) ;E⑶作为控制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Ml 作为第一标记部件的第一标记;M2 M5 作为多个第二标记部件的第二 第五标记;M6、M7 作为多个第三标记部件的第六、第 七标记;SE2 车速传感器;1 操作部;2 作为被安装部件的喇叭形罩;3 作为被安装部件 的辐条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 图3中,在车厢的仪表板I上,除了速度计等各种计量仪器外,还设 置有导航系统CN、音响AU、录像机DVD等车载设备用的显示部L以及用于手动操作这些车 载设备的操作部1等,而且在该各种计量仪器的正面侧,配设有由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的 转向装置S。该转向装置S具有与转向轴(未图示)连接的中央毂部呈圆环状地包围该 中央毂部&的转向装置主体Sm ;以及将该转向装置主体Sm和中央毂部M之间连接起来 的三根辐条部Sbl Sb3。喇叭形罩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覆盖于中央毂部M的外表面,在 该喇叭形罩2的中央外表面安装有进行了设计处理的H字形的第一标记Ml。此外,在所述辐条部Sbl Sb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合体地覆盖它们的外表 面的辐条罩3。该辐条罩3在图示示例中是通过将具有挠性的片状的金属板形成为与辐条 部Sbl Sb3对应的展开形状而构成,在该辐条罩3的背面设置有粘贴用的粘接剂或粘接 片。在将该辐条罩3安装于辐条部Sbl Sb3时,将该辐条罩3以贴合辐条部Sbl Sb3 的外表面的方式卷绕并粘贴,并且将该辐条罩3的自由端缘!Be如图3所示地向内侧弯折, 从而固定于辐条部Sbl Sb3。在所述辐条罩3的与左侧的辐条部Sbl对应的部分,将第二 第四标记M2 M4(在图示示例中,M2为音量标记,M3为源标记,M4为选择标记)分别通过粘接或印刷而附 设成一排,此外,在该辐条罩3的与右侧的辐条部Sb3对应的部分,将第五 第七标记M5 M7(在图示示例中,M5为声音标记,M6为增大标记,M7为减小标记)分别通过粘接或印刷 而附设成使第五标记M5靠内的锯齿形(zigzag)排列。而且,所述喇叭形罩2和辐条罩3构成了供第一 第七标记Ml M7进行安装的 本发明的被安装部件,此外,第一标记Ml构成本发明的第一标记部件,此外,第二 第五标 记M2 M5构成本发明的多个第二标记部件,另外,第六、第七标记M6、M7构成本发明的多 个第三标记部件。在车厢内的适当位置,在图示示例中为驾驶员的略微斜后方的顶部,设置有作为 能够对各标记Ml M7进行摄像的摄像单元的摄像机CA,作为该摄像机CA,例如使用了 CXD 摄像机。该摄像机CA可以从此处对配置于能被驾驶员遮挡的位置的所述标记Ml M7进 行摄像,因此,在驾驶员遮挡了任一标记Ml M7时,该摄像机CA将能够明确地识别出该遮 挡情况的摄像数据输出至接下来要说明的电子控制装置ECU (参照图4)。而且,本发明的操 作装置由摄像机CA和电子控制装置E⑶构成。所述电子控制装置ECU设置于车厢内的适当位置,例如仪表板I的内部,该电子控 制装置ECU具有判定单元Cl,其能够对从摄像机CA输出的摄像数据进行分析,并能够根 据该分析数据针对各标记Ml M7分别判定标记Ml M7是否被遮挡;操作指令单元C2, 其根据该判定单元Cl的判定结果,输出作为针对车载设备(即,音响AU、录像机DVD、导航 系统CN)的操作指令的操作指令信号;信号输出部C3,其将该操作指令单元C2的输出信号 转换成针对所述车载设备的驱动信号并向车载设备输出;以及识别单元C4,其能够根据从 摄像机CA输出的摄像数据来识别乘坐者的手H。
所述摄像机CA与判定单元C 1以及识别单元C4的各输入侧连接。此外,判定单 元Cl和识别单元C4的各输出侧、以及外部的所述操作部1、转向角传感器SEl以及车速传 感器SE2分别与操作指令单元C2的输入侧连接。另外,操作指令单元C2的输出侧与信号 输出部C3的输入侧连接,并且所述车载设备AU、DVD、CN与该信号输出部C3的输出侧连接。操作指令单元C2能够在可利用所述外部的操作部1对车载设备AU、DVD、CN进行 操作输入的待机模式、和禁止该操作输入的第一、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任一工作模式之间进 行选择,在所述待机模式下,即使除第一标记Ml以外的标记(S卩,第二 第七标记M2 M7) 均被遮挡,操作指令单元C2也不响应,即不发出操作指令。此外,在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第一或第二工作模式时,该操作指令单元C2与车辆 成为预先设定的状态(在图示示例中,是指进行了预定角度以上的转向角操作的状态、或 者车速在预定时间内急剧变化的状态、或者从切换成第一或第二工作模式起在一定时间以 上没有进行遮挡第二 第七标记M2 M7中的任一标记的操作而闲置的状态、或者虽然处 于第一或第二工作模式但进行了再次遮挡第一标记Ml的操作的状态)相对应地自动切换 成所述待机模式。而且,在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待机模式的状态下,判定单元Cl根据摄像机CA的 摄像数据,如图5的(A)所示地识别转向装置主体Sm的轮廓(圆)并作为监视对象范围, 接着如图5的(B)所示地识别中央的第一标记M1,因此,在识别过程中,当如图5的(C)所 示地第一标记Ml被驾驶员的手H遮挡了的情况下,能够迅速且可靠地识别出该情况,通过 将该识别结果输出至操作指令单元C2,该操作指令单元C2切换成第一工作模式。此外,在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第一或第二工作模式的状态下,判定单元Cl根据摄 像机CA的摄像数据,如图6的(A)所示地对辐条部的第二 第七标记M2 M7进行识别, 因此,在该识别过程中,当例如如图6的(B)所示地多个第二标记部件(即,第二 第五标 记M2 临)被驾驶员的手H遮挡了的情况下,能够迅速且可靠地识别出该情况,操作指令 单元C2基于该识别结果而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而,在该第二工作模式的状态下,能够 迅速且可靠地识别如图6(C)所示那样多个第三标记部件(即第六/第七标记M6、M7)被驾 驶员的手H遮挡,并将该识别结果输出至操作指令单元C2。另外,不论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何种模式下,所述识别单元C4都根据摄像机CA 的摄像数据,如图7的(A)所示地识别转向装置主体Sm的轮廓并作为监视对象范围。另外, 操作指令单元C2构成为在操作指令单元C2根据车速传感器SE2的检测信号判断为机动 车处于行驶中时,在识别单元C4未识别到在转向装置主体Sm上有两只手H的情况下,操作 指令单元C2使来自所述操作部1的至少一部分操作信号无效,而在识别单元C4识别到如 图7的(B)所示地在转向装置主体Sm上有两只手H的情况下,操作指令单元C2不使所述 操作信号无效。在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待机模式时,基于判定单元Cl判定为第一标记Ml被遮挡 这一情况,操作指令单元C2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下,通过遮挡第二 第五标记M2 M5中的一个,能够任意地选择车载设备中的操作对象(在图示示例中,为 “音量”、选择录像机或音响的“源”、选择专辑名、曲名的“选择”、以及选择导航系统的声音 检索模式的“声音”)。此外,在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基于判定单元Cl判定为第二 第五标记M2 M5中的任一标记被遮挡这一情况,操作指令单元C2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 该第二工作模式下,通过遮挡第六、第七标记M6、M7中的一个,能够选择有关所述操作对象 的多个操作参数中的一个。该操作参数是指有关所述操作对象应该由操作者更具体地进行 选择操作的操作内容,在图示示例中,在通过遮挡第二标记M2而选择了 “音量”的情况下, 遮挡第六标记M6对应于“音量增大”,遮挡第七标记M7对应于“音量减小”。此外,在通过遮挡第三标记M3而选择了 “源”的情况下,遮挡第六标记M6对应于 关闭-录像机-音响的“沿着一个方向的依次传送”,遮挡第七标记M7对应于关闭-录像 机-音响的“沿着另一个方向的依次传送”。另外,在通过遮挡第四标记M4而选择了“选择”的情况下,长时间(例如两秒)遮 挡第六标记M6对应于专辑名的“沿着一个方向的依次传送”,短时间遮挡第六标记M6对应 于曲名的“沿着一个方向的依次传送”,长时间(例如两秒)遮挡第七标记M7对应于专辑名 的“沿着另一个方向的依次传送”,短时间遮挡第七标记M7对应于曲名的“沿着另一个方向 的依次传送”。接下来,参照图8 图11,对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程序更具体地进行说明。[1]音量调整操作在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所述待机模式时,如图8的步骤SlO所示,显示部L处于 通常的导航系统画面,当操作者从该状态遮挡第一标记Ml时(步骤Sll),在播送“请进行操 作”的同时在画面下半部分着重显现接下来应选择操作的标记M2 M5的显示(步骤S12)。 当由此遮挡第二标记M2时(步骤S13),在播送“音量”的同时在画面下半部分着重显现接 下来应选择操作的标记M6、M7的显示(步骤S14),接着,当经过预定时间(例如三秒)时, 显现当前时刻的音量显示(步骤SM)。当由此遮挡第六标记M6或第七标记M7时(步骤 S16),与所遮挡的标记对应地进行音量调整,并显现该调整后的音量显示(步骤S17)。[2]源选择操作如图9所示,步骤S20 S22与所述步骤SlO S12相同,当从该步骤S22的状态 起遮挡第三标记M3时(步骤S2!3),在播送“源选择”的同时在画面下半部分着重显现接下 来应选择操作的标记M6、M7的显示(步骤S24),接着,当经过预定时间(例如三秒)时,显 现当前时刻的源显示(在图中为“关闭”的选择显示)(步骤S25)。当由此遮挡第六标记M6 或第七标记M7时(步骤S26),与所遮挡的标记对应地、进行关闭-录像机-音响的一个方 向或另一个方向的依次传送,并在播送“源选择为〇〇〇〇”的同时显现该选择后的源显示 (步骤S27)。[3]专辑名、曲名的选择操作如图10所示,步骤S30 S32与所述步骤SlO S12相同,当从该步骤S32的状 态起遮挡第四标记M4时(步骤S33),在播送“专辑名、曲名选择”的同时在画面下半部分 着重显现接下来应选择操作的标记M6、M7的显示(步骤S34),接着,当经过预定时间(例 如三秒)时,出现当前时刻的专辑名、曲名的源显示(步骤S35)。于是若长时间(例如两 秒)遮挡第六标记M6或第七标记M7,则进行专辑名的沿着一个方向的依次传送或沿着另一 个方向的依次传送,另外若短时间遮挡第六标记M6或第七标记M7,则进行曲名的沿着一个 方向的依次传送或沿着另一个方向的依次传送,在进行上述传送的同时显现新选择的专辑 名、曲名的显示(步骤S37)。若在显现该显示后闲置预定时间(例如5秒),则新选择的专辑名、曲名确定。[4]向声音检索模式的转移操作如图11所示,步骤S40 S42与所述步骤SlO S12相同,当操作者从该步骤S42 的状态起遮挡第五标记M5时(步骤S43),则能够在播送“声音检索”的同时使导航系统CN 切换至以往公知的声音检索模式。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具有判定单元Cl和操作指令单元C2,所述判定单元Cl 能够根据从摄像机CA输出的摄像数据针对各标记部件分别判定多个标记Ml M7是否被 遮挡,所述操作指令单元C2根据该判定单元Cl的判定结果,输出针对车载设备AU、DVD、CN 的操作指令(操作指令信号),因此,不仅能够根据各个标记Ml M7是否被操作者的手H 从摄像机CA的摄像方向遮挡、而准确地输出针对车载设备AU、DVD、CN的操作指令,而且使 操作者的操作程序也易于理解,并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操作者的识别差异而引起的误操 作。而且,该操作指令单元C2中的判断逻辑比较简单,不仅实现了成本节省,而且还 能够迅速地进行运算处理。此外,所述多个标记Ml M7设置于车厢内的被安装部件(在 图示示例中,为能够相对于转向装置S进行装卸的喇叭形罩2、辐条罩3),无需在所述喇 叭形罩2、辐条罩3和转向装置S上专门贯穿设置读取用的贯通孔,因此,不但后续的取舍 (option)应对比较容易,而且各标记Ml M7以及摄像机CA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也比较 高,并且握持转向装置S的驾驶员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在手边进行遮挡标记Ml M7的操作。而且,操作者仅通过遮挡第一标记Ml就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将操作指令单元C2从 待机模式切换成第一工作模式,并且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下,仅通过遮挡多个标记M2 M5中 的一个,就能够迅速且可靠地选择车载设备中的操作对象。并且,在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 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操作者仅通过遮挡第六、第七标记M6、M7中的一个,就能够迅速且可 靠地选择有关操作对象应该指定的多个操作参数即操作内容中的一个。另外,在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任一工作模式时,该操作指令单元C2与车辆成为预 先设定的状态(在图示示例中,是指进行了预定角度以上的转向角操作的状态、或者车速 在预定时间内急剧变化的状态、或者从切换成第一或第二工作模式起在一定时间以上没有 遮挡第二 第七标记M2 M7而闲置的状态、或者虽然处于第一或第二工作模式但进行了 再次遮挡第一标记Ml的操作的状态)相对应地自动切换成待机模式。由此,在转弯行驶时 或急加速时等应专心驾驶的特殊行驶状态等的情况、或者闲置了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以 及驾驶员希望即刻回到待机模式的情况下,能够使操作指令单元C2自动地回到待机模式,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能够事先可靠地防止操作指令单元C2由于操作者的误操作而输出指 令。另外,在操作指令单元C2判断为机动车处于行驶中时,在识别单元C4未识别到在 转向装置主体Sm上有两只手H的情况下,操作指令单元C2使来自操作部1的至少一部分操 作信号无效,因此在行驶过程中与以往一样,能够从安全驾驶的观点出发使对车载设备AU、 DVD、CN的操作部1进行的手动操作的至少一部分无效。然而,既便在行驶过程中,当识别 单元C4识别到仍有两只手H在转向装置主体Sm上的情况下,即使从所述操作部1输出操 作信号,该操作信号也可视为由驾驶员以外的乘坐者进行操作而得到的信号,因此操作指 令单元C2不使所述操作信号无效,从而使得驾驶员以外的乘坐者进行的操作有效。由此,即使机动车处于行驶过程中,只要驾驶员用双手H握持转向装置S,则除驾驶员以外的同乘 者就能够对车载设备AU、DVD, CN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使用随意性和方便性。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 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供设置第二 第七标记M2 M7的被安装部件,示 出了能够相对于转向装置S的辐条部Sbl Sb3装卸的辐条罩3,但是在本发明(第一方 面)中,也可以将辐条部自身作为被安装部件而将标记直接设置于该辐条部,或者也可以 将标记直接设置于配备在车厢内且位于操作者的手能够到达的范围内的其它的被安装部 件(例如仪表板或扶手),或者也可以经由能够相对于仪表板或扶手等装卸的罩部件、将标 记设置于该仪表板或扶手等。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能过通过本发明的操作装置对音响、录像机等进行 操作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操作对象为车载的其它设备,例如空调等空气调节 装置、电视等。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操作指令单元C2根据判定单元Cl的关于标记 Ml M7被遮挡的情况的判定结果、而输出针对车载设备的操作指令(操作指令信号)的情 况,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根据将判定单元Cl的关于标记Ml M7被遮挡的判定结果与 识别单元C4识别手后的结果组合而成的判断逻辑,来输出针对车载设备的操作指令(操作 指令信号)。该情况下,识别单元C4也只辨别手与手以外的身体部位(头、臂等),因此不 会像现有技术那样使判断逻辑复杂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具有摄像单元(CA),其能够对在车厢内的被安 装部件(2、;3)设置的多个标记部件(Ml M7)进行摄像;判定单元(Cl),其能够根据从所述 摄像单元(CA)输出的摄像数据,针对各标记部件(Ml M7)分别判定所述标记部件(Ml M7)是否被遮挡;以及操作指令单元(C2),其根据所述判定单元(Cl)的判定结果,输出针对 车载设备(AU、DVD、CN)的操作指令,所述多个标记部件(Ml M7)配置在用操作者的手(H)能够把该标记部件(Ml M7) 从所述摄像单元(CA)的摄像方向遮挡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标记部件(Ml M7)设置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转向装置(S)的被安装 部件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标记部件(Ml M7)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第一标记部件(Ml)和多个第二标记部件(M2 M5),在所述操作指令单元(以)处于待机模式时,基于所述判定单元(Cl)判定为所述第一 标记部件(Ml)中的至少一个被遮挡这一情况,所述操作指令单元(C2)切换至第一工作模 式,在该第一工作模式下,通过遮挡所述第二标记部件(M2 iK)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选择 所述车载设备(AU、DVD、CN)中的操作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标记部件(Ml M7)中,还包含有多个第三标记部件(M6、M7),在所述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基于所述判定单元(Cl)判定为 所述第二标记部件(M2 M5)中的至少一个被遮挡这一情况,所述操作指令单元(C2)切换 至第二工作模式,在该第二工作模式下,通过遮挡所述第三标记部件(M6、M7)中的至少一 个,能够选择有关所述操作对象的多个操作参数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指令单元(C2)处于任意一种所述工作模式时,该操作指令单元(C2)与车辆成为预先设定的状态相对应地自动切换成所述待机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还具有识别单元(C4),其能够根据从所述摄像 单元(CA)输出的摄像数据来识别手(H);车速传感器(SE2),其用于检测机动车的速度;以 及操作部(1),乘坐者能够利用该操作部(1)来操作所述车载设备(AU、DVD、CN),在所述操作指令单元(C2)根据所述车速传感器(SE2)的检测信号判断为机动车处于 行驶中时,在所述识别单元(C4)未识别到在转向装置( 上有两只手(H)的情况下,所述 操作指令单元(C2)使来自所述操作部(1)的至少一部分操作信号无效,而在所述识别单元 (C4)识别到在转向装置( 上有两只手(H)的情况下,所述操作指令单元(以)不使所述操 作信号无效。
全文摘要
一种机动车中的车载设备的操作装置,其具有根据操作者的手的动作而输出针对车载设备的操作指令的操作指令控制单元,该操作装置的操作程序容易理解,还能有效地防止因操作者的识别差异而引起的误操作,而且能够使该操作指令单元中的判断逻辑简化,还能够使后续的取舍应对容易化。操作装置具有摄像单元(CA),其能够对在车厢内的被安装部件(2、3)设置的多个标记部件(M1~M7)进行摄像;判定单元(C1),其能够根据从所述摄像单元(CA)输出的摄像数据,针对各标记部件分别判定标记部件(M1~M7)是否被遮挡;以及操作指令单元(C2),其根据所述判定单元(C1)的判定结果,输出针对车载设备(AU、DVD、CN)的操作指令。
文档编号B60R11/02GK102107630SQ20101050277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大石康夫, 德永武雄, 柿沼笃树, 细贝俊明, 须崎之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