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防盗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225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载防盗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箱,尤其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的车载防盗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单位拥有了汽车。而汽车内的财物保管 和防盗问题成为车主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汽车车上安装防盗箱是解决车内财物保管比 较实用和有效的方法。目前,市场上现有防盗箱的安装方法,一般都是采取先在车上打孔, 然后用螺丝将防盗箱与车身连接和固定;还有一种安装方法,就是直接将防盗箱通过焊接 方式固定在车身上。以上两种防盗箱的安装方式,都会破坏汽车本身的车体结构,并且安装 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现有汽车防盗箱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车载 防盗箱以及采用胶粘方式安装固定防盗箱的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车载防盗箱,包括箱体和安装固定装置,箱体由相互连接的侧板、底板和箱门组 成,所述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支脚,支脚上设有螺纹孔,箱体的底板上设有螺栓孔,箱体底板 与支脚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和螺纹孔,隔板通过设在安装槽内的螺栓与 支脚连接和固定;所述箱体通过螺栓与隔板的螺纹孔连接,使箱体与隔板及支脚连接和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脚设有四个或四个以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四角端分别设有四个螺纹孔,箱体 底板的相应位置设有四个螺栓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门通过门销和门销套与箱体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脚通过胶粘方式与车辆尾箱的底面连接 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隔板和支脚,采用过 渡安装方式连接和固定防盗箱,无须对汽车的车身打孔或使用焊接方式,既能将防盗箱牢 固安装固定在汽车上,又能便于安装和拆卸防盗箱。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车载防盗箱的安装方法,即采用胶粘方式安装固定防盗 箱,该方法不仅有利于保护汽车的车体结构,而且安装连接牢固,操作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板和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
图1至图5所示,车载防盗箱,包括箱体1和安装固定装置,箱体1由相互连接 的侧板、底板3和箱门2组成,所述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支脚5,支脚5上设有螺纹孔51,箱体 1的底板3上设有螺栓孔31,箱体1的底板3与支脚5之间设有隔板4,隔板4上开有多个 安装槽42,隔板4的四角端设有四个螺纹孔41,箱体底板3的相应位置设有四个螺栓孔31。 隔板4通过设在安装槽42内的螺栓与支脚5连接和固定;箱体1通过螺栓与隔板4的螺纹 孔41连接,使箱体1与隔板4及支脚5连接和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脚5设有四个;所 述箱门2通过门销7和门销套6与箱体1连接。本实施例车载防盗箱的安装方法,首先根据车辆尾箱的状况,确定支脚5的安装 位置和数量;并在支脚5的底面涂上胶粘剂,将支脚5通过胶粘方式与车辆尾箱的底面连接 和固定;然后使用螺栓将隔板4与支脚5连接和固定;再使用螺栓将箱体1与隔板4连接和 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分隔式安装方法,将支脚5、隔板4与箱体底板3分别进行安装和 连接。通过如此套接后,可以将防盗箱牢固固定在汽车的尾箱内。整个安装过程无须打孔 或焊接,十分简便,日后拆卸也同样简单,不会对汽车车身造成破坏。
权利要求一种车载防盗箱,包括箱体和安装固定装置,箱体由相互连接的侧板、底板和箱门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支脚,支脚上设有螺纹孔,箱体的底板上设有螺栓孔,箱体底板与支脚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和螺纹孔,隔板通过设在安装槽内的螺栓与支脚连接和固定;所述箱体通过螺栓与隔板的螺纹孔连接,使箱体与隔板及支脚连接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防盗箱,其特征是所述支脚设有四个或四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防盗箱,其特征是所述隔板的四角端分别设有四 个螺纹孔,箱体底板的相应位置设有四个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防盗箱,其特征是所述箱门通过门销和门销套与 箱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防盗箱,包括箱体和安装固定装置,箱体由相互连接的侧板、底板和箱门组成,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支脚,支脚上设有螺纹孔,箱体的底板与支脚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和螺纹孔,隔板通过设在安装槽内的螺栓与支脚连接,箱体通过螺栓与隔板的螺纹孔连接,使箱体与隔板及支脚连接,支脚通过胶粘方式与车辆尾箱的底面连接和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隔板和支脚连接固定防盗箱,无须对汽车的车身打孔或焊接,既能将防盗箱牢固安装在汽车内,又便于安装和拆卸。
文档编号B60K15/067GK201712464SQ2010201381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
发明者龚汉武 申请人:龚汉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