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225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汽车构件,特别涉及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的发动机悬挂 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汽车一般采用的是后轮驱动方式,即发动机的动力先传递到变速箱,再 由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后传动轴传递给后桥,以驱动后轮转动,整车向前或向后行驶。为 了增强微型汽车的驱动力并提高其通过性,有的汽车厂家在发动机变速箱的尾部增加分动 箱,通过分动箱来转接发动机的动力,再通过前传动轴传递给前减速器,使微型汽车可以根 据路况选择只有后轮参与的驱动形式或前后轮同时参与的驱动形式。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 的前传动轴由专门的支架支撑,该支架安装在发动机悬挂总成上。为了适应前传动轴支架 的布置,以上发动机悬挂总成结构复杂、组装困难、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前传动轴支架受发 动机震动的影响大,容易造成前传动轴支架变形或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 总成,以降低发动机震动对前传动轴支架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包括悬 挂本体和悬挂软垫总成,悬挂软垫总成固定于悬挂本体的一端,其关键在于在所述悬挂本 体的中部设置有供前传动轴穿过的过孔。在于在所述悬挂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供前传动轴穿过的过孔。所述悬挂本体由顶板、底板、前端板和后端板构成,其中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在 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前、后端分别设置前端板和后端板,且前端板和后端板中部的相对位置 开有供前传动轴穿过的过孔,所述顶板、底板、前端板及后端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四块 板的左端均与悬挂软垫总成相固定。以上结构简单可靠,组装容易,连接强度好,能够将前 传动轴支架安装稳固。所述顶板中间高、两端低,底板中间低、两端高。以上结构一方面能进一步增加结 构强度,另一方面,与发动机悬挂总成在整车上空间位置的形状相适应,有利于布置。为了增强与悬挂软垫总成的连接牢固性,所述顶板的左端与悬挂软垫总成的顶部 相贴合固定,底板的左端与悬挂软垫总成的底部相贴合固定,前端板和后端板的左端卡接 在悬挂软垫总成的圆周面上。在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中部的过孔中设置加强套管,该加强套管前端的圆周面与 前端板相固定,加强套管后端的圆周面与后端板相固定。以上结构通过加强套管来容置前 传动轴支架,加强套管与前传动轴支架之间的接触面大,连接的牢固性更好。为了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防止变形及断裂,在所述前端板与后端板之间设有加 强板,该加强板与顶板、底板、加强套管及悬挂软垫总成固定在一起。[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前传动轴布置、保证离地间隙及通过性的同时,能够 保证发动机震动不会对前传动轴产生影响,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靠性好、成本低等 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从前往后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从后往前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悬挂本体1、悬挂软垫总成2和加强套管3 构成,其中悬挂软垫总成2采用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悬挂本体1包括顶板 la、底板lb、前端板Ic和后端板Id构成,顶板Ia位于底板Ib的上方,顶板Ia中间高、两端 低,而底板Ib中间低、两端高。在顶板Ia与底板Ib之间的前、后端分别设置前端板Ic和 后端板ld,且前端板Ic和后端板Id中部的相对位置开有供前传动轴穿过的过孔,该过孔中 设置加强套管3,加强套管3前端的圆周面与前端板Ic相固定,加强套管3后端的圆周面与 后端板Id相固定。从图1、图2、图3中可知,顶板la、底板lb、前端板Ic及后端板Id通过焊接或其 它等同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顶板Ia的左端为上拱的弧形,该拱弧形与悬挂软垫总成2 的顶部相贴合固定。底板Ib的左端为下凹的弧形,该凹弧形与悬挂软垫总成2的底部相贴 合固定。所述前端板Ic和后端板Id的左端开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圆弧形缺口,该缺口卡接 在悬挂软垫总成2的圆周面上,并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前端板Ic与后端板Id之间设有 加强板le,该加强板Ie的顶部与顶板Ia固定,加强板Ie的底部与底板Ib相固定,加强板 Ie的左端与悬挂软垫总成2固定,加强板Ie的中部开有通孔,该通孔的孔壁与加强套管3 相固定。
权利要求一种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包括悬挂本体(1)和悬挂软垫总成(2),悬挂软垫总成(2)固定于悬挂本体(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挂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供前传动轴穿过的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 挂本体(1)由顶板(la)、底板(lb)、前端板(Ic)和后端板(Id)构成,其中顶板(Ia)位于 底板(Ib)的上方,在顶板(Ia)与底板(Ib)之间的前、后端分别设置前端板(Ic)和后端板 (Id),且前端板(Ic)和后端板(Id)中部的相对位置开有供前传动轴穿过的过孔,所述顶板 (la)、底板(lb)、前端板(Ic)及后端板(Id)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四块板的左端均与悬挂 软垫总成(2)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板(Ia)中间高、两端低,底板(Ib)中间低、两端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板(Ia)的左端与悬挂软垫总成(2)的顶部相贴合固定,底板(Ib)的左端与悬挂软垫总成 (2)的底部相贴合固定,前端板(Ic)和后端板(Id)的左端卡接在悬挂软垫总成(2)的圆周 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端板(Ic)和后端板(Id)中部的过孔中设置加强套管(3),该加强套管(3)前端的 圆周面与前端板(Ic)相固定,加强套管(3)后端的圆周面与后端板(Id)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前端板(Ic)与后端板(Id)之间设有加强板(Ie),该加强板(Ie)与顶板(Ia)、底板(lb)、 加强套管(3)及悬挂软垫总成(2)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式微型汽车发动机悬挂总成,包括悬挂本体和悬挂软垫总成,悬挂软垫总成固定于悬挂本体的一端,在所述悬挂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供前传动轴穿过的过孔。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前传动轴布置、保证离地间隙及通过性的同时,降低了发动机震动对前传动轴支架的影响,能有效避免前传动轴支架发生变形或断裂,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靠性好、成本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B60K5/12GK201721310SQ20102013774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2日
发明者张兴海, 彭自力 申请人: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