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4821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前后悬上装工位是总装工艺的关键工位,并且此处需要安装的螺栓较多,此处如安装不良会出现螺栓拔丝、车轮外倾角及前束不良等品质问题,直接影响到底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此处作业员劳动强度较大。如何提高此处的自动化程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
[0003]目前,国内汽车厂家对前后悬总成进行装配时多采用流水作业,即汽车的前后悬总成与装配流水线同步运行,以完成前后悬与车体的自动化合装;但此种方式需占用较大的车间面积,由于合装汽车数量较多,一致性不好保证,且上装设备结构复杂不便于维护,另外,由于需要在移动中装车,作业性较差。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既省成本,又能保证前后悬上装要求的自动化安装方式。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可使前后悬总成进行静态自动化上装,既保证了前后悬总成自动化安装的要求,又可节省成本。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包括上装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台车上设置有自动对中机构、自动切换装置和自动拧紧轴,所述自动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装台车顶部的支撑平台、沿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侧部的对中气缸及设置在所述对中气缸输出端的导向碗,所述自动对中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方的托盘,所述托盘顶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插入待装车体定位孔内的定位销;所述自动拧紧轴设置有四个,所述自动拧紧轴两个为一组,每组自动拧紧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自动切换装置的两侧;所述自动切换装置包括两个具有间隔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可相对发生位移变化的驱动板,各个所述自动拧紧轴对应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外端部。
[0007]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的两个驱动板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板相对面设有齿条,所述驱动板内端之间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后侧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位于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珠丝杠的输出部位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输入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09]更进一步地,位于另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滚珠丝杠的输出部位上,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输入端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0]在使用时,待装车体由空中导轨运输至上装台车上方,停止运行,此时待装车体处于静止状态,自动对中机构中的导向碗与悬置在空中并位于上装台车上方的吊具上的定位销结合,实现待装车体的粗定位,随后,托盘上的定位销插入待装车体定位孔内,实现待装车体的精确定位;自动拧紧轴完成待装车体前后悬总成的上装;完毕后,待装车体再次由空中导轨运输至下一工站。
[0011]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由于是在车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完成车体的前后悬总成的上装工序,可避免【背景技术】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并通过设定一个车体前后悬总成的上装周期,即可形成车体的流水线作业,以提高前后悬总成的上装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待装车体的种前后悬总成上装状态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种A处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对中气缸和导向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切换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16]图5为图4的俯视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包括上装台车1,在上装台车I上设置有自动对中机构2、自动切换装置3和自动拧紧轴4,自动对中机构2包括设置在上装台车I顶部的支撑平台21、沿竖向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21侧部的对中气缸22及设置在对中气缸22输出端的导向碗23,自动对中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平台21上方的托盘24,托盘24由支撑架进行支撑,托盘24顶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插入待装车体定位孔内的定位销25。而自动拧紧轴4设置有四个,用于将前后悬总成上装至待装车体5上,自动拧紧轴4每两个为一组,每组自动拧紧轴4对称设置在自动切换装置3的两侧;自动切换装置3可对自动拧紧轴4的横向和竖向位置进行调节,使本实施例的上装装置能适应不同的车型。
[0019]在使用时,待装车体5由空中导轨6运输至上装台车上方后,停止运行,此时待装车体5处于静止状态,自动对中机构2中的导向碗23与悬置在空中并位于上装台车I上方的吊具上的定位销结合,实现待装车体5的粗定位,随后,托盘23上的定位销插入待装车体定位孔内,实现待装车体5的精确定位;自动拧紧轴4完成待装车体前后悬总成的上装;完毕后,待装车体5再次由空中导轨6运输至下一工站。
[0020]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由于是在车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完成车体的前后悬总成的上装工序,可避免【背景技术】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并通过设定一个车体前后悬总成的上装周期,即可形成车体的流水线作业,以提高前后悬总成的上装质量和效率。
[0021]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自动切换装置3包括两个具有间隔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可相对发生位移变化的齿条31,自动拧紧轴4对应设置在驱动板31的外端部,驱动机构中的两个驱动板31相对设置,齿条31内端之间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32,齿轮32后侧设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齿轮32传动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8转动,带动齿轮32旋转,位于同一组的两个齿条31会在齿轮32的驱动下,沿待装车体5横向向里或向外运动,进而使同一组的自动拧紧轴4横向之间的距离扩大或缩小,达到自动拧紧轴横向距离调节的目的。
[0022]位于待装车体5—侧的第一伺服电机8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珠丝杠9的输出部位上,第一滚珠丝杠9的输入端与第二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当每组的自动拧紧轴4横向距离调节到位后,第二伺服电机10驱动第一滚珠丝杠9运行,第一滚珠丝杠9带动该组中的第一伺服电机8、齿条31、齿轮32和自动拧紧轴4整体沿待装车体5纵向向里或向外运行,相应该组的自动拧紧轴4与另一组中的自动拧紧轴4纵向之间的距离扩大或缩小,进而达到了自动拧紧轴纵向距离调节的目的。
[0023]上述方案仅使其中一组的自动拧紧轴4沿横向运动,也可以使另一组自动拧紧轴4沿待装车体5纵向运动,具体为:位于另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滚珠丝杠的输出部位上,第二滚珠丝杠的输入端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组自动拧紧轴4纵向运行原理与上述一致,在次不再过多描述。
[0024]当自动拧紧轴4横向距离调节到位后,两侧的自动拧紧轴4可在滚珠丝杠9的带动下同时沿纵向向里或向外运行,进而使两侧自动拧紧轴4纵向之间的距离扩大或缩小,进而达到了自动拧紧轴4纵向距离调节的目的。
[0025]本实施例的自动切换装置3,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对自动拧紧轴4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适应多车型混线高速的生产方式,且调整精度高,减少工作强度,增加工作效率。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包括上装台车(I),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台车(I)上设置有自动对中机构(2)、自动切换装置(3)和自动拧紧轴(4),所述自动对中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装台车(I)顶部的支撑平台(21)、沿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21)侧部的对中气缸(22)及设置在所述对中气缸(22)输出端的导向碗(23),所述自动对中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21)上方的托盘(24),所述托盘(24)顶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插入待装车体定位孔内的定位销(25);所述自动拧紧轴(4)设置有四个,所述自动拧紧轴(4)两个为一组,每组自动拧紧轴(4)对称设置在所述自动切换装置(3)的两侧;所述自动切换装置(3)包括两个具有间隔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可相对发生位移变化的驱动板(31),各个所述自动拧紧轴(4)对应设置在所述驱动板(31)的外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两个驱动板(31)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板(31)相对面设有齿条,所述驱动板(31)内端之间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32),所述齿轮(32)后侧设有第一伺服电机(8),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齿轮(32)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8)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珠丝杠(9)的输出部位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杠(9)的输入端与第二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另一侧的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滚珠丝杠的输出部位上,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输入端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后悬总成自动上装装置,包括上装台车,上装台车上设置有自动对中机构、自动切换装置和自动拧紧轴,在使用时,待装车体由空中导轨运输至上装台车上方,停止运行,此时待装车体处于静止状态,自动对中机构中的导向碗与悬置在空中并位于上装台车上方的吊具上的定位销结合,实现待装车体的粗定位,随后,托盘上的定位销插入待装车体定位孔内,实现待装车体的精确定位;自动拧紧轴完成待装车体前后悬总成的上装;完毕后,待装车体再次由空中导轨运输至下一工站。本实用新型是在车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完成车体的前后悬总成的上装工序,可形成车体的流水线作业,以提高前后悬总成的上装质量和效率。
【IPC分类】B23P19/06
【公开号】CN204700517
【申请号】CN201520172113
【发明人】周翔, 陈仲夏, 孙治国
【申请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