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264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前部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前部加强结构,主要用于汽车正碰时对车辆前舱的保 护。
背景技术
汽车自诞生以来,安全性一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随着客户安全意 识的提高,汽车安全性成了品牌竞争的焦点。以往的车辆,纵梁内板后段的结构与其周围部 件件的配合不够密切,存在大量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发生正碰时易发生弯曲,使前围板侵入 驾驶室的侵入量较大,正碰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前部加强结构,该车辆前部加强 结构能提高正碰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包括前防撞梁、 纵梁及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与纵梁之间的吸能盒,所述纵梁包括与吸能盒连接的前段部分 以及连接于前段部分后端的后段部分,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内设置有纵梁加强板,所述纵 梁的后段部分的内侧连接有纵梁内板,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的上方连接有纵梁内桥,所述 纵梁内桥具有第一翻边,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翻边叠加连接的第二翻 边,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切口与所述纵梁的切口平齐,所述纵梁内板与纵梁的后段部分叠加 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防撞梁与吸能盒通过二保焊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纵梁的前段部分的前端焊接有纵梁前挡板。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前部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吸能盒与纵梁前挡板之间的 防撞梁后挡板,所述防撞梁后挡板与吸能盒通过二保焊的方式连接,所述防撞梁后挡板与 纵梁前挡板通过二保焊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呈U形,其具有底壁、外侧壁及内侧壁,所述纵梁 加强板呈U形,所述纵梁加强板焊接在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的U形结构中。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内板在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不与纵梁内桥连接的部位,具有 内板底壁及沿内板底壁向上延伸的内板侧壁,内板侧壁向车辆外侧方向弯折形成位于纵梁 的后段部分U形结构上方的内板顶壁,所述内板底壁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底壁叠加连接, 所述内板侧壁的部分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内侧壁叠加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内板在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与纵梁内桥连接的位置,具有内 板底壁及沿内板底壁向上延伸的内板侧壁,内板侧壁向车辆外侧方向弯折形成与第二翻边 叠加连接的第三翻边,所述纵梁内桥具有U形壁、连接在U形壁一侧并与第二翻边叠加连接 的第一翻边及连接在U形壁另一侧与纵梁的外侧壁连接的外侧翻边,所述内板底壁与纵梁 的后段部分的底壁叠加连接,所述内板侧壁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内侧壁叠加连接。[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纵梁内板与纵梁的后段部分叠加连接,并 且纵梁内板还与纵梁内桥叠加连接,因此,纵梁内板与周围件的配合密切,填补了薄弱环 节,减少了变形量,可减弱前围板入侵时对乘员的伤害。并且吸能盒与前防撞梁及防撞梁后 挡板均通过二保焊的方式焊接,焊接处没有缝隙,因此可防止脱焊并增加了碰撞时的吸能 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纵梁后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整体结构图;图4是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以下所说的内侧、外侧均指车辆的内侧、外侧。如图1至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包括前防撞梁1、纵梁2及 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1与纵梁2之间的吸能盒3,所述纵梁2包括与吸能盒3连接的前段 部分21以及连接于前段部分21后端的后段部分22,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22内设置有纵 梁加强板4,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22的内侧连接有纵梁内板5,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22的 上方连接有纵梁内桥6,所述纵梁内桥6具有第一翻边61,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22设置有 与所述第一翻边61叠加连接的第二翻边221,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切口 41与所述纵梁的切 口 20平齐,所述纵梁内板5与纵梁的后段部分22叠加连接。具体地,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 22呈U形,其具有底壁222、外侧壁223及内侧壁224,所述纵梁加强板4呈U形,所述纵梁 加强板4焊接在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22的U形结构中。如图4所示,所述纵梁内板5在所 述纵梁的后段部分22不与纵梁内桥6连接的位置,具有内板底壁51及沿内板底壁51向上 延伸的内板侧壁52,内板侧壁52向车辆外侧方向弯折形成位于纵梁的后段部分U形结构上 方的内板顶壁53,所述内板底壁51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底壁222叠加连接,所述内板侧壁 52的部分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内侧壁224叠加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纵梁内板5在所述 纵梁的后段部分22与纵梁内桥6连接的位置,具有内板底壁510及沿内板底壁510向上延 伸的内板侧壁520,内板侧壁520向车辆外侧方向弯折形成与第二翻边221叠加连接的第三 翻边530,所述纵梁内桥6具有U形壁62、连接在U形壁62 —侧并与第二翻边221叠加连 接的第一翻边61及连接在U形壁62另一侧与纵梁的外侧壁223连接的外侧翻边63,所述 内板底壁510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底壁222叠加连接,所述内板侧壁520与纵梁的后段部 分的内侧壁224叠加连接。以上连接方式均为点焊。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内板5与纵梁的后段部分22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纵梁内桥 6的第一翻边61与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22的第二翻边221通过点焊连接。具体装配方式为,纵梁加强板4先与地板纵梁2的切口对齐通过点焊焊接,再整体与纵梁内板5和地板纵 梁内桥6焊接在一起,使得纵梁的整个后段部分相互包裹、补充加强。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防撞梁1与吸能盒3通过二保焊的方式连接。并且,所述纵梁 的前段部分21的前端焊接有纵梁前挡板7,所述车辆前部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吸能 盒3与纵梁前挡板7之间的防撞梁后挡板8,所述防撞梁后挡板8与吸能盒3通过二保焊的 方式连接,所述防撞梁后挡板8与纵梁前挡板7也通过二保焊的方式连接。由于使用了二 保焊,使得前防撞梁1与防撞梁后挡板8的焊接处没有缝隙,防撞梁后挡板8与纵梁前挡板 7焊接处也没有缝隙,使得前防撞梁1与防撞梁后挡板8的连接部位成为整体,强度得到了 提高,不易脱焊,且该处不会在碰撞时首先发生弯折。该结构不仅使前防撞梁1的焊接强度 得到增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前部加强构造,纵梁的前段部分及后段部分均得到了加 强,因此整体强度提高,防撞能力加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包括前防撞梁、纵梁及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与纵梁之间的吸能盒,所述纵梁包括与吸能盒连接的前段部分以及连接于前段部分后端的后段部分,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内设置有纵梁加强板,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内侧连接有纵梁内板,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的上方连接有纵梁内桥,所述纵梁内桥具有第一翻边,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翻边叠加连接的第二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切口与所述纵梁的切口平齐,所述纵梁内板与纵梁的后段部分叠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与吸能盒通过 二保焊的方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前段部分的前 端焊接有纵梁前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吸能盒与 纵梁前挡板之间的防撞梁后挡板,所述防撞梁后挡板与吸能盒通过二保焊的方式连接,所 述防撞梁后挡板与纵梁前挡板通过二保焊的方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后段部分呈U形, 其具有底壁、外侧壁及内侧壁,所述纵梁加强板呈U形,所述纵梁加强板焊接在所述纵梁的 后段部分的U形结构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内板在所述纵梁的 后段部分不与纵梁内桥连接的部位,具有内板底壁及沿内板底壁向上延伸的内板侧壁,内 板侧壁向车辆外侧方向弯折形成位于纵梁的后段部分U形结构上方的内板顶壁,所述内板 底壁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底壁叠加连接,所述内板侧壁的部分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内侧壁 叠加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内板在所述纵梁 的后段部分与纵梁内桥连接的位置,具有内板底壁及沿内板底壁向上延伸的内板侧壁,内 板侧壁向车辆外侧方向弯折形成与第二翻边叠加连接的第三翻边,所述纵梁内桥具有U形 壁、连接在U形壁一侧并与第二翻边叠加连接的第一翻边及连接在U形壁另一侧与纵梁的 外侧壁连接的外侧翻边,所述内板底壁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底壁叠加连接,所述内板侧壁 与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内侧壁叠加连接。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部加强结构,包括前防撞梁、纵梁及设置在前防撞梁与纵梁之间的吸能盒,纵梁包括与吸能盒连接的前段部分以及连接于前段部分后端的后段部分,纵梁的后段部分内设置有纵梁加强板,纵梁的后段部分的内侧连接有纵梁内板,纵梁的后段部分的上方连接有纵梁内桥,纵梁内桥具有第一翻边,纵梁设置有与第一翻边叠加连接的第二翻边,纵梁加强板的切口与所述纵梁的切口平齐,纵梁内板与纵梁的后段部分叠加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前部加强结构,纵梁内板与纵梁的后段部分叠加连接,并且纵梁内板还与纵梁内桥叠加连接,因此,纵梁内板与周围件的配合密切,填补了薄弱环节,减少了变形量,可减弱前围板入侵时对乘员的伤害。
文档编号B60R19/04GK201646616SQ20102015012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李焕浪, 江川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