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汽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435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汽车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汽车座,包括汽车座本体、提杆,所述的汽车座本体包括对儿童 形成支撑的人体支撑部,所述的人体支撑部包括位于前侧部的供儿童的腿支撑的腿支撑 部、位于后侧部的供儿童的背部支撑的靠背部,所述的提杆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汽车座本 体的侧部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的摆杆段、端部与所述的摆杆段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 长度沿着汽车座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提把段,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沿着所述的汽车 座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的提杆仅仅起到将儿童汽车座提起的作用,即作为拎把使用, 使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汽车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汽车座,包 括汽车座本体、提杆,所述的汽车座本体包括对儿童形成支撑的人体支撑部,所述的人体支撑部包括位 于前侧部的供儿童的腿支撑的腿支撑部、位于后侧部的供儿童的背部支撑的靠背部,所述的提杆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的侧部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 的摆杆段、端部与所述的摆杆段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长度沿着汽车座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 的提把段,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沿着所述的汽车座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的提杆具有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提 把段位于所述的腿支撑部的前边部的前下方,当所述的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所述的提把 段位于所述的腿支撑架的前边部与所述的靠背部的后边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的人体支撑 部的上方,所述的提杆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之间设置有禁止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 所述的提杆相对所述的汽车座本体向下转动的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使得所述的提杆 能够稳定地处于踏脚位置下,供儿童搁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提杆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之间具有允许所述的提杆在 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之间移动的间隙。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限位机构为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的锁定机构,当 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提杆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之间相对固定地设置, 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提杆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地 设置允许所述的提杆在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之间转换。所述的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不是本 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个相转动的部件相锁定的锁定机构均能在此使 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所在的铅垂面与所述的腿支撑部的前边部相交的最高点为a点,该铅垂面与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 置下的所述的提把段相交的最高点为b点,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b点位于 所述的a点的前方,并且所述的a点高于所述的b点,当所述的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所述 的b点高于所述的a点。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提把段的最高点位于 所述的腿支撑部的最高点的前方,并且所述的提把段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的腿支撑部的最高 点,当所述的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所述的提把段的最高点高于所述的腿支撑部的最高点。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转轴与水平面相平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提把段上具有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面朝上的 踏脚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座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的人体支撑部两侧的侧冀 部,一个所述的摆杆段的一端部与相应侧的所述的侧冀部通过所述的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摆杆段具有两个,每个所述的摆杆段的一端部与相应 侧的所述的汽车座本体的侧部通过所述的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提把段位于两侧 的所述的摆杆段之间,所述的提杆呈U字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摆杆段与所述的提把段一体成型。以上所涉及到的上、下、前、后等方位词是以儿童坐在汽车座本体内的状态下作定 义的,儿童面向的方向为前,因而腿支撑部位于前,靠背位于后,儿童的左手侧即为儿童汽 车座的左侧。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 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所述的提杆 除了拎把使用,还能够作为搁脚架作搁脚用,增加了儿童汽车座的使用寿命,节约社会资 源。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儿童汽车座安装于座位架上,提杆处于踏脚位置 下)。其中1、汽车座本体;2、侧冀部;3、腿支撑部;4、靠背部;5、提把段;6、第一转轴; 7、提杆;8、摆杆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汽车座本体1、提杆7,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 包括对儿童形成支撑的人体支撑部,所述的人体支撑部包括位于前侧部的供儿童的腿支撑的腿支撑部3、位于后侧部的供儿童的背部支撑的靠背部4,所述的提杆7包括一端部与所 述的汽车座本体1的侧部通过第一转轴6相转动地连接的摆杆段8、端部与所述的摆杆段8 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长度沿着汽车座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提把段5,所述的第一转轴 6的轴心线沿着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的提杆具有踏脚位置与提把位 置,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提把段5位于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前边部的前下 方,当所述的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所述的提把段5位于所述的腿支撑架3的前边部与所述 的靠背部4的后边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的人体支撑部的上方,所述的提杆7与所述的汽车 座本体1之间设置有禁止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提杆7相对所述的汽车座本 体1向下转动的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只要是能够使得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提杆7相 对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不能够向下转动,从而使得提杆7稳定地处于踏脚位置下的限位机 构均能在此使用。该限位机构可以是在摆杆段8上有个第一限位部、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 上有个第二限位部,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第一限位部压在所述的第二限 位部上。也可以是所述的限位机构为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的锁定机构,当所述的锁定 机构处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提杆7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之间相对固定地设置,当所述 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提杆7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地设 置允许所述的提杆在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之间转换。所述的锁定机构种类很多,比如所述 的提杆7上开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的汽车座本上开设有第二齿槽,所述的第一齿槽与所述 的第二齿槽两者之间滑动地设置有齿块,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 述的锁定机构位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齿块位于所述的第一齿槽与所述的第二齿槽之间, 当所述的锁定机构位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齿块位于所述的第一齿槽或者所述的第二齿槽 内。将锁定机构置于解锁位置下,即可转动所述的提杆7,使其在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之间 转换。附图2、附图3为儿童汽车座在踏脚位置下不同的使用状态。所述的提杆7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之间具有允许所述的提杆在踏脚位置与提把 位置之间移动的间隙。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所在的铅垂面与 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前边部相交的最高点为a点,该铅垂面与当所述的提杆7处于踏脚位 置下的所述的提把段5相交的最高点为b点,当所述的提杆7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b点 位于所述的a点的前方,并且所述的a点高于所述的b点,当所述的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 所述的b点高于所述的a点。当所述的提杆7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提把段5的最高点位于所述的腿支撑部 3的最高点的前方,并且所述的提把段5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最高点,当所述 的提杆7处于提把位置下,所述的提把段5的最高点高于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最高点。所述的第一转轴6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的提把段5上具有当所述的提杆7处于踏脚位置下面朝上的踏脚面。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还包括位于所述的人体支撑部两侧的侧冀部2。所述的摆杆 段8具有两个,每个所述的摆杆段8的一端部与相应侧的所述的侧冀部2通过所述的第一 转轴6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提把段5位于两侧的所述的摆杆段8之间,所述的提杆7呈U字形。所述的摆杆段8与所述的提把段5—体成型。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 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 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权利要求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汽车座本体(1)、提杆(7),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包括对儿童形成支撑的人体支撑部,所述的人体支撑部包括位于前侧部的供儿童的腿支撑的腿支撑部(3)、位于后侧部的供儿童的背部支撑的靠背部(4),所述的提杆(7)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的侧部通过第一转轴(6)相转动地连接的摆杆段(8)、端部与所述的摆杆段(8)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长度沿着汽车座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提把段(5),所述的第一转轴(6)的轴心线沿着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杆具有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提把段(5)位于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前边部的前下方,当所述的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所述的提把段(5)位于所述的腿支撑架(3)的前边部与所述的靠背部(4)的后边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的人体支撑部的上方,所述的提杆(7)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之间设置有禁止当所述的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提杆(7)相对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向下转动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杆(7)与所述的汽车座 本体(1)之间具有允许所述的提杆在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之间移动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为具有锁定位置 与解锁位置的锁定机构,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提杆(7)与所述的汽 车座本体(1)之间相对固定地设置,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提杆(7)与 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地设置允许所述的提杆在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 之间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沿着前后方 向延伸的中心线所在的铅垂面与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前边部相交的最高点为a点,该铅 垂面与当所述的提杆(7)处于踏脚位置下的所述的提把段(5)相交的最高点为b点,当所 述的提杆(7)处于踏脚位置下,所述的b点位于所述的a点的前方,并且所述的a点高于所 述的b点,当所述的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所述的b点高于所述的a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提杆(7)处于踏脚位置 下,所述的提把段(5)的最高点位于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最高点的前方,并且所述的提把 段(5)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最高点,当所述的提杆(7)处于提把位置下,所 述的提把段(5)的最高点高于所述的腿支撑部(3)的最高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6)与水平面相 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把段(5)上具有当所述 的提杆(7)处于踏脚位置下面朝上的踏脚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还包括位 于所述的人体支撑部两侧的侧冀部(2),一个所述的摆杆段(8)的一端部与相应侧的所述 的侧冀部(2)通过所述的第一转轴(6)相转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杆段(8) 具有两个,每个所述的摆杆段(8)的一端部与相应侧的所述的汽车座本体(1)的侧部通过所述的第一转轴(6)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提把段(5)位于两侧的所述的摆杆段(8)之间, 所述的提杆(7)呈U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汽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杆段 (8)与所述的提把段(5) —体成型。
专利摘要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汽车座本体、提杆,汽车座本体包括人体支撑部,人体支撑部包括腿支撑部、靠背部,提杆包括与汽车座本体的侧部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的摆杆段、端部与摆杆段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提把段,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沿着汽车座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提杆具有踏脚位置与提把位置,当提杆处于踏脚位置下,提把段位于腿支撑部的前边部的前下方,当提杆处于提把位置下,提把段位于腿支撑架的前边部与靠背部的后边部之间并且位于人体支撑部的上方,提杆与汽车座本体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使得提杆能够稳定地处于踏脚位置下,供儿童搁脚。提杆除了拎把使用,还能够作为搁脚架作搁脚用,增加了儿童汽车座的使用寿命,节约社会资源。
文档编号B60N2/28GK201745452SQ20102021968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傅月明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