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71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车数量急速增长,日常工作生活环境的空气品质越来越差。因此,各 种各样的空气净化设备应运而生,而在汽车车厢中设置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趋势也日盛一 日。现有的应用于汽车车厢中的被动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以直接插设在点烟器上的形式 进行设置。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被动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体积小巧,且仅凭其中的负离子自由发散以达到 空气净化功能,因此其负离子散发效果差,对汽车车厢内的空气的净化效果差,不能满足净 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 可以在实现镜体的反射功能的同时,加速负离子的扩散,从而增强其对车厢内空气的净化 效果,满足净化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包括镜体,所述镜体设 置有入风口及出风口,所述镜体内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以及用于将进入所述入风口并携 带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的空气自所述出风口送出的空气传送系统。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空气传送系统包括涡流风扇及导风管槽,所述涡流风扇 设置于所述入风口一侧,所述导风管槽一端与所述涡流风扇相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 接,且所述导风管槽内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的负离子储存 仓。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导风管槽内还设置有芳香剂存储盒。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入风口附近设置有空气过滤网。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镜装置为汽车中央后视镜。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镜体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汽车电瓶的实时情况进行检测的 电瓶检测系统。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电瓶检测系统包括用于对汽车电瓶的电压及内阻进行检 测的电瓶检测电路,以及与所述电瓶检测电路相连的、用于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警示的指 示灯。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镜体中还设置有与汽车电瓶电源相连的USB模块。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镜体中还设置有验钞模块。作为一种设计构思,所述验钞模块包括紫外灯、按键、电源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 所述紫外灯、所述按键及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相连的MCU单元。[0016]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一种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包括镜体,所述镜体设置有入风口及出风口,所 述镜体内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以及用于将进入所述入风口并携带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 的负离子的空气自所述出风口送出的空气传送系统,因为采用了经由负离子储存仓的空气 传送系统,所以可由空气传送系统加速负离子的扩散,进而增强了对车厢内空气的净化效 果,满足了净化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中央后视镜的第一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中央后视镜的第二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中央后视镜除去镜片1后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中央后视镜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中央后视镜除去镜片1、前盖10后的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中央后视镜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汽车中央后视镜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 置的一种,其主要包括如下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镜片1、前盖10及下盖11的镜体2,镜体2设置有入风口 3及出 风口 4,镜体1内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8,以及用于将进入入风口 3并携带有所述负离子发 生器产生的负离子的空气自出风口 4送出的空气传送系统5,这样,因为采用了空气传送系 统5,所以可由空气传送系统5加速负离子的扩散,进而增强了对车厢内空气的净化效果, 满足了净化需求。空气传送系统5包括涡流风扇6及导风管槽7,涡流风扇6设置于入风口 3 —侧, 导风管槽7 —端与涡流风扇6相接,另一端与出风口 4相接,且一负离子储存仓设置于导风 管槽7内,其中,负离子储存仓与负离子发生器8通过负离子线相连并用于接收其产生的负 离子,负离子线通过负离子线固定片9固定在导风管槽7上,导风管槽7包括相互配合的导 风管槽上盖12及导风管槽固定座13,为保证整个空气传送系统5的空气传送密封性,涡流 风扇6与导风管槽7之间还设置有导风管槽密封圈14。具体地,涡流风扇6可采用迷你型 高效率低噪声滚珠轴承涡流风扇,其转速可设置为每分钟3000RPM士 10%,这样,空气传送系 统5可轻柔地将空气传送至负离子储存仓,然后再将负离子有效地推送到出风口 4。为了使用者能根据自身喜好对空气添加芳香剂,导风管槽7内还设置有芳香剂存 储盒,而芳香剂存储盒包括芳香剂海绵15、芳香剂仓盖16以及芳香剂仓盖密封圈17。为了将空气中的粉尘作出隔离,入风口 3附近设置有空气过滤网18,空气过滤网 18通过过滤网盖19固定于下盖11上,空气过滤网18可采用可拆卸清洗的活性炭过滤网。鉴于车辆使用者常常忽略对车用电瓶的日常保养及检查,往往等到电瓶耗尽了甚 至已经达到无法使用的情况才知道车辆无法正常启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镜体2中还设 置有用于对汽车电瓶的实时情况进行检测的电瓶检测系统,该电瓶检测系统包括用于对汽 车电瓶的电压及内阻进行检测的电瓶检测电路,以及与电瓶检测电路相连的、用于对其检
4测结果进行警示的指示灯21,这样,电瓶检测系统可对电瓶实时情况进行提示,提早让车辆 使用者知道电瓶使用情况,系统上电后,电瓶检测系统即自动检测电瓶的电压及内阻,当电 压及内阻正常时以指示灯21中的绿灯进行提示,当电压及内阻中度危险时以指示灯21中 的黄灯进行提示,当电压及内阻高度危险时以指示灯21中的红灯进行提示(并可伴有蜂鸣 报警),从而逐步地提醒车辆使用者汽车电瓶的实时情况。现代人的生活中,手机、MP3、数码相机、导航仪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必不可少,但一 到车辆上就会面临充电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镜体2中还设置有与汽车电瓶电源 相连的USB模块22,这样提供的依照国际标准植入的USB模块22可利用DC-DC的电路转换 原理和稳压技术,将汽车电瓶电源转换成USB充电电源,使用者只需直接用USB连接线插入 USB模块22的USB标准接口即可完成电子产品的充电,使车厢中有一个便利又安全的充电 来源。为了迎合出租车等职业驾驶车辆的需求,镜体2中还设置有验钞模块,该验钞模 块包括紫外灯23、按键24、电源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紫外灯23、按键24及电源控制单元相 连的MCU单元。这样,通过电源控制单元与MCU单元的控制,使用者只要按下按键24即可 点亮紫外灯23进行验钞等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假钞而使营业额意外损失的情况,有 效地避免了客户与驾驶者双方的纷争。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瓶检测电路以及电源控制单元、MCU单元可分置于一个或多 个PCB中,而图中示出了第一 PCB20及第二 PCB2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的汽车中央后视镜还可装配 有通过弹簧28及L型铁片29相互配合的梯形垫26及L型止滑垫27,梯形垫26及L型止 滑垫27使得汽车中央后视镜可直接夹挂于汽车原厂配置的后视镜上,方便简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至图5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的 一种实施例,即汽车中央后视镜,当然,对于其他机动车,其车厢内部的其他镜装置均可采 用上述类似结构,例如汽车前排的挡光镜等,其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包括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设置有入风口及出风口,所述镜体内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以及用于将进入所述入风口并携带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的空气自所述出风口送出的空气传送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传送系统包括涡流风扇及导风 管槽,所述涡流风扇设置于所述入风口一侧,所述导风管槽一端与所述涡流风扇相接,另一 端与所述出风口相接,且所述导风管槽内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 子的负离子储存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槽内还设置有芳香剂存储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附近设置有空气过滤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装置为汽车中央后视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汽车电瓶的 实时情况进行检测的电瓶检测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瓶检测系统包括用于对汽车电瓶 的电压及内阻进行检测的电瓶检测电路,以及与所述电瓶检测电路相连的、用于对所述检 测结果进行警示的指示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中还设置有与汽车电瓶电源相 连的USB模块。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中还设置有验钞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钞模块包括紫外灯、按键、电源控 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紫外灯、所述按键及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相连的MCU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包括镜体,所述镜体设置有入风口及出风口,所述镜体内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以及用于将进入所述入风口并携带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的空气自所述出风口送出的空气传送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厢内部的镜装置,因为采用了经由负离子储存仓的空气传送系统,所以可由空气传送系统加速负离子的扩散,进而增强了对车厢内空气的净化效果,满足了净化需求。
文档编号B60R1/12GK201761425SQ20102050805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邱全政 申请人:邱全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