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728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结构,尤指一种避免辐丝直接压抵花毂的辐丝与花 毂的组合。
背景技术
参照美国专利公告号数第7357459 号「VEHICLE WHEEL INCLUDING SPOKE ATTACHMENT」专利案,其辐丝孔由数个圆形孔径所组成,其可同时容许圆形的辐丝 通过,该辐丝利用一端组设于花毂的辐丝孔,另一端组设于轮圈而将花毂与轮圈予以结 合在一起,一方面可将人体腿部踩动踏板而施加于花毂的转动力,凭借辐丝的传递而带 动轮圈产生滚动,使自行车得以前进;二方面则可以利用辐丝在花毂与轮圈之间形成支 撑,用来承受车架、零组件及人体的重量。然而现有钢丝辐丝受限于材料本身密度较高 的特性,使得整体重量大幅增加,除了造成骑乘者使骑乘时更加费力之外,辐丝锈蚀氧 化也增加了维修保养的费用。为了改善传统钢丝辐丝的缺点,有业者研发以复合材料为辐丝的辐条结构。参 照美国专利公告号数第 7374251 号「BICYCLE WHEEL WITH OVER-SIZED SPOKES」
专利案,其包含有一花毂以及数个组设于花毂的辐条,该辐条为复合材质,其辐条两侧 端分别设为一第一端缘及一第二端缘;该连接组设为该板体的两侧端缘,其具有两者呈 非连续状态且为金属材质杆状的一第一连接件及一第二连接件,其中各该第一、第二连 接件其一端分别设有一固设部,且各别埋设于各该第一、第二端缘内。凭借上述构件, 利用各该固设部以具有相较其杆体较大外缘的设计,可确保各该连接组与板体稳固卡设 连结,并有效增进连接部位的张力。然而,现有复合材料辐丝技术在使用上仍然存在有缺失,其辐丝直接穿设辐丝 孔,而辐丝的头部挡止花毂的辐丝孔上,当轮圈转动时,辐丝会产生拉扯的力量,会使 辐丝的头部压抵在辐丝孔周围,然而辐丝头部压抵在辐丝孔的周围会造成应力集中,而 造成花毂有裂开的可能,尤其是碳纤维材质的花毂,更是容易因为应力集中于辐丝孔而 有裂开的情况。再者,每根辐丝仅一端结合于轮圈,因此作用于该辐丝的所有力量都由 组设于轮圈的一端传递至辐丝与花毂,长期下来,不仅每根辐丝的长度会产生差异,轮 圈结合辐丝的部位也会产生应力集中而受损,进而影响轮圈运转的顺畅度。对于上述问 题,亟有待于改良的必要。因此,本实用新型想排除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 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0009]一个花毂,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设有一个装设部;以及一个连接装置,其具有一个座盘及一个由该座盘延伸一体成型的辐丝,该连接 装置的座盘设于该装设部,该辐丝具有一个组设部以及至少两个连结部,该组设部一体 成型设于该座盘,防止该辐丝与该座盘因震动而产生松脱,且凭借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 该辐丝传递至该座盘的应力能分散至该座盘,该辐丝与该座盘之间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 象,该连结部结合于轮圈。其中该装设部具有一个底面,该座盘靠近该装设部的一侧具有一个限位面, 该限位面抵顶该装设部的底面形成限位,避免该座盘朝向该花毂第二端移动。其中该花毂第一端外周缘设有一组限止部,该装设部连通该限止部,该限止 部包括有一个缺口,该缺口连通该装设部,该辐丝靠近该组设部的部位穿设于该限止部 的缺口,该辐丝受到该缺口的限位而不会相对该花毂转动。其中该装设部具有一个内环面,该座盘具有一个套接部以抵掣该花毂的内环 面,使该座盘被限制于该装设部的内环面而不会与该花毂产生相对移动。其中更包括一个锁固装置,该装设部底面形成一个结合部,该锁固装置具有 一个定位件以及一个结合件,该定位件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面以及一个第二面,该第 一面朝向该花毂的第二端,该第二面远离该花毂的第二端,该定位件更具有一个穿孔由 该第一面穿伸至该第二面,该穿孔对应该结合部。其中该结合件一端设有螺牙,该螺牙对应该结合部,该结合件另一端设有一 凸缘,该凸缘用来抵顶该定位件的第二面。其中该装设部具有一个外环面,该装设部的外环面套设该座盘的一个外缘, 使该座盘被限制于该装设部的外环面而不会与该花毂产生相对移动。其中一个锁固装置组设于花毂的第一端,该装设部外环面设有一个防脱部, 该座盘远离限位面的一侧形成一个固定面,该锁固装置具有一个定位件以及一个结合 件,该定位件具有一个第一面,该第一面朝向该花毂的第二端,该定位件组设于装设部 的防脱部,该定位件第一面抵顶该座盘的固定面而形成限位,防止该座盘脱离该装设 部。其中更包括一个锁固装置,该辐丝组设部设有一个通孔,该装设部底面对应 该通孔处形成一个结合部,该锁固装置具有一个结合件,该结合件对应该结合部。其中该结合件一端设有螺牙,该结合件另一端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用来抵顶 辐丝的组设部,该结合件的螺牙穿伸于该连接装置的通孔并螺设于该花毂的结合部使该 凸缘抵顶该辐丝的组设部,防止该连接装置脱离装设部。其中该缺口具有两个卡固面,该辐丝具有两个抵顶边,该抵顶边分别对应并 抵掣该缺口的卡固面以形成限位。其中该装设部具有一个底面,该底面垂直该花毂的纵轴,该卡固面垂直该底其中该辐丝具有两个抵顶边,该定位件具有两个挡止面,该挡止面设于该定 位件第一面且对应该辐丝的抵顶边,该挡止面分别抵掣该辐丝的抵顶边以形成限位。其中该定位件具有两个挡止面,该挡止面设于该定位件第一面且对应该辐丝 的抵顶边,该挡止面分别抵掣该辐丝的抵顶边以形成限位。[0024]其中具有数个连接装置,每个连接装置的辐丝与座盘都一体成形。其中每个连接装置的座盘呈弧状弯曲。其中每个座盘彼此互相抵顶并共同组设于该装设部。其中该两个连结部与该组设部之间形成一个固定夹角,因此该连结部彼此之 间隔着一段距离而有效分散作用于轮圈的应力,因此轮圈与该辐丝的限止部位不会因为 应力集中而受损,增加轮圈的使用寿命。其中该辐丝连结部至该组设部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值,能限定轮圈与该花毂之 间的距离而增加骑乘时轮圈转动的顺畅度。其中该连接装置具有数个辐丝,所有辐丝都一体成形于该座盘,有效将轮圈 作用在该辐丝的应力平均分散于该座盘。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1.该辐丝具有一个组设部以及至少两个连结部,该组设部一体成型设于该座 盘,防止辐丝与座盘因震动而产生松脱,且凭借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辐丝传递至座盘的 应力能分散至座盘,该连结部有效分散作用于轮圈的应力,因此轮圈与辐丝的限止部位 不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受损,增加轮圈的使用寿命。2.该凸起部末端形成一个限位面,该限位面抵顶该装设部的底面形成限位,避 免座盘朝向花毂第二端移动。3.辐丝靠近组设部的部位穿设于限止部的缺口,该辐丝受到缺口的限位而不会 相对花毂转动。4.该辐丝连结部至组设部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值,能限定轮圈与花毂之间的距离 而增加骑乘时轮圈转动的顺畅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一个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二个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二个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 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图4沿7-7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三个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三个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 解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沿图811-11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四个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四个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外
6观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沿图1215-15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五个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六个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六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第六个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 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0-花毂;101-第一端;102-第 二端;12-装设部;121-内环面;122-外环面;124-底面;125-防脱部;13-限止部; 133-缺口; 133a卡固面;14-结合部;20-连接装置;21-座盘;211-套接部;212-凸 起部;213-限位面;214-外缘;215-固定面;22-辐丝;221-组设部;222-连结部; 223-通孔;224-抵顶边;30-锁固装置;31-定位件;311-第一面;312-第二面; 313-穿孔;314-挡止面;32-结合件;321-螺牙;322-凸缘;A-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六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 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 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个花毂10及一个连接装置20。其中该花毂10两端分别定义为一个第一端101以及一个第二端102,该花毂10第一 端101设有一个环形的装设部12及一个限止部13,根据本实施例,该装设部12为一个 凹槽。该装设部12以该花毂10的轴心为中心,且该装设部12的开口朝向第一端101端 末。该装设部12具有一个内环面121、一个外环面122以及一个底面124,该底面124 垂直该花毂10的纵轴,该限止部13设于该花毂10外周缘,且该装设部12连通数个限止 部13。该限止部13包括有一个缺口 133,该缺口 133连通该装设部12。该缺口 133具 有两个卡固面133a,根据本实施例,该卡固面133a垂直该底面124。该连接装置20可为重量较为轻盈的复合材料或是铝材,该连接装置20包括有一 个座盘21及一个由座盘21延伸一体成型的辐丝22,根据本实施例,该座盘21为一个一 体成形的中空垫片。该连接装置20的座盘21设于该装设部12使该座盘21不会脱离该 装设部12,该座盘21可利用黏贴的方式设于该装设部12,该座盘21具有一个套接部211 抵掣该花毂10的内环面121,该装设部12的外环面122套设该座盘21的一个外缘214, 使该座盘21被限制于该装设部12的内环面121及外环面122之间而不会与该花毂10产 生相对移动。该座盘21的一面设有一个凸起部212,该凸起部212朝向该花毂10的底面 124并组设于该装设部12,该凸起部212末端形成一个限位面213,该限位面213抵顶该 装设部12的底面124形成限位,避免座盘21朝向花毂10第二端102移动。该座盘21 远离限位面213的一侧形成一个固定面215,根据本实施例,该固定面215与限位面213 彼此互相平行。该辐丝22具有一个组设部221以及至少两个连结部222。该组设部221—体成 型设于该座盘21,防止辐丝22与座盘21因震动而产生松脱,且凭借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
7辐丝22传递至座盘21的应力能分散至座盘21,辐丝22与座盘21之间不会产生应力集中 现象。该连结部222结合于轮圈,该两个连结部222与组设部221之间形成一个固定夹 角A使该辐丝22呈现V形外观,因此该连结部222彼此之间隔着一段距离而有效分散作 用于轮圈的应力,因此轮圈与辐丝22的限止部位不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受损,增加轮圈的 使用寿命。复以,由于辐丝22为一体成型于该座盘21,因此该辐丝22连结部222至组 设部221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值,能限定轮圈与花毂10之间的距离而增加骑乘时轮圈转动 的顺畅度。辐丝22靠近组设部221的部位穿设于限止部13的缺口 133,该辐丝22受到 缺口 133的限位而不会相对花毂10转动。该辐丝22具有两个抵顶边224,该抵顶边224 分别对应并抵掣该缺口 133的卡固面133a以形成限位,进而增加花毂10承受辐丝22剪 力的强度,增加花毂10的使用寿命。根据本实施例,该连接装置20具有数个辐丝22, 所有辐丝22都一体成形于该座盘21,有效将轮圈作用在辐丝22的应力平均分散于座盘 21。参照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 外观图以及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大体上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自行 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更具有一个锁固装置30组设于花毂10的第一端101。根据本实 施例,该花毂10第一端101端末设有一个结合部14,该结合部14朝向该花毂10第二端 102并沿着该花毂10径向延伸,该装设部12外环面122设有一个防脱部125,根据本实 施例,该装设部12为一个沟槽态样。该座盘21靠近该装设部12的一侧具有一个限位面 213。该锁固装置30具有一个定位件31以及一个结合件32,该定位件31具有一个第一 面311,该第一面311朝向花毂10的第二端102。根据本实施例,该结合部14为一个螺 孔,该结合件32为一个螺件,该结合件32—端设有螺牙321,该螺牙321对应该结合部 14,该结合件32另一端设有一凸缘322,该凸缘322可防止异物落入该装设部12。同时参照图7,该连接装置20的座盘21设于该装设部12,而该装设部12的外 环面122套设该座盘21的外周缘,使该座盘21被限制于该装设部12的外环面122而不 会与该花毂10产生相对移动。该限位面213抵顶装设部12的底面124形成限位,避免 座盘21朝向花毂10第二端102移动。该定位件31组设于装设部12的防脱部125,该定 位件31第一面311抵顶该座盘21固定面215而形成限位,防止座盘21脱离装设部12。 该结合件32凭借螺牙321螺设于花毂10的结合部14。参照图8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 外观图以及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大体上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自行 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包括数个连接装置20以及一个锁固装置30。该装设部12底面124 形成一个结合部14,该结合部14朝向该花毂10第二端102并沿着该花毂10径向延伸。 每个连接装置20包括有一个座盘21及一个由该座盘21 —体延伸成型的辐丝22。每个连 接装置20的座盘21呈弧状弯曲,该座盘21靠近装设部12的一侧具有一个限位面213。 该锁固装置30组设于花毂10的第一端101。该锁固装置30具有一个定位件31以及一 个结合件32,该定位件31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面311以及一个第二面312,该第一面 311朝向花毂10的第二端102,该第二面312远离花毂10的第二端102,该第一面311与 第二面312彼此互相平行。该定位件31更具有一个穿孔313以及两个挡止面314,该穿 孔313由第一面311穿伸至第二面312,该穿孔313对应该结合部14,该挡止面314设于该定位件31第一面311且对应辐丝22的抵顶边224。根据本实施例,该结合部14为一 个螺孔,该结合件32为一个螺件,该结合件32—端设有螺牙321,该螺牙321对应该结 合部14,该结合件32另一端设有一凸缘322,该凸缘322用来抵顶该定位件31的第二面 312,该挡止面314垂直该第一面311,该挡止面314分别抵掣该辐丝22的抵顶边224以 形成限位,进而增加花毂10承受辐丝22剪力的强度,增加花毂10的使用寿命。同时参照图11,该连接装置20彼此交错的组设于装设部12,座盘21的套接部 211抵掣该花毂10的内环面121,辐丝22靠近组设部221的部位穿设于限止部13的缺口 133,使该座盘21被限制于该装设部12的内环面121及缺口 133之间而不会与该花毂10 产生相对移动。该限位面213抵顶装设部12的底面124形成限位,避免座盘21朝向花 毂10第二端102移动。该定位件31组设于装设部12,该定位件31第一面311抵顶该 座盘21固定面215而形成限位,防止座盘21脱离装设部12。该结合件32凭借螺牙321 螺设于花毂10的结合部14使凸缘322抵顶该定位件31的第二面312,防止定位件31脱 离装设部12。参照图12至图1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第四个实施例的立 体外观图以及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大体上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自 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更包括一个锁固装置30。该辐丝22组设部221设有一个通孔 223。该装设部12底面124对应通孔223处形成一个结合部14,该结合部14朝向该花毂 10第二端102并沿着花毂10径向延伸。该座盘21靠近装设部12的一侧具有一个限位 面213。该锁固装置30具有一个结合件32,根据本实施例,该结合部14为一个螺孔, 该结合件32为一个螺件,该结合件32—端设有螺牙321,该螺牙321对应该结合部14, 该结合件32另一端设有一凸缘322,该凸缘322用来抵顶辐丝22的组设部221。根据本 实施例,该连接装置20具有四个通孔223,该装设部12底面124则相对应形成四个结合 部14,该锁固装置30具有四个结合件32。同时参照图15,该连接装置20的座盘21设于该装设部12。该限位面213抵顶 装设部12的底面124形成限位,避免座盘21朝向花毂10第二端102移动。该结合件32 的螺牙321穿伸于连接装置20的通孔223并螺设于花毂10的结合部14使凸缘322抵顶 该辐丝22的组设部221,防止连接装置20脱离装设部12。参照图16,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第五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 图。本实施例大体上与前述第二个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 1具有数个连接装置20且每个连接装置20的辐丝22与座盘21都一体成形,每个连接装 置20的座盘21呈弧状弯曲,根据本实施例,每个座盘21彼此互相抵顶并共同组设于装 设部12。参照图17至图19,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1第六个实施例的立 体分解图。本实施例大体上与前述第五个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自行车辐丝与花毂 的组合1包括数个连接装置20以及一个锁固装置30。每个连接装置20的座盘21呈弧状 弯曲,根据本实施例,每个座盘21彼此互相抵顶并共同组设于装设部12。该辐丝22组 设部221设有一个通孔223。该装设部12底面124对应通孔223处形成一个结合部14, 该结合部14朝向该花毂10第二端102并沿着花毂10径向延伸。该座盘21靠近装设部 12的一侧具有一个限位面213。该锁固装置30具有一个定位件31以及一个结合件32,
9该定位件31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面311以及一个第二面312,该第一面311朝向花毂 10的第二端102,该第二面312远离花毂10的第二端102,该第一面311与第二面312彼 此互相平行。该定位件31更具有一个穿孔313以及两个挡止面314,该穿孔313由第一 面311穿伸至第二面312,该穿孔313对应该结合部14,该挡止面314设于该定位件31 第一面311且对应辐丝22的抵顶边224。根据本实施例,该结合部14为一个螺孔,该 结合件32为一个螺件,该结合件32—端设有螺牙321,该螺牙321对应该结合部14,该 结合件32另一端设有一凸缘322,该凸缘322用来抵顶该定位件31的第二面312。根据 本实施例,该连接装置20具有四个通孔223,该装设部12底面124则相对应形成四个结 合部14,该锁固装置30具有四个结合件32,该挡止面314垂直该第一面311,该挡止面 314分别抵掣该辐丝22的抵顶边224以形成限位,进而增加花毂10承受辐丝22剪力的强 度,增加花毂10的使用寿命。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 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花毂,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设有一个装设部;以及一个连接装置,其具有一个座盘及一个由该座盘延伸一体成型的辐丝,该连接装置 的座盘设于该装设部,该辐丝具有一个组设部以及至少两个连结部,该组设部一体成型 设于该座盘,防止该辐丝与该座盘因震动而产生松脱,且凭借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该辐 丝传递至该座盘的应力能分散至该座盘,该辐丝与该座盘之间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该连结部结合于轮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装设部具有一 个底面,该座盘靠近该装设部的一侧具有一个限位面,该限位面抵顶该装设部的底面形 成限位,避免该座盘朝向该花毂第二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花毂第一端外 周缘设有一组限止部,该装设部连通该限止部,该限止部包括有一个缺口,该缺口连通 该装设部,该辐丝靠近该组设部的部位穿设于该限止部的缺口,该辐丝受到该缺口的限 位而不会相对该花毂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装 设部具有一个内环面,该座盘具有一个套接部以抵掣该花毂的内环面,使该座盘被限制 于该装设部的内环面而不会与该花毂产生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个锁固 装置,该装设部底面形成一个结合部,该锁固装置具有一个定位件以及一个结合件,该 定位件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面以及一个第二面,该第一面朝向该花毂的第二端,该第 二面远离该花毂的第二端,该定位件更具有一个穿孔由该第一面穿伸至该第二面,该穿 孔对应该结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一端设 有螺牙,该螺牙对应该结合部,该结合件另一端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用来抵顶该定位件 的第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装 设部具有一个外环面,该装设部的外环面套设该座盘的一个外缘,使该座盘被限制于该 装设部的外环面而不会与该花毂产生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一个锁固装置组 设于花毂的第一端,该装设部外环面设有一个防脱部,该座盘远离限位面的一侧形成一 个固定面,该锁固装置具有一个定位件以及一个结合件,该定位件具有一个第一面,该 第一面朝向该花毂的第二端,该定位件组设于装设部的防脱部,该定位件第一面抵顶该 座盘的固定面而形成限位,防止该座盘脱离该装设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个锁 固装置,该辐丝组设部设有一个通孔,该装设部底面对应该通孔处形成一个结合部,该 锁固装置具有一个结合件,该结合件对应该结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一端设 有螺牙,该结合件另一端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用来抵顶辐丝的组设部,该结合件的螺牙 穿伸于该连接装置的通孔并螺设于该花毂的结合部使该凸缘抵顶该辐丝的组设部,防止该连接装置脱离装设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缺口具有两 个卡固面,该辐丝具有两个抵顶边,该抵顶边分别对应并抵掣该缺口的卡固面以形成限 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装设部具有 一个底面,该底面垂直该花毂的纵轴,该卡固面垂直该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辐丝具有两个 抵顶边,该定位件具有两个挡止面,该挡止面设于该定位件第一面且对应该辐丝的抵顶 边,该挡止面分别抵掣该辐丝的抵顶边以形成限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具有 两个挡止面,该挡止面设于该定位件第一面且对应该辐丝的抵顶边,该挡止面分别抵掣 该辐丝的抵顶边以形成限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具有数个连接装 置,每个连接装置的辐丝与座盘都一体成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装置 的座盘呈弧状弯曲。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个座盘 彼此互相抵顶并共同组设于该装设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两个连结部与 该组设部之间形成一个固定夹角,因此该连结部彼此之间隔着一段距离而有效分散作用 于轮圈的应力,因此轮圈与该辐丝的限止部位不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受损,增加轮圈的使 用寿命。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辐丝连结部至 该组设部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值,能限定轮圈与该花毂之间的距离而增加骑乘时轮圈转动 的顺畅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具有 数个辐丝,所有辐丝都一体成形于该座盘,有效将轮圈作用在该辐丝的应力平均分散于 该座盘。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其包括有一个花毂及一个连接装置,该花毂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设有一个装设部;该连接装置具有一个座盘及一个由该座盘延伸一体成型的辐丝,该连接装置的座盘设于该装设部,该辐丝具有一个组设部以及至少两个连结部,该组设部一体成型设于该座盘,防止该辐丝与该座盘因震动而产生松脱,且凭借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该辐丝传递至该座盘的应力能分散至该座盘,该连结部结合于轮圈。
文档编号B60B1/04GK201800439SQ20102053105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陈武辉 申请人: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