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遇陷自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8442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遇陷自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遇陷自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依靠汽车自动动力实现 自救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路况较差的路面行驶时,偶尔会发生车轮不慎陷入泥沙或泥坑中而无力自 救的情况。如果陷入的泥坑较浅,可以通过请人推车或在坑中垫石头等方式脱离困境;如果 陷入的泥坑较深,没有拖车或吊车相助,要脱离困境,往往非常困难。目前,人们已设计了很多自救工具,主要都是采用专门的具有摩擦功能的链、带或 板等结构,将它们套在被陷的车轮上,通过这些工具的摩擦力来帮助车轮爬出泥坑。中国专利86204931公开了一种汽车淤陷自救器,其通过夹板插杆结构将固定有 履齿的履板套在被陷的车轮上,履齿齿尖向外,通过履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实现汽车的自 救。履齿的齿顶圆与汽车驱动轮基本在同一圆心上,这样,履齿没有给汽车一个斜向前的弹 跳力,脱陷性能较差。另外,该自救器安装较麻烦,要安装到位很不容易,尤其是对于车轮下 部已完全陷入坑内的汽车,几乎没有安装的可能,费时费力,适用范围小。中国专利94M7979. 3公开了一种汽车牵引器,其通过牵引钩拴住救助车和故障 车,借助救助车的牵引力把故障车拖离故障路面。但其必须借助其它车辆提供动力实现救 助,在没有救助车辆的情况下,则无法实现自救,即不能帮助故障车脱离险境。中国专利200920028032. 7公开了一种汽车自救牵引垫,其由牵引垫本体,固定索 孔,固定绳索,锚固绳套和锚固钢钎组成,其中,锚固绳套,固定索孔,和牵引垫本体连接为 一个整体。使用时,将牵引垫本体铺到陷泥的车轮前方,固定索孔朝向车轮,把固定绳索穿 过车轮辐板上的孔洞后,再穿过牵引垫两侧的固定索孔,捆绑牢固后打绳节固定好,将牵引 垫另一端沿车轮前进方向拉直后,用锚固钢钎穿过锚固绳套后打入地面,开动汽车缓慢前 行,车轮通过固定绳索不断卷紧牵引垫,并由于前方锚固钢钎已打入地面,车轮本身成为卷 扬机的绞盘,将自身牵引出打滑的泥坑。本装置结构较简单,对于陷入较浅的汽车比较实 用。但是对于车轮下部已完全陷入坑内的汽车,操作比较麻烦,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的汽车遇陷自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防滑板、定位套筒,防滑板前端固定有定滑轮, 防滑板上设有防滑齿,定滑轮上套有牵引钢索,牵引钢索两端分别置于防滑板两侧,牵引钢 索一端设有牵引钩,另一端设有钢索套,所述定位套筒包括至少三个套筒本体,且其中一个 带有螺丝扣;各套筒本体上端均连有连接杆,各连接杆前端均开有活动槽,各连接杆通过置 于活动槽中的螺栓固定。所述防滑板的长和宽可根据汽车车轮的大小调节,长宜为1. 0 2. 0米,优选1. 5米,宽宜为0. 05 0. 2米,优选0. 1米。所述防滑板前端还可设置抓地钉。所述防滑板优选可折叠式防滑板,以利于携带。带有螺丝扣的套筒本体上端的连接杆与该带有螺丝扣的套筒本体之间为活动连 接,所述活动连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两者可通过螺母锁紧。工作原理将防滑板斜向放置,防滑板端部置于汽车主动轮前方,牵引钢索一端的 牵引钩挂在汽车底盘的大梁上,牵引钢索另一端的钢索套套于定位套筒的连接杆上,将汽 车主动轮中心的一个螺栓上的螺母卸下,带有螺丝扣的套筒本体套于该螺栓上,其余的套 筒本体直接套于汽车主动轮中心其它螺栓的螺母上;螺丝扣的存在,有利于防止套筒本体 的脱落。汽车挂低速档位启动,主动轮缓慢转动,牵引钢索缠绕于定位套筒上,从而带动主 动轮向前运动,实现汽车的遇陷自救。如果汽车底盘过低,不利于防滑板斜向放置时,可将防滑板前端的抓地钉直接砸 入地中,实现汽车的遇陷自救。由于与套筒本体上端固连的连接杆上活动槽的存在,使得各套筒本体之间的距离 可调,能满足不同尺寸轮胎的需要。不工作时,可将牵引钢索、固定有定滑轮的防滑板和定位套筒分开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便于携带,依靠汽车自 身动力系统脱险,脱陷性能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滑板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板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筒、牵引钢索和汽车主动轮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包括防滑板1、定位套筒7,防滑板1前端固定有定滑轮2,防滑板1上设 有防滑齿3,定滑轮2上套有牵引钢索4,牵引钢索4两端分别置于防滑板1两侧,牵引钢索 4 一端设有牵引钩5,另一端设有钢索套6,所述定位套筒7包括三个套筒本体7-1,且其中 一个带有螺丝扣7-5 ;各套筒本体7-1上端均连有连接杆7-2,各连接杆7-2前端均开有活 动槽7-3,各连接杆7-2通过置于活动槽7-3中的螺栓7-4固定。所述防滑板1的长为1. 5米,宽为0. 1米。所述防滑板1前端还设置抓地钉8。所述防滑板1为可折叠式防滑板,以利于携带。带有螺丝扣7-5的套筒本体上端的连接杆与该带有螺丝扣7-5的套筒本体之间为 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两者通过螺母10锁紧。工作原理将防滑板1斜向放置,防滑板1端部置于汽车主动轮9前方,牵引钢索 4 一端的牵引钩5挂在汽车底盘的大梁上,牵引钢索4另一端的钢索套6套于定位套筒的连接杆7-2上,将汽车主动轮9中心的一个螺栓上的螺母卸下,带有螺丝扣7-5的套筒本 体套于该螺栓上,其余另外两个套筒本体直接套于汽车主动轮9中心另外两个螺栓的螺母 上;螺丝扣7-5的存在,有利于防止套筒本体7-1的脱落。汽车挂低速档位启动,主动轮9 缓慢转动,牵引钢索4缠绕于定位套筒7上,从而带动主动轮9向前运动,实现汽车的遇陷 自救。若果汽车底盘过低,不利于防滑板1斜向放置时,可将防滑板1前端的抓地钉8直 接砸入地中,实现汽车的遇陷自救。由于套筒本体7-1上端连接杆7-2上活动槽7-3的存在,各套筒本体7_1之间的 距离可调,能满足不同尺寸轮胎的需要。不工作时,可将牵引钢索4、固定有定滑轮2的防滑板1和定位套筒7分开放置,以 利于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遇陷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滑板、定位套筒,防滑板前端固定有定 滑轮,防滑板上设有防滑齿,定滑轮上套有牵引钢索,牵引钢索两端分别置于防滑板两侧, 牵引钢索一端设有牵引钩,另一端设有钢索套,所述定位套筒包括至少三个套筒本体,且其 中一个带有螺丝扣;各套筒本体上端均连有连接杆,各连接杆前端均开有活动槽,各连接杆 通过置于活动槽中的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遇陷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长为1.0 2.0 米,宽为0. 05 0. 2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遇陷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长为1.5米,宽 为0. 1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遇陷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前端设置抓 地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遇陷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为可折叠式 防滑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遇陷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螺丝扣的套筒本 体上端的连接杆与该带有螺丝扣的套筒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遇陷自救装置,其包括防滑板、定位套筒,防滑板前端固定有定滑轮,防滑板上设有防滑齿,定滑轮上套有牵引钢索,牵引钢索两端分别置于防滑板两侧,牵引钢索一端设有牵引钩,另一端设有钢索套,所述定位套筒包括至少三个套筒本体,且其中一个带有螺丝扣;各套筒本体上端均连有连接杆,各连接杆前端均开有活动槽,各连接杆通过置于活动槽中的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便于携带,依靠汽车自身动力系统脱险,脱陷性能好。
文档编号B60S9/04GK201824803SQ20102057505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卓健力 申请人:卓健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