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088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杠 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手制动操纵机构一般包括有手柄、按钮、手制动推杆、绕线槽轮、绕在 绕线槽轮上的制动拉索、棘爪、与棘齿配合的棘齿板以及支撑座,棘齿板固定在车身底板 上,与棘齿板上的棘齿相配合的棘爪通过销轴固定在车身底板上,绕线槽轮通过转轴固定 在支撑座上,按钮及手制动推杆安装在手柄中间的通孔内,手制动推杆的末端与棘齿相连 接。按动按钮,按钮带动手制动推杆移动并使回位弹簧压缩,手制动推杆末端与棘齿连接驱 动棘齿绕销轴转动,使棘齿与棘齿板上的棘齿脱离,手柄推动绕线槽轮绕转轴旋转,拉动制 动拉索实现驻车制动。虽然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汽车的驻车制动,手柄与绕线槽轮之间形成具有杠杆 比的结构,实现输出力的增加。但由于现有的绕线槽轮的半径是不变的,手制动操纵机构的 杠杆比为定值,在输入力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力不变。又在实际驻车过程中,随着驻车制动夹 紧力的增加,输入力相应的也要增加,即拉动手柄的力要增加,相应的手柄转角行程也会增 加,在不改变手操纵机构总成布置空间及驻车制动器的前提下,这种采用具有定杠杆比的 操纵机构的运用就十分有限,而且操纵力力也不能满足法规及人机工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实现在 不改变手操纵机构总成布置空间及驻车制动器的前提下,减小手柄的转角行程,并使操纵 力满足法规及人机工程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杠杆比的手制 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安装在手柄中间的通孔内的按钮和手制动推杆、绕线槽轮、绕在绕 线槽轮上的制动拉索、棘爪、与棘爪配合的棘齿板以及支撑座;所述棘齿板固定在车身底板 上,所述棘爪通过销轴固定在车身底板上,所述绕线槽轮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手 制动推杆的末端与棘齿相连接,所述手柄的末端与绕线槽轮相连接,所述绕线槽轮的本体 上设有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驻车制动时,绕线槽轮旋转,制动拉索依次绕过第一圆弧 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弧段的半径。所述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同心,圆心位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上。所述制动拉索绕至第一圆弧段时,手制动操纵机构的杠杆比为5. 6。所述制动拉索绕至第二圆弧段时,手制动操纵机构的杠杆比为6. 7。在所述手柄的通孔内设有使手制动推杆复位的回位弹簧。所述转轴固定在底座上,该底座固定在所述车身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绕线槽轮上设置两段不同半径的圆弧,使手制动操纵机构具有两个传动比,在驻车过程中,随着驻车制动夹紧力的增加,在手制动操纵力不变 的情况下,由于传动比的增大,可使手制动输出力增加,使得在不改变手操纵机构总成布置 空间及驻车制动器的前提下,操纵力满足法规及人机工程要求,同时还可减小手柄的转角 行程。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绕线槽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底座;2、支撑座;3、绕线槽轮;4、手制动推杆;5、手柄; 6、回位弹簧;7、按钮;8、棘爪;9、棘齿板;10、转轴;11、第一圆弧段;12、第二圆弧段;13、制 动拉索固定端;14、制动拉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 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5、安装在手 柄5中间的通孔内的按钮7和手制动推杆4、绕线槽轮3、绕在绕线槽轮3上的制动拉索、棘 爪8、与棘爪8配合的棘齿板9以及支撑座2。棘齿板9固定在车身底板上,棘爪8通过销 轴固定在车身底板上,手制动推杆4的末端与棘齿相连接,在手柄5的通孔内设有使手制动 推杆4复位的回位弹簧6 ;手柄5的末端与绕线槽轮3相连接,绕线槽轮3通过转轴10固 定在支撑座2上,转轴10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固定在车身底板上。如图2所示,绕线槽轮3的本体上设有第一圆弧段11和第二圆弧段12,驻车制动 时,绕线槽轮3旋转,制动拉索依次绕过第一圆弧段11和第二圆弧段12,第一圆弧段11和 第二圆弧段12同心,圆心位于转轴10的轴线上,而第一圆弧段11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弧段 12的半径。制动拉索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槽轮3的制动拉索固定端13,另一端经过底座1上 的制动拉索通道14连接驻车制动器。当要实施驻车制动时,按下按钮7,棘齿与棘齿板9相 脱离,手柄5并推动绕线槽轮3旋转,制动拉索被拉紧,制动拉索首先绕至绕线槽轮3的第 一圆弧段11,此时手制动操纵机构的杠杆比为5. 6。继续板动手柄5,并随着制动器制动夹 紧力的增加,制动拉索绕至第二圆弧段12,手制动操纵机构的杠杆比为6. 7。随着制动夹紧 力的增加,通过增加杠杆比,使得手制动操纵力不变,最终使操纵力满足法规及人机工程要 求,同时还可减小手柄5的转角行程,而且并不需要改变手操纵机构总成布置空间及驻车 制动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 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 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5)、安装在手柄( 中间的通孔内的按 钮(7)和手制动推杆⑷、绕线槽轮(3)、绕在绕线槽轮(3)上的制动拉索、棘爪⑶、与棘爪 (8)配合的棘齿板(9)以及支撑座O);所述棘齿板(9)固定在车身底板上,所述棘爪(8) 通过销轴固定在车身底板上,所述绕线槽轮C3)通过转轴(10)固定在支撑座( 上,所述 手制动推杆(4)的末端与棘齿相连接,所述手柄( 的末端与绕线槽轮C3)相连接,其特征 在于所述绕线槽轮(3)的本体上设有第一圆弧段(11)和第二圆弧段(12),驻车制动时, 绕线槽轮C3)旋转,制动拉索依次绕过第一圆弧段(11)和第二圆弧段(12),所述第一圆弧 段(11)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弧段(12)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段 (11)和第二圆弧段(12)同心,圆心位于所述转轴(10)的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拉索绕 至第一圆弧段(11)时,手制动操纵机构的杠杆比为5. 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拉索绕 至第二圆弧段(1 时,手制动操纵机构的杠杆比为6. 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5) 的通孔内设有使手制动推杆(4)复位的回位弹簧(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固 定在底座(1)上,该底座(1)固定在所述车身底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变杠杆比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安装在手柄中间的通孔内的按钮和手制动推杆、绕线槽轮、绕在绕线槽轮上的制动拉索、棘爪、与棘爪配合的棘齿板以及支撑座;绕线槽轮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撑座上,手柄的末端与绕线槽轮相连接,在绕线槽轮的本体上设有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绕线槽轮旋转时,制动拉索依次绕过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第一圆弧段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弧段的半径,使手制动操纵机构具有两个传动比,在驻车过程中,随着驻车制动夹紧力的增加,在手制动操纵力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传动比的增大,手制动输出力增加,实现驻车制动,最终使操纵力满足法规及人机工程要求,同时还可减小手柄的转角行程。
文档编号B60T7/10GK201923111SQ201020675849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鲁军涛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