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内角压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632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厢内角压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厢式车车厢内装饰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易,可遮盖车厢内相邻面面板焊接连接时产生凸起的焊疤,且外侧面与车厢内角形成的空间可供铺设线路的车厢内角压条。
背景技术
厢式车车厢为六面体结构,由六个面板拼装连接而成,车厢内相邻面面板之间的连接一般是采用焊接连接方法,在焊接处会产生凸起的焊疤,而现有的车厢内角压条的截面基本为直角,安装时无法避过焊疤而造成车厢内角压条与车厢内相邻面面板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另外,现有车厢内线路是铺设在车厢边板内部,当线路出现问题时需拆除整个边板,维修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车厢内角压条所存在的上述在安装时无法避过焊疤而造成车厢内角压条与车厢内相邻面面板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易,可遮盖车厢内相邻面面板焊接连接时产生凸起的焊疤,且外侧面与车厢内角形成的空间可供铺设隐藏线路的车厢内角压条。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车厢内角压条,该车厢内角压条为三折面结构,它由中折面和二片结构相同的边折面组成,其中,边折面是由凸平面、凹平面、凸弧面组成,凸平面的一侧与中折面的一侧相接,凸平面的另一侧与凹平面的一侧相接,凹平面的另一侧与凸弧面一侧相接,凸弧面头部伸出凹平面的外侧面的平面之夕卜,二片边折面对称设在中折面两侧,二片边折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在上述车厢内角压条中,中折面是一平面或是弧面。在上述车厢内角压条中,二片边折面之间的夹角为90° 100°。在上述车厢内角压条中,在边折面的凹平面上设有一条铆钉固定凹槽,凹槽优选采用V形槽。在上述车厢内角压条中,凸弧面头部伸出凹平面的外侧面的平面之外1 5毫米。在上述车厢内角压条中,车厢内角压条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工程塑料制成。本发明一种车厢内角压条与现有的车厢内角压条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可遮盖车厢内相邻面面板焊接连接时产生凸起的焊疤;2、本发明一种车厢内角压条的外侧面与车厢内角形成的空间可供铺设隐藏线路;3、安装简易,由于在车厢内角压条上设有铆钉固定凹槽,固定车厢内角压条时,只要将铆钉固定在凹槽中即可。


图1为本发明车厢内角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车厢内角压条的横截面 图。图3为本发明车厢内角压条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车厢内角压条,该车厢内角压条为三折面结构,它由中折面1和二片结构相同的边折面2组成。其中,中折面1是一平面或是弧面;边折面2是由凸平面201、凹平面202、凸弧面203组成,凸平面201的一侧与中折面1的一侧相接,凸平面201的另一侧与凹平面202的一侧相接,凹平面202的另一侧与凸弧面203 —侧相接,凸弧面头部204伸出凹平面202的外侧面的平面之外1 5毫米,在边折面2的凹平面202 上设有一条铆钉固定凹槽205,凹槽205优选采用V形槽;二片边折面2对称设在中折面1 两侧,二片边折面2之间的夹角为90° 100°。所述的车厢内角压条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工程塑料制成。参照附图3,厢式车车厢为六面体结构,由一个顶面板4、四个侧面板5和一个底面板6拼装连接而成,车厢内相邻面面板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在焊接处会产生凸起的焊疤7。车厢内角压条3安装在车厢内角处,安装时,由于车厢内角压条3上的凸弧面头部 204伸出凹平面202的外侧面的平面之外1 5毫米,故使得车厢内角压条3上的凸弧面头部204紧贴在车厢面板上,不会产生缝隙;并且由于在车厢内角压条3的边折面2的凹平面 202上设有一条铆钉固定凹槽205,铆钉可以很方便的按直线排列固定在铆钉固定凹槽205 内,使车厢内角压条3上的铆钉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另外,厢式车车厢内的线路8可隐藏铺设在由车厢内角压条3的外侧面与车厢内角形成的空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厢内角压条,其特征在于该车厢内角压条为三折面结构,它由中折面和二片结构相同的边折面组成,其中,边折面是由凸平面、凹平面、凸弧面组成,凸平面的一侧与中折面的一侧相接,凸平面的另一侧与凹平面的一侧相接,凹平面的另一侧与凸弧面一侧相接,凸弧面头部伸出凹平面的外侧面的平面之外,二片边折面对称设在中折面两侧,二片边折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角压条,其特征在于二片边折面之间的夹角为90° 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内角压条,其特征在于中折面是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内角压条,其特征在于中折面是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内角压条,其特征在于在边折面的凹平面上设有一条铆钉固定凹槽,凹槽优选采用V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内角压条,其特征在于凸弧面头部伸出凹平面的外侧面的平面之外1 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内角压条,其特征在于车厢内角压条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工程塑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车厢内角压条。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车厢内角压条所存在的在安装时无法避过焊疤而造成车厢内角压条与车厢内相邻面面板之间产生较大缝隙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易,可遮盖车厢内相邻面面板焊接连接时产生凸起的焊疤,且外侧面与车厢内角形成的空间可供铺设隐藏线路的车厢内角压条。本发明车厢内角压条为三折面结构,它由中折面和二片结构相同的边折面组成,其中,边折面是由凸平面、凹平面、凸弧面组成,凸平面的一侧与中折面的一侧相接,凸平面的另一侧与凹平面的一侧相接,凹平面的另一侧与凸弧面一侧相接,凸弧面头部伸出凹平面的外侧面的平面之外,二片边折面对称设在中折面两侧,二片边折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
文档编号B60R13/04GK102320267SQ201110170918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3日
发明者蒋友明 申请人:蒋友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