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调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093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调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车轮的制动装置供给液压的液压调制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制动装置,其在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动作时能够降低制动配管内的压力,从而能够避免车轮的空转。另外,还已知有一种制动装置,其在操作制动操作件(制动杆或踏板)吋,检测基于该操作的输入侧油压,从而能够产生与该输入侧油压对应的液压(例如,參照专利文献 1 (图 4)。)。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的液压调制器(6)(带括弧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符号。以下同样)搭载在机动ニ轮车上。在液压调制器(6)中,通过电动机03)能够使凸轮轴04)转动。在从凸轮轴04) 的中心偏离的位置设有凸轮辊05),向液压室(17)进退的活塞(16)与该凸轮辊05)抵接。通过电动机03)使凸轮轴04)旋转,当使凸轮辊05)接近液压室(17)吋,液压室(17)中的液压升高。另外,当使凸轮辊05)远离液压室(17)吋,液压室(17)中的液压降低。如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由于由液压缸(15)、活塞(16)及液压室(17)构成的主液压缸和电动机—体化,因此液压调制器(6)能够实现小型化,从而适合于机动ニ轮车。但是,与四轮车相比,机动ニ轮车的空间极端受限,因此期望液压调制器(6)的进一歩的小型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2679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ー种能够更加小型化的液压调制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液压调制器,其具备电动机,其包括电动机外壳、内置于该电动机外壳中的定子及转子、从该转子延伸出且一端从所述电动机外壳突出的电动机轴;动カ传递机构,其传递该电动机的动カ;主液压缸,其具有通过由该动カ传递机构传递的动カ而进行直线移动的活塞,所述液压调制器的特征在干,以所述主液压缸的轴线与所述电动机轴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式重叠配置所述电动机外壳和所述主液压缸。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机构具备驱动活塞的凸轮轴、 传递电动机的动カ而使凸轮轴转动的多个齿轮,
凸轮轴的一端部设置在通过电动机轴的前端且与电动机轴正交的面的附近,凸轮轴从一端部向与电动机轴相同的ー侧延伸且与电动机轴平行配置。在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干,凸轮轴形成得比电动机轴短,在凸轮轴的另一端部连结有检测凸轮轴的旋转角的电位器。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干,电位器的连接端子以与主液压缸重叠的方式进行定向。在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主液压缸,且这些主液压缸在电动机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列配置发明效果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主液压缸和电动机外壳重叠配置。通过重叠配置,能够在液压调制器内的无用空间中配置主液压缸,从而实现液压调制器的小型化。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动カ传递机构具备驱动活塞的凸轮轴、传递电动机的动カ而使凸轮轴转动的多个齿轮,凸轮轴的一端部设置在通过电动机轴的前端且与电动机轴正交的面的附近,凸轮轴从一端部向与电动机轴相同的ー侧延伸且与电动机轴平行配置。由于能够沿着通过电动机轴的前端且与电动机轴正交的面排列多个齿轮,因此不必担心动カ传递机构不适当地突出,从而能够实现液压调制器的进ー步的小型化。在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中,凸轮轴形成得比电动机轴短,在凸轮轴的另一端部连结有检测凸轮轴的旋转角的电位器。因此,当在凸轮轴的端部附近形成的空间中配置电位器吋,能够实现无用空间的消除,同时能够实现液压调制器的进ー步的小型化。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中,电位器的连接端子以与主液压缸重叠的方式定向。 即,连接端子与主液压缸向相同方向延伸。与连接端子连接的线束能够与主液压缸平行地延伸。由于主液压缸在液压缸轴向上长,因此能够使线束从连接端子直线地延伸。由于不需要使线束在连接端子附近弯曲,因此能够发挥线束的耐久性能。同时线束的收纳良好,且线束的回绕变得容易。在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中,设有多个主液压缸,且这些主液压缸在电动机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列配置。主液压缸的受压面积与内置的活塞的面积一致。通过使主液压缸为多个,能够使受压面积变成多倍,从而能够容易确保受压面积。另外,必要的受压面积为多个活塞的受压面积之和,通过增加活塞的个数,能够使活塞的直径变小。若活塞为小径,则主液压缸变得薄型化。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受压面积的同时实现主液压缸的薄型化、小型化。


图1是说明机动ニ轮车中的制动装置的配置的图。图2是说明机动ニ轮车中的制动装置的系统的图。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液压调制器的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液压调制器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5-5线剖视图。图6是图3的6-6向视图。
图7是图3的7向视图。符号说明10机动ニ轮车30F、30R液压调制器37F、37R 电动机39F、39R 凸轮轴41F、41R 活塞45电动机外壳46 定子47 转子48电动机轴48a电动机轴的轴线48b与电动机轴的前端正交的面60动カ传递机构61减速器壳体62减速器盖63 66多个齿轮69电位器73主液压缸73a主液压缸的轴线82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沿符号的方向观察。实施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机动ニ轮车10在前轮11附近具备前轮速度传感器12F(F为表示前的脚标。以下相同)、制动盘13F及制动钳14F,在后轮15附近具备后轮速度传感器12R(R 是表示后的脚标。以下相同)、制动盘13R及制动钳14R,在转向把手16上具备驾驶员用手操作的制动杆17,在车身18的中央下部具备驾驶员用脚操作的制动踏板19,在车身18上具备对向制动钳14F、14R输送的液压进行调整的液压调制器30F、30R,在车身18上具备控制部21及蓄电池22。利用图2,说明上述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及作用。为了容易说明,对非联合模式下的前侧车轮制动系统进行说明。前侧车轮制动可选择前侧车轮的旋转速度为零或规定值以下的第一模式、前侧车轮的旋转速度比规定值大的第二模式、前侧车轮的旋转速度比规定值大且前侧操作件的操作量比规定值大的第三模式中的任ー模式。基于图2,顺次说明第一 第三模式。
第一模式在通过控制部21取得由前轮速度传感器12F得到的速度信息,并判断为前轮速度为规定值以下时,控制部21使第一电磁阀31F(常闭)形成为关闭的状态,使第二电磁阀 32F(常开)形成为打开的状态,使第三电磁阀33F(常闭)形成为关闭的状态。当握住制动杆17吋,由主液压缸34F产生液压,并将液压向制动钳14F传递。因此,在停车中或极低速的行驶中,不向各螺线管通电,来实现节能。制动钳14F对制动盘13F进行制动。该第一模式也能适用于主开关断开的情況。常闭是指在螺线管产生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弹簧的压カ保持螺线管的闭状态的形态。常开则相反。第二模式在通过控制部21取得由前轮速度传感器12F得到的速度信息,并判断为前轮速度超过规定值时,控制部21打开第一电磁阀31F。第二电磁阀32F保持打开的状态,第三电磁阀33F保持关闭的状态。即,第二模式是切換为所谓的BBW的前阶段的准备模式。第三模式在通过控制部21取得由前轮速度传感器12F得到的速度信息,并判断为前轮速度超过规定值,且通过控制部21取得由操作量检测器36F得到的操作量信息,并判断为操作量超过规定值时,控制部21在保持第一电磁阀31F打开的状态下,关闭第二电磁阀32F,并打开第三电磁阀33F。由于第二电磁阀32F关闭,因此主液压缸34F产生的液压不向制动钳14F传递。作为代替,控制部21使液压调制器30F动作。详细而言,起动电动机37F,经减速齿轮组38F 使凸轮轴39F转动,从而使主液压缸40F的活塞41F前迸。产生的液压通过第三电磁阀33F 而传递向制动钳14F。制动钳14F对制动盘13F进行制动。此时,由于第一电磁阀31F打开,因此由主液压缸34F产生的液压还作用于行程模拟器35F。行程模拟器35F通过液压使活塞42F抵抗弹簧43F而进行移动,来増加油路的体积。其结果是,制动杆17形成“游隙”。即,维持制动杆17的操作触感。将制动杆17的操作量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信号经由电线(配线)向控制部21 输送,控制部21通过电线对液压调制器30F进行控制。由于是通过电线的控制,因此被称为线控方式制动系统(线控制动BBW)。对后轮15及制动踏板19也同样地实施以上的第一 第三模式。在符号后添加R。 由于结构、作用与前轮1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制动系统中,此外还进行联合制动、ABS操作。在联合制动中,在操作制动杆17吋,与制动踏板19的操作的有无无关地以固定的比率对前轮11和后轮15进行制动。该控制由控制部21实施。并且,检测车速与后轮的旋转速度之差,在该差增大而推测出产生滑动时,松开后轮的制动器来进行应对。对前轮也同样。将该操作称为ABS操作,控制部21使凸轮轴39R返回,使活塞41R后退,由此进行 ABS操作。以下,对线控方式制动系统中作为主要设备的液压调制器的结构进行详细地叙
3dio
如图1所示,液压调制器30F的电动机37F在车辆长度方向上配置在后侧,液压调制器30R的电动机37R在车辆长度方向上配制在前侧,彼此成为任意相反(线对称)的配置,但在其他的方面上,构成要素等相同。以下,以液压调制器30F和液压调制器30R中的液压调制器30R为例进行说明。图3示出液压调制器30R的主视图,图4示出液压调制器30R的俯视图,图5示出液压调制器30R的剖视图(图4的5-5线剖视图)。如图5所示,电动机37R包括电动机外壳45 ;内置于该电动机外壳45中的定子 46及转子47 ;从该转子47延伸出且一端从电动机外壳45突出的电动机轴48。电动机外壳45包括一端(在图中为下面)敞开的有底圆筒状的电动机壳体51 ; 堵塞该电动机壳体51的开ロ的电动机盖52 ;以及将该电动机盖52紧固于电动机壳体51的螺栓53。支承电动机轴48的两个轴承中,一方的轴承M安装于电动机盖52,另一方的轴承 55安装于电动机壳体51。在该例子中,对电刷56供电的电动机端子57设置在电动机盖52上。将电动机37F的动カ向外部传递的动カ传递机构60包括下述的减速器壳体61、减速器盖62、多个齿轮(减速齿轮组38R)。以使电动机盖52与减速器壳体61相抵的方式将电动机37R安装于减速器壳体 61。通过将减速器盖62合在减速器壳体61上,来确保减速齿轮组38R的收纳空间。由于电动机轴48和电动机盖52由密封构件58密封,且电动机盖52与减速器壳体61由0形密封圈59密封,因此不必担心减速齿轮组38R的收纳空间与电动机壳体51内连通。减速齿轮组38R例如包括在电动机轴48的一端形成的第一齿轮63 ;直径比该第 ー齿轮63大且与第一齿轮63啮合的第二齿轮64 ;直径比该第二齿轮64小且与第二齿轮 64 一体形成的第三齿轮65 ;与该第三齿轮65啮合的扇齿轮66。扇齿轮66通过轴承67而旋转自如被支承于减速器盖62,在这样的扇齿轮66上嵌合L字形状的凸轮轴39R的前端。凸轮轴39R以能够装拆但能够传递转矩(旋转カ)的方式通过花键70与扇齿轮66结合。凸轮轴39R和扇齿轮66也可以为一体件。因此,为了方便,将与轴承67嵌合的部位称为凸轮轴39R的一端部39a。凸轮轴39R的另一端部39b通过轴承68而被减速器壳体61支承。在凸轮轴39R 的另一端部39b上连结有检测凸轮轴39R的旋转角的电位器69。凸轮轴39R在从扇齿轮66的旋转中心66a偏离δ的位置具有凸轮轴39R的轴线 71。在该实施例中,在凸轮轴39R上安装两个辊72、72且使它们旋转自如。在该例子中,在液压调制器30R中具备两个主液压缸73(401 、图幻。在主液压缸 73为多个的情况下,以凸轮轴39R的另一端部39b侧的主液压缸73的轴线为73a,以凸轮轴39R的一端部39a侧的主液压缸73的轴线为7 来进行区別。具体而言,液压缸壳体74以主液压缸73的轴线73a、73b与电动机轴48的轴线 48a大致正交的方式从减速器壳体61延伸出,在该液压缸壳体74中收纳有活塞41R、41R, 上述的活塞41R、41R被弹簧75、75按压向凸轮轴39R,使得一端分别与图5右端的辊72、72相抵。弹簧75、75收纳于在液压缸壳体设置的两个油室76、76中,在将上述的油室76、76 连通的连通路77设有压力油出ロ 78。另外,在油室76、76的最低的位置设有放泄ロ 79,通过适当松开放泄塞81,从而能够从油室76、76放泄油液。当着眼于主液压缸73的轴线73b吋,该轴线7 在比电动机轴48的突出部48c 靠转子47侧与电动机轴48重叠。更准确地讲,在比支承电动机轴48的突出部48c的轴承 54靠转子47侧与电动机轴48重叠。当控制电动机37R旋转时,如图6所示,动カ以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第三齿轮65、扇齿轮66的順序传递,其间对电动机轴48进行减速且增加电动机轴48的转矩,并使凸轮轴39R的一端部39a转动。另外,在缩短组装エ时的方面上,优选将多根(在该例子中为两根)定位销61p、61p竖立在减速器壳体61上,通过上述的销61p、61p对减速器盖 62(图5)进行定位,并使连结螺栓通过螺栓孔61b,而将减速器盖62固定在减速器壳体61 上。如图5所示,凸轮轴39R由干与曲轴相同,因此使活塞41R、41R前进或后退。如图3所示,以在减速器壳体61上载置电动机盖52且在该电动机盖52上载置电动机壳体51的方式在减速器壳体61上纵向载置电动机外壳45。主液压缸73、73以轴线向图面表里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这样的电动机37R的侧面,在上述的主液压缸73、73的上方配置有电位器69。如图4所示,电位器69的连接端子82以与主液压缸73重叠的方式进行定向。当将外部线束与连接端子82连接吋,外部线束以与主液压缸73重叠且通过电动机37R的侧方的方式延伸。良好地确保外部线束的连接空间。并且,通过使主液压缸73接近电动机37R,从而将电动机37R和主液压缸73密集配置,液压调制器30R的平面面积变小,其结果是,液压调制器30R变得充分小型化。如图3的7向视图即图7所示,主液压缸73、73和电动机外壳45在图面表里方向
上重叠。由于以上那样构成,因此本发明能够归纳成如下这样。如图5所示,液压调制器30R具备电动机外壳45 ;定子46及转子47,它们内置于该电动机外壳45中;电动机37R,其包括从该转子47延伸出且一端从电动机外壳45突出的电动机轴48 ;动カ传递机构60,其传递该电动机37R的动カ;主液压缸73,其具有通过由该动カ传递机构60传递的动カ而进行直线移动的活塞41R,其中,如图7所示,以主液压缸 73的轴线73a、7 与电动机轴48的轴线48a大致正交的方式重叠配置电动机外壳45和主液压缸73。主液压缸73和电动机外壳45重叠配置。通过重叠配置,能够在液压调制器30R 内的无用空间中配置主液压缸73,从而实现液压调制器30R的小型化。动カ传递机构60具备驱动活塞41R的凸轮轴39R、传递电动机37R的动カ而使凸轮轴39R转动的多个齿轮63 66,凸轮轴39R的一端部39a设置在通过电动机轴48的前端且与电动机轴48正交的面48b的附近,凸轮轴39R从一端部39a向与电动机轴48相同的ー侧(在图中为上方)延伸且与电动机轴48平行地配置。由于能够沿着通过电动机轴48的前端且与电动机轴48正交的面48a排列多个齿轮63 66,因此不必担心动カ传递机构60不适当地突出,从而能够实现液压调制器30R的进ー步的小型化。如图5所示,凸轮轴39R形成得比电动机轴48短,在凸轮轴39R的另一端部39b 连结有检测凸轮轴39R的旋转角的电位器69。因此,当在凸轮轴39R的端部附近形成的空间83中配置电位器69吋,能够实现无用空间的消除,同时能够实现液压调制器30R的进ー 步的小型化。设有多个(在该例子中为两个)主液压缸73,且这些主液压缸73在电动机轴48 的轴线方向上排列配置。主液压缸73的受压面积与内置的活塞41R的面积一致。通过使主液压缸73为多个,能够使受压面积变为多倍,从而能够容易确保受压面积。另外,必要的受压面积为多个活塞的受压面积之和,通过增加活塞41R的个数,能够减少活塞41R的直径。 若活塞41R为小径,则主液压缸73变得薄型化(在图5表里方向上的薄型化)。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受压面积的同时实现主液压缸73的薄型化、小型化。需要说明的是,主液压缸73在实施例为两个,但也可以为ー个或三个以上。另外,本发明的液压调制器适合于车载设备的设置空间存在限制的机动ニ轮车, 但也可以搭载于三轮车或四轮车。エ业实用性本发明的液压调制器适合于机动ニ轮车。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调制器(30R),其具备电动机(37R),其包括电动机外壳(45)、内置于该电动机外壳0 中的定子G6)及转子(47)、从该转子07)延伸出且一端从所述电动机外壳0 突出的电动机轴G8);动カ传递机构(60),其传递该电动机(37R)的动カ;主液压缸(73),其具有通过由该动カ传递机构(60)传递的动カ而进行直线移动的活塞(41R),所述液压调制器(30R)的特征在干,以所述主液压缸(73)的轴线(73a、73b)与所述电动机轴08)的轴线(48a)大致正交的方式重叠配置所述电动机外壳0 和所述主液压缸(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调制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动カ传递机构(60)具备驱动所述活塞(41R)的凸轮轴(39R)、传递所述电动机 (37R)的动カ而使所述凸轮轴(39R)转动的多个齿轮(63 66),所述凸轮轴(39R)的一端部(39a)设置在通过所述电动机轴08)的前端且与所述电动机轴G8)正交的面G8b)的附近,所述凸轮轴(39R)从一端部(39a)向与所述电动机轴 (48)相同的ー侧延伸且与所述电动机轴G8)平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调制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凸轮轴(39R)形成得比所述电动机轴G8)短,在所述凸轮轴(39R)的另一端部 (39b)连结有检测所述凸轮轴(39R)的旋转角的电位器(6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调制器,其特征在干,所述电位器(69)的连接端子(8 以与所述主液压缸(7 重叠的方式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调制器,其特征在干,设有多个所述主液压缸(73),且这些主液压缸(7 在所述电动机轴G8)的轴线方向上排列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小型化的液压调制器。液压调制器(30R)具备电动机(37R),其包括电动机外壳(45)、定子(46)、转子(47)、电动机轴(48);动力传递机构(60),其将该电动机(37R)的动力向外部传递;主液压缸(73),其具有通过由该动力传递机构传递的动力进行直线地移动的活塞(41R),其中,以主液压缸的轴线(73a)与电动机轴的轴线(48a)大致正交的方式将电动机外壳和主液压缸重叠配置。主液压缸在电动机轴的轴长度的范围内配置在电动机外壳的侧方。液压调制器(30R)的沿着电动机轴(48)的长度大致收敛成电动机轴的轴长度,从而能够实现液压调制器(30R)的小型化。
文档编号B60T13/138GK102529927SQ20111038440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户田真, 西川丰, 谷一彦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