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36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特别涉及一种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目前,现有的安全气囊在展开过程中,排气孔尺寸不变且一直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泄气量大,使得安全气囊不能迅速充气,充满时间较长,在人体与气囊接触时, 气囊内压还在不断增大从而不能有效吸收人体所受撞击的能量,增大人体遭受二次碰撞伤害的程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气孔大小可随气囊内压调节,从而能够快速充满并有效吸收人体所受撞击的能量,保护效果好的排气孔可调气
裳装直ο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模块支架和设在模块支架上的气袋和气体发生器,在气袋上设有排气孔,其特殊之处是在气袋内对应排气孔处固设有排气孔衬片,在排气孔衬片上设有与排气孔同心且直径小于排气孔的泄气孔,在排气孔衬片上围绕泄气孔沿圆周均布有条形口,在每个条形口与泄气孔之间分别留有连接段。上述的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所述的排气孔衬片缝合或粘贴在气袋上。上述的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条形口外端的圆周直径与排气孔的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排气孔大小可随气囊内压调节,气囊展开初期由于排气孔被排气孔衬片遮挡,因此能够快速充满,而当气袋内达到一定压力时,连接段就会被冲开,使排气孔完全打开以排出气体,从而保持气囊内部压力不会过高,有效吸收人体所受撞击的能量,保护效果更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排气孔衬片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气袋1,排气孔101,排气孔衬片2,泄气孔201,条形口 202,连接段203,模块支架3,气体发生器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模块支架3,在模块支架3上安装有气袋1和气体发生器4,在气袋1上设有排气孔101,在气袋1内对应排气孔101处固设有排气孔衬片2,排气孔衬片2缝合或粘贴在气袋1上,本实施例以粘贴为例。在排气孔衬片2上设有与排气孔101同心且直径小于排气孔101的泄气孔201,在排气孔衬片2上围绕泄气孔201沿圆周均布有条形口 202,本实施例以三个条形口为例,条形口 202外端的圆周直径与排气孔101 的直径相等,在每个条形口 202与泄气孔201之间分别留有连接段203。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器4根据车辆传递的信号进行操作,将气体充入气袋1内,充气后在气袋展开初期,连接段203不会断裂,排气孔101被排气孔衬片2遮挡,只能通过泄气孔201排气,所以泄气量较少,因此气袋能够迅速充满。当气袋1内到达一定压力后,连接段203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拉断,排气孔101因条形口 202被冲破而完全打开,快速排出气体,保持气囊内部压力不会过高,更好的达到气囊的保护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包括模块支架和设在模块支架上的气袋和气体发生器, 在气袋上设有排气孔,其特征是在气袋内对应排气孔处固设有排气孔衬片,在排气孔衬片上设有与排气孔同心且直径小于排气孔的泄气孔,在排气孔衬片上围绕泄气孔沿圆周均布有条形口,在每个条形口与泄气孔之间分别留有连接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气孔衬片缝合或粘贴在气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条形口外端的圆周直径与排气孔的直径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孔可调气囊装置,包括模块支架和设在模块支架上的气袋和气体发生器,在气袋上设有排气孔,其特殊之处是在气袋内对应排气孔处固设有排气孔衬片,在排气孔衬片上设有与排气孔同心且直径小于排气孔的泄气孔,在排气孔衬片上围绕泄气孔沿圆周均布有条形口,在每个条形口与泄气孔之间分别留有连接段。优点是结构简单,排气孔大小可随气囊内压调节,气囊展开初期由于排气孔被排气孔衬片遮挡,因此能够快速充满,而当气袋内达到一定压力时,连接段就会被冲开,使排气孔完全打开以排出气体,从而保持气囊内部压力不会过高,有效吸收人体所受撞击的能量,保护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B60R21/261GK201980181SQ2011200516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李岩, 王玲, 赵震 申请人: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