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5656阅读:2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悬挂多采用钢板弹簧悬挂,而采用钢板弹簧悬挂的客车乘坐舒适性相对较差。毫无疑问,客车采用空气悬挂能极大的改善高等级客车的乘坐舒适性。但是,目前的空气悬挂全部来自于进口,价格高,售后服务难,严重影响了空气悬挂在高等级客车上推广和运用。开发国产化的6气囊空气悬挂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悬挂安装固定在车桥体上,包括 C形梁与车桥体的固定、推力杆与车桥体的连接。特别是C形梁占用空间极大,如何在车桥体上布置下制动气室和自动间隙调整臂成为了设计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布局合理, 性能良好,价格较低的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桥装置包括车桥体、适配座、稳定杆、C形梁、推力杆支座、推力杆、制动气室支架、凸轮轴、制动气室、调整臂及减振器,所述的适配座有两个,焊接连接在车桥体的方形截面左右两侧放置钢板弹簧处,所述的稳定杆与适配座连接,所述的C形梁通过螺栓固定在适配座上,该C形梁的两端设置有减振器及气囊,所述的推力杆支座焊接在车桥体中部的桥壳的顶部,所述的推力杆与推力杆支座连接,所述的制动气室支架设在C形梁的内侧,所述的凸轮轴通过关节轴承与制动气室支架连接,所述的制动气室通过调整臂连接制动气室支架。所述的制动气室支架焊接在桥壳上。所述的调整臂为前桥使用带拐头的自动间隙调整臂。所述的推力杆支座通过斜推力杆和纵推力杆实现车桥体与车架的安装与定位。所述的关节轴承利用球面调心原理补偿焊接引起的误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成关节轴承代替凸轮轴支座,利用关节轴承的球面调心原理补偿焊接引起的误差,保证了凸轮轴转动自如,使空气悬挂的性能得到提升。2.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高等级客车可以采用国产化的6气囊空气悬架,提高了客车的舒适性,大大降低了空气悬架客车的价格,增强了客车的竞争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桥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客车用6气囊空气悬挂后车桥,其结构如图1、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桥体1、左适配座2、推力杆支座3、右适配座4、桥壳5、制动气室6、调整臂7、制动气室支架8、 关节轴承9、凸轮轴10、减振器11、C形梁12、推力杆13、气囊14、稳定杆15,车桥体1的方形截面原来放置钢板弹簧处焊接左右两侧设置有左适配座2和右适配座4,稳定杆15分别与左适配座2和右适配座4连接,C形梁12通过螺栓固定于左适配座2和右适配座4上, 推力杆支座3焊接在车桥体1中部的桥壳5顶部,推力杆13与推力杆支座3连接,推力杆支座3通过斜推力杆和纵推力杆实现车桥体与车架的安装与定位,制动气室支架8放置在 C形梁12的内侧,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桥壳6上,凸轮轴10通过关节轴承9与制动气室支架8相连,制动气室8通过调整臂7与制动气室支架8连接,减振器11和气囊固14定在C 形梁12两端。由于C形梁12占用空间较大,无法像钢板弹簧车桥那样在桥壳5上用螺栓连接的方法固定制动气室支架8。因此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制动气室支架8固定在桥壳5上。 但焊接方法使支架无法调整,导致支架上的凸轮轴支座也无法调整,会使凸轮轴10转动不畅,使制动失灵。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采用关节轴承9代替凸轮轴支座,利用关节轴承9的球面调心原理补偿焊接引起的误差,保证了凸轮轴转动自如,使空气悬挂的性能得到提升。 另外,为了避让悬架,制动气室6需要尽量往桥中心移动。为此,调整臂7采用了前桥使用的带拐头的自动间隙调整臂,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桥装置包括车桥体、适配座、稳定杆、C形梁、推力杆支座、推力杆、制动气室支架、凸轮轴、制动气室、调整臂及减振器,所述的适配座有两个,焊接连接在车桥体的方形截面左右两侧放置钢板弹簧处,所述的稳定杆与适配座连接,所述的C形梁通过螺栓固定在适配座上,该C形梁的两端设置有减振器及气囊,所述的推力杆支座焊接在车桥体中部的桥壳的顶部,所述的推力杆与推力杆支座连接,所述的制动气室支架设在C形梁的内侧,所述的凸轮轴通过关节轴承与制动气室支架连接,所述的制动气室通过调整臂连接制动气室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气室支架焊接在桥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臂为前桥使用带拐头的自动间隙调整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上使用的气囊悬挂后车桥装置,包括车桥体、适配座、推力杆支座、桥壳、制动气室、调整臂、制动气室支架、关节轴承、凸轮轴、减振器、C形梁、推力杆、气囊、稳定杆,车桥体的方形截面原来放置钢板弹簧处焊接左右两个适配座,稳定杆与适配座连接,C形梁通过螺栓固定于适配座上,推力杆支座焊接在车桥中部桥壳顶部,推力杆与推力杆支座连接,制动气室支架放置在C形梁的内侧,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桥壳上,凸轮轴通过关节轴承与制动气室支架相连,制动气室通过调整臂与制动气室支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布局合理,性能良好,价格较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G11/46GK202138181SQ2011201430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余新林 申请人:漳州昌源车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