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错齿式车载动力电池锁止装置的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90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错齿式车载动力电池锁止装置的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错齿式车载动力电池锁止装置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价格的逐年攀升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作为燃油型汽车的替代,人们研制出了天然气汽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等,而其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是电动汽车。专利200410090796. 0 “一种电动公交系统”披露了一种以车载动力电池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该电动公交系统包括装配有卡式电池组的电动公交车、给卡式电池组充电的充电站、卡式电池组装卸装置等;通过装卸装置将使用完毕的卡式电池组从电动公交车上取下,并放置到充电站充电,同时将充电站上充好点的卡式电池组放到电动公交车上。动力电池需要锁止固定在车体上,不仅要满足方便快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安全的要求,尤其是用于载人的可快换动力电池的车辆,包括公交车、小轿车等,安全性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车载动力电池的快换且安全性极高的具有错齿式车载动力电池锁止装置的电动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错齿式车载动力电池锁止装置的电动车包括电池快换单元,该电池快换单元上装载有车载动力电池,所述电池快换单元上形成有1个或1个以上的第一凸缘;锁止单元,该锁止单元具有可插入所述第一凸缘的卡槽,所述锁止单元还具有所述第一凸缘插入到所述卡槽内时,将所述电池快换单元别住的锁挡;车体,所述锁止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内。优选地,所述电池快换单元包括用于安装车载动力电池的电池托板,在所述电池托板上设置有侧板,所述第一凸缘为2个或2个以上,所述凸缘沿所述侧板长度方向或是高度方向间隔适当间距地形成在所述侧板上。优选地,所述侧板为两块,所述侧板间隔适当间距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电池托板上,所述第一凸缘形成在两块所述侧板的内侧或是外侧。优选地,在所述电池托板的位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侧板相垂直的立板,在所述立板上形成有插舌,在所述锁止单元上还形成有可插入所述插舌的插槽。优选地,所述卡槽的底部形成有沿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可将所述第一凸缘卡在所述卡槽内的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之间为可穿过所述第一凸缘的第
二开口。[0014]优选地,所述锁挡为可移动的挡块。本实用新型的锁止单元安装在车体内,使用时,电池快换单元的第一凸缘插入到锁止单元的卡槽内,再通过锁挡别住电池快换单元,这样,就能够非常牢固地将电池快换单元固定在车体内,其安全性要大大优于采用电插锁的结构。更换时,只需移开锁挡,再将电池快换单元的第一凸缘从卡槽退出,即完成快换。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快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F-F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的E-E向剖面示意图;图6为锁止单元安装在车体上时开始进行快换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电池快换单元移动至第一凸缘穿过第二开口后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电池快换单元水平移动,第一凸缘插入到卡槽被第二凸缘托住且挡块下降至挡住电池快换单元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挡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一凸缘和卡槽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快换单元1、锁止单元2、车体5和锁挡3。如图1、3所示,电池快换单元1,电池快换单元1具有卡扣部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快换单元1具体包括电池托板11和侧板15,电池托板11上安装有车载动力电池4 ;其中,卡扣部12为形成在侧板15上的沿侧板15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凸缘1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侧的第一凸缘121有4个,第一凸缘121之间形成第一开口 13,第一凸缘121的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情况来定,例如,可以是1个,这样第一凸缘121在卡槽内移动时的行走距离就相对较长,而数量越多,则需要行走的距离就越短。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板15为两块,间隔适当间距对称地设置在电池托板11上,第一凸缘15形成在两块侧板15的外侧,当然,也可以是内侧。此外,沿侧板15长度方向是指与电池托板11相平行的方向。如图2、4所示,锁止单元2具有卡槽21,卡扣部12可插入到卡槽21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槽21的底部形成有沿卡槽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可将第一凸缘121卡在卡槽21内的第二凸缘23,该第二凸缘23之间为可穿过第一凸缘121的第二开口 22。与第一凸缘121的数量相适应,第二凸缘23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凸缘23的数量是4个。4个第一凸缘121形成齿状结构,4个第二凸缘23也形成相对应的齿状结构,这样,当第一凸缘121穿过第二开口 22并沿卡槽21移动插入到卡槽21内时,就被相对应的第二凸缘23卡在卡槽内。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凸缘121的长度与第二凸缘23的长度相同,第一开口 13的长度与第二开口 22的长度相同,当然,长度的设置方式并不仅局限于此。另外,如图1、3所示,在电池托板11的位于两块侧板15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与侧板15相垂直的立板16,在立板16上形成有插舌14,在锁止单元2上还形成有可插入插舌14的插槽对。这样,就能够更加牢固地将电池快换单元1锁止固定在车体上。如图7、8所示,锁挡3用于当第一凸缘121插入到卡槽21内时,挡住电池快换单元1,防止第一凸缘121从卡槽21滑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锁挡3为可移动的块状的挡块31,移动方式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竖直方向,当然,也可以是水平方向。另外,锁挡3的形状不局限于图6、7、8所示的挡块31,也可以是齿状的结构的挡块32,如图9所示,该挡块32的下部具有多个凸块321,例如,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4块,这样就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凸块321的长度与第一开口 13和第二开口 22的长度差不多。使用时挡块32可安装在锁止单元2的上部,当电池快换单元1的第一凸缘121滑入卡槽21内并与第二凸缘23对齐时,第一开口 13和第二开口22也对齐,挡块32下移,凸块321插入到第一开口 13和第二开口 22中,从而将电池快换单元1的第一凸缘121锁住。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体上并进行快换时的过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锁止单元2安装在车体5上,当要进行快换时,通过快换装置,例如可旋转快换的机器人将电池快换单元1移至车体5底部的预定位置,并沿图6中的箭头B方向上升。当升至如图7所示的位置时,第一凸缘121穿过第二开口 23,然后沿图7的箭头C的方向移动插舌14插入到插槽M内,第一凸缘滑入到卡槽21内并被第二凸缘23卡住。然后,下降挡块31,将电池快换单元1挡住,从而使电池快换单元1能够牢固地固定在车体1内,由于电池快换单元1不会对挡块31施加垂直反向的力,因此挡块31不容易发生上下移动的情况,即使当翻车等危险状况出现时,由于很容易做到挡块31在锁止位置不发生移动,因此就能够极大地保证行车时电池的安全。当然,对于锁止单元2的卡槽21不一定为图2所示的沿锁止长度反向延伸的结构,也可以是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结构。此外,如图10所示,如果第一凸缘121采用的是在侧板15上开设的多个块状凸起122,且按照预定的分布方式分布在侧板15的内侧面或是外侧面上,那么锁止单元21的卡槽则可以采用如图10所示的与突起122相适配的C型槽25。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可以是公交车、也可以是货车,当然,最优采用的车是乘用车,即一般私家车,能够更好地确保普通大众使用电动车的安全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其它优点和变更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就更宽的方面而言不限定于这里示出和说明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因此,在不背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以及其等同物限定的一般实用新型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错齿式车载动力电池锁止装置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快换单元,该电池快换单元上装载有车载动力电池,所述电池快换单元上形成有1个或1个以上的第一凸缘;锁止单元,该锁止单元具有可插入所述第一凸缘的卡槽,所述锁止单元还具有所述第一凸缘插入到所述卡槽内时,将所述电池快换单元别住的锁挡;车体,所述锁止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快换单元包括用于安装车载动力电池的电池托板,在所述电池托板上设置有侧板,所述第一凸缘为2个或2个以上,所述凸缘沿所述侧板长度方向或是高度方向间隔适当间距地形成在所述侧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两块,所述侧板间隔适当间距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电池托板上,所述第一凸缘形成在两块所述侧板的内侧或是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托板的位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侧板相垂直的立板,在所述立板上形成有插舌,在所述锁止单元上还形成有可插入所述插舌的插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底部形成有沿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可将所述第一凸缘卡在所述卡槽内的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之间为可穿过所述第一凸缘的第二开口。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挡为可移动的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错齿式车载动力电池锁止装置的电动车,包括电池快换单元,该电池快换单元上装载有车载动力电池,所述电池快换单元上形成有1个或1个以上的第一凸缘;锁止单元,该锁止单元具有可插入所述第一凸缘的卡槽,所述锁止单元还具有所述第一凸缘插入到所述卡槽内时,将所述电池快换单元别住的锁挡;车体,所述锁止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内。本实用新型的锁止单元安装在车体内,使用时,电池快换单元的第一凸缘插入到锁止单元的卡槽内,再通过锁挡挡住电池快换单元,这样,就能够非常牢固地将电池快换单元固定在车体内,其安全性要大大优于采用电插锁的结构。
文档编号B60K1/04GK202294213SQ2011203537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张建平 申请人: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