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183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机动、电动、人力、轮船及工厂等动力系统中的车辆助力器。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动力输出轴克服阻力的启动全部是由动力系统提供的,尤其是在车辆上坡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增大,因此,车辆行进的动力就要增大。目前,无论是机动车辆还是非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中,扭矩的大小通常会决定车辆是否能动或者移动的快慢,要增大扭矩只有增大力矩,而力矩是由力乘力臂得到的,因此,增大驱动力同时缩短力臂或者减小驱动力同时加长力臂都是可以获得同样的力矩的。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体积的限制,力臂不可能任意加长,因此,要获得大的力矩必定要增大驱动力,必定使车辆行进吃力、费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省力又不费油的车辆助力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助力器,它包括支架板、曲轴、挂板、 挂板座、连杆机构和输出轴,所述的支架板为两块,曲轴转动连接在两块支架板上,挂板座固定在两块支架板之间,挂板座具有与曲轴的曲拐轴颈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空档;所述的挂板具有三个连接端,其中第一连接端铰接在挂板座上的空档内,第二连接端与曲轴脱开或卡接,第三连接端通过连杆机构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连杆机构的连接点位于轴的偏心位置。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挂板座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输出轴的偏心位置铰接。所述的挂板的第三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的挂板的第二端与曲轴脱开或卡接是指,挂板的第二连接端具有开口的U形槽,所述的U形槽与曲轴脱开或卡接在曲轴的曲拐轴颈上。所述的曲轴的曲拐数至少为三个,相应的空档的数量、挂板的数量和连杆机构的数量也与曲拐数相一致。采用以上所述的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在输出轴上额外增设了一个增力机构,即输出轴的启动不仅依靠车辆的主动力系统,还在助力器的增力作用下启动,这个增力机构是采用连杆机构来实现动力的传输,通过三连杆机构, 使输出轴在启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入了偏心力的作用来实现输出轴的转动,从而减小主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使车辆的启动更加省力、轻松。


3[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助力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组挂板及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二组挂板及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三组挂板及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助力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第一组挂板及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第二组挂板及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中第三组挂板及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助力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曲轴;2、挂板;2. 1、第一连接端;2. 2、第二连接端;2. 3、第三连接端; 2. 4、U形槽;3、支架板;4、挂板座;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输出轴;9、空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 图4和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车辆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支架板3、曲轴1、挂板2、挂板座4、连杆机构和输出轴8,所述的支架板3为两块,曲轴1转动连接在两块支架板3上,挂板座4固定在两块支架板3之间,挂板座4具有与曲轴1的曲拐轴颈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空档9。所述的挂板2具有三个连接端,其中第一连接端2. 1铰接在挂板座4上的空档9内,第二连接端2. 2与曲轴1脱开或卡接,第三连接端2. 3通过连杆机构与输出轴8连接。输出轴8与连杆机构的连接点位于轴的偏心位置。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第三连杆7,所述的第一连杆5的一端与挂板座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7 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与输出轴8的偏心位置铰接。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为三组,相应的挂板2为三块。所述的挂板2的第三端与第二连杆6的中部铰接。所述的挂板2的第二端与曲轴1脱开或卡接是指,挂板2的第二连接端2. 2具有开口的U形槽2. 4,所述的U形槽2. 4与曲轴1脱开或卡接在曲轴1的曲拐轴颈上。所述的曲轴1的曲拐数至少为三个,相应的空档9的数量、挂板2的数量和连杆机构的数量也与曲拐数相一致。本实用例中,曲轴1的曲拐数为三个,相应的空档9的数量为三个,挂板2的数量也为三块,连杆机构的数量也为三组。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如下曲轴1转动,第一个曲拐轴颈与挂板2的第二连接端 2. 2卡接后,继续转动使连杆机构中的第二连杆6运动,再接着使第三连杆7对输出轴8产生一个偏心力,从而使输出轴8转动;随后第二个、第三个曲拐轴颈接连与挂板2的第二连接端2. 2卡接,分别使第二、第三连杆机构对输出轴8产生偏心力;当曲轴1上的第一曲拐轴颈再一次与挂板2卡接后,开始新的动力传输,以此反复,以保证偏心力源源不断地作用于输出轴8上。本实施例中,挂板座4位于曲轴1的下方,连杆机构位于曲轴1与输出轴8之间, 此时,整个装置的长度方向尺寸小,高度方向尺寸大。[0028]在图5 图8所示的车辆助力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可知,挂板座4位于曲轴1 的一侧,而连杆机构位于曲轴1和输出轴8的下方,此时,整个装置的长度方向尺寸大,高度方向尺寸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其中,曲轴1的曲拐数还可以是四个、六个或八个,此时,相应的挂板2的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化,连杆机构的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个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时所需的力的大小来决定。以上变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板(3)、曲轴(1)、挂板(2)、挂板座(4)、 连杆机构和输出轴(8),所述的支架板(3)为两块,曲轴(1)转动连接在两块支架板(3)上, 挂板座(4)固定在两块支架板(3)之间,挂板座(4)具有与曲轴(1)的曲拐轴颈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空档(9);所述的挂板(2)具有三个连接端,其中第一连接端(2. 1)铰接在挂板座(4)上的空档(9)内,第二连接端(2. 2)与曲轴(1)脱开或卡接,第三连接端(2. 3)通过连杆机构与输出轴(8)连接;输出轴(8)与连杆机构的连接点位于轴的偏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 (5)、第二连杆(6)和第三连杆(7),所述的第一连杆(5)的一端与挂板座(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7)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 (7)的另一端与输出轴(8)的偏心位置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板(2)的第三端与第二连杆(6)的中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板(2)的第二端与曲轴 (1)脱开或卡接是指,挂板(2)的第二连接端(2. 2)具有开口的U形槽(2. 4),所述的U形槽 (2. 4)与曲轴(1)脱开或卡接在曲轴(1)的曲拐轴颈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轴(1)的曲拐数至少为三个,相应的空档(9)的数量、挂板(2)的数量和连杆机构的数量也与曲拐数相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助力器,它包括支架板(3)、曲轴(1)、挂板(2)、挂板座(4)、连杆机构和输出轴(8),支架板(3)为两块,曲轴(1)转动连接在两块支架板(3)上,挂板座(4)固定在两块支架板(3)之间,挂板座(4)具有与曲轴(1)的曲拐轴颈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空档(9);挂板(2)通过连杆机构与输出轴(8)连接;输出轴(8)与连杆机构的连接点位于轴的偏心位置。采用以上结构后,通过三连杆机构,使输出轴在启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入了偏心力的作用来实现输出轴的转动,从而减小主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使车辆的启动更加省力、轻松。
文档编号B60K17/28GK202242985SQ20112038975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郑云世 申请人:郑云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