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智能灯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652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智能灯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智能灯光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设计的更加人性化,驾驶区更 多的遵循人机工程学设计,以便极大程度的缓解驾驶疲劳度,提高驾驶舒适性。一种车载多功能灯光系统已逐步应用在高档城市客车上,当车内光线较暗时,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打开车内灯开关,当乘客门打开时,踏步灯自动亮起,当司机要超车或出现会车时,需手动切换远近光灯。目前这种控制方式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车内灯、前照大灯控制方式为司机手动,增加司机操作疲劳度,其次,踏步灯为门开控制方式,很多情况下,外界环境光线较亮,这样增加资源浪费,减少踏步灯工作寿命。总体来说,现有灯光系统存在操作不便、资源浪费等不足,极大地影响正常方便与安全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可保证车辆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方便司机操作,增加产品有效性,增加行车方便性、安全性、智能性,确保行车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包括电源供给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工作输出模块、工作指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六部分,其中,电源供给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工作输出模块、工作指示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向中央处理模块输入信号或接受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发生动作。该智能系统主要针对车用前大灯、踏步灯、车内灯三大模块。其中车内灯、前照大灯模块各有一个手动控制按钮,踏步灯模块受门开信号控制,当司机打开相应控制按钮时,各模块相应传感器部件开始实时监测所在环境光线情况,当车内灯传感器感应到车内光线较暗时,自动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感应信号,中央处理器根据感应信号作出判断,向对应工作输出模块发出工作指令,使车内灯开始工作,当传感器感应到车内光线较强时,又会自动切断工作输出电路,使系统工作在节能状态。所述电源供给模块为此系统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芯片,需为系统提供5V电源,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为为保持系统稳定性,智能灯光系统相应控制电路不是完全自动控制,仍有普通控灯按钮,在控灯按钮有效前提下,相关灯具实现智能性工作。例如,前大灯、车内灯均由原有翘板开关控制,踏步灯有门开信号控制。这种控制模式不仅增加系统稳定性,而且减少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保证相关灯具使用寿命。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为信号检测电路,通过光电三极管感应外界环境光线情况,并与单片机中断、复位管脚相接,根据感应光线亮暗实现电路通断,使单片机中断、复位管脚输入信号实现高低电平切换,来达到感应信号输入的目的。通过光电三极管与继电器的配合使用,避免接线错误造成单片机损坏。所述工作输出模块为工作输出电路模块,放大电路与单片机输出管脚相接,单片机相应管脚输出高电平时使晶体管工作,相应灯具开始工作。所述工作指示模块工作机理同工作输出电路,不同之处在于工作指示灯采用发光
二极管。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为中央处理模块采用AT89S52系列单片机,其基本外围电路简单,通过信号输入端口获得信号,经过内部程序处理后,向输出端口发送相应工作指令,驱动相应部件工作。工作原理如下电源供给模块给单片机电源输入管脚提供正常工作电压,接地脚提供接地信号。 保证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电源的供给。开关控制模块R9、R10、R11分别接单片机P3. 0、P3. 4、P3. 5管脚,另一端均接地,
单片机此三管脚与外围控制电路相接,当控制按钮有效或门开信号有效时,管脚中收到高电平控制线号。信号检测模块T1、T2、T3为感光部件光电三极管,Jl、J2、J3为继电器组,当外界环境光线增强至光电三极管的导通值时,光电三极管形成通路,继电器线圈通电,开始工作,单片机RST、INTO、INTl管脚通过继电器的常闭、常开管脚实现高低电平切换,向单片机输入信号。工作输出模块T4 T6为晶体管,LI L3为相应灯具,Pl. O、Pl. I、Pl. 2输出高电平使晶体管导通,使LI L3开始工作。工作指示模块!7 T9为晶体管,L4 L6为相应灯具指示灯,工作原理同工作输出电路。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采用AT89S52系列单片机,通过信号输入端口获得信号,经过内部程序处理后,向输出端口发送相应工作指令,驱动相应部件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集外界环境光线强弱,智能性控制相关灯光开启关闭,可实现以下功能将仪表操控台调节按钮开关按下,只有外界环境光线较弱时,车内灯、踏步灯才开始工作,只有前照大灯遇到强光照射时,系统判断遇到会车,自动进行远近光切换。这样减少司机驾驶过程中操作频率,极大程度上保证行车安全。使用时,将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车上相应功能连接,首先介绍踏步灯工作过程,当仪表操控台门开按钮被按下后,门开信号传递到单片机,P3. 0管脚有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踏步灯自动控制模块处于工作准备状态,当相应光电三极管感应到光线变弱时,继电器线圈电路切断,触点恢复到常闭,此时单片机RST管脚与电源接通,由低电平转变为高电平,激发内部触发电路,PI. 2、P0. 2均有高电平输出,分别使三极管T6、T9导通,L3、L6均工作,这样就完成了踏步灯输出及工作指示。前大灯、车内灯电路控制原理基本同踏步灯电路,不同之处在于信号输入为接地信号,受仪表台车内灯按钮开关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车用智能灯光系统,不仅受仪表操控台开关按钮控制,还受传感器感应信号控制,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保证灯具使用寿命,并且,仪表操控台开关有效后,根据传感器感应信号自动开启或关闭工作,一定程度减少司机操作,保证行车安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模块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3所示,一种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包括电源供给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工作输出模块、工作指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六部分,其中,电源供给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工作输出模块、工作指示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向中央处理模块输入信号或接受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发生动作。电源供给模块给单片机电源输入管脚提供正常工作电压,接地脚提供接地信号。保证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电源的供给。开关控制模块R9、R10、R11分别接单片机P3. 0、P3. 4、P3. 5管脚,另一端均接地,
单片机此三管脚与外围控制电路相接,当控制按钮有效或门开信号有效时,管脚中收到高电平控制线号。信号检测模块T1、T2、T3为感光部件光电三极管,Jl、J2、J3为继电器组,当外界环境光线增强至光电三极管的导通值时,光电三极管形成通路,继电器线圈通电,开始工作,单片机RST、INTO、INTl管脚通过继电器的常闭、常开管脚实现高低电平切换,向单片机输入信号。工作输出模块T4 T6为晶体管,LI L3为相应灯具,Pl. O、Pl. I、Pl. 2输出高电平使晶体管导通,使LI L3开始工作。工作指示模块!7 T9为晶体管,L4 L6为相应灯具指示灯,工作原理同工作输出电路。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采用AT89S52系列单片机,通过信号输入端口获得信号,经过内部程序处理后,向输出端口发送相应工作指令,驱动相应部件工作。其中,开关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电路所接单片机管脚启用第二功能。图2中,Tl T3为光电三极管,T4 T9为普通三极管,Jl J3为继电器,LI L3为相应灯具,L4 L6为相应灯具工作指示灯。使用时,将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车上相应功能连接,首先介绍踏步灯工作过程,当仪表操控台门开按钮被按下后,门开信号传递到单片机,P3. 0管脚有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踏步灯自动控制模块处于工作准备状态,当相应光电三极管感应到光线变弱时,继电器线圈电路切断,触点恢复到常闭,此时单片机RST管脚与电源接通,由低电平转变为高电平,激发内部触发电路,PI. 2、P0. 2均有高电平输出,分别使三极管T6、T9导通,L3、L6均工作,这样就完成了踏步灯输出及工作指示。前大灯、车内灯电路控制原理基本同踏步灯电路,不同之处在于信号输入为接地信号,受仪表台车内灯按钮开关控制。[0038]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给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工作输出模块、工作指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六部分,其中,电源供给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工作输出模块、工作指示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向中央处理模块输入信号或接受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发生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给模块为5V电源与中央处理模块的VCC引脚连接,地信号与中央处理模块GND、VP引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为仪表操控台开关按钮控制电路,分别并联电阻后依次与中央处理模块的P3. O、P3. 4、P3. 5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为高电平有效,并联电阻后与中央处理模块的P3. 0、P3. 4、P3. 5引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为踏步灯、车内灯、前照大灯感应光线检测电路,通过光电三极管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的RST、INTO、INTl引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为踏步灯电路高电平有效,前大灯、车内灯电路接地有效,并通过光电三极管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输出模块为踏步灯、前照大灯、车内灯工作输出电路,通过晶体管基极与中央处理模块的Pl系列引脚连接;所述工作指示模块为踏步灯、前照大灯、车内灯工作指示电路,通过晶体管基极与单片机的PO系列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采用AT89S52系列单片机,通过信号输入端口获得信号,经过内部程序处理后,向输出端口发送相应工作指令,驱动相应部件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智能灯光系统,包括电源供给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工作输出模块、工作指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六部分,其中,电源供给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工作输出模块、工作指示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向中央处理模块输入信号或接受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发生动作。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光线情况自动控制相关灯光工作,并附有传统灯光控制按钮,增加灯光工作的智能型与稳定性,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乘车舒适性与行车安全性。
文档编号B60Q1/00GK202463676SQ2011205661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任国峰, 韩经鲁, 魏春德, 魏涛 申请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