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848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导体的导电路径的结构,以及一种包括多个导电路径的线束。
背景技术
最近,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作为经济型轿车正在受到关注。此外,其占有率已经升高。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装备了电机作为动力源。为了驱动电机,需要利用高压线束来电连接电池与逆变器之间的部分和逆变器与电机之间的部分。高压线束包括多个作为导电路径的高压线。提出了多个高压线束。作为其实例,存在稍后描述的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线束。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技术文献]日本专利文献JP-A-2004-22415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当冲击从外部施加于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车辆时,即,当发生碰撞等时,构成线束的高压电线可能被切断。当考虑到高压电线被切断,由此,剥落导体与具有导电性的部件、装置、车体框架等进行接触的情况时,显然,大电流流入上述导电部件、装置、车体框架等等,这非常危险。解决问题的方案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即使当导电路径被切断时,该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也能够保证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路径结构,包括:导体,该导体包括通过易切断部而互相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以及半固态绝缘部件,该半固态绝缘部件处于半固态并且覆盖所述易切断部,其中,当所述易切断部因为施加于该易切断部的冲击而被切断,致使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互相分离时,所述半固`态绝缘部件覆盖靠近所述易切断部的所述分离的第一导电部和所述分离的第二导电部的端部。根据上述构造,当导体被切断等时,通过切断处于分割状态的导电路径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的外部被半固态绝缘部件覆盖。结果,导体切断部与另一个部件的接触受到限制。根据本发明,导体切断部不露出。在本发明中,半固态是指所谓冻胶状态、凝胶状态、脂膏状、糊状等的状态。此外,半固态是指能够在导体的切断部中或者易切断部中保持的状态。在本发明中,半固态的绝缘部件被称为半固态绝缘部件。优选地,易切断部是在其上形成了凹槽的导体的导电部。
优选地,易切断部是在其上形成切口的导体的导电部。优选地,易切断部是在其上形成通孔的导体的导电部。优选地,易切断部是具有比第一和第二导电部更薄的薄部的导体的导电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每个都具有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的多个导电路径。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线束包括多个具有第一和第二导电部不露出的结构的导电路径,所以即使当导体被切断时,也可以保证稳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上述构造,即使当导体被切断等时,也可以展现出出通过半固态绝缘部件防止导体的导体切断部露出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防止导体切断部露出,所以展现出保证稳定的效果。根据上述构造,展现出可以提供具有高稳定性的线束的效果。


图1A和图1B是示出实例I的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的图示,图1A是示出线束的布置实例的示意图,并且图1B是示出在线束端部中的导电路径结构的示意图。图2A和图2B是示出导电路径结构的截面图,图2A是从图1A和图1B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2B是从图1A和图1B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3A至图3C是示出导体的可切割部的图示,图3A是易切断部的放大透视图,并且图3B和图3C是修改实例的放大透视图。图4是示出导电路径的切断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作为另一个实例的实例2的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的图示。图6A和图6B是图5的分解透视图,图6A是线束和屏蔽壳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6B是屏蔽壳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参考标记列表I混合动力车辆2发动机3电机单元4 逆变器单元5发动机室6线束7,8 屏蔽壳9固定腿部21 线束22 线束主体23 电机侧连接器24 逆变器侧连接器25 高压导电路径(导电路径)26 电磁屏蔽部件
27绝缘部件28导体29绝缘体30易切断部31半固态绝缘部32设置部件33容纳保持部34底壁35侧壁36一个导体切割端部(导体切断部)37另一个导体切割端部(导体切断部)41线束42线束主体43绝缘部件`44电磁屏蔽部件45设置部件46锁定凸起47锁定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该线束包括多个导电路径。该导电路径具有可切割部,并且该可切割部的外部覆盖有半固态绝缘部件。由于可切割部的外侧被半固态绝缘部件覆盖,所以即使当导电路径被切断等时,通过切断而进入分割状态的导电路径的导体切断部的外侧也被半固态绝缘部件覆盖,由此,限制了导体切断部的电接触。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实例I。图1A和图1B是示出本发明的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的图示。此外,图2A和2B是示出该导电路径结构的截面图,图3A至图3C是示出导体的可切割部的图示,并且图4是示出导电路径的切断状态的截面图。实例I本发明的线束意在布置于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车辆中。作为实例,在下文中,将混合动力车辆作为实例来描述(即使在电动车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线束的构造、结构和效果也基本相同。此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普通机动车等,而不局限于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车辆)。在图1A中,参考标号I指示混合动力车辆。混合动力车辆I是混合了发动机2和电机单元3的动力并且由发动机2和电机单元3的动力驱动的车辆。来自电池(电池组)(未示出)的电力经由逆变器单元4被供给到电机单元3。在该实例中,发动机2、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被设置(搭载)在前轮等所在位置处的发动机室5中。此外,电池(未示出)被设置(搭载)在存在于发动机室5的后部的机动车内部或者后轮等所在的机动车后部。通过本发明的成为高压的线束21,使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互相连接。此外,通过高压线束6使电池(未示出)和逆变器单元4互相连接。线束6从发动机室5布置到底板,例如,成为地板的接地侧。在此,将对该实例做出补充描述。电机单元3包括电机和发电机。此外,逆变器单元4包括逆变器和转换器。电机单元3形成为包括屏蔽壳7的电机组件。此外,逆变器单元4也形成为包括屏蔽壳8的逆变器组件。电池(未示出)是镍氢基电池或者锂离子基电池,并且形成为模块状。此外,例如,还可以采用诸如电容器的电力存储装置。只要能够用于混合动力车辆I或者电动车辆中,电池(未示出)不受特殊限制。在该实例中,逆变器单元4布置并固定于电机单元3的正上方。即,布置逆变器单元4和电机单元3,以便它们互相接近地进行接触。由于这种设置状态,线束21被缩短。关于逆变器单元4和电机单元3,参考标号9指示用于将逆变器单元4布置并固定于电机单元3的正上方的固定腿部。在图1A、图1B、图2A和图2B中,线束21包括:束主体22;设置于束主体22的一端的电机侧连接器23 ;以及设置于束主体22的另一端的逆变器侧连接器24。束主体22包括多个(在这里,三个)在大致同一个平面上以预定间隔对齐的高压导电路径25 (导电路径),以及用于整体地覆盖该多个高压导电路径25的电磁屏蔽部件26。在上面提到的构造中,线束21进一步包括覆盖所述高压导电路径25的可切割部的外侧的绝缘部件27。绝缘部件27包括稍后描述的半固态绝缘部31。电磁屏蔽部件26是用于展现出电磁屏蔽功能的部件,并且通过例如将编织物或者金属箔形成为圆筒状而构成。在该实例中,电磁屏蔽部件26形成为具有覆盖电机侧连接器23和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长度。电机侧连接器23插入电机单元3的屏蔽壳7,并且其内部被电连接。此外,相似地,逆变器侧连接器24也被插入逆变器单元4的屏蔽壳8内,并且其内部被电连接。高压导电路径25包括导体28和覆盖导体28的绝缘体29。在该实例中,通过压制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由铜、铜合金或者铝制成)而形成导体28。S卩,导体28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导体宽度和厚度的汇流排(带板形状)形状。此外,导体28并不局限于汇流排形状。例如,导体可以是通过绞合股线而形成的导体结构,或者可以采用具有矩形或者圆形截面的棒状导体结构(例如,由平角单芯或者圆形单芯形成的导体结构)。只要能够设置在稍后描述的易切断部30中,导体28不受特殊限制,即,如果设置了可切割部。在导体28的预定位置中,设置了易切断部30(该布置是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易切断部30设置在接近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位置)。易切断部30设置于导体28的可切割部(对应于高压导电路径25的可切割部)中。此外,例如,当施加诸如碰撞的外力时,易切断部30被设置为导体28中的刚好在先被切断的部分。如图3A所示,易切断部30被构造成使得在汇流排的整个外周的上形成凹槽30a,使得在汇流排的平面部中形成V形凹槽或者U形凹槽,虽然其未示出,使得在如图3B所示的汇流排的两个侧部中形成切口 32b,使得切口 30b和孔30c 二者贯穿如图3C所示的汇流排的平面部,使得汇流排平面部被压制成薄的形状,虽然其特别未示出,等等。绝缘体29是将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压制并且覆盖到导体28的外部的部分、或者是通过将弹性体包胶成型到导体28的外部而形成的部分。绝缘部件27被构造为:即使当高压导电路径25被切断等时,也能够防止稍后描述的导体切割端部36和37露出、或者能够防止这样露出从而保证稳定性的部件。在该实例中,绝缘部件27包括半固态绝缘部31和设置部件32。首先,将描述设置部件32。设置部件32形成为其一端被固定于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形状。关于该一端侧固定结构,当然可以采用由于该锁定凸起的一般固定结构,并且可以采用在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外壳中整体模制的结构。在设置部件32的另一端,形成与固态绝缘部件31相关的容纳保持部33。虽然不受特殊限制,但是容纳保持部件33形成为具有底部34和一对侧壁35的示出的形状(可以采用具有顶壁的形状的壳体)。只要可以容纳半固态绝缘部31,或者只要不干扰高压导电路径25的排列,容纳保持部33不受特殊限制。布置容纳保持部33以与导体28中的可切割部匹配。形成底壁34以延伸到设置部件32的一端。半固态绝缘部31是具有绝缘性的半固态的部分,并且虽然半固态绝缘部31不受特殊限制,但是形成为凝胶(冻胶)状态和大致矩形形状。形成该半固态绝缘部31使得三个高压导电路径25的可切割部(易切断部)能够埋入其中,换句话说,使该半固态绝缘部3能够覆盖可切割部的整个外侧。通过利用即使当高压导电路径25被切断时仍可以保持在切断部中的材料,形成半固态绝缘部31。接着,将基于上面提到的构造和结构,描述当在混合动力车辆(参见图1A)中发生碰撞时,线束21的操作。在图1A中,当考虑在混合动力车辆I中发生碰撞的情况时,例如,逆变器单元4相对于发动机I和电机单元3向后移动。由于线束21连接到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所以当逆变器单元4向后移动时,拉动线束21本身的冲击施加于线束21。当诸如碰撞的冲击施加于线束21时,力施加于三个高压导电路径25的可切割部,具体地,施加于导体28的易切断部30,从而切断导体28,如在图4中所示。此时,导体28被分割为一个导体切割端部36和另一个导体切割端部37 (导体切断部)。当导体28在易切断部30的位置被切割并分离时,由于半固态绝缘部31存在于一个导体切割端部36的外侧处,所以电连接受到限制。此外,由于半固态绝缘部31还存在于另一个导体切割端部37的外侧处,所以电连接受到限制。如上所述,正如参考图1A至图4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展现出即使当高压导电路径25被切断等时,通过存在半固态绝缘部31,仍能够防止导体切割端部36和37露出的效果。因而,展现出能够保证稳定性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发明,展现出能够提供高稳定性的线束21的效果。实例2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实例2。图5是示出作为另一实例的本发明的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的图示。此外,图6A和图6B是图5的分解透视图。此外,利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与实例I相同的零件,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在图5,图6A和图6B中,线束41包括线束主体42、设置在线束主体42的一端处的电机侧连接器23、以及设置在线束主体42的另一端处的逆变器侧连接器24。线束主体42包括多个在大致同一个平面上以预定间隔对齐成直线的高压导电路径25。除了这种构造,线束41还包括覆盖高压导电路径25的可切割部的外侧的绝缘部件43。绝缘部件43固定于覆盖线束41的电磁屏蔽部件44。
绝缘部件43构造为即使当高压导电路径25被切断等时,也能够防止导体切割端部36和37露出(参见图4)、并且能够防止露出从而保证稳定的部件。在该实例中,绝缘部件43包括半固态绝缘部31和设置部件45。设置部件45形成为能够容纳并保持半固态绝缘部31的形状。固定锁定凸起46形成在设置部件45中。电磁屏蔽部件44是用于展现出电磁屏蔽功能的部件,并且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薄板压制成盖状而形成。在电磁屏蔽部件44中,形成用于锁定绝缘部件43的设置部件45的锁定部47。如上所述,如参考图5、图6A和图6B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与实例I相似地,通过存在半固态绝缘部31,展现出能够防止导体切割端部36和37 (参见图4)露出的效果。因而,展现出能够保证稳定性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展现出能够提供具有高稳定性的线束41的效果。此外,在该实例中,由于包括半固态绝缘部31的绝缘部件43固定于金属电磁屏蔽部件44,所以通过保持半固态绝缘部31中吸热特性,可以将在线束41中产生的热传递到电磁屏蔽部件44。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展现出能够提供具有高散热性的线束41的效果。另外,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在上面提到的描述中,线束在导电路径上具有可切割部,并且该可切割部的外侧被半固态绝缘部件覆盖。然而,例如,当可切割部被容纳在外壳中时,仅通过切断而分割的导电路径的导体切断部可以是被半固态绝缘部件覆盖的结构。概括地说,特征是:“对于具有导体的导电路径的可切割部,在切割可切割部时分割的导体切割端部的外侧被半固态绝缘部件覆盖”。本申请基于在2010年9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0.2010-207548,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工业实用性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当导电路径被切断时仍能够保证稳定性的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路径结构,包括: 导体,该导体包括通过易切断部而互相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以及 半固态绝缘部件,该半固态绝缘部件处于半固态并且覆盖所述易切断部, 其中,当所述易切断部因为施加于该易切断部的冲击而被切断,致使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互相分离时,所述半固态绝缘部件覆盖靠近所述易切断部的所述分离的第一导电部和所述分离的第二导电部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易切断部是在其上形成了凹槽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易切断部是在其上形成切口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易切断部是在其上形成通孔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易切断部是具有比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部更薄的薄部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
6.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每个都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的多个导电路径。
全文摘要
一种导电路径结构,包括导体(28),该导体(28)包括通过易切断部(30)而互相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以及半固态绝缘部件(31),该半固态绝缘部件(31)处于半固态并且覆盖该易切断部(30)。当所述易切断部(30)因为施加于该易切断部的冲击而被切断,致使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互相分离时,所述半固态绝缘部件(31)覆盖靠近所述易切断部(30)的所述分离的第一导电部和所述分离的第二导电部的端部。
文档编号B60K28/14GK103109329SQ2011800446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足立英臣, 久保嶋秀彦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