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202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儿童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儿童座椅的安装方式。
背景技术
照常理,汽车上所设置的前座及后座皆设有安全带。安全带通常包括肩带及腰带(lap strap),肩带及腰带可以扣紧于汽车的固定点,用以在汽车碰撞时或紧急煞车时限制及保护乘坐者。然而,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并非适用于身体较小的儿童,且儿童可能无法承受来自安全带的压力。因此,法规要求汽车需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给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带可用来固定儿童安全座椅,如此更适合用来保护儿童。然而,以汽车安全带来安设儿童安全座椅于汽车上的过程可能太过复杂,且可能发生不正确或不完全地安装。为方便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某些儿童安全座椅可能设计有 一内部扣带,此扣带可方便且牢固地将儿童安全座椅安置于汽车座椅上,而无需使用汽车的安全带。然而,内部扣带的应用通常限制于较复杂的安全座椅结构,无法以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方式实施于一般儿童座椅(尤其儿童垫高座椅)。针对这样的需求,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简单的儿童座椅是有其必要的。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椅壳体,具有一后端;一锚接带,由一连续织带所制成,而该锚接带具有二个末端部及设于该二末端部之间的一中间端部,其中该二末端部设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而该二末端部分别连接二个固定件,各固定件可连接于汽车之锚定结构,而该中间端部可折迭以形成二个织带段;以及一锁定件,可释放地夹住一部份的该二织带段,该中间端部伸出于该锁定件之外以定义有一封闭的环套,而从该座椅壳体的外侧可操作该环套。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对齐于该座椅壳体的一中央纵轴。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的位置处于从该座椅壳体的一中央纵轴侧向偏移一段距离。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的位置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左前转角及右前转角的其中一者。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设有一乘坐部,该乘坐部具有一上表面,而该锁定件位于该上表面且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二侧缘的其中一者。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可稳固地组接于该座椅壳体。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沿着该二织带段远离该座椅壳体。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二织带段分别为一第一织带段及一第二织带段,而该座椅壳体包含有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可导引该第一织带段及该第二织带段由该锁定件朝向该座椅壳体之后端移动。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一中央纵轴从该座椅壳体的前端延伸至该座椅壳体的后端,该第一织带段以平行于该中央纵轴的方向延伸于该座椅壳体的一侧,该第二织带段沿着该座椅壳体的宽部朝向该座椅壳体的另一侧延伸以便远离该第一织带段。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包含有数个栓、数个滚筒、数个滑轮及其它类似组件。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二末端部分别圈绕于该二固定件。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儿童座椅可为一儿童坐垫。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设有一乘坐部,该乘坐部具有一上表面,该座椅壳体的后端设有二个开口,而该二开口位于该上表面的下方,该锚接带位于该该座椅壳体内且位于该上表面之下方,而该二末端部分别经由该二开口伸出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椅壳体,该座椅壳体的内部为中空,该座椅壳体的内部设有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包含有相靠近且彼此相对的二个侧壁;一锚接带,由一织带所制成,该锚接带包含有二个末端部以及一中间端部,该中间端部设于该二末端部之间,其中该二末端部设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而该二末端部分别连接二个固定件,该二固定件可连接于汽车之锚定结构,而该织带穿设于该二侧壁之间的一通道,该二侧壁的位置彼此相接近以防止该织带于该通道内扭转;以及一锁定件,可释放地夹住一部份的锚接带,该中间端部从该锁定件向外延伸以定义有一封闭的环套,从该座椅壳体的外侧可操作该环套。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通道实际上小于该织带的宽度。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织带伸出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之前,该织带由一垂直位置扭转至一水平位置。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折迭的中间端部定义有二个织带段,而该锁定件释放地夹住部份的该二织带段。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末端部形成有一环形结构,而一固接于该座椅壳体的插销穿设于该环形结构,而该插销近似水平的设置。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左前转角及右前转角的其中一者。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织带维持于该信道内的一垂直位置。


第I图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儿童座椅的立体图。第2图绘示本发明之儿童座椅的约束系统之示意图。第3图绘示锁定件的示意图。第4图绘不儿童座椅的锁定件未固接于座椅壳体的立体图。第5图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儿童座椅的示意图,其中锁定件及锚接带的环套从座椅壳体的中央纵轴侧向偏移一段距离。第6图绘示第5图的锚接带绕行于儿童座椅内部的示意图。
第7图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锚接带的织带的绕行示意图,其中锁定件与锚接带的环套从座椅壳体的中央纵轴侧向偏移一段距离。第8图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儿童座椅的示意图,其中锁定件及锚接带的环套靠近于座椅壳体的后端。第9图绘示第8图的锚接带绕行于儿童座椅内部的示意图。第10图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设有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的示意图。第11图绘示第10图所示的儿童座椅的顶部示意图。第12图绘示约束系统藉由壳体安装于第10图的儿童座椅内部的示意图。第13图绘示约束系统于第10图的儿童座椅的座椅壳体内部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图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座椅100的立体图。该儿童座椅100可为一儿童坐垫,儿童座椅100具有一塑料制成的座椅壳体102。座椅壳体102可包含有一乘坐部104、一对扶手106、及一杯座108。该乘坐部104可具有一上表面104A,该上表面104A可供儿童乘坐,乘坐部104的底部可形成一支撑平面以使得座椅壳体102可稳固地放置于汽车座椅上。该二扶手106可一体成形于乘坐部104,或者可拆卸地组接于乘坐部104。杯座108可放置饮料容器,而儿童乘坐于乘坐部104时可从杯座108的位置拿取饮料容器。在此实施例中,杯座108设于乘坐部104的前转角,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杯座108也可设于座椅壳体102的其它位置或设置多个杯座108。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儿童座椅100没有背靠,在其它实施例中,乘坐部104的后端也可设有背靠。为了让照顾者方便安装儿童座椅100于汽车座椅,儿童座椅100可包含一内部的约束系统110,而约束系统110设置于座椅壳体102。当儿童座椅100安装于汽车座椅时,约束系统110可与汽车的锚定结构相连接以便固定座椅壳体102。结合参阅弟I图,弟2图绘不约束系统110的不意图,该约束系统110可组接且固定于座椅壳体102,而约束系统110包含有一锚接带112、二个固定件114、及一锁定件116。该锚接带112可由一织带所制成,锚接带112具有二个末端部112A及一中间端部112B,该中间端部112B设于该二末端部112A之间。座椅壳体102内部为中空且形成有一导引结构118,而导引结构118可导引锚接带112绕行于座椅壳体102的内部,从而该二末端部112A可朝向座椅壳体102的后端(亦即在儿童的背后)做延伸,至于中间端部112B则可朝向座椅壳体102的前端做延伸。在一实施例中,该导引结构118可包含有数个凸肋,而该些凸肋之间可定义一轨道,该轨道位于乘坐部104的上表面104A的下方,而锚接带112可绕行于该轨道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引结构118也可包含有卷筒、栓、滑轮或其它可卷绕织带的组件,以辅助锚接带112绕行于座椅壳体102内部。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导引结构118也可包含有二个彼此相对且位置接近的侧壁119,该二侧壁119之间定义有一狭窄的通道,而锚接带112的织带可穿设于该通道。该二侧壁119可分别突出于座椅壳体10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在此实施例中,锚接带112的织带部分大致上可被限制地维持于该二侧壁119之间的信道内的一垂直位置(即是接近于垂直方向竖立),接着织带于该二侧壁119与后端开口 120之间的区域中扭转至大体上水平的位置。该二侧壁119的位置彼此相互接近(例如该二侧壁119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比织带的宽度小)以定义出一狭窄的通道来限制织带以及防止织带扭转,如此可确保锚接带112在调整时,锚接带112可顺滑地绕行于座椅壳体102,且避免锚接带112于座椅壳体102内发
生缠绕。如第2图所示,该二侧壁119可对称地设置于轴线X的相对二侧,以便导引织带的二个分歧的部份分别往座体壳体102的后端延伸。然而,该二侧壁119的位置可依据织带绕行于座椅壳体102的路径来决定。该二末端部112A可分别地伸出于座椅壳体102之二个后端开口 120,而且该二末端部112A分别地固接于该二固定件114。该二后端开口 120靠近于乘坐部10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乘坐部104之上表面104A。该二固定件114可为勾状且可锁定于或释锁于汽车座椅之锚定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该二末端部112A可圈绕于固定件114的沟槽,接着藉由车缝线 115将末端部112A加以封闭。藉此,各末端部112A可形成为一封闭的环状体,而该环状体可穿设一插销121而插销121固接于座椅壳体102。各插销121近似水平或水平地设置,且可沿着织带绕行的路经设置于后端开口 120以及该二侧壁119之间。在此实施例下,封闭的末端部112A被扭转,插销121可防止扭转的织带穿过该二侧壁119之间的通道。在调整过程中,插销121与车缝线115的抵接也可限制锚接带112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后端的长度。中间端部112B可折迭以定义有二个织带段S,且该二织带段S穿设于锁定件116。穿设于锁定件116之中间端部112B可定义有一封闭的环套122,而该环套122可伸出于座椅壳体102的一前端开口 124。在一实施例中,前端开口 124设于座椅壳体102的前端区域,一中央纵轴X由座椅壳体102之前端延伸至座椅壳体102之后端,而前端开口 124可对齐于该中央纵轴X。然而,前端开口 124亦可设于座椅壳体102上的其它位置。环套122组接于座椅壳102的外侧,且可藉由操作环套122来调整锚接带112伸出于座椅壳102外侧的长度。环套122上可设有一握持部126,该握持部126可防止环套122滑入座椅壳体102的内部而导致环套122脱离锁定件116的情形发生,握持部126也可帮助握持及操作环套122来调整锚接带112。在一实施例中,握持部126可为环、圈或其它类似组件。共同参阅第I图及第2图,第3图为绘示锁定件116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锁定件116可稳固地设置于靠近座椅壳体102的前端开口 124处。锁定件116可包含有一底座130、一致动臂132、及一弹簧134,底座130固接于座椅壳体102,致动臂132枢接于底座130,弹簧134连接于致动臂132。该中间端部112B的该二织带段S可于底座130及致动臂132之间穿设于锁定件116。弹簧134可施予弹力于致动臂132而使得致动臂132转动至一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时,齿部132A可夹紧一部份的该二织带段S,被夹紧的该部份织带段于致动臂132与底座130之间相互迭合。致动臂132也可相对于底座130转动以使得齿部132A脱离锚接带112的中间端部112B,从而可透过锁定件116的活动以调整中间端部112B。当锁定件116处于释锁状态时,可调整锚接带112以增加任一末端部112A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后端的长度,以及增加中间端部112B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前端的长度。当儿童座椅100安装于汽车座椅时,透过转动驱动臂132可将锁定件116切换为释锁状态,且可调整锚接带112以便增加末端部112A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后端的长度。当末端部112A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后端的长度增长后,可帮助固定件114与汽车座椅的锚定结构的连结。一旦固定件114适当地连接于锚定结构,可拉动中间端部112B的环套122以便绷紧锚接带112以及让座椅壳体102紧密地抵接于汽车座椅的背靠。接着,透过弹簧134的弹力可将锁定件116切换为一锁定状态,以便夹紧及锁定锚接带112于座椅壳体102。藉此,儿童座椅100可稳固地维持于汽车座椅上。为了将儿童座椅100由汽车座椅拆卸下来,可手动将锁定件116转向至释锁位置以便释放锚接带112以及朝一方拉动座椅壳体102(例如朝向远离汽车座椅背靠的方向)以便增加该二末端部112A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后端的长度。接着,便可将固定件114释锁于汽车座椅的锚定结构,以便将儿童座椅100由汽车座椅拆卸下来。锁定件116除了上述结构之外,亦可采用其它结构。第4图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儿童座椅100的示意图,其中锁定件116未固接于儿童座椅100的座椅壳体102。取而代之的,在此实施例中的锁定件116可移动地组接于锚接带112上,以便锁定件116可选择地沿着该中间端部112B的该二织带段S朝向接近或远离于座椅壳体102的前缘移动。当该二末端部112A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后端的长度需要较长时,可切换锁定件116为释锁状·态且沿着该中间端部112B的该二织带段S调整锁定件116朝向远离座椅壳体102的前端开口 124移动。接着,向外拉动该二末端部112A以增加该二末端部124A分别伸出于座椅壳体102之外的长度。为了绷紧儿童座椅100的连结(例如在固定件114连接于汽车座椅的锚定结构之后),可释锁锁定件116以及沿着该中间端部112B的该二织带段S朝接近座椅壳体102的方向移动锁定件116,使得锁定件116接触于座椅壳体102的前缘。同时,该操作方式可为将环套122由锁定件116往外拉出,使得锚接带112变为绷紧以及让座椅壳体102抵接于汽车座椅的背靠。依据设计上的需求,可改变锁定件116及环套122设于座椅壳体102的位置。第5图及第6图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儿童座椅100的示意图,其中锁定件116及环套122的位置从座椅壳体102的中央纵轴X侧向偏移一段距离。例如,锁定件116及环套122的位置可靠近于座椅壳体102的左前转角或右前转角。如第6图所不,设置于座椅壳体102内部之导引结构118可导引锚接带112穿设于座椅壳体102,使得中间端部112B可朝向座椅壳体102的一前转角移动,而该二末端部112A可朝向座椅壳体102的后端移动。导引结构118可包含有数个导引组件136,例如栓、卷筒、滑轮或其它类似组件,而锚接带112可绕接于导引组件136以让导引组件136导引。第7图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设于座椅壳体102的导引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导引结构可导引锚接带112的织带。该导引结构可包含有一对相互靠近的第一侧壁138,该对第一侧壁138的位置为从中央轴线X侧向偏移一段距离。该导引结构还包含有一对第二侧壁140,该对第二侧壁140与该对第一侧壁138处于中央纵轴X的同一侧且位于该对第一侧壁138的后方。中央轴线X的另一相对侧设有一肋条142,而一对沟槽144对称地设置于中央纵轴X的两侧而且分别靠近于该二后端开口 120。锚接带112的织带可折迭以形成该封闭的环套122,而环套122于座椅壳体102的前转角与锁定件116相组接。该对第一侧壁138之间形成有一狭窄的通道,折迭的织带可于一垂直位置穿设于该对第一侧壁138之间的通道,接着织带分歧为二个织带段且该二织带段分别朝向肋条142以及该对第二侧壁140延伸。其中一个织带段于一垂直位置绕接于肋条142,而另一织带段穿设于该对第二侧壁140之间。接着,在穿设于沟槽144的末端部112A往后端开口 120延伸之前,织带段扭转至一水平位置。如先前所述,锚接带112的该二末端部112A可形成环形结构以便固接于固定件114。固接的插销121也可分别穿设于该二末端部112A的环形结构中,而插销121与车缝线115的接触可限制该二末端部112A伸出于座椅壳体102之外的长度。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安装儿童座椅100大多是由汽车内部的侧边操作,锁定件116以及环套122可配置在靠近座椅壳体102的一转角处(如第5图至第7图所示),如此可方便锁定件116以及环套122的操作。第8图及第9图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的儿童座椅100的示意图,其中锁定件116以及环套122可接近于座椅壳体102的后端。如图所示,锁定件116及环套122的位置可接近于乘坐部104的上表面104A(例如在乘坐部104的凹槽156)。锁定件116及环套122的位置可接近于座椅壳体102的后端,且其位置从中央纵轴X侧向偏移一段距离至座椅壳体102的一侧(例如接近于座椅壳体102的左转角或右转角)。在其它实施例中,锁定件116以及环套122也可设于靠近座椅壳体102的后端以及实际上对齐于中央纵轴X。
如第9图所不,座椅壳体102可设有一导引结构158,而该导引结构158可导引锚接带112绕行于座椅壳体102内。导引结构158可包含有二个导引件162(例如栓),该二导引件162在横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即平行于座椅壳体102的宽部)。如先前所述,锚接带112的中间端部112B可折迭以形成二个相互重迭的织带段S,该二织带段S穿设于锁定件116。其中一织带段S从锁定件116且相对于环套122的位置延伸,且由座椅壳体102的右侧平行于中央纵轴X往座椅壳体102的后端延伸,且伸出于后端开口 120而形成一封闭的末端部112A。另一织带段S亦是从锁定件116且相对于环套122的位置延伸,但自绕接位于座椅壳体102右侧的导引件162后即以平行于座椅壳体102的宽部往座椅壳体102的左侧延伸,接着卷绕在位于座椅壳体102之左侧的另一导引件162,且伸出于后端开口 120而形成另一封闭的末端部112A。锁定件116以及环套122的位置靠近座椅壳体102的后端(如同第8图及第9图所示),特别的是,由于锁定件116以及环套122的位置靠近于固定件114,因此照顾者可容易地操作锁定件116以及环套122以便调整固定件114与座椅壳体102后端之间的距离。第10图绘示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设有约束系统之儿童座椅200的示意图。儿童座椅200可为一儿童坐垫,儿童座椅200设有一塑料制成的座椅壳体202。座椅壳体202可包含有一乘坐部204及一对扶手206。乘坐部204可设有一上表面204A,其可供孩童乘坐,而乘坐部204的底部可定义出一支撑面以使得座椅壳体202可稳定地放置于汽车座椅上。该对扶手206可一体成形于乘坐部204,或是可拆卸地组接于乘坐部204。共同参阅第10图,第11图绘示儿童座椅200的顶部示意图。座椅壳体202的内部设有一容置槽211,该容置槽211靠近于儿童座椅200的后端且于座椅壳体202的底部呈开放状,而约束系统210可收容于该容置槽211内。在一实施例中,约束系统210可与一壳体213相组接,而壳体213可固接于座椅壳体202的容置槽211内。壳体213可帮助约束系统210安装于座椅壳体202。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约束系统可直接组接于座椅壳体202内部的容置槽211中。约束系统210可包含有一锚接带212、二个固定件214、及一锁定件216。锚接带212可由一条织带所制成,而该织带可绕行于壳体213的内部以便定义二个末端部212A、212B以及一封闭的环套212C。该二末端部212A、212B可分别经由壳体213的二个开槽218A、218B伸出于座椅壳体202之外,其中该二开槽218A、218B设置于壳体213的左右两侧且靠近座椅壳体202的后端,而且可分别地连接于该二固定件214。该环套212C可经由壳体213的另一开槽218C伸出于座椅壳体202之外,其中开槽218C与开槽218B位于壳体213的同一侧(右侧)且位于开槽218B的前方。第12图绘示藉由壳体213安装约束系统210的示意图,而第13图绘示约束系统210不藉由壳体213而配置于座椅壳体202的容置槽211的示意图。参阅第12图,织带可折迭以定义出该环套212C以及形成二个织带段SI、S2,该二织带段SI、S2分别穿过开槽218C及锁定件216。环套212C的位置位于锁定件216的其中一侧,而织带段S1、S2位于锁定件216相对的另一侧。织带段S2可绕接于一导引结构220B且接着穿设于开槽218B以形成该末端部212B,反之,织带段SI可横向地绕行,且织带段SI在穿设于开槽218A以形成该末端部212A之前,织带段SI绕接于另一导引结构220A。在一实施例中,导引结构220A、220B可为相互间隔且突出于壳体213的内侧壁之柱体。导引结构220B的位置乃由锁定件216及开槽218B的位置横向偏移一段距离,以便适 度地绷紧织带段S2。参阅第12图及第13图,锁定件216可固接于壳体213,且其结构乃相似于前述的锁定件。该锁定件216包含有一固接于座椅壳体202的底座230、一枢接于底座230的致动臂232、以及一连接于致动臂232的弹簧234。该二织带段S1、S2可于底座230及致动臂232之间穿设于锁定件216。致动臂232可受到弹簧234的弹力而转向一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时,致动臂232可夹紧部份抵接于底座230的织带段SI、S2。致动臂232可连接一按钮236来帮助操作致动臂232,且按钮236的位置处于该二开槽218B、218C之间,使用者可由座椅壳体202的一侧操作该按钮236以促使致动臂232相对于底座230转动,以便释放织带段SI、S2,从而可操作锚接带212以调整该二末端部212A、212B的延伸长度及环套212C。当儿童座椅200安装于汽车座椅时,可压下按钮236以便使锁定件216转为释锁状态,而锚接带212可调整以便增长该二末端部212A、212B伸出于座椅壳体202的后端的长度。一旦固定件214适当地连接于汽车座椅,可拉动环套212C以使得锚接带212紧绷以及使得座椅壳体202紧密地抵靠于汽车座椅的背靠。接着释放按钮236使得锁定件216切换为锁定状态以夹紧及锁定锚接带212。为了将儿童座椅200从汽车座椅上拆下,可压下按钮236使得锁定件216转为释锁状态以便释放锚接带212,而可朝一方向拉动座椅壳体202,使儿童座椅200离汽车座椅的背靠,以增长该二端部212A、212B延伸的长度。接着,可将固定件214从汽车座椅的锚定结构上释锁,以便拆除儿童座椅200。本发明所提供的儿童座椅,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儿童座椅的结构简易,而且内部设置的约束系统操作上也容易,此外,约束系统所使用的锚接带由一织带所制成,因此约束系统的结构较为简易且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的约束系统使得儿童座椅的整体结构简单化(儿童座椅例如为儿童坐垫)。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它组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附图标记儿童座椅100座椅壳体102乘坐部104上表面104A扶手106杯座108
约束系统110锚接带112末端部112A中间端部112B固定件114锁定件116导引结构118后端开口 120环套122前端开口 124握持部126底座130致动臂132齿部132A凹槽156导引结构158导引件162织带段S第一、二侧壁138、140 肋条 142儿童座椅200座椅壳体202乘坐部204上表面204A扶手206约束系统210容置槽211锚接带212末端部212A、212B环套212C壳体 213固定件214锁定件216开槽218A、218B、218C 导引结构 220A、220B底座230致动臂232弹簧234按钮236织带段S1、S权利要求
1.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椅壳体,具有一后端; 一锚接带,由一连续织带所制成,而该锚接带具有二个末端部及设于该二末端部之间的一中间端部,其中该二末端部设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而该二末端部分别连接二个固定件,各固定件可连接于汽车之锚定结构,而该中间端部可折迭以形成二个织带段;以及 一锁定件,可释放地夹住一部份的该二织带段,该中间端部伸出于该锁定件之外以定义有一封闭的环套,而从该座椅壳体的外侧可操作该环套。
2.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对齐于该座椅壳体的一中央纵轴。
3.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的位置处于从该座椅壳体的一中央纵轴侧向偏移一段距离。
4.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的位置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左前转角及右前转角的其中一者。
5.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设有一乘坐部,该乘坐部具有一上表面,而该锁定件位于该上表面且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
6.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还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二侧缘的其中一者。
7.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可稳固地组接于该座椅壳体。
8.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沿着该二织带段远离该座椅壳体。
9.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二织带段分别为一第一织带段及一第二织带段,而该座椅壳体包含有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可导引该第一织带段及该第二织带段由该锁定件朝向该座椅壳体之后端移动。
10.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一中央纵轴从该座椅壳体的前端延伸至该座椅壳体的后端,该第一织带段以平行于该中央纵轴的方向延伸于该座椅壳体的一侧,该第二织带段沿着该座椅壳体的宽部朝向该座椅壳体的另一侧延伸以便远离该第一织带段。
11.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包含有数个栓、数个滚筒、数个滑轮及其它类似组件。
12.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二末端部分别圈绕于该二固定件。
13.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儿童座椅可为一儿童坐垫。
14.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设有一乘坐部,该乘坐部具有一上表面,该座椅壳体的后端设有二个开口,而该二开口位于该上表面的下方,该锚接带位于该该座椅壳体内且位于该上表面之下方,而该二末端部分别经由该二开口伸出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
15.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椅壳体,该座椅壳体的内部为中空,该座椅壳体的内部设有一导弓I结构,该导引结构包含有相靠近且彼此相对的二个侧壁; 一锚接带,由一织带所制成,该锚接带包含有二个末端部以及一中间端部,该中间端部设于该二末端部之间,其中该二末端部设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而该二末端部分别连接二个固定件,该二固定件可连接于汽车之锚定结构,而该织带穿设于该二侧壁之间的一通道,该二侧壁的位置彼此相接近以防止该织带于该通道内扭转;以及一锁定件,可释放地夹住一部份的锚接带,该中间端部从该锁定件向外延伸以定义有一封闭的环套,从该座椅壳体的外侧可操作该环套。
16.要求1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通道实际上小于该织带的宽度。
17.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织带伸出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之前,该织带由一垂直位置扭转至一水平位置。
18.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折迭的中间端部定义有二个织带段,而该锁定件释放地夹住部份的该二织带段。
19.要求1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末端部形成有一环形结构,而一固接于该座椅壳体的插销穿设于该环形结构,而该插销近似水平的设置。
20.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锁定件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左前转角及右前转角的其中一者。
21.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织带维持于该信道内的一垂直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儿童座椅,包括一座椅壳体、一锚接带及一锁定件。锚接带由一连续织带制成。锚接带具有二个末端部、及位于该二末端部之间的一中间端部。该二末端部设于该座椅壳体的后端并分别连接有二个固定件,各固定件可连接于汽车之锚定结构。中间端部则可折迭以形成二个织带段。锁定件可夹住部份该二织带段,且中间端部伸出于锁定件之外以定义出一封闭的环套。座椅壳体的内部还设有导引结构,其具有二侧壁。连续织带通过该二侧壁之间,且该二侧壁彼此相当接近,以阻止织带扭转。
文档编号B60N2/26GK102848940SQ20121022001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柯堤斯·哈尔斯汀, 麦克·吉列特, 莎朗·吉列特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