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234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载运输车,尤指一种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
背景技术
解决钢铁企业内每天产生的几千吨冷态物料(如废钢、板坯、钢锭、热轧卷等)于厂内倒运,且能够实现短距离、大运载量、频繁运输,传统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轨道机车运输,另外一种是普通半挂车运输。轨道机车运输运载量大,但是等待装卸料时间长,厂内轨道运输路线相对固定,线路较少,容易与其它物料运输在调度上发生冲突,运输效率容易受影响,运输的及时性得不到保证。普通半挂车运输机动灵活,不受道路的限制,但是,普通半挂车单车运载量小,需要配置的车辆和人员较多,运输效率低,同时,普通半挂车设计的出发点是针对长途高速运输,对于长时间高负荷短途低速运输,元器件容易发生故障,且装卸物料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车运输量大且装卸方便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包括运输车头、与所述运输车头相铰接的长形车架及安装于所述长形车架底部的多组车轴,其中,所述长形车架由多个普通车架铰接而成,于所述长形车架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于所述长形车架上安放有用以容放物料的框架,由所述框架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至少一支撑脚位于所述长形车架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车轴与所述长形车架之间采用刚性悬挂轴连接。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车轴为主动转向车轴,所述主动转向车轴与所述长形车架之间采用带转向机构的刚性悬挂轴。进一步地,所述带转向机构的刚性悬挂轴包括转向舵、位于所述转向舵一侧的二液压油缸、位于所述转向舵两端的二第一拉杆,其中,每一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部与所述转向舵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长形车架相铰接,每一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舵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车轴的半车轴内侧的第一耳板相铰接。进一步地,与所述主动转向车轴相邻的所述车轴的两侧与所述主动转向车轴的两侧分别经由第二拉杆铰接相连。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于本发明提供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中,所述长形车架由多个所述普通车架铰接而成,所述长形车架能容放的多个所述框架而使运输量大,此外,所述长形车架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框架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至少一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长形车架外侧,当所述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行驶时,所述框架被所述长形车架顶托着一起运行,到达目的地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所述长形车架下降,而使所述框架的所述支撑脚着地,此时,所述长形车架低于所述框架,所述长形车架就可以在所述运输车头的带动下驶离所述框架,装载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所述长形车架下降至低于所述框架,所述长形车架在所述运输车头的带动下向所述框架移动,使所述框架位于所述长形车架的正上方,然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使所述长形车架上升,使所述长形车架顶托所述框架,整个装卸过程不需要另外的辅助吊装设备(如起重设备等)方便快捷。


图I是本发明提供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100 运输车头I 长形车架2 车轴3半轴31框架4支撑脚41带转向机构的刚性悬挂轴5 转向舵51 液压油缸52第一拉杆53 第一耳板54 第二拉杆55 第二耳板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I及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100包括运输车头I、与所述运输车头I相铰接的长形车架2及安装于所述长形车架2底部的多组车轴3,其中,所述长形车架2由多个普通车架(未标示)铰接而成,于所述长形车架2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未图示),于所述长形车架2上安放有用以容放物料的框架4,由所述框架4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至少一支撑脚41位于所述长形车架2的外侧。当所述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100行驶时,所述框架4被所述长形车架2托着一起运行,到达目的地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所述长形车架2下降,而使所述框架4的所述支撑脚41着地,此时,所述长形车架2低于所述框架4,所述长形车架2就可以在所述运输车头I的带动下驶离所述框架4,装载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所述长形车架2下降至低于所述框架4,所述长形车架2在所述运输车头I的带动下向所述框架4移动,使所述框架4位于所述长形车架2的正上方,然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使所述长形车架2上升,使所述长形车架2顶托所述框架4,整个装卸过程不需要另外的辅助吊装设备(如起重设备等)方便快捷。请参阅图I及图2,所述车轴3与所述长形车架2之间采用刚性悬挂轴连接,每一所述车轴3包括二半轴31,至少一所述车轴3为主动转向车轴,所述主动转向车轴与所述长形车架2之间采用带转向机构的刚性悬挂轴5,所述带转向机构的刚性悬挂轴5包括转向舵51、位于所述转向舵51 —侧的二液压油缸52、位于所述转向舵51两端的二第一拉杆53,其中,每一所述液压油缸52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舵51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长形车架2相铰接,每一所述第一拉杆53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舵51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车轴3的半车轴31内侧的第一耳板54相铰接,与所述主动转向车轴相邻的所述车轴3的两侧与所述主动转向车轴的两侧分别经由第二拉杆55相铰接相连,具体地,所述第二拉杆55的一端与设于所述主动转向车轴的半轴31外侧的第二耳板56相铰接,所述第二拉杆55的另一端和与所述主动转向车轴相邻的所述车轴3的半轴31外侧的第二耳板56相铰接。请参阅图I及图2,于本发明提供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100中,所述长形车架2由多个所述普通车架铰接而成,所述长形车架2能容放的多个所述框架4而使运输量大,此夕卜,所述长形车架2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框架4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至少一所述支撑脚41位于所述长形 车架2的外侧,当所述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100行驶时,所述框架4被所述长形车架2顶托着一起运行,到达目的地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所述长形车架
2下降,而使所述框架4的所述支撑脚41着地,此时,所述长形车架2低于所述框架4,所述长形车架2就可以在所述运输车头I的带动下驶离所述框架4,装载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所述长形车架2下降至低于所述框架4,所述长形车架2在所述运输车头I的带动下向所述框架4移动,使所述框架4位于所述长形车架2的正上方,然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使所述长形车架2上升,使所述长形车架2顶托所述框架4,整个装卸过程不需要另外的辅助吊装设备(如起重设备等)方便快捷。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包括运输车头、与所述运输车头相铰接的长形车架及安装于所述长形车架底部的多组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车架由多个普通车架铰接而成,于所述长形车架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于所述长形车架上安放有用以容放物料的框架,由所述框架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至少一支撑脚位于所述长形车架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与所述长形车架之间采用刚性悬挂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车轴为主动转向车轴,所述主动转向车轴与所述长形车架之间采用带转向机构的刚性悬挂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转向机构的刚性悬挂轴包括转向舵、位于所述转向舵一侧的二液压油缸、位于所述转向舵两端的二第一拉杆,其中,每一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部与所述转向舵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长形车架相铰接,每一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舵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车轴的半车轴内侧的第一耳板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主动转向车轴相邻的所述车轴的两侧与所述主动转向车轴的两侧分别经由第二拉杆铰接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包括运输车头、与所述运输车头相铰接的长形车架及安装于所述长形车架底部的多组车轴,其中,所述长形车架由多个普通车架铰接而成,于所述长形车架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于所述长形车架上安放有用以容放物料的框架,由所述框架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至少一支撑脚位于所述长形车架的外侧;当所述重载液力升降运输车行驶时,所述框架被所述长形车架顶托着一起运行,到达目的地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所述长形车架下降,而使所述框架的所述支撑脚着地,此时,所述长形车架低于所述框架,所述长形车架就可以在所述运输车头的带动下驶离所述框架,装载反之,整个装卸过程不需要另外的辅助吊装设备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B60P1/02GK102745243SQ20121024847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张卫东, 彭劲松 申请人:长沙凯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