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381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物流行业大量使用电瓶叉车进行搬运作业,其中德国林德公司生产的L14AP电瓶叉车所占市场份额巨大。该型号叉车依靠蓄电池一电动机为动力,启动性能好,运转平稳,无噪音,零排放,不污染空气,操作简单,又便于维修等优点,深得广大用户的好感。但是,如图I所示,包括平衡螺丝I、加紧槽2、转向支撑轮3,在使用中我们发现该型号叉车的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全部依靠转向支撑轮3车体上面的一个M8的平衡螺丝I来调整叉车的平衡(见图1),在工作量大,路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几乎每周都要通过平衡螺丝来调整叉车的平衡。不但调整频次高,而且平衡螺丝I在调整过程中也极易滑丝或折断现象,一旦平衡螺丝I折断,不得不重新将在原来的位置钻孔扩孔,平衡螺 丝I由M8的需要更换成M10,平衡螺丝I再次折断需要换成M12,但是更换平衡螺丝I的规格不是无限制,当增加到M14的螺丝时,手枪钻已不能钻超过M14的孔了。当在车体上更换位置重新打孔时,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况且可以打孔的位置最多不会超过两处(含原来的位置)。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该型电瓶叉车转向平衡调节问题,否则,将导致叉车的提前报废,这无疑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实现调节该型号电瓶平衡的同时,满足了叉车的使用要求,提高了运行效率,避免提前报废叉车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加紧槽和转向支撑轮,在加紧槽和转向支撑轮之间设置钢环。钢环内径为50毫米,外径为77毫米。钢环厚度为2-14毫米。钢环设置七组,厚度分别为2毫米、4毫米、6毫米、8毫米、10毫米、12毫米、14毫米。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根据事先测量好的叉车左右高度差值,选择合适的钢环厚度,达到调节该型号电瓶平衡的目的,满足了叉车的使用要求,提高了运行效率,避免提前报废叉车的风险。而且本实用新型将叉车支撑轮的压力由一个螺丝面积扩大为一个钢环的面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压强,实现调整叉车平衡的目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优点如下I、叉车作业有效率高设备有效作业率提高到90% ; 2、平衡调节接触面增大,使叉车运行更加平稳,对路面的适应性增强;3、平衡调整及维修周期大大延长;4、减少了平衡维修工作量;[0014]5、避免了叉车提前报废的风险,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图I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 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加紧槽2和转向支撑轮3,在加紧槽2和转向支撑轮3之间设置钢环4。钢环4内径为50毫米,外径为77毫米。钢环4厚度为2-14毫米。本实施例中,钢环4设置七组,厚度分别为2毫米、4毫米、6毫米、8毫米、10毫米、12毫米、14毫米。使用时,将根据事先测量好的叉车左右高度差值,选择合适的钢环厚度。这样,由于将L14AP叉车支撑轮的压力由一个螺丝面积扩大为一个钢环的面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压强,实现调整叉车平衡的目标。针对旧设备改造时,将根据事先测量好的叉车左右高度差值,选择合适的钢环厚度;清除原支撑平衡调整螺丝;支起L14AP叉车车体,松开支撑轮加紧槽螺丝,取下支撑总成;在支撑总成转动面上放置已选好的钢环(居中放置),然后将放置了钢环的支撑总成重新植入支撑轮加紧槽的内部,旋紧加紧槽螺丝;将车体放下,启动叉车,对叉车进行急转弯试验,如转向支撑轮卡死或转动不自如,需重新安装支撑轮总成,直到试车时转向自如为止。
权利要求1.一种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紧槽和转向支撑轮,在加紧槽和转向支撑轮之间设置钢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环内径为50晕米,外径为77晕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环厚度为2-1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环设置七组,厚度分别为2毫米、4毫米、6毫米、8毫米、10毫米、12毫米、14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电瓶叉车转向支撑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加紧槽和转向支撑轮,在加紧槽和转向支撑轮之间设置钢环;钢环内径为50毫米,外径为77毫米;钢环厚度为2-14毫米;钢环设置七组,厚度分别为2毫米、4毫米、6毫米、8毫米、10毫米、12毫米、14毫米。本实用新型将叉车支撑轮的压力由一个螺丝面积扩大为一个钢环的面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压强,实现调整叉车平衡的目标。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避免提前报废叉车的风险。
文档编号B60S9/04GK202686472SQ2012202515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苏克农, 林敏 , 许国斌, 林凡, 杨喜定, 史保旗, 李真锋 申请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