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477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悬架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悬架座。
背景技术
汽车中的车桥通过悬架座与纵梁前端相连接,两端安装汽车车轮,悬架是车桥与纵梁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纵梁之间的力和扭矩,并且缓冲因路面不平而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保证汽车顺利行驶,而悬架座则是固定悬架和车桥的固定装置,通常成“U”形,悬架座的两个对应侧板上有两个悬架安装孔,后桥悬架轴两端穿过悬架安装孔与悬架座连接在一起;通常悬架座只是简单的卡在后纵梁连接板前段处,由于车子运行的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载荷以及车轮轴向和径向跳动的破坏,因此该种悬架座受到车轮轴向和径向跳动载荷时,会因自身强度不足而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影响整个车体的性能。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63672U,授权公告日2011年6月15日,公开了一种右后车桥悬架座,它包括横截面成“U”形的本体,本体上设有悬架安装孔,本体包括有主支撑边及设于主支撑边纵梁两侧并与主支撑边连接的侧支撑边,主支撑边的纵向一侧设有朝向主支撑边外部翻折的裙边,侧支撑边位于主支撑边设置裙边的一侧处设有纵向延伸的延伸边,该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承载力强、防止长时间承受载荷发生变形的后右车桥悬架座。其不足之处是该种悬架座虽然自身强度增强了,增强了承受载荷的能力,但是其与车后地板纵梁连接还是简单的卡在后纵梁连接板前段处,受到车轮轴向和径向载荷时整个悬架和悬架座仍然会与车后地板之间产生位移产生破坏,影响整个车体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悬架座其自身强度不够,受到车轮轴向和径向跳动载荷时易变形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效缓解车轮轴向和径向跳动对后桥悬架座破坏从而减小安全隐患的悬架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悬架座,包括横截面成“U”形的悬架座本体,所述悬架座本体的两个侧板上设有对应的两个悬架安装孔,所述悬架座本体的外侧面连接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另一端与汽车后纵梁连接板固定连接。加强支架把悬架座本体和汽车后纵梁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从而把悬架座受到的轴向和径向跳动载荷分解到后纵梁连接板上,有效地缓解了车轮轴向和径向跳动对悬架座的破坏。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支架由固定面、连接面和加强面连接成一个三棱锥状的整体结构。三棱锥结构自身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特殊的布置位置对整个系统侧碰系数都有很大的改善。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悬架座本体的一侧板外侧连接在一起,其上设有与悬架安装孔对应的悬架固定孔。悬架轴穿过悬架固定孔和悬架安装孔使其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其悬架轴上的力直接传到加强支架上,减小了连接面与悬架座本体侧面之间的作用力,有效的防止加强支架和悬架座侧面之间相互运动、错位而导致悬架座本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加强面的两边分别与固定面和连接面连接成一体,加强面的另一边设有向外翻折的裙边。加强面把另外两个面固定在一起,增强了连接面横向抗载荷的能力,外翻裙边增强了连接面纵向抗载荷的能力。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面上设有支架固定孔,固定面通过支架固定孔与后纵梁连接板固定。固定面有效了增加了额整个悬架座与后纵梁固定板之间的固定面积,有效的把悬架座受到的载荷通过固定面转移到后纵梁固定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面与连接面、固定面与加强面的连接处设有圆倒角,所述连接面与加强面的连接处是一个圆弧面。圆倒角能减小面和面连接部位的应力,同时增加这个加强支架的强度,由于加强面承受连接面横向与纵向的载荷,因此其与连接面的连接处一个圆弧面,能最大程度的增加其强度减小连接处的应力。·[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有效的缓解车轮轴向和径向跳动对后桥悬架座破坏从而减小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悬架座本体I加强支架2后纵梁连接板3悬架安装孔4悬架固定孔5支架固定孔6固定面7连接面8加强面9裙边10圆弧面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不的一种悬架座,包括横截面成“U”形的悬架座本体I,悬架座本体的两个侧板上设有对应的两个悬架安装孔4,悬架座本体的外侧面连接有加强支架2,加强支架另一端与汽车后纵梁连接板3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加强支架2由固定面7、连接面8和加强面9连接成一个三棱锥状的整体结构,连接面8与悬架座本体I的一侧板外侧面连接在一起,其上设有与悬架安装孔4对应的悬架固定孔5,悬架轴穿过悬架固定孔和悬架安装孔使其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悬架上的载荷通过悬架轴传递到悬架座本体和加强支架上,在通过加强支架传递到汽车后纵梁连接板上;加强面9的两边分别与固定面7和连接面8连接成一体,另一边设有向外翻折的裙边10,裙边能增强加强面的强度;固定面上设有支架固定孔6,固定面7通过支架固定孔与后纵梁连接板3固定,固定面把加强支架受到的载荷传递到后纵梁连接板上,从而分担悬架座上的载荷;固定面7与连接面8、固定面7与加强面9之间相互垂直且连接处设有圆角,所述连接面与加强面的连接处是一个圆弧面11,圆倒角和圆弧面这两种连接方式都是为了增强整个加强支架的强度。该种悬架座的使用方法如下悬架轴两端穿过悬架座本体上的悬架安装孔和加强支架上的悬架固定孔,从而把悬架座本体和加强支架连接成一体,而加强支架固定面又与车后梁连接板固定在一起,因此整个悬架机构都与车后纵梁连接板固定在一起,车子在开动过程中,后桥的载荷通过悬架轴传递到悬架座本体和加强支架连接面上,加强支架连接面又把轴向和径向的载荷通过加强板和固定板传递到车后纵梁连接板上,车后纵梁连接板具有很强的抗载荷能力,整个过程中悬架座本体和加强支架起到了良好的传递载荷的作用,因此其本身并没有受到载荷的冲击作用,同时由于加强支架的加强作用,整个悬架座本身抗击载荷的能 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足够承受载荷,有效的防止悬架座变形损坏,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有效的缓解车轮轴向和径向跳动对后桥悬架座破坏从而减小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悬架座,包括横截面成“U”形的悬架座本体(1),所述悬架座本体的两个侧板上设有对应的两个悬架安装孔(4),其特征是,所述悬架座本体的外侧面连接有加强支架(2),所述加强支架另一端与汽车后纵梁连接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悬架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强支架(2)由固定面(7)、连接面(8)和加强面(9)连接成一个三棱锥状的整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架座,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面(8)与所述悬架座本体(O的一侧板外侧面连接在一起,其上设有与悬架安装孔(4)对应的悬架固定孔(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架座,其特征是,所述加强面(9)的两边分别与固定面(7 )和连接面(8 )连接成一体,另一边设有向外翻折的裙边(10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架座,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面上设有支架固定孔(6),固定面(7)通过支架固定孔与后纵梁连接板(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悬架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面(7)与连接面(8)、固定面(7)与加强面(9)之间相互垂直且连接处设有圆角,所述连接面与加强面的连接处是一个圆弧面(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架座,包括横截面成“U”形的悬架座本体,悬架座本体的两个侧板上设有对应的两个悬架安装孔,后桥悬架轴两端穿过悬架安装孔,悬架座本体的外侧面连接有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另一端与汽车后纵梁连接板固定。加强支架有效了增强悬架座抗载荷的同时又能把载荷传递到车后纵梁连接板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效缓解车轮轴向和径向跳动对后桥悬架座破坏从而减小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B60G15/00GK202685829SQ2012202843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浦传波, 闻培培, 金爱君, 李宏华, 李功赋,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