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支架、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063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支架、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支架,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油管的管支架。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中有大量用于连接发动机及其相关部件的燃油管。为了安全可靠地固定这些燃油管,一般是沿着车架的横梁或纵梁,通过扎带等固定。在无法固定于车架时,利用支架来进行固定。但是,由于燃油管距离跨度比较大,且会发生走向的改变,所以利用单个支架无法满足安装要求。但是使用多个支架又难以使油管走向圆滑,而且容易出现磨损破裂,乃至折断等影响车辆安全性能的现象。同时利用扎带固定的燃油管,在需要拆卸时,必须把捆绑好的扎带全部剪断,重新安装后,又必须使用新的扎带捆绑,不但成本高而且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管路走向圆滑,而且无需用一次性扎带进行捆绑定位,就能够简便快捷地实现管路固定的管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支架,其中,该管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该管支架的安装部、用于对管路进行导向的支架主体部和用于固定所述管路的卡环,所述支架主体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卡环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部上。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为钣金件。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为两个。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部为管件。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部形成有至少一个折弯部,以对所述管路导向。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部上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卡环。优选地,所述卡环为具有开口的卡环,各个所述卡环焊接于所述支架主体部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其中,该供油系统中的燃油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管支架安装到车架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中安装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发动机的供油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管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该管支架的安装部、用于对管路进行导向的支架主体部和用于固定所述管路的卡环,由于所述支架主体部为连续的,所以能够对管路起到可靠稳定的导向作用,使管路走向圆滑。而且用于固定管路的所述卡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部上,所以无需用一次性扎带进行捆绑定位,就能够简便快捷地实现管路的固定。[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支架的主视图(固定有管路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支架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I安装部2支架主体部3卡环4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的一种管支架,其中,该管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该管支架的安装部1、用于对管路4进行导向的支架主体部2和用于固定所述管路4的卡环3,所述支架主体部2连接于所述安装部I,所述卡环3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支架主体部2对管路4进行导向,由于支架主体部2是连续的,所以能够使管路4连续圆滑地沿着所述支架主体部而被固定在所述管支架上。同时,由于利用卡环3对管路4进行固定,而且所述卡环3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部2上,所以能够直接利用该卡环3直接将管路4固定于所述管支架,而无需使用其他部件。另外,该支架主体部2能够采用圆钢等具有一定刚度的材料。该支架主体部能够通过锻造、冲压折弯等各种加工方法按照管路的预定走向预制而成。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管路4能够为各种油管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安装部I为钣金件。该安装部I能够折弯成L形(如图2所示),该安装部I的一端焊接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特别是在发动机系统中,空间非常地紧凑,所以为了避开其他部件,该安装部I也能够折弯成其他各种形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安装部I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安装孔5。该安装孔5设置于所述安装部I的另一端(即焊接有所述支架主体部2的一端的相反端),紧固件通过该安装孔5使所述管支架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安装部I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部I并列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的同一直线段部,以使安装部I的安装面为同一个平面(即被安装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况,能够对应于被安装面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两个安装部I也能够分别连接于不同的直线段部(例如相互垂直的直线段部),所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支架,能够适应走向跨度大等各种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支架主体部2为管件。由于管件不但质量轻,而且没有棱角,不会对管路造成损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支架主体部2形成有至少一个折弯部,以对所述管路导向。该折弯部为弧状折弯部,既能够使管路的走向圆滑以防止发生因管路变形过大而发生管路不通等,而且能够防止由于管支架中存在尖端而对管路造成损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支架主体部2上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卡环3。如图2所示,所示卡环3不仅能够布置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的直线段,也能够布置于折弯部,所以能够对管路进行全面准确地引导,不会产生现有技术那样的支架之间无法引导的现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所述卡环3为具有开口的卡环,各个所述卡环3焊接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上。该卡环3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即使在开口小于管路4直径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将管路4插入到开口中。同时,由于卡环开口小于管路4直径,管路4 一旦进入到卡环中就很难脱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另外,将开口的边缘向外折弯,以使管路4在进入卡环时,不会被开口的尖锐处损伤。或者将开口处打磨平滑,也同样能够起到保护油管不受伤害的目的。而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支架时,既可以先将管路4沿着支架主体部2的走向依次卡入卡环3中,然后将固定有管路4的管支架安装于预定位置之后,在进行管路两端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其中,该供油系统中的燃油管通过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管支架安装到车架上。由于该供油系统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支架,所以能够实现圆滑稳定的固定支撑。而且由于所述管支架是整体式的管支架,只需拆卸管路4两端的接口,和用于安装该管支架的紧固件,就能够将管支架和管路4一起拆卸下来,从而能够进一步地简化供油系统的安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中安装有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动机的供油系统。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支架通过连续的所述支架主体部,所以能够对管路起到可靠稳定的导向作用,使管路4走向圆滑。同时由于管路能够圆滑地进行方向的改变,防止因管路折弯变形过大而发生管路不通等。而且用于固定管路的所述卡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部上,所以无需用一次性扎带进行捆绑定位,而且也能够对管路4和管支架的整体式拆装,所以能够简便快捷地实现管路的固定。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管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该管支架的安装部(I )、用于对管路(4)进行导向的支架主体部(2)和用于固定所述管路(4)的卡环(3),所述支架主体部(2)连接于所述安装部(I),所述卡环(3 )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I)为钣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I)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安装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I)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为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形成有至少一个折弯部,以对所述管路(4)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上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卡环(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为具有开口的卡环,各个所述卡环(3 )焊接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 )上。
9.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油系统中的燃油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支架安装到车架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中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的供油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管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该管支架的安装部(1)、用于对管路(4)进行导向的支架主体部(2)和用于固定所述管路(4)的卡环(3),所述支架主体部(2)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所述卡环(3)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上。由于所述支架主体部(2)为连续的,所以能够对管路(4)起到可靠稳定的导向作用,使管路(4)走向圆滑。而且用于固定管路(4)的所述卡环(3)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部(2)上,所以无需用一次性扎带进行捆绑定位,就能够简便快捷地实现管路(4)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及安装有该系统的车辆。
文档编号B60K15/01GK203020062SQ20122068103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王晓东, 张艳梅, 周新华, 刘福萍, 林梅友, 奚武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