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盖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263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用盖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构成汽车车体或车门等开闭物的面板局部遮蔽的汽车用盖构件。
背景技术
作为将构成汽车车体或车门等开闭物的面板局部遮蔽的汽车用盖构件,例如,如图9及图10所示公开了如下构件:使用门槛保护件3覆盖作为使位于汽车的左右侧车门I下侧的侧梁部免受行驶中的飞石或焦油浙青等损伤的保护板起作用的车门槛板(rockerpanel) 2,并将边缘保护件4固接在门槛保护件3的前端,以堵塞位于车门槛板2与门槛保护件3间的间隙(例如专利文献I)。在边缘保护件4上形成有以与车门I的下端缘Ia抵接的方式弯曲的唇状密封部4a、与车门槛板2密接抵接的抵接片4b及在内侧具有卡定用槽部4d的固接片4c。通过这样,由于边缘保护件4与设于门槛保护件3前端的钩部3a卡合而固接成无法拔出,因此,具有在强制关闭车门时边缘保护件4也不会容易地从门槛保护件3拔出这样的效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 - 113949号公报但是,在现有例(图10)中,边缘保护件4与门槛保护件3的组装是将设于门槛保护件3前端的钩部3a按压嵌合至边缘保护件4的卡定用槽部4d。也就是说,如图10所示的箭头X这样,操作者一边使用手指以规定的间距、大约20mm (毫米)的间距按压,一边以使门槛保护件3的钩部与边缘保护件4的卡定用槽部4d嵌合的方式组装,因此,若是产品的全长很长,此时为1500mm (毫米)左右,则不仅需要长时间作业,还存在操作者的手指疼痛这种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组装时间且减轻操作者负担的汽车用盖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I的汽车用盖构件的发明将构成汽车车体或车门等开闭物的面板(10)局部遮蔽,其特征是,包括:盖主体部(20),该盖主体部(20)呈长条状延伸,其以前端(21)侧与上述面板(10)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安装,并且在该盖主体部的前端(21),以与面板(10)分开的状态形成有朝向面板(10)侧突出的卡定部(23);以及保护构件(30),该保护构件(30)截面呈大致U字形,其从与上述面板(10)侧相反一侧夹持上述盖主体部(20)的前端(21),其大致U字形由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及连接壁(33 )构成,其中,上述第一侧壁(31)包住上述盖主体部(20 )的卡定部(23 )并形成有与卡定部(23 )嵌合的钩部(24),上述第二侧壁(32 )与上述盖主体部(20 )的比前端(21)更靠内侧的正面侧弹性接触,上述连接壁(33)将第一侧壁(31)及第二侧壁(32)连接,在第一侧壁(31)的外侧设置有凸部(40),使得在以使上述保护构件(30)的连接壁(33)朝与第一侧壁(31)及第二侧壁(32)延伸一侧相反侧翘曲的方式使上述保护构件
(30)弯曲时,第一侧壁(31)相对于第二侧壁(32)张开。此外,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是,上述连接壁(33 )朝向外侧呈弓状隆起弯曲。此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是,在上述保护构件(30)的第一侧壁(31)与连接壁(33 )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截面呈大致舌状的第一密封唇(37 ),该第一密封唇(37 )从上述连接部位沿着上述连接壁(33)呈弓状弯曲,并且与上述面板(10)弹性接触而堵塞在上述保护构件(30)与上述面板(10)间形成的间隙。此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是,上述盖主体部(20 )的前端(21)是截面呈L字形的立设面(25)侧端部,上述盖主体部(20)的平坦面(24)与上述面板(10)靠近,并形成有呈大致直角折曲的立设面(25 ),在上述保护构件(30 )的第二侧壁(32 )与连接壁(33 )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截面呈大致舌状的第二密封唇部(39),该第二密封唇部(39)从上述连接部位沿着上述连接壁(33)呈弓状弯曲,并且与上述平坦面(24)的正面侧弹性接触,以覆盖上述平坦面(24)与立设面
(25)间的角部(27)。此外,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是,上述保护构件(30)的第二侧壁(32)以相对于上述连接壁(33)成钝角角度的方式延伸设置。此外,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是,上述面板(10 )是侧梁部,且上述盖主体部(20 )是车门槛板。另外,括弧内的附图标记表示在附图及后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对应要素或对应事项。由于本申请例如是使用车门槛板来覆盖侧梁部这样的、将构成汽车车体或车门等开闭物的面板局部遮蔽的包括盖主体部和保护构件的汽车用盖构件,在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连接壁构成的截面呈大致U字形的保护构件的第一侧壁形成有钩部,保护构件通过包住形成于盖主体部前端的卡定部并使钩部与卡定部嵌合,就可组装到盖主体部,因此,一旦被组装,便不会容易地脱开。此外,由于在保护构件的第一侧壁的外侧设置有凸部,使得当连接壁以朝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延伸一侧相反侧翘曲的方式弯曲时,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张开,因此,能容易地将保护构件组装到盖主体部。即,若以将形成在保护构件的一端部侧的第一侧壁上的钩部的位置与盖主体部的卡定部的位置抵接,而使保护构件的另一端部侧翘曲的方式,例如弯曲90度左右,则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会自动张开,钩部也会张开,因此,之后,通过使保护构件从一端部侧至另一端部侧返回到直线状,保护构件的钩部不仅会从上述张开状态返回原来的关闭状态,而且可与盖主体部的卡定部自动地嵌合。若是这样,则不需要如现有例所示那样在用手指以规定的间距进行按压的同时进行嵌合,能将保护构件连续地组装到盖主体部,因此,可实现组装时间缩短,而且组装操作者的手指不会痛。
特别是,由于连接壁朝向外侧呈弓状隆起弯曲,因此,在使保护构件弯曲时,第一侧壁容易相对于第二侧壁张开。此外,根据本申请,由于在保护构件的第一侧壁与连接壁的连接部位上,设置有从该连接部位沿着连接壁呈弓状弯曲的第一密封唇,并堵塞在保护构件与面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因此,在外观上显得美观,密封性也优异。此外,根据本申请,在盖主体部具有截面呈大致L字形的部位,在保护构件的第二侧壁与连接壁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从该连接部位沿着连接壁呈弓状弯曲的第二密封唇部,以将构成截面呈大致L字形的部位的平坦面与立设面间的角部覆盖,因此,在外观上更显得美观。此外,根据本申请,由于保护构件的第二侧壁以相对于连接壁成钝角角度的方式延伸设置,因此,与第二侧壁相对于连接壁大致垂直地延伸设置的情况相比,在使保护构件弯曲时,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的张开程度变大,而更容易组装。


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的状态的、沿图9的A-A线的首1J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3的B — B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的另一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的另一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的比较例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车辆的外观侧视图。图10是表示安装有现有例的汽车用盖构件的状态的、沿图9的A-A线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侧车门1a 下端缘2车门槛板3门槛保护件3a 钩部4 边缘保护件4a 唇状密封部4b 抵接片4c 固接片4d 卡定用槽部10 面板11 支承构件12、13挡风雨条
20盖主体部21前端22后端23卡定部24平坦面25立设面26下设面27角部30保护构件31第一侧壁32第二侧壁33连接壁34钩部35槽37第一密封唇39第二密封唇40凸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进行说明。图1表示安装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的状态,图2是将上述汽车用盖构件放大表示的剖视图。此夕卜,在图4中,实线是表示组装时的变形形状的、沿图3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虚线是表示变形前的形状的图。对与现有例所示的构件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盖构件是将构成汽车车体或车门等开闭物的面板局部遮蔽的构件,其包括盖主体部20和保护构件30。在此,示出了将构成汽车车体或车门等开闭物的面板10作为汽车的左右侧车门I下侧的侧梁部而应用于将其遮蔽的车门槛板的例子,将车门槛板作为盖主体部20并将保护构件30组装至该盖主体部20,来形成汽车用盖构件。盖主体部20具有形成有平坦面24和立设面25的截面呈大致L字形的部位,其中,上述平坦面24在汽车的前后方向上呈长条状延伸并大致水平地与面板10靠近,上述立设面25以从平坦面24的面板10侧呈大致直角地立起的方式折曲,作为前端21侧的立设面25经由支承构件11或是未图示的夹子、螺栓等固定构件,以与面板10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安装。此外,盖主体部20的后端22侧为以从平坦面24呈大致直角地下降的方式折曲的下设面26,设于车门I的下端缘Ia内侧的挡风雨条12和连接平坦面24与下设面26的角部27弹性接触。另外,在车门I的车内侧也设有挡风雨条13,在车门I关闭时,该挡风雨条13与面板10弹性接触,以对车内车外进行密封。此外,在盖主体部20的前端21,以与面板10分开的状态形成有朝向面板10侧、SP背面侧(车内侧)突出 的卡定部23。卡定部23相对于作为盖主体部20前端21侧的立设面25的延伸方向呈大致直角地突出。
作为盖主体部20的材质,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树脂制的盖主体部20。保护构件30在使用挤压成型品组装时为在汽车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其包括:截面呈大致U字形的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及连接壁33,该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及连接壁33从与面板10侧相反一侧、即正面侧(车外侧)夹持盖主体部20的前端21 ;第一密封唇37,该第一密封唇37设置在第一侧壁31与连接壁33的连接部位上;以及第二密封唇39,该第二密封唇39设置在第二侧壁32与连接壁33的连接部位上。如图4的虚线所示,第一侧壁31在变形前的状态、即组装前的状态下,沿相对于连接壁33的延伸方向L成大致90度的方向m延伸,在组装时朝向面板10—侧延伸。此外,第一侧壁31的前端以朝向内侧、即第二侧壁32侧弯曲的方式折曲,而形成钩部34,从而在将保护构件30组装于盖主体部20时,钩部34以从正面侧(车外侧)包住盖主体部20的卡定部23,并将卡定部23收纳在槽35中的方式与上述卡定部23嵌合。此外,在第一侧壁31的外侧、即与第二侧壁32侧相反一侧,设置有凸部40。凸部40是截面呈大致三角形的凸起,并设置成不与第一密封唇37抵接。通过设置凸部40来提高第一侧壁31的刚性并使第一侧壁31的截面上的重心朝外侧移动,在如图3所示以使保护构件30的连接壁33朝与第一侧壁31及第二侧壁32延伸的一侧相反侧翘曲的方式使保护构件30弯曲时,如图4的实线所示,可使第一侧壁31相对于第二侧壁32张得很开。如图4的虚线所示,第二侧壁32在变形前的状态、即组装前的状态下,沿相对于连接壁33的延伸方向L成钝角的角度Θ的方向η延伸,一旦组装到盖主体部20,则如图2所示,第二侧壁32便与盖主体部20的比前端21更靠内侧的正面侧弹性接触。第二侧壁32的长度比第一侧壁31的长度短,第二侧壁32的厚度比第一侧壁31的根部的厚度薄。连接壁33用于将第一侧壁31与第二侧壁32连接,其朝向正面侧(车外侧)呈弓状隆起弯曲。如图4的虚线所示,第一密封唇37在变形前的状态、即组装前的状态下,呈朝向前端部前端变细的截面呈大致舌状,并设置成在第一侧壁31与连接壁33的连接部位上从其连接部位沿着连接壁33朝向正面侧(车外侧)呈弓状弯曲。此外,若将第一密封唇37组装到盖主体部20,则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唇37与面板10弹性接触而堵塞保护构件30与面板10间形成的间隙,以在外观上显得美观,并且也能发挥防止水从保护构件30与面板10间进入的密封功能。第一密封唇37的长度与连接壁33的长度相等。如图4的虚线所示,第二密封唇39在变形前的状态、即组装前的状态下,呈朝向前端部前端变细的截面呈大致舌状,并设置成在第二侧壁32与连接壁33的连接部位上从其连接部位沿着连接壁33朝向正面侧(车外侧)呈弓状弯曲。此外,若将第二密封唇37组装到盖主体部20,则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唇37与盖主体部20的平坦面24的正面侧弹性接触而覆盖平坦面24与立设面25间的角部27,以在外观上显得美观,并且能使保护构件30与盖主体部20的组装更稳定。第二密封唇39的长度与连接壁33的长度相等。作为保护构件30的材质,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橡胶这样的弹性体的固体材料。在将保护构件30组 装到盖主体部20时,如图3所示,在呈长条状延伸的保护构件30的一端部侧,将形成于保护构件30的第一侧壁31的钩部34的位置与盖主体部20的卡定部23的位置抵接,例如用操作者的右手加以限制,接着用操作者的左手将保护构件30的另一端部侧以翘曲90度左右的方式弯曲。藉此,如图4的实线所示,第一侧壁31相对于第二侧壁32自动张开,并使钩部也张开。此时,不仅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一密封唇37、第二密封唇39也稍许张开。接着,若操作者用右手限制保护构件30的一端部侧,并使左手相对于保护构件30的弯曲的另一端部侧朝前侧滑动而使保护构件30返回到直线状,则保护构件30的钩部34便会在从张开状态返回至原来的关闭状态的同时与盖主体部20的卡定部23自动嵌合。此时,由于保护构件30的钩部34以从外侧包住形成于盖主体部20前端21的卡定部23的方式嵌合,因此保护构件30 —旦被组装到盖主体部20上便不会容易地脱开。若是这样,则不需要如现有例所示那样操作者在用手指以规定间距进行按压的同时进行嵌合,能将保护构件30连续地组装到盖主体部20,因此,可实现组装时间缩短,而且组装操作者的手指也不会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二侧壁32的延伸方向η相对于连接壁33的延伸方向L成钝角的角度Θ,在将保护构件30弯曲时,第二侧壁32也更容易张开,但即便使第二侧壁32的延伸方向η相对于连接壁33的延伸方向L成大约90度,也能容易地进行组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构件30由设有凸部40的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连接壁33、第一密封唇37、第二密封唇39构成,但也可如图5及图6所示,不设置第二密封唇39或第一密封唇37,或是如图7所示,不设置第一密封唇37及第二密封唇39两者。特别是,在如图5及图7所示没有设置第二密封唇39的情况下,盖主体部20的结构也不需要设置由平坦面24和立设面25构成的、截面呈大致L字形的部位,只要能将保护构件30组装到盖主体部20的前端21即可。另外,如图8所示,虽然也可想到在第一侧壁31的外侧不设置凸部40、或是在该形状下由可提高刚性的材质来形成第一侧壁31的外侧,但由于在将保护构件30以翘曲的方式弯曲时,第一侧壁31不会张开,或者是即便张开,张开程度也很小,因此,不甚理想。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构成汽车车体或车门等开闭物的面板10作为位于汽车的左右侧车门I下侧的侧梁部、应用于将其遮蔽的车门槛板的例子,但只要是将汽车的面板局部覆盖的由盖主体部20和保护构件30构成的构件,就可以适用。因此,也可以由盖主体部20来构成如现有例所示那样将车门槛板局部覆盖的槛板保护件,并将保护构件30组装至盖主体部20,此外,也可以应用于使用由盖主体部20和保护构件30构成的汽车用盖构件,来将汽车的支柱部等车体侧、作为汽车的开闭物的车门面板或发动机盖或天窗面 板(sunroof panel)等局部遮蔽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用盖构件,将构成汽车车体或车门等开闭物的面板局部遮蔽,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主体部,该盖主体部呈长条状延伸,其以前端侧与所述面板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安装,并且在该盖主体部的前端,以与面板分开的状态形成有朝向面板侧突出的卡定部;以及 保护构件,该保护构件截面呈大致U字形,且从与所述面板侧相反一侧夹持所述盖主体部的前端,该保护构件的大致U字形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连接壁构成,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包住所述盖主体部的卡定部并形成有与卡定部嵌合的钩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盖主体部的比前端更靠内侧的正面侧弹性接触,所述连接壁将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连接, 在第一侧壁的外侧设置有凸部,使得在以使所述保护构件的连接壁朝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延伸一侧相反侧翘曲的方式使所述保护构件弯曲时,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张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朝向外侧呈弓状隆起弯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盖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构件的第一侧壁与连接壁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截面呈大致舌状的第一密封唇,该第一密封唇从该连接部位沿着所述连接壁呈弓状弯曲,并且与所述面板弹性接触而堵塞在所述保护构件与所述面板间形成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盖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构件的第一侧壁与连接壁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截面呈大致舌状的第一密封唇,该第一密封唇从该连接部位沿着所述连接壁呈弓状弯曲,并且与所述面板弹性接触而堵塞在所述保护构件与所述面板间形成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盖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主体部的前端是截面呈大致L字形的立设面侧端部,所述盖主体部的平坦面与所述面板靠近,并形成有呈大致直角折曲的立设面, 在所述保护构件的第二侧壁与连接壁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截面呈舌状的第二密封唇部,该第二密封唇部从该连接部位沿所述连接壁呈弓状弯曲,并且与所述平坦面的正面侧弹性接触,以覆盖所述平坦面与立设面间的角部。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的第二侧壁以相对于所述连接壁成钝角角度的方式延伸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是侧梁部,且所述盖主体部是车门槛板。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用盖构件,能缩短组装时间并减轻操作者负担。所述汽车用盖构件包括盖主体部(20),其呈长条状延伸,并以前端(21)侧与汽车的面板(10)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安装,且在前端(21)以与面板(10)分开的状态形成有朝向面板(10)侧突出的卡定部(23);以及保护构件(30),其为从与面板(10)相反一侧夹持盖主体部(20)的前端(21)的截面呈大致U字形,并由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及连接壁(30)构成,其中,第一侧壁包住卡定部(23)并形成有与卡定部(23)嵌合的钩部(34),第二侧壁与盖主体部(20)的比前端更靠内侧的正面侧弹性接触,连接壁将两个侧壁(31、32)连接,在第一侧壁(31)的外侧设置凸部(40),使得在以使连接壁(33)朝与两个侧壁(31、32)延伸一侧相反侧翘曲的方式使保护构件(30)弯曲时,使第一侧壁(31)相对于第二侧壁(32)张开。
文档编号B60J10/08GK103213481SQ2013100078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
发明者桑原宏和 申请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