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551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杠,包括一个沿汽车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梁,在横梁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沿汽车纵向布置的吸能盒,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沿车体纵向延伸的连接柱,该连接柱的一端插入到吸能盒中后与吸能盒形成滑动配合,连接柱插入到吸能盒中的一端的端部,与吸能盒相对的盒壁面之间留有缓冲的间距,沿着连接柱的轴向布置有盲孔,一个支撑弹簧的一端插入到盲孔中,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吸能盒的盒壁面连接。本发明可在碰撞之后吸收震动冲击能量,以减小对人和车的伤害。
【专利说明】保险杠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体上的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保险杠。

【背景技术】
[0002]保险杠缓冲器在汽车中符合标准地安装在前端侧和尾部侧,以便吸收较小的碰撞过程的碰撞能量,从而尽可能地不损害汽车的本身的支承结构。保险杠缓冲器通常由横梁构成,其在装入碰撞吸能盒的情况下可横向于汽车框架的纵梁固定。横梁用于将由冲击引起的能量导入到碰撞吸能盒中,在那里将碰撞能量转变成变形。
[0003]已知各种不同构造的保险杠缓冲器。通过US6,349,521B1,具有刚性的、构造成空心梁的横梁的保险杠缓冲器属于现有技术。横梁的横截面沿它的长度而变化,以便赋予它承受适当载荷的和高的能量吸收能力。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保险杠,以便在碰撞之后吸收震动冲击能量。
[0005]保险杠,包括一个沿汽车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梁,在横梁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沿汽车纵向布置的吸能盒,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沿车体纵向延伸的连接柱,该连接柱的一端插入到吸能盒中后与吸能盒形成滑动配合,连接柱插入到吸能盒中的一端的端部,与吸能盒相对的盒壁面之间留有缓冲的间距,沿着连接柱的轴向布置有盲孔,一个支撑弹簧的一端插入到盲孔中,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吸能盒的盒壁面连接。
[0006]所述横梁的横截面构造成U型或者口字形。
[0007]所述横梁面向车体的一面设有增强型材,该增强型材呈T型,且沿着车体的纵向方向延伸。
[0008]采用了上述方案,当车体的正面或侧面受到冲击时,横梁受力后传递到连接柱,连接柱传递给支撑弹簧。如果冲击力小,则直接由支撑弹簧所吸收并存储,不会对车体造成影响。如果冲击力过大,侧支撑弹簧将大部分冲击力吸收存储起来,小部分的冲击力则由吸能盒向车体上的纵梁传递,由于大部分的冲击力被支撑弹簧所吸收,因此,小部分的冲击力对车体的纵梁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本发明通过连接柱、支撑弹簧以及吸能盒的作用,均可以降低冲击力对车或者人造成的伤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沿图1中A— A线的剖面图;
[0011]I为横梁,2为吸能盒,3为连接柱,4为支撑弹簧,5为增强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保险杠,包括一个沿汽车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梁1,在横梁I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沿汽车纵向布置的吸能盒2。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沿车体纵向延伸的连接柱3,该连接柱3的一端插入到吸能盒中后与吸能盒形成滑动配合,连接柱插入到吸能盒中的一端的端部,与吸能盒相对的盒壁面之间留有缓冲的间距。沿着连接柱3的轴向布置有盲孔,一个支撑弹簧4的一端插入到盲孔中,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吸能盒的盒壁面连接。所述横梁I的横截面构造成U型或者口字形。所述横梁面向车体的一面设有增强型材5,该增强型材呈T型,且沿着车体的纵向方向延伸。
【权利要求】
1.保险杠,包括一个沿汽车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梁,在横梁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沿汽车纵向布置的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沿车体纵向延伸的连接柱,该连接柱的一端插入到吸能盒中后与吸能盒形成滑动配合,连接柱插入到吸能盒中的一端的端部,与吸能盒相对的盒壁面之间留有缓冲的间距,沿着连接柱的轴向布置有盲孔,一个支撑弹簧的一端插入到盲孔中,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吸能盒的盒壁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横截面构造成U型或者口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面向车体的一面设有增强型材,该增强型材呈T型,且沿着车体的纵向方向延伸。
【文档编号】B60R19/18GK104249688SQ201310272977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陈银峰 申请人:常州市添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