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841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轮,包括轮辋,轮辋的一端面制有外翻的挡边,轮辋上开有充气孔,轮辋中连接有轮辐,其特征是:在轮辋的另一端套有第一圈体,在第一圈体外端面的轮辋上制有周向的第一槽体,在第一槽体中嵌有防止第一圈体脱出的第二圈体,在轮辋与第一圈体之间的轮辋上制有环形的第二槽体,第二槽体中安装有第三圈体。本发明一种汽车车轮,气密性好、安装效率高、不易损坏。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车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轮。
【背景技术】
[0002]外胎可内用的轮胎是利用轮胎内壁和胎圈的气密层保证轮胎与轮辋间良好的气密性,外胎兼起内胎的作用,此种轮胎对车轮的要求尺寸更加准确,安装后必须保持良好的气密性。但在使用中的车轮大多为整体式的,在安装时需要熟练的工人用撬杠撬,才能安装进去,不但劳动强大大、装配效率低,而且容易轮胎损坏、轮辋变形,影响密封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密性好、安装效率高、不易损坏的汽车车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汽车车轮,包括轮辋,轮辋的一端面制有外翻的挡边,轮辋上开有充气孔,轮辋中连接有轮辐,其特征是在轮辋的另一端套有第一圈体,在第一圈体外端面的轮辋上制有周向的第一槽体,在第一槽体中嵌有防止第一圈体脱出的第二圈体,在轮辋与第一圈体之间的轮辋上制有环形的第二槽体,第二槽体中安装有第三圈体。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07]本发明在轮胎装配时,只要将先将第三圈体装入第二槽体中,轮胎套入轮辋中再套上第一圈体和在第一槽体中嵌入第二圈体即可,其气密性好、安装效率高、不易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车轮的主视图;
[0009]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10]图3是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1]图中标记为:1、轮辋;2、挡边;3、充气孔;4、轮福;5、第一圈体;6、第一槽体;7、第
二圈体;8、第二槽体;9、第三圈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车轮,包括由桶形的轮辋1,轮辋的一端面制有外翻的挡边2,轮辋I上开有充气孔3,轮辋I中连接有轮辐4,在轮辋I的另一端套有第一圈体5,在第一圈体5外端面的轮辋I上制有周向的第一槽体6,在第一槽体6中嵌有防止第一圈体脱出的第二圈体7如图4所示,在轮辋I与第一圈体5之间的轮辋I上制有环形的第二槽体8,第二槽体8中安装有第三圈体9。
[0014]本发明在轮胎装配时,只要将先将第三圈体装入第二槽体中,轮胎套入轮辋中再套上第一圈体和在第一槽体中嵌入第二圈体即可,其气密性好、安装效率高、不易损坏。
[0015]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车轮,包括轮辋,轮辋的一端面制有外翻的挡边,轮辋上开有充气孔,轮辋中连接有轮辐,其特征是:在轮辋的另一端套有第一圈体,在第一圈体外端面的轮辋上制有周向的第一槽体,在第一槽体中嵌有防止第一圈体脱出的第二圈体,在轮辋与第一圈体之间的轮辋上制有环形的第二槽体,第二槽体中安装有第三圈体。
【文档编号】B60B25/04GK103568706SQ20131054127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朱家艳 申请人: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