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门框的方法

文档序号:386886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制造门框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门框的方法,所述门框包括位于车辆内侧且具有一封闭的横截面形状的管状部分、位于车辆外侧的设计部分以及连接管状部分和设计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框体,该框体通过对一金属板辊轧成形而具有均匀横截面,且该框体包括管状部分、设计部分以及连接部分;且通过朝向车辆内侧对管状部分截面挤压变形来改变管状部分的宽度。
【专利说明】女横截面的形状,而通过辊轧成形形成其宽
2646中,为了增强车辆门框的侧框(后侧框-内板结合并形成包括管状部分的形状。该I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且将该侧框的横截3量而逐渐改变。
2646中披露的门框关于管状部分横截面的白外板和内板的结合构造而成,因而存在一成形的管状部分的门框组件数量要多。此戸披露的门框中,需要考虑到其外板和内板
I供一种制造车辆门框的方法,其使得在确X得平衡成为可能。
1框的方法,所述门框包括位于车辆内侧且[0009]在管状部分截面上的管状部分宽度改变之前,有利地,一对平面部分在管状部分的第二个截面相互固定,在该第二个截面中其宽度基本上不变。在所述管状部分的宽度在其宽度已经改变的所述管状部分截面上改变之后,所述一对平面部分相互固定。
[0010]当改变管状部分的宽度时,在一可动模具插入该管状部分后,有利地,该可动模具滑动地移动以向车辆内侧挤压管状部分使其进入一支撑模具。
[0011]在框体完成后,有利地,与所述框体形成设计部分的第二个框体固定于连接部分。
[0012]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门框的方法,通过辊轧成形形成具有均匀横截面的框体,接着通过朝向车辆内侧对管状部分的局部进行挤压变形改变管状部分的宽度(所述管状部分包含于框体内且具有闭合的横截面形状),使其能够从单一部件中形成框体、由此减少了门框的组件数量并且在强度水平和确定形状的灵活性水平之间取得平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本发明将会根据附图详细论述如下,其中:
[0014]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门(侧门)的侧立面视图。
[0015]图2为沿图1所示的11-11线的门框的后侧框的横截面视图。
[0016]图3为沿图1所示的111-111线的门框的后侧框的横截面视图。
[0017]图4为后侧框透视图,其示出了后侧框的制造过程。
[0018]图5为图4所示的制造过程中的后侧框的横截面视图。
[0019]图6为后侧框透视图,其示出了后侧框的制造过程。
[0020]图7为图6所示的制造过程中的后侧框的横截面视图。
[0021]图8为后侧框透视图,其示出了后侧框的制造过程。
[0022]图9为图8所示的制造过程中的后侧框的横截面视图。
[0023]图10为对应于图2的视图,其示出根据已知制造方法制成的门框的后侧框。
[0024]图11为对应于图3的视图,其示出根据已知制造方法制成的门框的后侧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所示的机动车的前门(以下简称“门”)10设置有门板11和门框12。该门10被门板11的上边缘和门框12的内周包围的区域形成车窗开口 13。该门10设置有车窗玻璃14,该车窗玻璃在车窗开口 13中上下移动。该门框12设置有上框15、前侧框16和后侧框17。该上框15形成该门10的上边缘,前侧框16从该上框15的前端向下延伸,而该后侧框17从该上框15的后端向下延伸。该后侧框17在门的角落处(参照图1的右上角)与该上框15相连接。在以下的描述中,该门框12邻近(面对)该车窗开口 13的一侧称为内周侦牝而该门框12的与该内周侧的相对侧由此称为外周侧。此外,在门10闭合的状态下,门框12面向车辆内部的一侧称为车辆内侧,而门框12与该车辆内侧的相对侧由此称为车辆外侧。
[0026]图2和图3示出从后侧框17的纵向不同位置截取的后侧框17的横截面形状。图2示出后侧框17的主要部分的总的横截面,而图3示出了门10的腰线(腰身部位)附近(例如:门板11的上边缘附近)的后侧框17的较低部位的横截面。由两个横截面位置中任一个可以看出,该后侧框17包括一个内周侧构件(框体)20和一个外周侧构件(第二框体01。内周侧构件20和外周侧构件21中的每一个都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金属加工而形成。如接下来将要论述的,该内周侧构件20是由辊轧成形和挤压成形相结合而形成。该外周侧构件21由挤压成形而形成。
[0027]该内周侧构件20设置有管状部分25、一对连接部分(平面部分)26和27以及内周侧设计部分28。该管状部分25位于车辆内侧,一对连接部分26和27呈平面形状且从管状部分25朝向车辆外侧延伸且相互平行,而内周侧设计部分28是通过将内周侧连接部分26的车辆外侧末端弯向门框12的内周侧而形成。该内周侧设计部分28的末端(参考图2和图3的左端)朝向车辆内侧向后折叠以形成一内周侧卷边部分29。
[0028]该管状部分25设置有车辆内侧部分253、内周侧部分251外周侧部分(平面部分)250以及车辆外侧部分25(1。该车辆内侧部分253位于车辆内侧。该内周侧部分256和该外周侧部分25^从车辆内侧部分253的两端向车辆外侧延伸。该车辆外侧部分25(1是通过向外周侧弯折内周侧部分256的车辆外侧部分而形成。
[0029]管状部分25具有闭合的横截面形状,其限定了一个中空空间,该中空空间由车辆内侧部分253、内周侧部分251外周侧部分25^以及车辆外侧部分25(1构成,其中车辆内侧部分253与车辆外侧部分25(1相互面对而内周侧部分256和外周侧部分25。相互面对。该车辆外侧部分25(1形成为朝向外周侧延伸至与外周侧部分25(3相接触,以使管状部分25的车辆外侧部分形成为闭合形状。该外周侧部分25(3朝向车辆外侧延伸以形成外周侧连接部分27,而内周侧连接部分26是通过向车辆内侧弯折管状部分25的与车辆外侧部分25(1相连续的一部分而形成。
[0030]该管状部分25设置 有玻璃导向部分(玻璃导槽维持部分)40,其形成为被管状部分25 (车辆外侧部分25(0、连接部分26和内周侧设计部分28所包围的一个凹陷部分。弹性材料制成的玻璃导槽(图中未示出)被保持在玻璃导向部分40。当车窗玻璃进入玻璃导向部分40时,该玻璃导槽具有把车窗玻璃一个边缘的两侧夹在中间的凸出部分,从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有弹性地保持该边缘。
[0031]该外周侧构件21设置有连接部分31、保持突缘32以及外周侧设计部分33。该连接部分31固定于内周侧构件20的连接部分27的外周侧并由此延伸,保持突缘32是通过将连接部分31的车辆内侧末端弯折成横截面基本为V型而形成,而外周侧设计部分33是通过向门框12的外周侧弯折连接部分31的车辆外侧末端而形成。该外周侧设计部分33在其横向方向上的中间点设置有维持突出部34,该维持突出部34朝向车辆内侧突起且面向保持突缘32。另外,该外周侧设计部分33的外周侧末端向后折叠在车辆内侧之上以形成外周侧卷边部分35。
[0032]该外周侧构件21设置有密封条维持部分41,其通过外周侧构件21的连接部分31、保持突缘32以及外周侧设计部分33来限定。密封条(图中未示出)保持在玻璃导向部分40内。该密封条设置有一支架部分,该支架部分与保持突缘32和维持突出部34相配合从而防止脱落,该密封条还设置有一弹性接触部分,其与车体相关的门开口的内边缘相接触。
[0033]该内周侧构件20和外周侧构件21通过焊接相互连接,其中连接部分27和31相互重叠。在这种固定状态下,该内周侧设计部分28和外周侧设计部分33基本上互相齐平以形成后侧框17的设计部分(设计表面一装饰品(汽车内饰;图中未示出),其作为外部构件用来从车辆的外侧来遮盖从内周侧设计部分28延伸至外周侧设计部分33的整个设计部分,且该装饰品固定于后侧框17的设计部分。
[0034]如图1所示,该后侧框17的设计部分在向下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加。这种后侧框17的设计部分的宽度变化是通过使外周侧构21的外周侧设计部分33的宽度逐渐改变达到的。如图2和图3所示,该外周侧设计部分33形成从而使其邻近门板11的较低位置处的横截面宽度比较高位置的宽度更大。在作为压力模制产品的外周侧构件21,可以使外周侧设计部分33的宽度按上述方式逐渐改变。
[0035]此外,在后侧框17中,管状部分25的宽度(其朝向车辆内侧的凸出量)也有改变。图2示出了后侧框17的主要部分的总的横截面,而图3示出了后侧框17的较低部分的横截面,如上所述在门10的腰身部位的附近;图2中示出位置处的后侧框17的横截面比图3示出位置处的横截面具有更大的宽度(朝向车辆内侧的突出量更具体地说,该管状部分25在后侧框17的主要部分的总的横截面上宽度不变,而该管状部分25逐渐改变宽度使得其朝向车辆内侧的凸出量在向下方向在腰身部位附近的后侧框17的部分逐渐增加。如图
4、图6和图8所示的点表示管状部分25的恒定宽度部分和管状部分25的渐变宽度部分之间的界限;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该管状部分25从点0点开始逐渐增加宽度。该管状部分25从点向上宽度不变。腰身部分上的门板11的局部强度通过从到0点逐渐增加管状部分25的宽度从而得到改进。具有以上所示横截面形状的内周侧构件20会通过在后论述的制造方法形成。
[0036]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辊轧成形,该内周侧构件20首先形成为具有均匀横截面形状的框体。在这个初始加工状态,该管状部分25已经形成以对应图2所示的横截面形状,其具有很小的朝向车辆内侧的凸出量。该管状部分25在其从外周侧部分25^起与连接部分27相连续的平面部分设置有一延伸部分30,该延伸部分30朝向车辆外侧突出并超过内周侧设计部分28的位置 。在内周侧构件20已经通过辊轧成形而形成的阶段,在连接部分26和27上以预定的间隔在后侧框17的纵向上进行缝焊接加工(图4至图9中的“31”表示该加工制成的焊点)以将连接部分26和27相互固定。缝焊焊点51的焊接点设置于管状部分25的均匀宽度区域内(该区域位于图4、图6和图8所示的点的上方。至于管状部分25的区域(图4、图6和图8所示的从点到0点的区域)在该区域上进行后续加工的宽度扩宽操作,连接部分26和27在此阶段不通过焊接(诸如此类的加工)相互固定。
[0037]接着,如图6和图7所示,进行范围从点至0点的管状部分25的宽度扩宽操作。在图6和图7中,分别由双点划虚线和实线示出了管状部分25在宽度扩宽操作之前和之后的形状。该操作由挤压成形实现;具体地,一用于加压的可动模具(图中未示出)插入该管状部分25,且该管状部分25通过挤压该可动模具而朝向车辆内侧被挤压变形。一支撑模具(图中未示出),其对应图6至图8中示出的管状部分25的宽度渐变部分的形状,是安装于车辆内侧部分25^内周侧部分256和车辆外侧部分25(1的外部;且通过将该可动模具压到支撑模具而加压形成管状部分25。管状部分25的车辆外侧部分25(1、连接部分26以及内周侧设计部分28被防止变形从而不会被在管状部分25上可动模具的加压操作所影响。
[0038]当管状部分25变形以增加它的宽度时,用可动模具挤压车辆内侧部分253会导致在滑动上述管状部分25的从外周侧部分25^起与连接部分27相连续的平面部分时,车辆内侧部分253的位置朝向车内侧移动。如图6和图7所示,该内周侧部分256朝着车辆内侧延长还伴随着车辆内侧部分253的位移;然而,内周侧部分256的延长部分不是在初始加上述的管状部分25的平面部分的最大滑动1度扩宽操作所要求的。因此,即使在进行子250或者连接部分27的宽度还是不会变3宽度在制造中降至最小以增加产量。完成索作进行的点到0点的范围内,在连接部进行点焊加工(图6至图9中的“32”表示:固定。
6分30而完成,该延伸部分向车辆外侧凸出完成的内周侧部分20设置有管状部分25,±后侧框17的闭合横截面形状;而且,管状划虚线示出在其上进行宽度扩宽操作之前4和外周侧部分250,而且可以看到管状部伏部分25进行加压成型操作变成如图3中彥状部分25可以由单一部件作为内周侧构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形状且其宽度逐渐变化型横截面部分由车辆内侧部分6匕、内周侧部分616以及外周侧部分61。围绕而成,其形成了宽度加宽形状使得I型横截面部分的如图11所示的腰身邻近的一部分朝向车辆内侧凸出且超过图10所示的主框61的V型横截面部分的主要部位的总横截面位置。
[0043]玻璃导槽维持构件62设置有车辆外侧部分623、连接部分621内周侧设计部分620以及内周侧卷边部分62山他们分别对应于车辆外侧部分25(1、连接部分26、内周侧设计部分28以及管状部分25的内周侧卷边部分29。玻璃导槽维持构件62由金属板辊轧成形而形成。
[0044]密封条定位构件63设置有连接部分633、保持突缘636以及维持突出部63(3,他们分别对应于上述门框实施例中的密封条定位构件41的连接部分31、保持突缘32以及维持突出部34。密封条定位构件63由金属板辊轧成形而形成。玻璃导槽维持构件62和密封条定位构件63在后侧框60的纵向上沿后侧框60的整体的横截面形状上均匀的。
[0045]在后侧框60中,主框61的车辆内侧部分6匕、内周侧部分616以及外周侧部分6化形成一 V型的横截面部分,而玻璃导槽维持构件62的车辆外侧部分623覆盖了此V型横截面部分的开口以完成具有闭合横截面形状的后侧框60的管状部分。因此,需要两个构件,例如主框61和玻璃导槽维持构件62,以形成宽度渐变的后侧框60的管状部分,所以后侧框60配置成比根据本发明形成的包括内周侧构件20的后侧框17具有更多的部件数量。此夕卜,在后侧框60中,需要考虑主框61的内周侧部分616和玻璃导槽维持构件62的车辆外侧部分623之间的连接点的形状和连接强度,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形成部分的控制变得比根据本发明的门框的上述实施例更为复杂,在本发明中内周侧构件20由单一构件制成。
[0046]从以上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门框的方法,能够由单一构件制成包括圆柱形构件25的内周侧构件20,从而实现门框部件数量的减少以及在门框12的强度水平和门框12确定形状的灵活性水平之间取得平衡。
[0047]虽然对本发明基于上述阐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此;各种对上述阐明的实施例的修改均有可能。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门框12的后侧框17,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除了门框12的后侧框17的其他部分的生产。另夕卜,虽然上述门框实施例是本发明在机动车前门的应用的一个例子,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除了前门以外的其他门框的生产。
[0048]虽然后侧框17的管状部分25在上述实施例的图4、图6和图8所示的由0点至0点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加,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一种门框,在这种门框中它的对应于管状部分25的管状部分并不具有这种在一个方向上以这样的形式逐渐改变宽度的形状。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一种门框,这种门框具有这种形状:管状部分25从点到0点之前的一点宽度逐渐增加,接着从这个点开始到0点宽度保持不变或者减少,或者具有这种形状:管状部分25从点到0点之前的一点宽度逐渐增加,接着从这个点开始到0点之前的另一点宽度保持不变且随后从该另一个点到0点宽度减少。
[0049]可对此处描述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出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仍属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主张的发明范围之内。这表示本发明涵盖的所有内容都已阐明且不限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门框的方法,所述门框包括位于车辆内侧且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形状的管状部分、位于车辆外侧的设计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管状部分和所述设计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对金属板辊轧成形而形成具有均匀横截面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所述管状部分、所述设计部分以及所述连接部分;以及 通过朝向所述车辆内侧对所述管状部分的截面进行挤压变形来改变所述管状部分的览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门框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部分由一对平面部分形成,所述平面部分从所述管状部分向所述车辆外侧延伸且相互重叠, 其中,当改变所述管状部分的宽度时,所述一对平面部分中的一个向所述车辆内侧滑动使得所述管状部分的宽度增加,以及 其中,当对所述框体进行辊轧成形时,形成有一延伸部分以向所述车辆外侧凸出以与所述一对平面部分中所述一个相连续,其中所述延伸部分的宽度对应于所述一对平面部分中所述一个的滑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门框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状部分的宽度改变后,向所述车辆外侧凸出且超过所述设计部分的所述延伸部分被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门框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管状部分的所述截面上的所述管状部分宽度改变之前,所述一对平面部分在所述管状部分的第二个截面相互固定,在所述第二个截面中所述管状部分的宽度基本上不变,以及 其中在所述管状部分的宽度在其宽度已经改变的所述管状部分所述截面改变之后,所述一对平面部分相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门框的方法,其中,当改变所述管状部分的宽度时,在一可动模具插入所述管状部分后,所述可动模具滑动地移动以向所述车辆内侧挤压所述管状部分进入一支撑模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门框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框体完成后,与所述框体形成所述设计部分的第二个框体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分。
【文档编号】B60J5/04GK103832247SQ201310593682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山田诚, 卷田纯 申请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