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434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制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交通事故率逐年增长,其中将油门踏板误当成制动踏板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新闻屡见不鲜。目前汽车的油门踏板与制动踏板是由一只脚交替操作的,这容易使粗心的司机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制动时,误把油门当刹车,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现有的防误踩系统大多采用电子控制模式,有的结构复杂还含有一些意义不大的元件,不仅成本高,而且反应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能对误踩油门的行为进行紧急制动,确保行车安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包括电路与机械两部分,所述电路包括电源,移动触头,转速表、电动机及开关,电源依次与移动触头、转速表、电动机及开关串联,所述机械部分包括电动机,电动机缠绕一细钢丝绳,所述细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制动踏板的上部相连,制动踏板下半部通过回位弹簧与车身骨架的一处相连,所述的制动踏板的下端与车身骨架的另一处铰接。所述的转速表的指针可与移动触头相连。所述的制动踏板绕其下端与车身骨架铰接处旋转。所述的转速表用于测量油门踏板绕与车身铰接点的转速。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可靠度高;(2)本装置结构精简,传递级数少,反应快,实用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0017]如图广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包括电路与机械两部分,所述电路包括电源1,移动触头2,转速表3、电动机4及开关5,电源I依次与移动触头2、转速表3、电动机4及开关5串联,所述转速表3用于测量油门踏板绕与车身铰接点的转速。所述机械部分包括电动机4,电动机4缠绕一细钢丝绳6,细钢丝绳6再与制动踏板7相连,制动踏板7通过回位弹簧9与车身骨架8 一处相连,另一端与车身骨架8另一处铰接,可绕其旋转。优选地,所述转速表3在转速达到一定值时,转速表3指针与移动触头2相连。正常行驶时,司机不会迅速踩下油门踏板,而是缓慢踩下油门踏板,这时转速表3的指针不会与移动触头2相连,整个电路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进而制动踏板不会起作用。可以通过统计出广大司机朋友在紧急情况下,踩下踏板的最低转速。然后将该最低转速设置为转速表3指针与移动触头2相连的转速。这样,在紧急情况下,误踩油门时,转速表3指针与移动触头2相连,整个电路接通,电动机4转动,带动细钢丝绳6,拉动制动踏板7,起到制动作用,汽车制动后,踏板转速低于该最低转速,转速表3指针与移动触头2分离,电路断开,电动机4停止转动,在回位弹簧9的作用下,制动踏板7恢复原位。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包括电路与机械两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电路包括电源(1),移动触头(2),转速表(3)、电动机(4)及开关(5),电源(I)依次与移动触头(2)、转速表(3)、电动机(4)及开关(5)串联,所述机械部分包括电动机(4),电动机(4)缠绕一细钢丝绳(6),所述细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制动踏板(7)的上部相连,制动踏板(7)下半部通过回位弹簧(9)与车身骨架(8)的一处相连,所述的制动踏板(7)的下端与车身骨架(8)的另一处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速表(3)的指针可与移动触头(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动踏板(7)绕其下端与车身骨架(8)铰接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速表(3)用于测量油门踏板绕与车身铰接点的转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装置,包括电路与机械两部分,所述电路包括电源,移动触头,转速表、电动机及开关,电源依次与移动触头、转速表、电动机及开关串联,所述转速表用于测量油门踏板绕与车身铰接点的转速;所述机械部分包括电动机,电动机缠绕一细钢丝绳,细钢丝绳再与制动踏板相连,制动踏板通过回位弹簧与车身骨架相连,另一端与车身骨架铰接,可绕其旋转,所述转速表在转速达到一定值时,转速表指针与移动触头相连。本实用新型可靠度高,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易于维护,能简单方便的对误踩油门进行紧急制动,确保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B60T7/12GK203020296SQ20132000505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6日
发明者程冬冬, 冯娜, 束永平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