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365阅读:1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人们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由于驻车机构的杠杆比是一个常数,这样导致手柄操纵力变化比较大,刚开始拉手柄时操纵力较小,没有反馈感;当车辆驻在坡道时,操纵力又比较大,力气较小的驾驶员容易因为驻车制动手柄没有拉到位而导致车辆溜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及车辆,能够在刚开始驻车时,减小杠杆比增加操纵力,在停驻在坡道时,增大杠杆比减小操纵力,从而减少驻车时的
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按钮、手柄套、手柄壳、支架及齿板和拉线,手柄套与手柄壳固定连接,支架及齿板固定在车身前地板的中通道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绳轮和转轴,绳轮与手柄壳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将绳轮和支架及齿板固定连接,绳轮的形状为不规则圆形,手柄套上的预定位置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R1,绳轮的边缘与转轴之间的最长距离为R2,绳轮的边缘与转轴之间的最短距离为R3,绳轮用于将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制动杠杆比设置为R1/R2 R1/R3的范围。优选的,绳轮通过冲压工艺铆接在手柄壳的一端。优选的,拉线通过绳轮上的导槽并用非金属嵌件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固定在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及车辆,通过将驻车操纵机构设置成变杠杆比结构,使杠杆比在R1/R2 R1/R3之间变化,当刚开始驻车时,减小杠杆比增加操纵力,在停驻在坡道时,增大杠杆比减小操纵力,从而减少驻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绳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了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按钮1、手柄套2、手柄壳4、支架及齿板6和拉线7,手柄套2与手柄壳4固定连接,支架及齿板6固定在车身前地板的中通道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绳轮3和转轴5,绳轮3与手柄壳4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5将绳轮3和支架及齿板6固定连接,绳轮3的形状为不规则圆形,手柄套2上的预定位置与转轴5之间的距离为R1,绳轮3的边缘与转轴5之间的最长距离为R2,绳轮3的边缘与转轴5之间的最短距离为R3,绳轮3用于将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制动杠杆比设置为R1/R2 R1/R3的范围。其中,手柄套2上的预定位置可以根据手柄套2的形状设置为图1中的Q点。具体的,本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为了提高驻车操纵的舒适性,将驻车操纵机构设计成变杠杆比结构,使杠杆比在R1/R2 R1/R3之间变化。当刚开始驻车时,R2为绳轮3在绕轮轴5逆时针转动过程中的最大值,因此杠杆比最小,需要驾驶员花费较大的力气拉动手柄套2,从而改变了传统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在刚开始拉动时反馈力较小的问题;随着绳轮3的逆时针转动,绳轮3的边缘与转轴5之间的距离由R2逐渐减小到R3,使杠杆比逐渐增大,从而使车辆停驻在坡道时,减小拉动手柄套2所需的操纵力,而传统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在坡道驻车时需要比平地驻车更大的操纵力才能将拉线拉到正常位置,而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只需要使用与平地驻车相同的操纵力即可实现正常驻车,避免因驾驶员力气较小而使拉线没有拉到正常位置导致的溜车事故。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绳轮3通过冲压工艺铆接在手柄壳4的一端,由于绳轮3的不规则形状,使绳轮3在转动过程中对手柄壳4的作用力也会有较大改变,因此本可选实施例能够提高绳轮3与手柄壳4之间的固定程度,提高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拉线7通过绳轮3上的导槽并用非金属嵌件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固定在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上,由于绳轮3的不规则形状,使绳轮3在转动过程中对拉线7的作用·力也会有较大改变,因此本可选实施例能够提高绳轮3与拉线7之间的固定程度,提高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相应的各部分器件的结构和功能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敷述。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驻车操纵机构设置成变杠杆比结构,使杠杆比在R1/R2 R1/R3之间变化,当刚开始驻车时,减小杠杆比增加操纵力,在停驻在坡道时,增大杠杆比减小操纵力,从而减少驻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仅使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操纵比较轻便,而且在驻车时操纵力变化比较小,使驾驶员在操纵驻车手柄时感觉更舒适,使整车驻车制动性能更佳、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按钮(I)、手柄套(2)、手柄壳(4)、支架及齿板(6)和拉线(7),手柄套(2)与手柄壳(4)固定连接,支架及齿板¢)固定在车身前地板的中通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绳轮(3)和转轴(5),绳轮(3)与手柄壳(4)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5)将绳轮(3)和支架及齿板¢)固定连接,绳轮(3)的形状为不规则圆形,手柄套(2)上的预定位置与转轴(5)之间的距离为R1,绳轮(3)的边缘与转轴(5)之间的最长距离为R2,绳轮(3)的边缘与转轴(5)之间的最短距离为R3,绳轮(3)用于将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制动杠杆比设置为R1/R2 R1/R3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绳轮(3)通过冲压工艺铆接在手柄壳(4)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线(7)通过绳轮(3)上的导槽并用非金属嵌件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固定在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上。
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 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杠杆比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及车辆,所述装置包括绳轮(3)和转轴(5),绳轮(3)与手柄壳(4)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5)将绳轮(3)和支架及齿板(6)固定连接,绳轮(3)的形状为不规则圆形,手柄套(2)上的预定位置与转轴(5)之间的距离为R1,绳轮(3)的边缘与转轴(5)之间的最长距离为R2,绳轮(3)的边缘与转轴(5)之间的最短距离为R3,绳轮(3)用于将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制动杠杆比设置为R1/R2~R1/R3的范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驻车操纵机构设置成变杠杆比结构,使杠杆比在R1/R2~R1/R3之间变化,当刚开始驻车时,减小杠杆比增加操纵力,在停驻在坡道时,增大杠杆比减小操纵力,从而减少驻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60T7/10GK203142652SQ20132010014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苏永刚, 夏基燕, 陈德利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