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手柄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290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手柄旋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手柄旋钮,包括有基座、连接环、传动轴、传动盘、滑轮、拉索线、闸线管和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压入基座啮合固定,所述传动轴穿入基座中心孔安装,所述传动盘为直齿传动盘,传动盘装入连接环内孔与传动轴的转臂结合,传动轴的转臂与传动盘的直齿之间均匀压入三处滚针和橡胶柱,所述滑轮的花键轴与传动盘的内花键相啮合,所述闸线管压入基座配合孔固定,所述拉索线穿过闸线管,拉索线端头挂接在滑轮安装孔上,所述压盖与连接环啮合,与基座端面贴合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传动位移大、有自锁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座椅手柄旋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手柄旋钮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汽车座椅使用的旋钮,多数为手轮式旋转,调节时间长,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调节到位,有自锁功能的手柄旋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汽车座椅手柄旋钮,包括有基座、连接环、传动轴、传动盘、滑轮、拉索线、闸线管和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压入基座啮合固定,所述传动轴穿入基座中心孔安装,所述传动盘为直齿传动盘,传动盘装入连接环内孔与传动轴的转臂结合,传动轴的转臂与传动盘的直齿之间均匀压入三处滚针和橡胶柱,所述滑轮的花键轴与传动盘的内花键相啮合,所述闸线管压入基座配合孔固定,所述拉索线穿过闸线管,拉索线端头挂接在滑轮安装孔上,所述压盖与连接环啮合,与基座端面贴合固定。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汽车座椅手柄旋钮,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传动位移大、有自锁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该汽车座椅手柄旋钮,包括有基座1、连接环2、传动轴3、传动盘4、滑轮5、拉索线6、闸线管7和压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压入基座I啮合固定,所述传动轴3穿入基座I中心孔安装,所述传动盘4为直齿传动盘4,传动盘4装入连接环2内孔与传动轴3的转臂结合,传动轴3的转臂与传动盘4的直齿之间均匀压入三处滚针和橡胶柱,所述滑轮5的花键轴与传动盘4的内花键相啮合,所述闸线管7压入基座I配合孔固定,所述拉索线6穿过闸线管
7,拉索线6端头挂接在滑轮5安装孔上,所述压盖8与连接环2啮合,与基座I端面贴合固定。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与现有技术相比,调节速度块,操作简洁;橡胶柱处于压缩状态,与滚针接触,起到机构自锁作用;双向正反螺纹作用,有自锁功能,消除颠簸产生的位移;传动轴3的转臂和传动盘4直齿之间有橡胶柱压缩间隙;连接环2对传动盘4和传动轴3起到衬套作用,对压盖8和基座I起到定位连接和同心作用。
[0011 ]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传动轴3顺时针旋转时,传动轴3的转臂与橡胶柱和滚针锁压解除,转臂另一端与传动盘4直齿接触传动;传动轴3逆时针旋转时,传动轴3的转臂与滚针对橡胶柱施压,橡胶柱对滚针产生弹力传动,滚针与传动盘4直齿接触传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座椅手柄旋钮,包括有基座(I)、连接环(2 )、传动轴(3 )、传动盘(4)、滑轮(5)、拉索线(6)、闸线管(7)和压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压入基座(I)啮合固定,所述传动轴(3)穿入基座(I)中心孔安装,所述传动盘(4)为直齿传动盘(4),传动盘(4)装入连接环(2)内孔与传动轴(3)的转臂结合,传动轴(3)的转臂与传动盘(4)的直齿之间均匀压入三处滚针和橡胶柱,所述滑轮(5)的花键轴与传动盘(4)的内花键相啮合,所述闸线管(7)压入基座(I)配合孔固定,所述拉索线(6)穿过闸线管(7),拉索线(6)端头挂接在滑轮(5)安装孔上,所述压盖(8)与连接环(2)啮合,与基座(I)端面贴合固定。
【文档编号】B60N2/02GK203401997SQ20132051747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池仁虎 申请人:浙江雅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