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430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固定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支架,包括用于支承电子设备的、且外侧开口的中空主体,以及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和汽车座椅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侧的摇臂杆,与所述摇臂杆和所述主体配合的松紧装置;所述摇臂杆的一端伸入所述主体内并形成铰接,所述摇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通过所述松紧装置的螺纹配合实现紧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支架,将摇臂杆的一端与主体铰接,并通过松紧装置的螺纹配合将摇臂杆的另一端与主体紧固连接,其拆装方便快速,省时省力,且结构小巧简单、连接稳固。
【专利说明】一种车载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固定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座椅头枕固定棒上的、用于支承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0002]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将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带到在汽车内使用,以解旅途之困乏,例如便携式平板电脑、便携式DVD播放器、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等。然而在颠簸的路上,需要把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拿在手上使用会很不方便,一般情况下,用户会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以供使用。
[0003]市面上虽然有一些车载支架用来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头枕固定棒上,但是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拆装非常麻烦,安装使用起来也通常不便,且部分车载支架的厚度较大,将其安装在汽车座椅的头枕固定棒上后,容易对前排座椅上的人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车载支架存在结构复杂、拆装麻烦的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支架,包括用于支承电子设备的、且外侧开口的中空主体,以及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和汽车座椅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侧的摇臂杆,与所述摇臂杆和所述主体配合的松紧装置;所述摇臂杆的一端伸入所述主体内并形成铰接,所述摇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通过所述松紧装置的螺纹配合实现紧固。
[0006]优选地,所述摇臂杆的两端向同侧弯曲分别形成旋转端和锁紧端,所述旋转端呈弧状并伸入所述主体内形成铰接,所述锁紧端置于所述主体外侧,且其上设有与所述松紧装置配合的开口槽。
[0007]具体地,所述主体内设有定位柱,所述摇臂杆的旋转端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并绕所述定位柱旋转。
[0008]优选地,所述松紧装置包括螺杆,设于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转轴,以及设于所述螺杆外端的螺帽。
[0009]具体地,所述主体内设有定位孔,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并绕所述定位孔旋转。
[0010]更具体地,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螺杆旋合于所述螺孔中形成螺纹连接。
[0011]再具体地,所述螺杆的内端套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用于限制所述螺杆滑出所述螺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杆的内侧壁上、正对于所述摇臂杆的主体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用的硅胶垫。[0013]优选地,所述主体内、且位于所述转轴的周围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用于对所述螺杆进行限位的肋片组。
[0014]具体地,所述肋片组包括第一肋片、第二肋片、第三肋片;所述第一肋片的截面呈钝角状、且其钝角面背向所述转轴;所述第二肋片呈矩形片状,所述第三肋片为所述主体开口终结处边缘。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支架,将摇臂杆的一端与主体铰接,并通过松紧装置的螺纹配合将摇臂杆的另一端与主体紧固连接,其拆装方便快速,省时省力,且结构小巧简单、连接稳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在运用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安装于汽车座椅头枕固定棒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在松开状态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在锁紧状态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中摇臂杆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中螺杆、螺帽与挡圈装配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支架中转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6]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0027]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支架用于将便携式平板电脑固定安装于汽车座椅的头枕固定棒,当然,此处并不作限定,本车载支架也可以将其他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固定,比如便携式DVD播放器、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等。
[0028]本实施例中,车载支架包括主体I,该主体I为外侧开口的中空结构,在主体I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结构2,该固定结构2包括一对摇臂杆21、一对松紧装置22,其中,两摇臂杆21分别设置在主体I外侧的两端,各个摇臂杆21的内端从主体I外侧的开口处伸入主体I内,并且与上述主体I的内部配合形成铰接;各松紧装置22分别设置在各摇臂杆21的外端,且松紧装置22通过其自身结构中的螺纹配合将摇臂杆21的外端与主体I紧固连接。
[0029]上述车载支架与汽车座椅的头枕固定棒3固定连接的过程是:首先,通过松紧装置22将摇臂杆21的外端与主体I松开,然后,以摇臂杆21的内端为旋转点转动摇臂杆21,再将头枕固定棒3置于摇臂杆21内侧与主体I之间的间隙中,接着,反向转动摇臂杆21直至头枕固定棒3被摇臂杆21和主体I夹紧,最后,松紧装置22通过其自身结构的螺纹配合将摇臂杆21的外端与主体I紧固,这样,上述车载支架就被牢靠地锁紧在汽车座椅的头枕固定棒3上。
[0030]利用上述车载支架与汽车座椅的头枕固定棒3进行固定安装,其具有如下特点:
[0031]采用了固定结构2,其由摇臂杆21和松紧装置22组成,其中,摇臂杆21的内端伸入主体I内部并形成铰接,同时,松紧装置22还通过其自身结构中的螺纹配合将摇臂杆的外端与主体I紧固连接,其结构小巧简单、连接稳固,且安装方便、拆卸快速,省时省力。
[0032]本实施例中,上述摇臂杆21的外端向一侧弯曲形成旋转端211,该摇臂杆21的内端朝向同侧弯曲后延伸形成锁紧端212,其中,旋转端211弯曲呈弧状、并从主体I外侧的开口处伸入主体I内,锁紧端212则设置在主体I的外侧,并且锁紧端212上开设有与松紧装置22配合的开口槽2121 ;摇臂杆21的旋转端211与主体I铰接,而锁紧端212则通过其上的开口槽2121与松紧装置22配合紧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摇臂杆21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结构。
[0033]上述主体I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11,上述摇臂杆21的旋转端211套设于该定位柱11上,并且以该定位柱11的轴线为轴旋转。
[0034]本实施例中,上述松紧装置22包括螺杆221、转轴222、螺帽223,其中,转轴222设置在上述主体I内,并可以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螺杆221的内端从上述主体I外侧的开口处伸入其内,并与转轴222旋合,并且该螺杆221能够以转轴222的轴线为轴转动;另外,螺杆221的外端则置于上述摇臂杆21的开口槽2121中,并向外延伸;螺帽223固定设置在螺杆221外端的端头处,其作用是用于旋钮并且对摇臂杆21外端的夹紧,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松紧装置22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结构,并不完全限于上述形式。
[0035]上述主体I的内部设有与转轴222配合的定位孔12,转轴222则设置在该定位孔12中,并且,转轴222可以在该定位孔12中转动,这样,通过转轴222在定位孔12中的自由转动,实现了螺杆221以转轴222为轴的自由转动。
[0036]上述转轴222上还开设有与螺杆221配合的螺孔2221,螺杆221的内端旋合在该螺孔2221中,此处,螺杆221上的外螺纹与螺孔2221中的内螺纹配合形成螺纹连接;通过拧动螺帽223,螺杆221实现了在螺孔2221中伸入或者退出,进而实现了对摇臂杆21外端与主体I之间松紧的控制。
[0037]具体地说,当拧紧螺帽223时,该螺帽223与转轴222之间的距离缩短,当该距离缩短到一定程度时,上述摇臂杆21的外端与主体I则被锁紧;反之,当拧松螺帽223时,该螺帽223与转轴222之间的距离变长,当该距离适当时,摇臂杆21的外端就会与主体I松开,然后,以转轴222为轴,并沿摇臂杆21的外端方向旋转螺杆221,则螺杆221的外端与上述摇臂杆21的开口槽2121分离,接着,以上述定位柱11为轴,向主体I外侧方向旋转摇臂杆21,则该摇臂杆21与主体I之间的间隙变大,再接着,将汽车座椅的头枕固定棒3置于摇臂杆21与主体I之间的间隙中,然后,以相反的步骤将摇臂杆21与主体I锁紧,进而实现对头枕固定棒3的夹紧,至此,上述车载支架与头枕固定棒3就实现了固定安装。
[0038]本实施例中,上述螺杆221的内端还套设有挡圈224,在螺杆221与上述摇臂杆21松开的状态下,如果继续拧动螺帽223使螺杆221旋出转轴222上的螺孔2221,则挡圈224就能够阻止螺杆221从上述转轴222的螺孔2221中完全旋出,此处,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或者结构防止螺杆221在松开状态下从转轴222中完全旋出,比如在螺杆221的内端设置插销等等。
[0039]在摇臂杆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硅胶垫4,在正对于摇臂杆21的主体I侧壁上也设置有硅胶垫4,其目的是增加摩擦力,防止上述摇臂杆21与主体I夹紧头枕固定棒3后的出现松脱滑动,本实施例中,硅胶垫4采取的是双面胶粘贴的固定方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硅胶垫4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或者说,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防滑措施增加摇臂杆21、头枕固定棒3、主体I之间的摩擦力。
[0040]本实施例中,上述主体I内还设置有与上述螺杆221配合的肋片组,该肋片组分布在上述转轴222的周围,其作用是限制螺杆221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移。
[0041]上述肋片组包括第一肋片51、第二肋片52、第三肋片53,其中,第一肋片51设置在上述转轴222的左上侧方,其截面呈钝角状,且其上的钝角面背向转轴222 ;第二肋片52为矩形片状结构,其设置在转轴222的左下侧方;第三肋片53为上述主体I外侧开口的终结处边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肋片组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结构。
[0042]参照图4,在螺杆221与摇臂杆21处于松开的状态下,第一肋片51的下端可以防止螺帽223向锁紧方向的拧动而误锁,导致螺帽223扣不住上述摇臂杆21的外端,第二肋片52和第三肋片53用于限制螺帽223在螺杆221以转轴221为轴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移;
[0043]参照图5,在螺杆221与摇臂杆21处于紧固的状态下,第一肋片51的上端用于限制螺帽223在螺杆221以转轴221为轴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移;
[0044]这样,通过肋片组与螺杆221的限位配合,使上述车载支架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安装或者拆卸。
[0045]本实施例中,紧固后的摇臂杆21外侧距离汽车座椅的头枕固定棒3只有15.5mm,远小于座椅头枕的厚度,这样小巧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本车载支架不会对前排座位上的人造成不必要的危害,提高了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支架,包括用于支承电子设备的、且外侧开口的中空主体,以及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和汽车座椅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侧的摇臂杆,与所述摇臂杆和所述主体配合的松紧装置;所述摇臂杆的一端伸入所述主体内并形成铰接,所述摇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通过所述松紧装置的螺纹配合实现紧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杆的两端向同侧弯曲分别形成旋转端和锁紧端,所述旋转端呈弧状并伸入所述主体内形成铰接,所述锁紧端置于所述主体外侧,且其上设有与所述松紧装置配合的开口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定位柱,所述摇臂杆的旋转端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并绕所述定位柱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装置包括螺杆,设于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转轴,以及设于所述螺杆外端的螺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有定位孔,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并绕所述定位孔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螺杆旋合于所述螺孔中形成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内端套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用于限制所述螺杆滑出所述螺孔。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杆的内侧壁上、正对于所述摇臂杆的主体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用的硅胶垫。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且位于所述转轴的周围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用于对所述螺杆进行限位的肋片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组包括第一肋片、第二肋片、第三肋片;所述第一肋片的截面呈钝角状、且其钝角面背向所述转轴;所述第二肋片呈矩形片状,所述第三肋片为所述主体开口终结处边缘。
【文档编号】B60R11/02GK203511500SQ20132059060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蹇国平 申请人:深圳天鹏盛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