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544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棘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棘板,涉及汽车安全带卷收器,一种棘板,包括主体,主体有与棘轮相接触的接触端,所述的接触端至少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与所述的棘轮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与棘轮相接触的接触端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有效的避免了棘板与棘轮相接触时只有点受力的情况,从而解决了在锁止状态下造成棘轮齿头部断裂的问题,保证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另外这样的棘板结构比较简单,生产加工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棘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带卷收器,具体是涉及一种棘板。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安全带是在汽车上用于保证乘客以及驾驶员在车身受到猛烈打击时防止乘客被安全气囊弹出时伤害的装置。现代汽车的速度很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而向前飞出窗外。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公安部门要求小型的客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以便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
[0003]安全带有自锁功能的卷收器,该卷收器感应织带加速度的部件是由圆形卷带轴和至少一个固定安装在该轴端部的棘轮构成,圆形卷带轴可活动地穿在卷带仓两侧主板的椭圆形轴孔中,在主板内侧椭圆形轴孔的斜上方设有内棘齿,它与棘轮组成锁止部件,系上安全带后,卷收器自动将其拉紧,当车辆万一出现紧急制动、正面碰撞或发生翻滚时,乘员会使安全带受到快速而猛烈的拉伸,此刻卷收器的自锁功能可在瞬间卡住安全带,使乘员紧贴座椅,避免摔出车外或碰撞受伤。
[0004]现在很多具有自锁功能的汽车安全带的卷收器,其棘板是块板,其边均为直角边,没有倒角或其他结构,当棘轮和棘板受力时,此时为点受力,无倒角的棘板与棘轮配合不好,很容易在锁止状态下造成棘轮齿头部断裂,进而影响安全带的安全性能,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棘板,能够避免棘板与棘轮相接触时点受力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造成棘轮齿头部断裂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棘板,包括主体,主体有与棘轮相接触的接触端,所述的接触端至少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与所述的棘轮相接触。这样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棘板与棘轮相接触时只有点受力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在锁止状态下造成棘轮齿头部断裂的问题。
[0007]作为优选,上述的接触端包括斜面和圆弧面,所述的斜面和圆弧面平滑过
[0008]渡连接。这样的设置,结构比较简单,有利于生产加工。
[0009]作为优选,上述的斜面与棘轮相接触,上述的圆弧面与棘轮相接触。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与棘轮相接触的接触端至少有两个或两个
[0011]以上的位置,有效的避免了棘板与棘轮相接触时只有点受力的情况,从而解决了在锁止状态下造成棘轮齿头部断裂的问题,保证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另外这样的棘板结构比较简单,生产加工方便。【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背景技术】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参见图1所示,此为【背景技术】的示意图,此处的棘板主体100没有倒角,当棘轮和棘板主体100接触受力时,无倒角的棘板主体100与棘轮配合不好,此时为点受力,很容易造成棘轮齿头部断裂。
[0017]参见图2所示,一种棘板3,设置在卷收器I内部,包括主体3,主体3有与棘轮2相接触的接触端30,所述的接触端30至少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与所述的棘轮2相接触。这样的结构,有效的避免了棘板与棘轮相接触时只有点受力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在锁止状态下造成棘轮齿头部断裂的问题。所述的接触端30包括斜面31和圆弧面32,所述的斜面31和圆弧面32平滑过渡连接,这样的设置,结构比较简单,有利于生产加工。所述的斜面31与棘轮2相接触,所述的圆弧面32与棘轮2相接触。
[0018]本实用新型由于棘板与棘轮相接触的接触端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有效的避免了棘板与棘轮相接触时只有点受力的情况,从而解决了在锁止状态下造成棘轮齿头部断裂的问题,保证安全带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棘板,包括主体(3),主体(3)有与棘轮(2)相接触的接触端(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端(30)至少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与所述的棘轮(2)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端(30)包括斜面(31)和圆弧面(32 ),所述的斜面(31)和圆弧面(32 )平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31)与棘轮(2)相接触,所述的圆弧面(32)与棘轮(2)相接触。
【文档编号】B60R22/34GK203567681SQ201320648353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施炳军 申请人:余姚市松原汽车安全装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