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921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是由:变矩器油冷却器、水冷散热器、机油冷却器、变矩器油进油口、变矩器油出油口、出水口、机油出油口、中冷器、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机油进油口构成;水冷散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变矩器油冷却器和机油冷却器构成高温散热器组,高温散热器组的一侧设置低温散热器组;变矩器油冷却器、水冷散热器、机油冷却器、中冷器集中设置在一起后,无需再设置专门的装置分别进行冷却,有效地节省了工程车辆内的空间;工程车辆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对四种冷却装置同时进行冷却散热,热风从工程车辆的排风口排出,散热效果理想,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专利说明】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辆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箱散热器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散热部件,在工程车辆中,大多采用柴油发动机驱动,因此热负荷高,需要设置机油冷却器冷却机油,设置变矩器油冷却器冷却变矩器油,设置水冷散热器冷却发动机冷却液,设置中冷器冷却增压空气。目前市场上这四种装置都是用专门空间布置的,由于工程车辆上的空间有限,且四种冷却装置的成本高。
[0003]申请号为201110024956.1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采用散热器与机油冷却器组合成一体的结构,节省汽车的内部空间,但其它的散热器仍然需要设置独立的散热空间,不能有效改善汽车的内部空间。
[0004]鉴于上述的诸多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变矩器油冷却器、水冷散热器、机油冷却器、中冷器同时被发动机风扇吹出的风进行冷器,简化了以往的结构,节省空间,散热效果理想,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是由:变矩器油冷却器、水冷散热器、机油冷却器、变矩器油进油口、变矩器油出油口、出水口、机油出油口、中冷器、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机油进油口构成;水冷散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变矩器油冷却器和机油冷却器构成高温散热器组,高温散热器组的一侧设置低温散热器组。
[0007]所述的低温散热器组为两台散热芯体对应设置构成的中冷器,中冷器的两台散热芯体上方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压缩热气体输出口、发动机压缩冷却气体输入口对应设置。
[0008]所述的低温散热器组与工程车辆的散热风扇对应设置,所述的高温散热器组与工程车辆的热风出口对应设置。
[0009]变矩器油冷却器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变矩器油进油口,下方设置变矩器油出油口,变矩器油进油口和变矩器油出油口分别与变矩器热油输出口、变矩器冷却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0010]水冷散热器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进水口,下方设置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热冷却液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液输入口对应设置。
[0011]机油冷却器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机油进油口,下方设置机油出油口,机油进油口与机油出油口分别与发动机热机油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机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0012]有益效果:变矩器热油由变矩器油进油口输入到变矩器油冷却器中,通过变矩器油冷却器的芯体散热后,冷却的变矩器油由变矩器油出油口输送到变矩器中。
[0013]发动机热冷却液由进水口输送到水冷散热器中,通过水冷散热器的芯体散热后,冷却的冷却液经出水口输送回发动机。
[0014]发动机热机油由机油进油口输入到机油冷却器中,通过机油冷却器的芯体散热后,冷却的机油由机油出油口输送回发动机内。
[0015]发动机的压缩热气体由进气口输入到低温散热器组中,低温散热器组为两台散热芯体对应设置构成的中冷器,在增压器的压力作用下通过中冷器的两块芯体散热后,压缩冷却气体由出气口输送到发动机内。
[0016]工程车辆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先对低温散热器组进行冷却散热,再通过高温散热器组进行冷却散热,最后经工程车辆的热风出口排入大气,这种设计结构能够使低温散热器组和高温散热器组散热更高效,散热效果理想。
[0017]变矩器油冷却器、水冷散热器、机油冷却器、中冷器集中设置在一起后,无需再设置专门的装置分别进行冷却,有效地节省了工程车辆内的空间;发动机风扇吹出的风对四种冷却装置同时进行冷却散热,热风从工程车辆的排风口排出,散热效果理想,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低温散热器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高温散热器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2、3中:变矩器油冷却器1、水冷散热器2、机油冷却器3、变矩器油进油口 4、变矩器油出油口 5、出水口 6、机油出油口 7、中冷器8、进气口 9、出气口 10、进水口 11、机油进油口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所示,水冷散热器2的两侧分别设置变矩器油冷却器I和机油冷却器3构成高温散热器组,高温散热器组的一侧设置低温散热器组。
[0025]所述的低温散热器组为两台散热芯体对应设置构成的中冷器5,中冷器5的两台散热芯体上方分别设置进气口 9和出气口 10,进气口 9和出气口 10分别与发动机压缩热气体输出口、发动机压缩冷却气体输入口对应设置。
[0026]所述的低温散热器组与工程车辆的散热风扇对应设置,所述的高温散热器组与工程车辆的热风出口对应设置。
[0027]变矩器油冷却器I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变矩器油进油口 4,下方设置变矩器油出油口 5,变矩器油进油口 4和变矩器油出油口 5分别与变矩器热油输出口、变矩器冷却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0028]水冷散热器2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进水口 11,下方设置出水口 6,进水口 11与出水口 6分别与发动机热冷却液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液输入口对应设置。[0029] 机油冷却器3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机油进油口 12,下方设置机油出油口 7,机油进油口 12与机油出油口 7分别与发动机热机油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机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是由:变矩器油冷却器(I)、水冷散热器(2)、机油冷却器(3)、变矩器油进油口(4)、变矩器油出油口(5)、出水口(6)、机油出油口(7)、中冷器(8)、进气口(9)、出气口(10)、进水口(11)、机油进油口(12)构成;其特征在于:水冷散热器(2)的两侧分别设置变矩器油冷却器(I)和机油冷却器(3)构成高温散热器组,高温散热器组的一侧设置低温散热器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散热器组为两台散热芯体对应设置构成的中冷器(5),中冷器(5)的两台散热芯体上方分别设置进气口(9)和出气口(10),进气口(9)和出气口(10)分别与发动机压缩热气体输出口、发动机压缩冷却气体输入口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散热器组与工程车辆的散热风扇对应设置,所述的高温散热器组与工程车辆的热风出口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变矩器油冷却器(I)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变矩器油进油口(4),下方设置变矩器油出油口(5),变矩器油进油口(4)和变矩器油出油口(5)分别与变矩器热油输出口、变矩器冷却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散热器(2)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进水口( 11),下方设置出水口( 6 ),进水口( 11)与出水口( 6 )分别与发动机热冷却液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液输入口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合一集成水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油冷却器(3)的散热芯体上方设置机油进油口( 12),下方设置机油出油口(7),机油进油口( 12)与机油出油口(7)分别与发动机热机油输出口、发动机冷却机油输入口对应设置。
【文档编号】B60K11/04GK203614196SQ20132084993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2日
【发明者】袁照山, 张洪水, 张世拓, 马宗会 申请人:洛阳星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