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590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具有良好的滚动特性的摩托车用轮胎。在胎面部设有中央主沟(10)、中间主沟(20)以及胎肩副沟(30)。中央主沟包括第一中央主沟(10a)以及第二中央主沟(10b)。第一中央主沟与第二中央主沟以互不重合的方式交替设置,且相互朝相反方向倾斜。中央主沟相对于轮胎周向具有0°~30°的角度θ1。角度θ1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第一中间主沟(20a)设于比第二胎肩副沟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且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第二中央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第二中间主沟设于比同其相邻的第一胎肩副沟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且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第一中央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专利说明】摩托车用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良好的滚动特性的摩托车用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提出有在胎面部设有沟的摩托车用轮胎。在湿路行驶时,设于胎面部的沟会 将路面与胎面部之间的水朝轮胎外方排出,从而提高湿路性能。
[0003] 然而,这样的沟会降低胎面部的刚性。因此,当摩托车进行转弯时会存在轮胎的外 倾角增加时的接地感以及过渡特性的变化亦即滚动特性或抓地性能降低的问题。
[0004]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了通过改善沟的形状等来兼顾湿路性能与抓地性能的 摩托车用轮胎。
[0005]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0-184539号公报
[0006] 然而,即便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摩托车用轮胎,其在滚动特性方面也存在进一 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这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改善设 于胎面部的各沟的形状以及位置为基本而具有良好的滚动特性的摩托车用轮胎。
[0008] 本发明为一种摩托车用轮胎,胎面部的接地面朝轮胎径向外侧突出而弯曲为圆弧 状,所述摩托车用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设有:中央主沟,该中央主沟从轮胎赤道 的附近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朝胎面接地端侧延伸;中间主沟,该中间主沟隔着轮胎赤道 而面对所述中央主沟且朝着与所述中央主沟相同的方向倾斜;以及胎肩副沟,该胎肩副沟 设于所述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且朝着与所述中央主沟相反的方向倾斜,所述中央主沟 包括:设于轮胎赤道与一方的胎面接地端之间的第一胎面区域的第一中央主沟;以及设于 轮胎赤道与另一方的所述胎面接地端之间的第二胎面区域的第二中央主沟,所述第一中央 主沟与所述第二中央主沟以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互不重合的方式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 并且,所述第一中央主沟与所述第二中央主沟相互朝相反的方向倾斜,所述中央主沟相对 于轮胎周向具有0°?30°的角度Θ 1,所述角度Θ 1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 所述中间主沟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一中间主沟;以 及设于所述第二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二中间主沟,所述胎肩副沟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一胎肩副沟;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中央 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二胎肩副沟,所述第一中间主沟设于比在轮胎周向上与 该第一中间主沟相邻的所述第二胎肩副沟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中间主沟 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周向上同该第一中间主沟相邻的第二中央主沟在轮胎周 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中间主沟设于比在轮胎周向上同该第二中间主沟相 邻的所述第一胎肩副沟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中间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 区域、与在轮胎周向上同该第二中间主沟相邻的所述第一中央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 至少部分重合。
[0009] 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托车用轮胎的所述胎面部包括:以轮胎赤道为中心占胎面展开 宽度的40 %的区域亦即中央区域;从所述胎面接地端朝轮胎赤道侧占所述胎面展开宽度 的20%的区域亦即胎肩区域;以及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胎肩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中 央区域的陆地比Lc、中间区域的陆地比Lm、以及胎肩区域的陆地比Ls优选满足以下关系:
[0010] Lc < Ls
[0011] Lc < Lm < Ls。
[0012] 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托车用轮胎的所述胎面部全体的陆地比Lt优选为90%以上。
[0013] 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托车用轮胎的所述中央主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1,优选在所述 中间主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l与所述胎肩副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Cl的总长度(B1+C1)以 上。
[0014] 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托车用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中间主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 域、与在轮胎轴向上同该第一中间主沟相邻的所述第一胎肩副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至 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中间主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轴向上同该第二中间主 沟相邻的第二胎肩副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0015] 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托车用轮胎的轮胎旋转方向被指定,所述中央主沟的所述角度 优选随着从轮胎旋转方向的后接地侧趋向前接地侧而逐渐增大。
[0016] 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托车用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中央主沟以及所述第一胎肩副沟 的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在轮胎轴向上相互分离,所述第二中央主沟以及所述第二胎肩副沟 的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在轮胎轴向上相互分离。
[0017] 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托车用轮胎的所述中间主沟以及所述胎肩副沟的相对于轮胎 周向的角度优选分别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
[0018] 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托车用轮胎的所述中央主沟、所述中间主沟、以及所述胎肩副 沟的沟宽度优选分别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减小。
[0019] 在本发明的摩托车用轮胎的胎面部包括:从轮胎赤道的附近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 地朝胎面接地端侧延伸的中央主沟;隔着轮胎赤道而面对中央主沟且朝与中央主沟相同的 方向倾斜的中间主沟;设于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且朝与所述中央主沟相反的方向倾斜 的胎肩副沟。中央主沟包括:设于轮胎赤道与一方的胎面接地端之间的第一胎面区域的第 一中央主沟;以及设于轮胎赤道与另一方的胎面接地端之间的第二胎面区域的第二中央主 沟。
[0020] 第一中央主沟与第二中央主沟以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互不重合的方式沿轮胎 周向交替设置。并且,第一中央主沟与第二中央主沟相互朝相反的方向倾斜。由此,大致均 匀地维持了胎面部的刚性并发挥了优异的滚动特性。
[0021] 中央主沟相对于轮胎周向具有0°?30°的角度θ 1。并且,角度θ 1随着趋向轮 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这样的中央主沟能够有效地维持胎面部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并且 胎面部的轮胎轴向的刚性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加。因此,在转弯时,伴随外倾角 的增加而能够获得线性的接地感,进而提高滚动特性。
[0022] 中间主沟包括:设于第一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一中间主沟;以 及设于第二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二中间主沟。胎肩副沟包括:设于第一 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一胎肩副沟;以及设于第二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 投影区域内的第二胎肩副沟。
[0023] 第一中间主沟设于比在轮胎周向上与该第一中间主沟相邻的第二胎肩副沟靠轮 胎轴向内侧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中间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周向上同该 第一中间主沟相邻的第二中央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中间主 沟设于比在轮胎周向上与该第二中间主沟相邻的所述第一胎肩副沟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 置,并且所述第二中间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周向上同该第二中间主沟相 邻的所述第一中央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由此,在中央主沟以及中间 主沟接地的滚动的初期以及中期抑制了接地感的急剧变化。因此,发挥了优异的滚动特性。
[0024] 如上,本发明的摩托车用轮胎能够提高滚动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摩托车用轮胎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6] 图2是示出图1的胎面部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
[0027] 图3是图2的胎面部的放大展开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2 :胎面部;10 :中央主沟;IOa :第一中央主沟;IOb :第二中央主沟;20 :中间主沟; 20a :弟一中间王沟;20b :弟_中间王沟;30 :胎肩副沟;30a :弟一胎肩副沟;30b :弟_胎肩 副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1] 在图1中,作为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而示出了适于环道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 胎(以下,有时仅称为"轮胎"。)1的正规状态下的包括轮胎旋转轴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 图2是示出轮胎1的胎面部2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图1是图2的A - A剖视图。
[0032] 所述"正规状态"是指将轮胎1组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且填充有正规内压 的无负载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指出,轮胎1的各部分的尺寸都是在正规状 态下测量的值。
[0033] 所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照每个 轮胎所确定的轮辋,例如,若是JATM则为"标准轮辋",若是TRA则为"Design Rim",若是 ETRTO 则为 "Measuring Rim,'。
[0034] 所述"正规内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照每个 轮胎所确定的空气压,例如,若是JATM则为"最高空气压",若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U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 中记载的最大值,若是 ETRTO 则为 "INFLATION PRESSURES"。
[0035]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胎面部2的胎面接地端Te、Te之间的接地面2s朝轮胎径向 外侧弯曲为突出的圆弧状。这样的轮胎1即便在进行外倾角大的转弯时也能够获得充分的 接地面积。
[0036]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备胎体6以及带束层7。
[0037] 胎体6包括主体部6a与折返部6b。主体部6a从胎面部2经由两侧的胎侧部3而 到达两侧的胎圈部4的胎圈芯5。折返部6b与主体部6a相连且绕胎圈芯5从轮胎轴向的 内侧向外侧折返。
[0038] 胎体6例如由1片胎体帘布6A形成。胎体帘布6A具有相对于轮胎赤道C以例如 75°?90°的角度倾斜排列的胎体帘线。胎体帘线适合采用例如尼龙、涤纶或人造纤维等 有机纤维帘线等。
[0039] 在主体部6a与折返部6b之间配置有胎圈三角胶8。胎圈三角胶8由硬质橡胶组 成并从胎圈芯5朝轮胎径向的外侧延伸。
[0040] 带束层7配置于胎体6的轮胎径向外侧且胎面部2的内部。带束层7例如包括两 片带束帘布7A、7B。两片带束帘布7A、7B以彼此的带束帘线交叉的朝向在轮胎径向上重合。 带束帘线例如相对于轮胎赤道C以15°?25°的角度倾斜。带束帘线适合采用例如芳纶 或人造丝等的有机纤维帘线。
[0041]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胎面花纹的性能,旋转方向 R被指定。旋转方向R被明确表示于胎侧部(省略图示)等。胎面部2包括第一胎面区域 2a以及第二胎面区域2b。第一胎面区域2a是轮胎赤道C与一方的胎面接地端Tel之间的 区域。第二胎面区域2b是轮胎赤道C与另一方的胎面接地端Te2之间的区域。
[0042] 在胎面部2设有中央主沟10、中间主沟20、以及胎肩副沟30。
[0043] 图3中示出了胎面部2的放大展开图。如图3所示,中央主沟10从轮胎赤道C的 附近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朝胎面接地端Te侧延伸。
[0044] 中央主沟10包括第一中央主沟IOa与第二中央主沟10b。第一中央主沟IOa设于 第一胎面区域2a。第二中央主沟IOb设于第二胎面区域2b。
[0045] 各中央主沟1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l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0. 30倍以上,更 优选为0. 35倍以上,且优选为0. 50倍以下,更优选为0. 45倍以下。由此能够兼顾湿路性 能与抓地性能。
[0046] 胎面展开宽度TWe是指胎面部2的沿接地面2s的胎面接地端Te、Te之间的距离。
[0047]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中央主沟10不越过轮胎赤道C而延伸。各中央主沟10的轮 胎轴向的内端11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距离Ll例如是中央主沟1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A2的 5 %?15%。所述距离Ll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3 %以上,更优选为5 %以上,且优选 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由此,能够维持湿路性能并能够发挥优异的抓地性能以及 耐磨损性能。
[0048] 各中央主沟10的轮胎轴向的外端12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距离L2优选为胎面展 开宽度TWe的0. 25倍以上,更优选为0. 35倍以上,且优选为0. 55倍以下,更优选为0. 45 倍以下。由此,使滚动的初期以及中期的接地感的变化为线性,从而提高滚动特性。
[0049] 中央主沟10例如具有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减小的沟宽度W1。中央主沟 10的最小宽度部Wmin与最大宽度部Wmax (未图不)之比Wmin/Wmax例如为0. 5?0. 8。由 此,胎面部2的刚性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进而发挥优异的滚动特性。
[0050] 中央主沟10的沟宽度Wl例如为2. 5mm?5. 0mm。中央主沟10的沟深度dl (图1 所示)例如为3. 5mm?5. 0mm。这样的中央主沟10能够维持胎面部2的刚性,且能够发挥 优异的湿路性能。
[0051] 中央主沟10相对于轮胎周向具有0°?30°的角度θ 1。角度θ 1随着趋向轮胎 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这样的中央主沟10能够有效地维持胎面部2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并 且能够使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的刚性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因此,在转弯时, 伴随外倾角的增加而获得线性的接地感,进而提高滚动特性。
[0052] 中央主沟10的所述角度Θ 1优选随着从轮胎旋转方向的后接地侧趋向前接地侧 而逐渐增大。由此,例如,当在湿路路面上以较小的外倾角转弯时,能够有效地将路面与胎 面部2之间的水朝轮胎外方排出。因此,提高了湿路路面上的转弯性能。
[0053] 第一中央主沟IOa与第二中央主沟IOb以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互不重合的方式 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并且,第一中央主沟IOa与第二中央主沟IOb朝相互相反的方向倾 斜。由此,能够大致均匀地维持胎面部2的刚性,从而发挥优异的滚动特性。
[0054] 第一中央主沟IOa与第二中央主沟IOb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3优选是中央主 沟1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l的2 %以上,更优选是5 %以上,且优选是10 %以下,更优选是 8%以下。由此,能够维持胎面部2的刚性,并发挥优异的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0055] 各中间王沟20隔着轮胎赤道C而面对中央王沟10。中间王沟20朝与中央王沟 10相同的方向倾斜。
[0056] 中间主沟20包括第一中间主沟20a与第二中间主沟20b。第一中间主沟20a设于 第一中央主沟IOa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第二中间主沟20b设于第二中央主沟IOb的 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第一中间主沟20a与第二中间主沟20b以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 互不重合的方式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
[0057] 各胎肩副沟30设于中央主沟10的轮胎轴向外侧。胎肩副沟30朝与中央主沟10 相反的方向倾斜。由此,中央主沟10与胎肩副沟30之间的胎面橡胶难以沿轮胎轴向发生 变形。因此,提高了滚动特性。
[0058] 胎肩副沟30包括第一胎肩副沟30a与第二胎肩副沟30b。第一胎肩副沟30a设于 第一中央主沟IOa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第二胎肩副沟30b设于第二中央主沟IOb的 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第一胎肩副沟30a与第二胎肩副沟30b以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 互不重合的方式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
[0059] 第一中间主沟20a设于比在轮胎周向上同第一中间主沟20a相邻的第二胎肩副沟 30b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并且第一中间主沟20a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周向 上同第一中间主沟20a相邻的第二中央主沟IOb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第 二中间主沟20b设于比在轮胎周向上同第二中间主沟20b相邻的第一胎肩副沟30a靠轮胎 轴向内侧的位置,并且第二中间主沟20b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周向上同第二 中间主沟20b相邻的第一中央主沟IOa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0060] 由此,在中央主沟10以及中间主沟20接地的滚动的初期以及中期,抑制接地感产 生急剧地变化。并且,在转弯时,由于在中间主沟接地之后胎肩副沟才接地,因此使得接地 感的变化呈线性。因此,能够发挥优异的滚动特性。
[0061] 如图2所示,中间主沟20的轮胎轴向的内端21与中央主沟10的轮胎轴向的外端 12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4,优选是中间主沟2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B2的0. 5倍以上,更 优选为0. 55倍以上,且优选为0. 7倍以下,更优选为0. 65倍以下。由此,在滚动的初期以 及中期能够兼顾湿路性能与抓地性能。
[0062] 如图3所示,中间主沟20的轮胎轴向的内端21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距离L5,例如 是中间主沟2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B2的0. 3倍?0. 6倍。所述距离L5优选是胎面展开宽 度TWe的0. 10倍以上,更优选是0. 15倍以上,且优选是0.30倍以下,更优选是0.25倍以 下。由此,能够均衡地提高在滚动的中期的湿路性能以及抓地性能。
[0063] 中间主沟20的所述内端21与在轮胎轴向上同中间主沟20相邻的中央主沟10的 轮胎轴向的外端12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6,优选是中央主沟1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l的 〇. 2倍以上,更优选是0. 3倍以上,且优选为0. 5倍以下,更优选为0. 4倍以下。由此,使得 胎面部2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分布圆滑,从而提高滚动特性。
[0064] 中间主沟20的轮胎轴向的外端22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距离L7优选是胎面展开 宽度TWe的0. 35倍以上,更优选是0. 45倍以上,且优选是0. 65倍以下,更优选是0. 55倍 以下。由此,能够均衡地提高在滚动的中期的湿路性能以及抓地性能。
[0065] 如图2所示,中间主沟20的轮胎轴向的外端22与在轮胎周向上同中间主沟20相 邻的胎肩副沟30的轮胎轴向的内端31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1,优选是中间主沟20的 轮胎轴向的长度B2的10%以下,更优选是5%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主沟20的所述 外端22与胎肩副沟30的所述内端31在轮胎轴向上重合,所述距离Lll = 0。由此,中间主 沟20的所述外端22以及胎肩副沟30的所述内端31附近的胎面部2的刚性分布变得更均 匀。因此,提高了特别是滚动的中期以及末期的滚动特性。
[0066] 如图3所示,中间主沟20的所述外端22与在轮胎轴向上同中间主沟20相邻的中 央主沟10的轮胎轴向的内端11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8,优选是中央主沟10的轮胎周 向的长度Al的0. 1倍以上,更优选是0. 2倍以上,且优选是0. 4倍以下,更优选是0. 3倍以 下。由此,提高了滚动的中期的滚动特性。
[0067] 中间主沟2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l优选是中央主沟1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l的 0. 30倍以上,更优选是0. 35倍以上,且优选是0. 45倍以下,更优选是0. 40倍以下。这样的 中间主沟20能够维持湿路性能,并能够发挥优异的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0068] 中间主沟20具有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减小的沟宽度W2。中间主沟20的 最小宽度部Wmin与最大宽度部Wmax (未图不)之比Wmin/Wmax例如为0. 5?0. 7。由此, 胎面部2的刚性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进而能够发挥优异的滚动特性。
[0069] 中间主沟20的沟宽度W2例如为2. 0?4. 0mm。中间主沟20的沟深度d2 (图1所 示)例如为3. 5mm?5. 0mm。这样的中间主沟20能够发挥湿路性能并维持胎面部2的刚 性。
[0070] 中间主沟20相对于轮胎周向例如具有10°?50°的角度Θ 2。所述角度Θ 2优 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且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这样的中间 主沟20能够提高胎面部2的轮胎周向及轮胎轴向的刚性平衡。
[0071] 本实施方式的中间主沟20的所述角度Θ 2优选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 大。这样的中间主沟20能够有效地维持胎面部2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并且能够使胎面部2 的轮胎轴向的刚性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因此,在转弯时,伴随外倾角的增加 而能够获得线性的接地感,进而提高滚动特性。
[0072] 胎肩副沟3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Cl优选是中央主沟1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l的 0. 15倍以上,更优选是0. 20倍以上,且优选是0. 30倍以下,更优选是0. 25倍以下。这样 的胎肩副沟30与中央主沟10配合起来使胎面部2的胎面接地端Te侧的刚性大于胎面部 2的轮胎赤道C侧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滚动的末期的接地感,进而提高滚动特性。
[0073] 如图2所示,胎肩副沟30与在轮胎周向上同胎肩副沟30相邻的中央主沟10的轮 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优选在轮胎轴向上相互分离。由此,提高了滚动的中期的接地感以及抓 地性能。
[0074] 如图3所示,胎肩副沟30的所述内端31与在轮胎轴向上同胎肩副沟30相邻的中 央主沟10的轮胎轴向的外端12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10,优选是中央主沟10的轮胎周 向的长度Al的0. 5倍以上,更优选是0. 6倍以上,且优选是0. 8倍以下,更优选是0. 7倍以 下。由此,能够提高胎肩副沟30的所述内端31以及中央主沟10的所述外端12接地的滚 动中期的接地感以及抓地性能。
[0075] 胎肩副沟30的轮胎轴向的内端31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距离L9例如是胎肩副沟 30是轮胎轴向的长度C2的1. 8倍?2. 1倍。所述距离L9优选是胎面展开宽度TWe的0. 35 倍以上,更优选是〇. 45倍以上,且优选是0. 65倍以下,更优选是0. 55倍以下。由此,能够 维持湿路性能,并能够提高滚动末期的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
[0076] 胎肩副沟30的轮胎轴向的外端32例如位于比在轮胎周向上同胎肩副沟30相邻 的中间主沟20的所述外端22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由此,提高滚动末期的接地感。
[0077] 胎肩副沟30的轮胎轴向的外端32与胎面接地端Te之间的距离L12优选是胎面 展开宽度TWe是0. 10倍以上,更优选是0. 15倍以上,且优选是0. 40倍以下,更优选是0. 35 倍以下。由此,提高了特别是全倾斜时的接地感以及抓地性能,并且提高了胎面接地端Te 附近的耐磨损性能。
[0078] 胎肩副沟30的所述外端32与在轮胎轴向上同胎肩副沟30相邻的中央主沟10的 轮胎轴向的内端11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13,优选是中央主沟1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l 的5%以上,更优选是8%以上,且优选是15%以下,更优选是12%以下。由此,提高了滚动 末期的接地感。
[0079] 胎肩副沟30与在轮胎轴向上同该胎肩副沟30相邻的中间主沟20,优选在轮胎轴 向的投影区域相互至少部分重合。由此,提高了轮胎的均匀性,使得轮胎旋转时的振动变 小。因此,提高了尤其在全倾斜时的接地感。
[0080] 胎肩副沟30与在轮胎轴向上同胎肩副沟30相邻的中间主沟20的重合长度L14, 优选是中间主沟2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l的0. 15倍以上,更优选是0. 20倍以上,且优选是 0. 30倍以下,更优选是0. 25倍以下。由此,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均匀性。
[0081] 胎肩副沟30具有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减小的沟宽度W3。胎肩副沟30的 最小宽度部Wmin与最大宽度部Wmax (未图示)之比Wmin/Wmax例如是0. 5?0. 7。由此, 胎面部2的刚性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加,进而能够发挥优异的滚动特性。
[0082] 胎肩副沟30的沟宽度W3例如为2. Omm?4. 5mm。胎肩副沟30的沟深度d3 (图1 所示)例如为3. 5_?5. 0_。这样的胎肩副沟30能够发挥湿路性能并维持胎面部2的刚 性。
[0083] 胎肩副沟30相对于轮胎周向具有15°?60°的角度Θ 3。所述角度Θ 3优选为 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且优选为55°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这样的胎肩副沟 30能够提高胎面部2的轮胎周向及轮胎轴向的刚性平衡。
[0084] 胎肩副沟30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 3优选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 大。这样的中间主沟20能够有效地维持胎面部2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并且使胎面部2的轮 胎轴向的刚性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因此,在转弯时,伴随外倾角的增加而能 够获得线性的接地感,进而提高了滚动特性。
[0085]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环道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1,中央主沟1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 Α1,优选是中间主沟2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l与胎肩副沟30的轮胎周向的长度Cl的总长 度(B1+C1)以上。由此,胎面部2的胎面接地端Te侧的刚性,相对大于胎面部2的轮胎赤 道C侧的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滚动特性。
[0086] 胎面部2整体的陆地比Lt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这样的胎面部 2能够发挥优异的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陆地比"是指:实际接地面积相对于将各沟 全部填平而形成的假想接地面的面积的比例。
[0087] 如图2所示,胎面部2包括中央区域、胎肩区域、以及中间区域。中央区域Ce是以 轮胎赤道C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TWe的40%的区域。胎肩区域Sh是从胎面接地端Te朝 轮胎赤道C侧占胎面展开宽度TWe的20%的区域。中间区域Mi是中央区域Ce与胎肩区域 Sh之间的区域。中央区域Ce的陆地比Lc、中间区域Mi的陆地比Lm、以及胎肩区域Sh的陆 地比Ls优选满足以下关系。
[0088] Lc < Ls
[0089] Lc 彡 Lm 彡 Ls
[0090] 具有这样的陆地比的胎面部2在转弯时伴随外倾角的增加而提高接地感,从而提 高从滚动初期至末期的滚动特性。
[0091]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 示的实施方式,其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并加以实施。
[0092] 实施例
[0093] 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结构及图2的胎面花纹的摩托车用的后轮 用轮胎。另外,作为比较例,试制了第一中央主沟与第二中央主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重 合的摩托车用轮胎。对各轮胎的滚动特性、抓地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各轮胎 的通用规格以及使用车辆如下。
[0094] 轮胎尺寸:180/55ZR17
[0095] 轮辋尺寸:MT5. 50 X 17
[0096] 内压:150kPa
[0097] 使用车辆:排气量为600cc的摩托车
[0098] 测试方法如下。
[0099] <滚动特性,抓地性能>
[0100] 使安装了各测试轮胎的车辆在环道测试路线上行驶,并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对此时 的滚动特性以及抓地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是比较例为100的评点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滚 动特性以及抓地性能越好。
[0101] <耐磨损性能>
[0102] 对在环道测试路线上行驶了一定距离之后的各测试轮胎的磨损量进行了测量。结 果是以轮胎磨损量的倒数来表示,并且以比较例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耐磨 损性能越好。
[0103]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104] 表 1
[0105]

【权利要求】
1. 一种摩托车用轮胎,胎面部的接地面朝轮胎径向外侧突出而弯曲为圆弧状,所述摩 托车用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设有:中央主沟,该中央主沟从轮胎赤道的附近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 朝胎面接地端侧延伸;中间主沟,该中间主沟隔着轮胎赤道而面对所述中央主沟且朝着与 所述中央主沟相同的方向倾斜;以及胎肩副沟,该胎肩副沟设于所述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 外侧且朝着与所述中央主沟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中央主沟包括:设于轮胎赤道与一方的胎面接地端之间的第一胎面区域的第一中 央主沟;以及设于轮胎赤道与另一方的所述胎面接地端之间的第二胎面区域的第二中央主 沟, 所述第一中央主沟与所述第二中央主沟以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互不重合的方式沿 轮胎周向交替设置, 并且,所述第一中央主沟与所述第二中央主沟相互朝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中央主沟相对于轮胎周向具有0°?30°的角度0 1, 所述角度9 1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侧而逐渐增大, 所述中间主沟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一中间主 沟;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二中间主沟, 所述胎肩副沟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一胎肩副 沟;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内的第二胎肩副沟, 所述第一中间主沟设于比在轮胎周向上与该第一中间主沟相邻的所述第二胎肩副沟 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中间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周向上 同该第一中间主沟相邻的第二中央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第二中间主沟设于比在轮胎周向上同该第二中间主沟相邻的所述第一胎肩副沟 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中间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周向上 同该第二中间主沟相邻的所述第一中央主沟在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括:以轮胎赤道为中心占胎面展开宽度的40%的区域亦即中央区域;从 所述胎面接地端朝轮胎赤道侧占所述胎面展开宽度的20 %的区域亦即胎肩区域;以及所 述中央区域与所述胎肩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 所述中央区域的陆地比Lc、中间区域的陆地比Lm、以及胎肩区域的陆地比Ls满足以下 关系: Lc < Ls Lc ^ Lm ^ Ls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全体的陆地比Lt为90%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主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A1,在所述中间主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1与所述胎 肩副沟的轮胎周向的长度C1的总长度(B1+C1)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主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轴向上同该第一中间主沟相邻的 所述第一胎肩副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第二中间主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与在轮胎轴向上同该第二中间主沟相邻的 第二胎肩副沟在轮胎轴向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托车用轮胎的轮胎旋转方向被指定, 所述中央主沟的所述角度随着从轮胎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趋向先着地侧而逐渐增大。
7. 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央主沟以及所述第一胎肩副沟的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在轮胎轴向上相互 分离, 所述第二中央主沟以及所述第二胎肩副沟的轮胎周向的投影区域在轮胎轴向上相互 分离。
8. 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主沟以及所述胎肩副沟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分别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 侧而逐渐增大。
9. 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主沟、所述中间主沟、以及所述胎肩副沟的沟宽度分别随着趋向轮胎轴向外 侧而逐渐减小。
【文档编号】B60C11/03GK104417277SQ20141038680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武内宏文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