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590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包括车架、反作用杆、驱动桥、橡胶弹簧支架、主橡胶弹簧、辅助橡胶弹簧、平衡梁下支架、平衡梁、橡胶弹簧底座;主橡胶弹簧一端与橡胶弹簧支架通过橡胶弹簧连接板连接,主橡胶弹簧另一端与橡胶弹簧底座两斜面连接;辅助橡胶弹簧上端与橡胶弹簧支架连接,辅助橡胶弹簧另一端与橡胶弹簧底座顶面位置相对且在整车空载时留有一定间隙;橡胶弹簧底座螺栓连接在平衡梁中间部位,平衡梁两端通过平衡梁销轴与平衡梁下支架连接,平衡梁下支架通过螺栓与驱动桥连接;反作用杆一端与车架连接,另外一端与驱动桥上的反作用杆支架连接。可以降低悬架自重、简化悬架系统,便于装配与维修。
【专利说明】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属于商用车悬架系统设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可以应用于6x4和8x4等重型商用车后悬架。

【背景技术】
[0002]重型商用车尤其是载货车和自卸车,考虑大载荷的要求,后悬架均采用传统的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系统。该系统采用大刚度的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且刚度为定值。
[0003]目前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4]1.钢板弹簧式平衡悬架系统自重大,结构复杂;
[0005]2.上、下反作用杆作为导向和传力元件,受力复杂,尤其是下杆需承受较大的纵向力,损坏量较大,造成维修以及配件管理成本提高;
[0006]3.由于该结构钢板弹簧只能布置在车架外侧,考虑到法规要求,不同宽度整车布置较困难,造成零部件通用性差;
[0007]4.考虑到承载以及实际使用的可靠性要求,钢板弹簧的刚度较大,且为定值,而重型商用车后悬架空、满载载荷变化较大,导致空载时整车平顺性很差;
[0008]5.由于钢板弹簧片数较多,且刚度大,片间的摩擦导致比较大的噪音,严重影响整车舒适性;
[0009]6.在拆卸钢板弹簧时需要先将U形螺栓松开,而一般U形螺栓的扭紧力矩较大,该拆装带来了很大困难,装配维修方便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橡胶弹簧的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符合了对车辆的节能环保的要求。
[0011]本发明专利的
【发明内容】
如下,结合附图:
[0012]一种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包括车架1、反作用杆2、驱动桥7、橡胶弹簧支架3、主橡胶弹簧5、辅助橡胶弹簧6、平衡梁下支架10、平衡梁11、橡胶弹簧底座12 ;主橡胶弹簧5 —端与橡胶弹簧支架3通过橡胶弹簧连接板4连接,主橡胶弹簧5另一端与橡胶弹簧底座12两斜面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上端与橡胶弹簧支架3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另一端与橡胶弹簧底座12顶面位置相对且在整车空载时留有一定间隙;橡胶弹簧底座12螺栓连接在平衡梁11中间部位,平衡梁11两端通过平衡梁销轴9与平衡梁下支架10连接,平衡梁下支架10通过螺栓与驱动桥7连接;反作用杆2 —端与车架连接,另外一端与驱动桥7上的反作用杆支架连接。利用主橡胶弹簧5连接橡胶弹簧支架3与平衡梁11,平衡梁11通过平衡梁下支架10与驱动桥7连接,代替常规平衡悬架的钢板弹簧以及下反作用杆等。
[0013]作为一种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的改进方案,主橡胶弹簧5包括平行布置的多片钢板,每两片钢板中间填充橡胶层,主橡胶弹簧5上下两片钢板分别与所述橡胶弹簧连接板4和橡胶弹簧底座12螺栓连接。
[0014]作为一种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的改进方案,辅助橡胶弹簧6包括平行布置的多片钢板,每两片钢板中间填充橡胶层,辅助橡胶弹簧6顶端的钢板与所述橡胶弹簧支架3螺栓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下端的钢板下附着有尼龙层,尼龙层与所述橡胶弹簧底座12顶面位置相对且在整车空载时留有一定间隙。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系统利用橡胶弹簧取代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同时利用一根铸造的平衡梁来代替原来的两根下I杆,可以有效降低悬架自重以及简化悬架系统,便于装配与维修,可以匹配超宽车架,延长轮胎寿命。由于橡胶具有较好的非线性特性,使该悬架系统的刚度随行程变化明显,能够保证悬架系统在空载到满载之间的舒适性,且避免了金属与金属碰撞及摩擦时产生的噪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专利橡胶悬架系统示意图。
[0017]图2是主橡胶弹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辅助橡胶弹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主橡胶弹簧载荷-位移曲线。
[0020]图5是辅助橡胶弹簧载荷-位移曲线。
[0021]图中:1、车架,2、反作用杆,3、橡胶弹簧支架,4、橡胶弹簧连接板,5、主橡胶弹簧,
6、辅助橡胶弹簧,7、驱动桥,8、缓冲块,9、平衡梁销轴,10、平衡梁下支架,11、平衡梁,12、橡胶弹簧底座。
具体实施方案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专利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3]参阅图1,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包括车架1、反作用杆2、橡胶弹簧支架3、橡胶弹簧连接板4、主橡胶弹簧5、辅助橡胶弹簧6、驱动桥7、缓冲块8、平衡梁销轴9、平衡梁下支架10、平衡梁11、橡胶弹簧底座12,主橡胶弹簧5 —端与橡胶弹簧连接板4连接,另一端与橡胶弹簧底座12两斜面连接,橡胶弹簧连接板4与橡胶弹簧支架3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上端与橡胶弹簧支架3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另一端与橡胶弹簧底座12顶面位置相对且在整车空载时留有一定间隙;橡胶弹簧底座12螺栓连接在平衡梁11中间部位,平衡梁11两端通过平衡梁销轴9与平衡梁下支架10连接,平衡梁下支架10通过螺栓与驱动桥7连接;反作用杆2 —端与车架I连接,另外一端与驱动桥7上的反作用杆支架连接;缓冲块8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I上,在驱动桥7上跳时与驱动桥7上表面接触,用以限制驱动桥7上跳极限。
[0024]参阅图2,主橡胶弹簧5包括多片钢板,多片钢板平行布置,且每两片钢板中间填充橡胶层。主橡胶弹簧5上下两片钢板分别与橡胶弹簧连接板4和橡胶弹簧底座12螺栓连接。
[0025]参阅图3,辅助橡胶弹簧6包括多片钢板,多片钢板平行布置,且每两片钢板中间填充橡胶层,辅助橡胶弹簧6顶端的钢板与橡胶弹簧支架3螺栓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最下端的钢板下附着有尼龙层,尼龙层与橡胶弹簧底座12顶面位置相对且在整车空载时留有一定间隙。
[0026]利用主橡胶弹簧5连接橡胶弹簧支架3与平衡梁11,平衡梁11通过平衡梁下支架10与驱动桥7连接,代替常规平衡悬架的钢板弹簧以及下反作用杆等。
[002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0028]空载时辅助橡胶弹簧6与橡胶弹簧底座12不接触,仅有主橡胶弹簧5起作用,此时整车的平顺性较好。随着载荷的增加,辅助橡胶弹簧6开始与橡胶弹簧底座12接触,同时由于主辅橡胶弹簧的刚度都是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满载时整个橡胶悬架系统的刚度超过常规的钢板弹簧式平衡悬架,可以保证装载能力。
[0029]参阅图4可以看出主橡胶弹簧的刚度随着弹簧变形的增大而增大,这样可以保证整车在轻载时的舒适性以及在重载时的承载性;参阅图5可以看出辅助橡胶弹簧的刚度是线性的,通过与主橡胶弹簧的匹配可以保证整车的刚度不会发生突然的增大,在承载能力提高的同时保证了舒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包括车架(I)、反作用杆(2)、驱动桥(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弹簧支架(3)、主橡胶弹簧(5)、辅助橡胶弹簧¢)、平衡梁下支架(10)、平衡梁(11)、橡胶弹簧底座(12);主橡胶弹簧(5) —端与橡胶弹簧支架(3)通过橡胶弹簧连接板(4)连接,主橡胶弹簧(5)另一端与橡胶弹簧底座(12)两斜面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上端与橡胶弹簧支架(3)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另一端与橡胶弹簧底座(12)顶面位置相对且在整车空载时留有一定间隙;橡胶弹簧底座(12)螺栓连接在平衡梁(11)中间部位,平衡梁(11)两端通过平衡梁销轴(9)与平衡梁下支架(10)连接,平衡梁下支架(10)通过螺栓与驱动桥(7)连接;反作用杆(2) —端与车架连接,另外一端与驱动桥(7)上的反作用杆支架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所述主橡胶弹簧(5)包括平行布置的多片钢板,每两片钢板中间填充橡胶层,主橡胶弹簧(5)上下两片钢板分别与所述橡胶弹簧连接板(4)和橡胶弹簧底座(12)螺栓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自卸车用后橡胶弹簧平衡悬架系统,所述辅助橡胶弹簧(6)包括平行布置的多片钢板,每两片钢板中间填充橡胶层,辅助橡胶弹簧(6)顶端的钢板与所述橡胶弹簧支架(3)螺栓连接,辅助橡胶弹簧(6)下端的钢板下附着有尼龙层,尼龙层与所述橡胶弹簧底座(12)顶面位置相对且在整车空载时留有一定间隙。
【文档编号】B60G11/22GK104175826SQ201410386668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李嘉曦, 李跃伟, 吴晓涛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