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953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吸能盒总成(5)和冷却模块框架(2),冷却模块框架(2)通过螺栓(4)紧固安装至吸能盒总成(5),冷却模块框架(2)带有开放滑槽,开放滑槽前后延伸,且在前部处开放,螺栓(4)穿过开放滑槽旋紧至吸能盒总成(5)内,且能够沿着开放滑槽相对滑动,而允许冷却模块框架(2)从吸能盒总成(5)脱落。本实用新型的吸能结构上的螺栓在低速碰撞中会从冷却模块框架上的开放滑槽滑出,使冷却模块框架从吸能盒总成脱落,可防止冷却模块框架受挤压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冷却模块框架的布置位置比较靠前,在发生低速碰撞时,冷却模块框 架容易发生较大的塑性损伤。
[0003] 因此,希望有一种吸能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 个上述缺陷。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吸能盒总成 和冷却模块框架,所述冷却模块框架通过螺栓紧固安装至所述吸能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冷却模块框架带有开放滑槽,所述开放滑槽前后延伸,且在前部处开放,所述螺栓穿过所 述开放滑槽旋紧至所述吸能盒总成内,且能够沿着所述开放滑槽相对滑动,而允许所述冷 却模块框架从所述吸能盒总成脱落。
[0006] 优选地,所述冷却模块框架包括凸台,所述开放滑槽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0007] 优选地,设置在所述凸台上的开放滑槽为T型槽,所述螺栓的头部或与所述螺栓 配合的螺母位于所述T型槽的宽槽内,且能够沿着所述T型槽相对滑动。
[0008] 优选地,所述T型槽的宽槽的宽度设置为允许所述螺栓的头部或与所述螺栓配合 的螺母相对滑动,但是限制所述螺栓的头部或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的转动。
[0009] 优选地,所述T型槽的宽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螺栓的头部或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 的厚度。
[0010] 优选地,所述螺栓坚直延伸。
[0011] 优选地,所述螺栓水平延伸。
[0012] 优选地,所述开放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凸台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001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吸能结构。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吸能结构上的螺栓在低速碰撞中会从冷却模块框架上的开放滑槽 滑出,使冷却模块框架从吸能盒总成脱落,可防止冷却模块框架受挤压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能结构的示意图。
[0016] 图2是图1所示滑槽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3是图1所示滑槽结构的反面的吸能结构的示意图。
[0018] 图4是沿图1中A-A剖面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9] 附图标记:

【权利要求】
1. 一种吸能结构,包括吸能盒总成(5)和冷却模块框架(2),所述冷却模块框架⑵通 过螺栓(4)紧固安装至所述吸能盒总成(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框架(2)带有开放 滑槽,所述开放滑槽前后延伸,且在前部处开放,所述螺栓(4)穿过所述开放滑槽旋紧至所 述吸能盒总成(5)内,且能够沿着所述开放滑槽相对滑动,而允许所述冷却模块框架(2)从 所述吸能盒总成(5)脱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框架(2)包括凸台(3), 所述开放滑槽设置在所述凸台(3)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凸台(3)上的开放滑槽为T 型槽(8),所述螺栓的头部(7)或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位于所述T型槽(8)的宽槽内,且 能够沿着所述T型槽(8)相对滑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8)的宽槽的宽度设置为允 许所述螺栓的头部(7)或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相对滑动,但是限制所述螺栓的头部(7) 或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的转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8)的宽槽的深度大于所述 螺栓的头部(7)或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的厚度。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坚直延伸。
7.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水平延伸。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凸台(3) 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9.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能结构。
【文档编号】B60R19/02GK204095726SQ20142048319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杨志庆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