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098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包括泵体,泵体内安装叶轮,泵体的一侧设置泵盖,泵体的另一侧安装托架,托架中通过轴承安装泵轴,泵轴穿过泵体与叶轮连接;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轴孔,在泵轴与泵体的轴孔之间设置机封;其特征是:在所述轴孔的内侧设置与轴孔连接的通孔,通孔的内径由靠近轴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形成机封腔。所述机封腔呈喇叭状。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印染泵泵体上机封腔的形状,机封腔得到扩大;从而机封摩擦副产生的热量能被及时带走,可以有效地保证机封的正常使用,防止机封处发生泄漏,从而保证印染泵的使用更可靠。
【专利说明】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染泵,尤其是一种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印染泵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包括泵体la、泵盖2a、叶轮3a和泵轴4a,泵轴4a与泵体Ia之间设置机封5a。但在现有结构中,机封5a安装在泵体Ia上的圆柱形轴孔(如图2所示)中,安装完毕后,机封5a与泵体Ia的轴孔的内壁之间形成圆环状的机封腔。由于该机封腔空间较小,在印染泵工作过程中,机封所处位置的压力偏小,机封摩擦副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被带走,造成机封发热烧坏,容易发生泄露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改变机封腔的形状,使机封摩擦副产生的热量能及时被带走,有效保证机封的正常使用。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包括泵体,泵体内安装叶轮,泵体的一侧设置泵盖,泵体的另一侧安装托架,托架中通过轴承安装泵轴,泵轴穿过泵体与叶轮连接;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轴孔,在泵轴与泵体的轴孔之间设置机封;其特征是:在所述轴孔的内侧设置与轴孔连接的通孔,通孔的内径由靠近轴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形成机封腔。
[0005]所述机封腔呈喇叭状。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印染泵泵体上机封腔的形状,机封腔得到扩大;从而机封摩擦副产生的热量能被及时带走,可以有效地保证机封的正常使用,防止机封处发生泄漏,从而保证印染泵的使用更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现有技术中印染泵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现有技术中印染泵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印染泵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3?图4所示:所述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包括泵体1、泵盖2、叶轮3、托架4、轴承5、泵轴6、轴孔7、通孔8、机封9等。
[001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泵体I内安装叶轮3,泵体I的一侧设置泵盖2,泵体I的另一侧安装托架4,托架4中通过轴承5安装泵轴6,泵轴6穿过泵体I与叶轮3连接;在所述泵体I上设置有轴孔7,在泵轴6与泵体I的轴孔之间设置机封9 ;如图4所示,在所述轴孔7的内侧设置与轴孔7连接的通孔8,通孔8的内径由靠近轴孔7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形成喇叭状的机封腔。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印染泵泵体上机封腔的形状,机封腔得到扩大;从而机封摩擦副产生的热量能被及时带走,可以有效地保证机封的正常使用,防止机封处发生泄漏,从而保证印染泵的使用更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包括泵体(1),泵体(I)内安装叶轮(3),泵体(I)的一侧设置泵盖(2),泵体(I)的另一侧安装托架(4),托架(4)中通过轴承(5)安装泵轴(6),泵轴(6)穿过泵体(I)与叶轮(3)连接;在所述泵体(I)上设置有轴孔(7),在泵轴(6)与泵体(O的轴孔之间设置机封(9);其特征是:在所述轴孔(7)的内侧设置与轴孔(7)连接的通孔(8),通孔(8)的内径由靠近轴孔(7)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形成机封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机封腔的印染泵,其特征是:所述机封腔呈喇叭状。
【文档编号】F04D29/10GK203939755SQ201320804915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杜志高 申请人:无锡艾比德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